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許願

bookmark

崔振翊順着金水橋往午門處走,後面一人連聲呼喚:“崔大人,請等一等。”

他的呼聲讓不少官員側目。

崔振翊停步轉身,只見新任戶部侍郎顧全提袍袂小步跑了過來,老遠向崔振翊拱了拱手,道:“下官想去崔大人府上叨擾,不知可否方便?”

現在皇帝駕崩,國喪當頭,又正值多事之秋,這天仙館是去不得了,只好去府上談事兒。要不然,先去醉仙樓,再去天仙館,豈不是一舉兩得?

顧全是第一個在早朝上提出來由周恆繼位的人。小旗帶回至安帝駕崩的消息後,由誰繼位的問題就擺在羣臣面前。如果至安帝有太子,那麼太子繼位理所當然。就算沒有立太子,只要有兒子,羣臣自當按照立嫡立長的祖訓,立至安帝的兒子爲帝。

可是至安帝大婚十年,不令正宮皇后無所出,就是後/宮衆多嬪妃也沒有生下一男半女。那麼繼任皇帝只能從文宗一脈中尋找了,也就是從幾位成年親王中尋找繼位者。

文宗有三位皇子封親王就藩,分別是:二皇子楚王周康、三皇子齊王周茂、四皇子晉王周恆。此三人皆已成年,其中身份最尊貴的自然是衛貴妃所出的晉王周恆,其母生前封貴妃,薨後諡號文德皇后。文宗駕崩前曾留遺旨,要與文德皇后,也就是衛貴妃合葬。

至安帝即位後尊生母楊皇后爲太后。太后嫉恨衛貴妃,以死相逼。罷黜文德皇后諡號。至安帝沒辦法,只好罷了衛貴妃文德皇后的諡號,還尊其爲貴妃。

衛貴妃雖然被罷黜諡號,但到底是曾經的文德皇后。如此算來,文宗有二後,周恆也算是皇后所出。

更加重要的是,至安帝臨出征前,下旨要周恆監國,這是一個被朝臣理解爲有意傳位於周恆的暗示。

朝中大多數人還是支持立周恆爲帝的。當然,也有一部分人反對。理由也說得過去。周恆排行第四。長兄至安帝崩,上頭還有兩個兄長,要論長,當然是楚王周康。周康雖然出身不及周恆尊貴。卻佔了一個“長”字。

爲此。朝臣們分爲兩派。已爭論兩天了。

爭論還沒有結果,顧全便搶先在早朝上請立周恆爲帝,下朝後又上趕着要去杏林衚衕。很多朝臣都心知肚明他想幹什麼。支持的,便蹭了過來;反對的,便不屑的撇了撇嘴,快步走開。

崔振翊略一猶豫,同意了,和顧全一同去杏林衚衕的,還有十幾位朝臣。

自傳回至安帝駕崩的消息後,大姜氏已暈死過兩次,連皇帝都保不住,何況唐天正這個閣老?這回是死得不能再死了。姜氏日夜不離陪伴在她身邊,只怕她想不開,做出什麼傻事。

唐倫已在去羊角堡的路上,大軍慘敗到什麼程度,損失如何,有多少人逃散,有多少傷員能救回來,都需要他去一一落實。

陳軍第二封八百里加急的奏摺也到了京城,只說受傷還活着的,有四千多人,請求朝廷派太醫到蔚州幫助救治。此次隨同唐倫過去的,還有二十多名太醫,一百多名大夫。又說到處是死難軍士的屍體,鮮血染紅十多裡的土地,入地六七丈還有血跡,蔚州官民一齊出動挖坑埋人,要求朝廷撥地撥款撥棺槨安葬這些軍士。

曾先管殺不管埋,殺完搶完揚長而去。

二十萬人,只有四千多人是活着的!

需要二十多萬具棺槨!

如何處理,周恆給了唐倫臨陣擅專之權,下令讓陳軍配合唐倫從事。

隨駕出征的官員一共有六十六位,並無一人生還,也無一人有消息傳回來。家眷都覺得一定是殉國了,不少人找崔可茵哭訴,要求追封。

幾天來,崔可茵忙得不可開交,一家一家去拜訪安慰,回到家,都累得腰痠背痛。可一想到這些人是被至安帝帶上戰場,因而死難,崔可茵又沒話可說。

曾先要求拿贖金贖回至安帝的龍體,羣臣吵了幾天,沒有結果。周恆一邊讓他們繼續商議,一邊派了兩個人做爲欽差,去和曾先談判。這兩個人,一個是禮部副使薛大年,一個是兵部副使高興。

