第三十一章觀音憐世人,織機做保障

次日,依舊是天朗氣清,是一個工作的好時候。

處理完公務之後,蕭鳳且看尚有些時日,便抽空來到觀音寺之中。因爲那觀音寺主持死在劉家堡之中,所以這觀音寺就被赤鳳軍徵用,作爲憂國少女騎士團的駐地。

其寺中的那些尼姑,一些逃亡至此的女子,還有那些自世家大族之中逃走的妾室、奴婢也被一併歸攏在這,由之前的那些前輩教導她們識文寫字,並且傳授諸如醫術、女紅以及算術之類的技藝。

那濡娘便被收留在這,好給她和她那剛剛誕生的女兒一個安穩住處。

尚未進入這觀音寺,蕭鳳便聽見自其中傳來一陣陣“噠噠噠”的機杼聲,一下一下的帶着節奏,雖是沒有什麼旋律感,不過她聽着這種聲音卻感覺分外舒服。

若求女性人身獨立,必求女性經濟獨立。

而且此時正值秋天時候,天氣漸漸轉冷,赤鳳軍那些士兵急需保暖的衣衫,好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

所以蕭鳳便起了主意,有她赤鳳軍向此地商販購入羊毛、棉花、桑麻之類的紡織物,然後由這裡的收留的多達上百位女性編織成衣,並且發放給列位軍士。

一來可以解決這些女子經濟來源問題,二來也能夠解決戰士們冬衣問題,算得上是一舉兩得。

想着那可能的未來,蕭鳳本是嚴肅的臉容也稍稍浮現出幾分笑意,推開門踏入這觀音寺之中,她便看見幾位少女正聚在一個紡織機之前商量,除卻了憂國少女騎士團的幾位負責人之外,還有別的幾個女子也在其中,而其中一人正是那濡娘。

“你們在商量什麼事情呢,這麼興奮?”

噙着笑意,蕭鳳卻混無在面對張邦益、宇文威時候的嚴肅,反倒和那鄰家姐姐一般溫柔至極。

李蓮立時欠了一下身子,然後指了指旁邊豎着的一個織布機,回道:“我們再商量着能不能講這臺織布機改進一下,好降低一些負擔。畢竟列位姐妹們身子薄弱、力氣不足,是無法堅持太長時間的。”

“這是人力的?”蕭鳳走上前,蹲下來瞅了一些眼前的這臺織布機。

這個織布機雖是以木頭打製而成,然而曲柄、踏杆、凸釘等機件卻是分毫不缺,完全可以讓操作者通過踩踏腳下踏板,然後通過曲柄帶動繩輪和錠子轉動,完成加捻牽伸工作,一個人在一個時辰之內,便可以織布超過一米以上。

雖是如此,若是以這觀音寺之中一百架織布機,若要滿足赤鳳軍上萬人過冬棉衣需求,卻還是力有未逮。

正是因此,李蓮才和幾位負責人商量,看看能不能將這織布機改一下,好提高織布的效率。

搖搖頭,李蓮無奈回道:“沒錯。我們雖是日夜忙碌,但是需求龐大,就憑這麼一點人,只怕難以滿足衣衫需求。”

經過接納那些投誠義軍,目前赤鳳軍人數已然達到了一萬四千人,而一萬四千人的話依照每一個人需要布匹五米,那麼依舊意味着在寒冬尚未過來的短短三個月之內,她們得生產出七萬米,七萬米的話按照此刻觀音寺之中的生產效率,至少需要一百多天。

一百多天的話,那那些戰士豈不是會缺少衣服?

正是因此,幾個人才一起商量,看看能不能改進織布機,令其能夠生產出更多的布匹。

“若是改爲水利的可以不?”沉吟片刻,蕭鳳張口回道。

她曾經到過位於襄垣縣的冶鐵所,見過那些工匠爲了鍛造火炮而製造出來的水力鍛錘,故此便想到了如果將動力改爲水利的話,而且那些紗錠增加到數十甚至是上百個,那是不是也可以增加一下生產效率?

