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節節勝利(3)

(感謝123996、懶猴劉投出了寶貴的月票,感謝天下縱橫有我的打賞,謝謝了。)

鄭錦宏率領五千鄭家軍將士,負責攻打復州城。

嚴格說起來,復州之關鍵,絲毫不亞於旅順口,佔領了復州,南面可以控制北汛口、南汛口、長生島和中島等地,這些地方几乎都是重要的港口或者是碼頭,北面可以直接威脅遼河入海口蓋州,東面可以策援旋城、宣州、鐵山以及皮島等地,西面則可以掌控渤海灣。

復州同時是旅順口和金州等地的屏障,儘管後金韃子可以選擇其他的路線進攻旅順和金州等地,但若是復州駐紮有明軍,後金韃子就要擔心遭遇到前後夾擊的境況,絕不敢放手進攻金州和旅順等地,至於說永寧,算是復州的前沿陣地。

一旦鄭家軍牢牢控制了復州,那麼駐紮在蓋州的後金韃子,就要時刻處於心驚膽戰的境地,這裡面最大的緣故,是後金韃子缺乏水師,蓋州一旦遭遇進攻,將是陸路和海路的兩面進攻,失陷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從地理位置上看,後金韃子是決不能夠失去蓋州的,一旦蓋州被明軍佔領,那麼遼陽都遭受威脅了,這是後金韃子難以承受的。

正是因爲蓋州的重要,故而後金韃子與明軍在此地進行了多次的拉鋸戰,天啓五年後金韃子就完全控制了這裡,十餘年的時間過去。這裡已經成爲後金領土的一部分了。

鄭錦宏知道復州的重要性,也知道鄭勳睿爲什麼派遣五千將士進攻復州,按說復州城內駐紮的後金韃子只有一千人。漢兵也只有一千二百人,合計就是二千二百人,戰鬥力不可能說是那麼的驍勇,但復州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鄭家軍佔領了復州,就能夠很好的護衛旅順和金州等地了,復州以及永寧將成爲一道堅固的防線。讓後金韃子無法逾越。

七年時間過去了,從鄭家的護院到如今的鄭家軍,鄭錦宏一直都是致力於其中。多年的磨礪,讓他的指揮能力和視野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中也有鄭勳睿的着力培養,鄭家軍每一次經歷的重大戰鬥。他都是跟隨在鄭勳睿的身邊。親眼看着鄭勳睿做出決定,親眼看着鄭家軍取得一次又一次戰鬥的勝利。

鄭錦宏沒有任何的功名,學識一般,可就是這樣的身份,卻成爲了鄭家軍的總兵,在鄭家軍將士的眼裡,除開鄭勳睿,就算是他了。處於如此的高位,鄭錦宏若是不努力。也是難以勝任的。

接受了攻打復州城的任務之後,鄭錦宏沒有急着馬上出發,而是思考了大半個時辰,同時將宋理找來,細細攀談了半個時辰左右的時間。

五千鄭家軍將士一直到午時才從旅順出發,前往復州而去,可以說是幾路大軍之中最後出發的。

大軍經過金州的時候,劉澤清已經佔領金州,鄭錦宏簡單的和劉澤清交流幾句話,命令大軍加快行軍步伐,迅速趕赴復州。

正月初四午時,五千大軍抵達復州城郊。

鄭家軍的動作太快了,正月初一從蓬萊城出發,正月初二晚上就抵達雙島,展開了進攻,正月初三的辰時,已經佔領了旅順和雙島,接着大軍兵分五路,開始了大規模的進攻,相繼已經佔領了金州等地,如此迅速的動作,消息根本來不及傳播出去。

鄭勳睿速戰速決和保密的作戰理念,得到了充分的貫徹和落實。

鄭錦宏率領的五千鄭家軍將士,抵達復州城郊的時候,復州城方向沒有任何的防範。

究竟是馬上就展開進攻,還是天黑的時候展開進攻,亦或是正月初五一大早展開進攻,這需要鄭錦宏做出決斷,鄭勳睿的要求是正月初五必須拿下復州城,也就是說鄭錦宏可以選擇在翌日一大早展開進攻,這也是作爲保險的做法。

但五千大軍駐紮在城郊,距離復州不足十里地,任何人不敢保證泄漏消息。

鄭錦宏迅速做出決定,一個時辰之後展開進攻,大軍迅速做好戰鬥準備。

宋理再次來到臨時搭建的中軍帳。

鄭錦宏的神色異常的嚴肅,儘管鄭勳睿多次說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可是長期從事情報工作的鄭錦宏,還是非常的謹慎。

跟隨宋理一同進入復州的,是鄭家軍的參將蘇蠻子。

“宋理,此次戰鬥的重要,我不想多說了,大人信任你,賦予你重任,我希望你能夠很好的完成任務,若是此次能夠順利佔領復州城,徹底剿滅城內的後金韃子和漢兵,你就立下了大功,鄭家軍歷來是賞罰分明的,你可明白。”

宋理明白鄭錦宏的意思,當即單膝跪地,抱拳開口說話了。

“將軍,屬下拼死效力,若是不能夠完成軍令,情願提頭來見。”

