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身份不一樣

bookmark

崇禎四年離開南直隸,鄭勳睿再也沒有回過家鄉,八年初曾經進入鳳陽,那一次是因爲剿滅流寇,來去匆匆,不過見到了弟弟鄭凱華。

這一次經過南京的時候,鄭勳睿沒有回家,而是徑直趕往蘇州府城。

進入蘇州府城,已經是六月十三的夜裡,城門馬上就要關閉了。

管家看見鄭勳睿之後,大爲吃驚,險些沒有把持住,他大概沒有想到鄭勳睿會回到蘇州來,他沒有聽到皇上下旨,鄭勳睿居然回來了。

進入堂屋,戚氏、文震亨、蔣氏和文曼珊等人都在這裡,這讓鄭勳睿有些吃驚。

看見鄭勳睿,文曼珊忍不住走上前來,拉着鄭勳睿的衣袖落淚了。

所有人眼睛都是紅的,看來都是非常悲傷的。

文震孟的靈柩尚未運抵蘇州,按照時間計算,還需要兩天的時間,文謙康早就趕赴京城,跟隨文震孟的靈柩一起回家。

堂屋早就佈置好了,四面都掛上了白沙。

首先開口說話的是文震亨。

“清揚,想不到你這麼快就趕到了,剛纔我還在說,你在四川剿滅流寇,責任重大,不知道是不是能夠趕回來,大哥的事情發的太突然了,沒有誰想到,這家裡都來不及佈置啊。。。”

文震亨有些說不下去了。

鄭勳睿沒有開口,這個時候,他不好說什麼。

好一會,文震亨才平復了情緒。

“先前我一直想着,誰來主持大哥的葬禮,你回來就好了。”

鄭勳睿點點頭,這是他的責任,不管從什麼方面來說,他都應該主持文震孟的葬禮,他是兵部左侍郎、左副都御使,五省總督,朝廷三品的高官。以這樣的身份來主持葬禮,也讓文震孟九泉之下能夠安心。

“三太爺不用多說了,我知道自身的責任,此次回來,太奶奶、三太爺和岳母大人有什麼安排,我都照辦。”

鄭勳睿說出來這些話之後,戚氏首先就忍不住了。開始落淚,其餘人也跟着落淚。還是文震亨明白事理,勸說戚氏、蔣氏和文曼珊到後院去歇息,他和鄭勳睿兩人商議該如何籌辦葬禮,這是大事情,文震孟的靈柩馬上就要到蘇州了,一切的事情都需要定下來了。

文震亨帶着鄭勳睿來到了書房。

不過他沒有首先說到葬禮的事情。

“清揚,大哥去世太突然,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回來的途中。我一直都在想着朝廷之中的事情,大哥去世了,你我在朝中失去了依靠,不知道今後會出現什麼樣的局面,我很是擔心,那些東林黨人,怕是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一定會發動進攻的。”

文震亨已經是陝西布政使司的左參議,按照鄭勳睿的安排,很快就要就任陝西巡撫,如此關鍵的時刻,文震孟去世了,讓這一切的安排。都變得撲朔迷離了。

“三太爺,不用過於擔心,無非是要直接面對東林黨人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我還沒有將那些東林黨人看在眼裡,只是太爺去世太過突然,我的確沒有什麼思想準備。其實我離開四川,也是關鍵時刻,張獻忠和李自成都陷入到絕境之中,最多還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鄭家軍就可以徹底剿滅流寇了,想不到這個時候,太爺突然去世了。”

文震亨也嘆了一口氣,他也是六十歲的人了,知道什麼事情最爲關鍵,逝者已逝,現在需要考慮生者的問題了,他和鄭勳睿都算是朝廷的高官了,而且身份特殊,鄭勳睿是殿試狀元,年紀輕輕就成爲三品大員,受到了太多的關注和嫉妒,他文震亨不是進士出身,卻成爲了陝西布政使司的左參議,這也是非常少見的,同樣會受到諸多的關注。

更爲關鍵的是,鄭勳睿與東林黨人格格不入,這已經是朝野上下都知道的事實,東林黨人想方設法的攻擊鄭勳睿,以前有文震孟從中調和或者是抵擋,今後這樣的氛圍不存在了。

鄭勳睿的前途,與文家息息相關,這一點文震亨是清楚的,他甚至知道,文震孟能夠成爲內閣次輔,與鄭勳睿都是有着一定關係的。

“清揚,我知道你的能力不一般,說實話,能夠治理好陝西這個地方的,除開你還沒有其他人能夠做到,我在陝西這些年,真正瞭解了陝西的情況,如此窮山惡水之處,想要穩定下來,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想想陝西出現的那麼多流寇,這些流寇要麼回到家鄉安安心心的種地,要麼就不敢回到陝西去了,也只有你才能夠做到的。”