李蓮眼中閃過一絲亮光:“水利?”

“沒錯,正是水利。畢竟這太原城旁邊便是汾水,只需要在河岸邊建立工坊,便可以利用那連綿不絕的水利帶動機械,進而便可以持續不斷的工作了。只不過這機械太過龐大,估計一時半會也無法弄出來。”蕭鳳緩聲解釋道。

正在這時,那濡娘卻是張口回道:“說起來,我曾經在江南時候也曾經見過類似東西。那些商戶們因爲水系發達,需求龐大,故此斥巨資修建這等巨大紡車,長有三丈、高也有一丈,端的是龐大無比。一日之內所產布匹,便勝過百人工作。只是這北地之中,並無多少銷量,故此也沒有人耗費巨資修建這等龐然大物來。”

蕭鳳一喜,連忙問了起來:“既然如此,那你可否將那巨大紡車繪製出來,並且將其製作成形?”

“那是我年幼時候曾經見過一次,若要想出來只怕有些困難。”濡娘一臉苦惱的回道,她並非不願意,實在是因爲年代太過遙遠,故此記憶有些模糊了。

“無妨,而且既然曾經有人制作出來,那就代表着這個思路是對的。既然如此,我又豈能放過?待會兒我自然會調集工匠,助你將那水輪大紡車弄出來,也好儘快爲軍中那些戰士們製作出足夠的衣裳,以免他們受凍。”蕭鳳並非那種坐以待斃之人,既然知曉瞭解決方法,她可沒有打算拖延時間,當即就令人將消息傳遞給遠在潞州的蕭星,令她調集工匠以及織女,開始全力製作這水輪大紡車。

一行人聽到命令之後,也紛紛開始忙碌了起來。

即使是佔領了太原城,她們也曉得那蒙元定然不會善擺甘休,此刻之所以按兵不動不過是在積蓄力量、調集兵馬罷了,畢竟蒙古除了他們赤鳳軍之外,還有那南宋盤踞在南方一帶,並且始終和其膠着着。

爲了防止南宋在這個時候趁火打劫,蒙元定然不可能將那些前線兵力抽走,自然只有花費更多的時間去搜集大軍開撥所需要的糧草物資還有各類的兵械武器,還有鎮壓那些因爲赤鳳軍起義所帶動的各地流匪,可以說此刻的蒙古完全是焦頭爛額,根本沒有足夠的兵力剿滅赤鳳軍。