無論是禮部還是兵部,副使都是一個未入流的小吏。所謂未入流,就是沒有品級,朝廷體制,最低品級爲九品。派去的這兩人連最低的九品都沒有,可見周恆對曾先是如何的敷衍。

這兩人平時上衙辦差唯唯諾諾,本打算就這樣混吃等死,沒想到託曾先的福,有朝一日竟會成爲天朝欽差,帶了十餘人,風風光光出使韃靼。

出使的目的是什麼?當然是要回至安帝的龍體啊。送贖金?那可對不起,這個本欽差不敢擅專,得回京稟報晉王爺。

曾先打仗挺行,無奈是個只會打仗的粗人,不會大佳朝這些彎彎繞繞。好吃好喝款待兩人多天,最後在王賢提醒下,才知被周恆忽悠了。

要不,怎麼說漢/奸可惡呢。要沒有王賢提醒,大概周恆把京城武裝到牙齒,曾先也沒能醒過神來。

曾先得知真相,大怒。

王賢給他出主意,用至安帝的屍體叫開城門,帶兵直衝而入,不費一兵一卒佔領城池。

離蔚州最近的城池便是隻有一百多裡的大同。這是邊關最重要的城池了。自許願到這裡後,曾先從沒能討到好處,有時候還吃點小虧。他對許願那是恨得牙癢癢。聽說能用至安帝的屍體叫開城池,大喜,帶兵直奔大同而來。

王賢在城下叫:“許大人,皇上龍體在此,你還不快快開城叩拜上香,更待何時?”

就算至安帝死了,那也是有利用價值的。

許願自然接到至安帝駕崩的消息,這些天嚴守大同,防的就是曾先趁軍心不穩時攻城。五軍營那樣的精銳部隊都不戰而潰,守邊關的兵士們心裡的壓力和創傷可想而知。

他不知曾先讓人擡出來放在城下,身着皇帝冕服的屍體是真是假,不敢放箭。只下令兵士嚴守城牆,有不遵號令者,當場格殺。

王賢叫了幾聲,許願出現在城垛口,道:“既然皇上親至,還請皇上上前說話,若確實是皇上,臣自當開城迎接。”

讓一個死人上前說話!曾先氣得倒仰。(。)

我先把各方人物交待一下哈~

第208章 開解第262章 落水第335章 郊外第417章 期限第309章 舌戰第268章 裝暈第33章 請教第159章 擺譜第236章 探視第148章 扣住第96章 再鬧第270章 防範第121章 清早第194章 砸城第279章 回來第153章 近乎第409章 心計第17章 首飾第156章 把戲第211章 很酸第421章 故意第121章 清早第197章 無語第61章 歸心第310章 得意第489章 夜色第305章 偏心第127章 眼藥第529章 私心第5章 追來第173章 質問第126章 祥瑞第422章 裙子第129章 出事第35章 自信第115章 後果第41章 宣召第425章 討好第136章 生事第1章 辭別第148章 扣住第325章 吵鬧第25章 惦記第146章 侍疾第509章 做局第138章 禍水第21章 告知第152章 出氣第58章 歸屬第249章 混亂第35章 自信第298章 入閣第79章 示威第189章 休提第40章 相隨第334章 恩寵第290章 要守第200章 恐慌第362章 童趣第208章 開解第44章 遷怒第431章 共浴第361章 顧玉第160章 動武第450章 求懇第316章 用心第382章 孝心第190章 取辱第388章 生疑第304章 嚇唬第278章 等候第139章 心愛第59章 無奈第226章 相見第36章 失去第405章 糊弄第289章 心照第73章 有毒第314章 緣由第360章 折磨第244章 陷阱第193章 心思第447章 情思第301章 月下第246章 告急第107章 上門第363章 籌錢第116章 爭搶第309章 舌戰第108章 糾纏第215章 責任第292章 封后第515章 機會第413章 軍中第501章 大鬧第391章 求見第188章 挑起第12章 俗人第98章 盤香第44章 遷怒
第208章 開解第262章 落水第335章 郊外第417章 期限第309章 舌戰第268章 裝暈第33章 請教第159章 擺譜第236章 探視第148章 扣住第96章 再鬧第270章 防範第121章 清早第194章 砸城第279章 回來第153章 近乎第409章 心計第17章 首飾第156章 把戲第211章 很酸第421章 故意第121章 清早第197章 無語第61章 歸心第310章 得意第489章 夜色第305章 偏心第127章 眼藥第529章 私心第5章 追來第173章 質問第126章 祥瑞第422章 裙子第129章 出事第35章 自信第115章 後果第41章 宣召第425章 討好第136章 生事第1章 辭別第148章 扣住第325章 吵鬧第25章 惦記第146章 侍疾第509章 做局第138章 禍水第21章 告知第152章 出氣第58章 歸屬第249章 混亂第35章 自信第298章 入閣第79章 示威第189章 休提第40章 相隨第334章 恩寵第290章 要守第200章 恐慌第362章 童趣第208章 開解第44章 遷怒第431章 共浴第361章 顧玉第160章 動武第450章 求懇第316章 用心第382章 孝心第190章 取辱第388章 生疑第304章 嚇唬第278章 等候第139章 心愛第59章 無奈第226章 相見第36章 失去第405章 糊弄第289章 心照第73章 有毒第314章 緣由第360章 折磨第244章 陷阱第193章 心思第447章 情思第301章 月下第246章 告急第107章 上門第363章 籌錢第116章 爭搶第309章 舌戰第108章 糾纏第215章 責任第292章 封后第515章 機會第413章 軍中第501章 大鬧第391章 求見第188章 挑起第12章 俗人第98章 盤香第44章 遷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