說到這裡,文震亨輕輕嘆了一口氣。

“三太爺,這些事情都過去了,朝廷裡面的那些大人,可不會看到這一點,特別是那些東林黨人,我對東林黨人,本無很大的意見,可他們的做法,我實在是看不下去了,黨同伐異,凡是不擁護他們的讀書人,想方設法的排擠打壓,甚至不管不顧百姓的死活,嘴裡說着什麼藏富於民,什麼百姓生計爲第一要務,可做出來的行爲恰好相反,這種兩面三刀、虛僞至極的做法,我無法容忍。”

“清揚,其實大哥在病逝之前,對東林黨人的看法已經徹底改變了,特別是發生了諸多的事情,東林黨人根本不管朝廷大事,一味的排擠異己,爲自身爭取權勢,這已經讓大哥憤怒,當年大哥對東林書院的看法是非常好的,甚至被閹黨視爲東林黨人,短短數年,看法出現如此大的變化,很是難得。”

說到這裡的時候,文震亨站起身來了。

“姚希孟的病逝,對大哥的打擊是很大的,大哥對東林黨人看法的徹底改變,與姚希孟是有着很大關係的,大哥與姚希孟情同手足,超過了我與大哥之間的關係,可是姚希孟與東林黨人關係密切,所做的一切事情,讓大哥非常失望,大哥內心還是希望姚希孟改變的,可惜這樣的期盼最終落空了,這件事情,應該說對大哥的打擊非常大,由此我想到了,大哥的突然病逝,與東林黨人還是有着一定關係的。”

。。。

兩人商議了朝廷裡面的事情,都是感覺到前景不妙,不過事已至此,他們唯有認真對待,別無他法,至於說在朝中找到靠山,這樣的事情,依照他們目前的身份,已經不需要刻意去做了,至於說是不是會有人拋出橄欖枝,那是今後的事情了。

話題很快轉到了文震孟喪事方面。

文震亨早就想過,本來他是準備主持整個葬禮的,不過鄭勳睿回來了,自然就是鄭勳睿主持了,以孫婿的身份主持葬禮,旁人無話可說,更加關鍵的是,鄭勳睿也是殿試狀元,這種讀書人的身份,任何人都不會小覷的。

葬禮有固定的格式,所謂的主持,其實就是迎來送往,文震孟的身份不一般了,前來奔喪的人身份也不一樣的,讀書人居多,這些人身上有着一股子酸氣,這是無法避免的,鄭勳睿出面接待,任何讀書人都不敢在鄭勳睿的面前得瑟,畢竟人家是讀書人之中頂尖的翹楚。

當然前來奔喪的還有南直隸的官吏,鄭勳睿同樣可以出面接待。

喪事定在六月十六到十八,一共三天時間,過了十八日,就不再接受任何人的弔唁了,當然提前來弔唁,還是可以的。

鄭勳睿和文震亨商議了相關的細節,不知不覺時間快要到子時了。

鄭勳睿回到臥房的時候,文曼珊還在等候。

這也是文家將鄭勳睿當作自家的子孫做出的安排了,女婿回到岳父岳母家中,不管是因爲什麼事情,都是不能夠夫妻同房的,據說這會給家裡帶來晦氣,這是南方的忌諱,文家能夠做出這樣的安排,很不簡單了。

文曼珊的情緒還是很悲傷,這是難以避免的,文曼珊和文震孟之間的關係非常好,文曼珊在文震孟身邊好幾年的時間,琴棋書畫幾乎都是跟着文震孟學習的,在文曼珊成長的關鍵時刻,都是文震孟陪伴的,這樣的感情,甚至超過了與父母之間的感情。

鄭勳睿慢慢安慰了文曼珊。

快要睡覺的時候,文曼珊突然開口了。

“夫君,奴家真的很擔心,爺爺走了,奴家很害怕,這麼長時間沒有見到你,奴家每天都擔心,生怕你遇見什麼麻煩,可奴家知道,你和爺爺一樣,都是身不由己的。”

鄭勳睿拍着文曼珊的肩膀,有些無語,好一會纔開口說話。

“夫人不要想那麼多了,太爺是朝廷命官,這麼多年在朝中爲官,太奶奶還不是獨自在家,我也是朝廷命官,不可能爲了家人不服從朝廷敕命的,不過我心中有數,對於我來說,家人才是最重要的。”

文曼珊靠在鄭勳睿的肩頭,情緒好了很多,畢竟有鄭勳睿的陪伴,能夠讓她安心。

“夫君不要多想,爺爺去世了,奴家心裡不舒服,纔會說這些話的,奴家也就是說說,夫君在外征伐,奴家每日裡都爲夫君祈福,奴家不想讓夫君分心,家裡的事情,夫君不需要擔心的。”