藉着這個時候,赤鳳軍自然可着勁積蓄力量。

編制虎蹲炮炮兵操典,完善境內的組織建設,收集糧草、製作冬衣,每一件都至關重要,逼迫着所有人全都運轉起來,僅僅是爲了在接下來的風暴之中撐下來罷了。

第三百八十四章三面進攻第十一章論恩怨兵匪對立,起爭執兩人相爭第六十四章激戰中移剌石死,藏暗處探察奸細第九十三章暗棋出局勢再逆,奸計敗勝負已定第三百七十章彌勒降生,明王出世第五十三章至親之痛,畢生誓言第八十九章血債血償第一百七十章終路(八)第二十一章勝負出,憂心誰能懂第一百四十九章最終決戰(十)第六十四章千般苦,烈毒終有解第二百三十五章攻訐第五章唯一人,怨氣難自消第二百四十三章歸鄉第八十九章民心易變生存艱,城池易手亦尋常第三十五章大清洗第十八章戰火連綿步步緊,三路大軍盡出籠第六章亭中問對第兩百零九章被燒的信箋第九十五章伏兵出劍指潞州,絕響起終章鳴奏第一百二十五章兵馬俑軍威難憾,入口無受困地下第一百零六章最後的騎兵(二)第八十章主力出目標榆社,對未來歷史無常第一百零一章沙塵摧城城欲摧,炫音浩蕩定清明第一百六十章末途(五)第二十三章山峰爲封印,石牢困佛陀第一百九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一百九十四章是戰?是退?第五十九章四方聞聲動,羣英薈萃中第十五章賊寇正當時,幾人定策略第六十七章入汪洋安然一時,論未來海上問策第三十一章壽宴隆盛血染紅,紅塵蒼茫起波瀾第四十一章軍制改革第十三章淨火焚世中,驅逐韃靼時第四百二十五章落魄的人第三百七十二章新的面容第三百四十八章你的目的?第三十七章血獄重複現,真神作鬼魅?第四十一章三極光現敵軍撤,內患難除議罪軍第三十一章這就是禁軍?第七十章鏖戰難分解,江離存手段第四百零七章三大神捕第四十五章恆盛毓商談,決意購兵械第七十六章協議達成時,兵鋒再開啓第二百一十二章兵對兵,將對將第一百三十五章故友相逢第九十四章恩仇難斷第三百八十四章三面進攻第二百四十八章天人永隔第四百三十六章發生的事故第十二章戰鬥開始第二十四章兩人有安排,蕭月負重則第五十一章遇強敵謀求生路,再施爲地仙再出第三十二章絕奸佞制度爲本,夜探營又逢阻攔第八十六章乃馬真禍心暗懷,三兄弟共論天下第七十七章枝杈生變化再起,劍心動萬物絕滅第三百零一章被囚禁的人第一百四十章最終決戰(一)第四十章祭長生聖旗生輝,入農莊成風中計第九章佛寺之內食人僧,深山之處有人家第一百三十一章釣魚城之戰(三)第五章險境中絕命反擊,餘波起醉香樓碎第三十三章掀起的風暴第三十五章軍陣不可摧,雷雲蔽天日第一百三十四章奪生機祖龍化蛋,除兇獸蕭鳳獻策第三十七章麥秸妙用覆水壩,水勢洶涌難修復第四十七章定計劃崢嶸初露,誘敵出火炮爲餌第三十九章火靈陣第九十二章人心散去城終破,天降神雷滅黑龍第一百零八章繼續抵抗第二十七章烽火狼煙又一年,可憐騰挪回原點第二十九章形式峻三面圍剿,議突圍化整爲零第五十四章入石卵變化無端,定決策兵進中都第八十九章入川第八十四章死去的故人第五十六章商議出趙志離去,風暴臨和平終結第一百章大名府征戰開啓,問過往陰雲密佈第三十三章行路中偶遇李蓮,雖和離又起波瀾第六十七章響堂寺仲威立誓,苦禪林妙善修禪第一百五十章心思各異第七十七章枝杈生變化再起,劍心動萬物絕滅第三百八十五章天下第一人第九十章滅海賊炮艦神勇,絕望中朱聰投降第十九章軍陣穩如山,神通威如火第四十四章授軍職罪軍安心,論功勳九死一生第五十一章遇強敵謀求生路,再施爲地仙再出第三百七十一章一場屠殺第一百六十六章暗中的黑手第十章二郎廟,英雌逞雄威第七十四章佈陣、闖關、暗局第五十二章韃子破空來,列陣穩如山第三百一十三章生?死?第一百零一章兩院制第兩百三十七章太子妃第四十四章授軍職罪軍安心,論功勳九死一生第二百二十八章傀儡第七十四章知緣由,連環計難逃第五十七章心難安楊禪出手,旅途中舊怨再掀第六十七章雷霆降天罰,佛祖滅妖孽?第一百一十九章敗虎臣段陵稱雄,問根源方知功績