第32章 府試案首第919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5)第766章 你自己選擇第733章 亂象第436章 各懷心思第392章 報復第754章 應對的辦法第422章 前奏第812章 何爲最關鍵的地方第343章 旅順口第503章 監軍第405章 以身相許第368章 暗中運作第668章 強力推進第977章 多爾袞的勝出第38章 遊歷的準備第611章 以退爲進第901章 對外貿易司第75章 不可忍第360章 慘勝第30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686章 張獻忠的能力和野心第468章 同心第641章 不甘心第571章 京城故事(5)第909章 圍三缺一第283章 漁翁得利第484章 風雨春秋第21章 從容淡定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599章 順水推舟第353章 節節勝利(3)第722章 以假亂真第829章 重要的決斷第993章 豪格的末路第147章 登萊兵變第576章 最好的辦法第447章 一萬對十一萬第963章 適得其反第354章 不可大意第460章 戰術思想第143章 緊急奏摺第188章 計謀第917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3)第539章 狂妄的代價(3)第628章 不同的要求第653章 糧食最重要第855章 都在做打算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840章 局勢的反轉第376章 平衡術第797章 李自成的變遷第128章 沒商量第346章 知己知彼第923章 不作死不會死第76章 割袍斷義第337章 新的考驗第551章 同樣慘敗第408章 內部的震動第164章 精心準備第104章 其中關節第524章 拼死抵抗第892章 孰先孰後第827章 終於動心了第237章 反間計第422章 前奏第506章 要做好準備第45章 友誼和原則第751章 決定性的錯誤第67章 鄉試解元第993章 豪格的末路第18章 少年強則國強第263章 廷杖第13章 當嫁第746章 這就是人心第111章 陰影第213章 盧象升第458章 洛陽古城第434章 千古恨第56章 古今融合第222章 天意如此第580章 講武堂第885章 宵小第639章 實際行動第52章 決定第234章 誘惑第724章 得隴望蜀第900章 東印度公司的覆滅第67章 鄉試解元第713章 朱仙鎮之戰(3)第220章 彈劾第859章 堅定目標第675章 矛盾重重(2)第35章 慎獨和家風第876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1)第237章 反間計第672章 感慨第214章 困獸猶鬥第82章 無奈第999章 瀋陽之戰(3)
第32章 府試案首第919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5)第766章 你自己選擇第733章 亂象第436章 各懷心思第392章 報復第754章 應對的辦法第422章 前奏第812章 何爲最關鍵的地方第343章 旅順口第503章 監軍第405章 以身相許第368章 暗中運作第668章 強力推進第977章 多爾袞的勝出第38章 遊歷的準備第611章 以退爲進第901章 對外貿易司第75章 不可忍第360章 慘勝第30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686章 張獻忠的能力和野心第468章 同心第641章 不甘心第571章 京城故事(5)第909章 圍三缺一第283章 漁翁得利第484章 風雨春秋第21章 從容淡定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599章 順水推舟第353章 節節勝利(3)第722章 以假亂真第829章 重要的決斷第993章 豪格的末路第147章 登萊兵變第576章 最好的辦法第447章 一萬對十一萬第963章 適得其反第354章 不可大意第460章 戰術思想第143章 緊急奏摺第188章 計謀第917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3)第539章 狂妄的代價(3)第628章 不同的要求第653章 糧食最重要第855章 都在做打算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840章 局勢的反轉第376章 平衡術第797章 李自成的變遷第128章 沒商量第346章 知己知彼第923章 不作死不會死第76章 割袍斷義第337章 新的考驗第551章 同樣慘敗第408章 內部的震動第164章 精心準備第104章 其中關節第524章 拼死抵抗第892章 孰先孰後第827章 終於動心了第237章 反間計第422章 前奏第506章 要做好準備第45章 友誼和原則第751章 決定性的錯誤第67章 鄉試解元第993章 豪格的末路第18章 少年強則國強第263章 廷杖第13章 當嫁第746章 這就是人心第111章 陰影第213章 盧象升第458章 洛陽古城第434章 千古恨第56章 古今融合第222章 天意如此第580章 講武堂第885章 宵小第639章 實際行動第52章 決定第234章 誘惑第724章 得隴望蜀第900章 東印度公司的覆滅第67章 鄉試解元第713章 朱仙鎮之戰(3)第220章 彈劾第859章 堅定目標第675章 矛盾重重(2)第35章 慎獨和家風第876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1)第237章 反間計第672章 感慨第214章 困獸猶鬥第82章 無奈第999章 瀋陽之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