第三百八十四章三面進攻第十一章論恩怨兵匪對立,起爭執兩人相爭第六十四章激戰中移剌石死,藏暗處探察奸細第九十三章暗棋出局勢再逆,奸計敗勝負已定第三百七十章彌勒降生,明王出世第五十三章至親之痛,畢生誓言第八十九章血債血償第一百七十章終路(八)第二十一章勝負出,憂心誰能懂第一百四十九章最終決戰(十)第六十四章千般苦,烈毒終有解第二百三十五章攻訐第五章唯一人,怨氣難自消第二百四十三章歸鄉第八十九章民心易變生存艱,城池易手亦尋常第三十五章大清洗第十八章戰火連綿步步緊,三路大軍盡出籠第六章亭中問對第兩百零九章被燒的信箋第九十五章伏兵出劍指潞州,絕響起終章鳴奏第一百二十五章兵馬俑軍威難憾,入口無受困地下第一百零六章最後的騎兵(二)第八十章主力出目標榆社,對未來歷史無常第一百零一章沙塵摧城城欲摧,炫音浩蕩定清明第一百六十章末途(五)第二十三章山峰爲封印,石牢困佛陀第一百九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一百九十四章是戰?是退?第五十九章四方聞聲動,羣英薈萃中第十五章賊寇正當時,幾人定策略第六十七章入汪洋安然一時,論未來海上問策第三十一章壽宴隆盛血染紅,紅塵蒼茫起波瀾第四十一章軍制改革第十三章淨火焚世中,驅逐韃靼時第四百二十五章落魄的人第三百七十二章新的面容第三百四十八章你的目的?第三十七章血獄重複現,真神作鬼魅?第四十一章三極光現敵軍撤,內患難除議罪軍第三十一章這就是禁軍?第七十章鏖戰難分解,江離存手段第四百零七章三大神捕第四十五章恆盛毓商談,決意購兵械第七十六章協議達成時,兵鋒再開啓第二百一十二章兵對兵,將對將第一百三十五章故友相逢第九十四章恩仇難斷第三百八十四章三面進攻第二百四十八章天人永隔第四百三十六章發生的事故第十二章戰鬥開始第二十四章兩人有安排,蕭月負重則第五十一章遇強敵謀求生路,再施爲地仙再出第三十二章絕奸佞制度爲本,夜探營又逢阻攔第八十六章乃馬真禍心暗懷,三兄弟共論天下第七十七章枝杈生變化再起,劍心動萬物絕滅第三百零一章被囚禁的人第一百四十章最終決戰(一)第四十章祭長生聖旗生輝,入農莊成風中計第九章佛寺之內食人僧,深山之處有人家第一百三十一章釣魚城之戰(三)第五章險境中絕命反擊,餘波起醉香樓碎第三十三章掀起的風暴第三十五章軍陣不可摧,雷雲蔽天日第一百三十四章奪生機祖龍化蛋,除兇獸蕭鳳獻策第三十七章麥秸妙用覆水壩,水勢洶涌難修復第四十七章定計劃崢嶸初露,誘敵出火炮爲餌第三十九章火靈陣第九十二章人心散去城終破,天降神雷滅黑龍第一百零八章繼續抵抗第二十七章烽火狼煙又一年,可憐騰挪回原點第二十九章形式峻三面圍剿,議突圍化整爲零第五十四章入石卵變化無端,定決策兵進中都第八十九章入川第八十四章死去的故人第五十六章商議出趙志離去,風暴臨和平終結第一百章大名府征戰開啓,問過往陰雲密佈第三十三章行路中偶遇李蓮,雖和離又起波瀾第六十七章響堂寺仲威立誓,苦禪林妙善修禪第一百五十章心思各異第七十七章枝杈生變化再起,劍心動萬物絕滅第三百八十五章天下第一人第九十章滅海賊炮艦神勇,絕望中朱聰投降第十九章軍陣穩如山,神通威如火第四十四章授軍職罪軍安心,論功勳九死一生第五十一章遇強敵謀求生路,再施爲地仙再出第三百七十一章一場屠殺第一百六十六章暗中的黑手第十章二郎廟,英雌逞雄威第七十四章佈陣、闖關、暗局第五十二章韃子破空來,列陣穩如山第三百一十三章生?死?第一百零一章兩院制第兩百三十七章太子妃第四十四章授軍職罪軍安心,論功勳九死一生第二百二十八章傀儡第七十四章知緣由,連環計難逃第五十七章心難安楊禪出手,旅途中舊怨再掀第六十七章雷霆降天罰,佛祖滅妖孽?第一百一十九章敗虎臣段陵稱雄,問根源方知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