鄭錦宏點點頭,對着站在旁邊的蘇蠻子開口了。

“蘇將軍,佔領城門至關重要,你們只有兩百人,要面對五百漢兵的進攻,不管遭遇多大的困難,都要守住,堅持到大軍發動進攻的那一刻。”

依舊是一隊身穿漢兵軍裝的軍士,朝着復州城而來。

所不同的是領頭的人是宋理。

駐守復州的漢兵,還是認識宋理的,畢竟送來是千戶,也時常到復州來,旅順口和復州之間的聯繫還是不少,畢竟這兩處都是滿八旗特別注意的地方,也是重兵守衛的地方。

領頭的是宋理,又是正月初四,時間不一樣了,故而守衛城池的軍士沒有在意,臉上甚至帶着笑容。

復州城與其他地方不一樣,大批量的軍士是不準直接進入城池的,一千二百的漢兵,除開其中五百人負責守衛城門和城牆,其餘七百人也是駐紮在城外軍營的,滿八旗的軍士全部守候在城內。

所以說宋理能夠帶領兩百餘漢兵來到城門處,應該是經過了軍營所在地,這也讓守衛城池的軍士放心很多,至少不存在漢兵譁變的問題。

宋理等人走到城門處,軍士很客氣的開口了,說是宋千戶想進入城池沒有問題,但按照規矩,最多攜帶十人進入,其餘人都要在外面等候,不準進入城池。

面帶笑容的宋理,走到城牆根下的時候,突然從懷裡掏出了尖刀,插進了軍士的喉嚨裡面,這個時候,蘇蠻子也動手了,幹掉了另外一名軍士。

其他的軍士迅速圍上來,假裝發生了爭吵,蘇蠻子帶着三十人,趁着爭吵的混亂,迅速進入甬道,朝着城牆上面而去。

城牆上面的軍士,也發現了下面的爭吵,這樣的情形也不是第一次出現,一些漢兵想着進入到復州城去看看,卻因爲滿八旗定下的規矩,不能夠進入,可規矩是死的,大家都知道,無非是發泄一下怨氣,要真的敢衝進城去,最終都是被毫不留情的斬殺的。

城牆上的軍士只是探頭看了一下,這樣的事情他們可不想攙和,弄的不好自己都跟着搭進去,遭遇到滿人的責罰。

城牆上面出現短促的慘叫聲,被下面的爭吵聲掩蓋了,想着進出城門的百姓,早就躲避到一邊去了,要是和這些當兵的對着幹,那是自找倒黴的事情,看都不要多看。

距離城門不遠的營房裡面的漢兵,終於被驚動了,一些軍士拿着長槍陸續出來,走向了城門所在的地方。

等到他們進入甬道,才發現事情不對,可惜已經晚了。

廝殺瞬間在甬道內展開,漢兵絕不是鄭家軍將士的對手。

城外軍營,鄭錦宏輕蔑的看了看跪在地上的漢兵,和已經被斬殺的部分漢兵,嘴裡冷冷的發出進攻復州城的命令,不管宋理和蘇蠻子是不是得手,這個時候都要展開進攻了。

隆隆的馬蹄聲瞬間出現,一股洪流朝着復州城而去。

已經佔領城門的蘇蠻子和宋理,眼睛都有些紅了,剛剛的廝殺,順利的他們都想不到,駐守城門的漢兵,幾分鐘之後就投降了,或許是看到宋理都投降了,其他人也不想頑抗了,這些漢兵放下了手裡的兵器,老老實實的站在城牆下面。

漢兵投降是好事情,可這也預示着消息馬上就要泄露出去了,城內有一千後金韃子,蘇蠻子麾下只有兩百人,不可能與多達千人的後金韃子面對面的廝殺。

聽到馬蹄聲之後,蘇蠻子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廝殺在城內展開了。

鄭錦宏一口氣派出了三千鄭家軍將士,圍攻後金韃子的軍營,此外派出一千人,維持城內的秩序,剩下的軍士,注意四周的城門,防止有後金韃子逃走。

做好了充足準備的鄭家軍將士,面對毫無戒備的後金韃子,戰鬥的情形是完全可以預料到的,廝殺主要在後金韃子的軍營處展開,後金韃子沒有任何離開營房的機會。

一個多時辰過去,營房四周遍佈血腥味道。

滿身是血的蘇蠻子,來到了鄭錦宏的面前。

“將軍,斬殺六百五十五名後金韃子,生擒三百四十五名後金韃子,被斬殺的後金韃子,包括一名甲喇章京,三名牛錄額真。。。鄭家軍陣亡七十五人,重傷十七人。。。”

第398章 回家看看第812章 何爲最關鍵的地方第719章 作戰思想的變化第710章 早想到了第455章 洛陽碼頭第33章 無法淡定第879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559章 青縣第140章 宿命第835章 潼關之戰(1)第157章 招募軍士第609章 何爲重點第998章 瀋陽之戰(2)第442章 如何應對第935章 規矩是人定的第620章 襄陽失陷(3)第281章 鶴蚌相爭第424章 強強聯合第701章 低頭就是出路第33章 無法淡定第746章 這就是人心第784章 閃電戰(14)第767章 家和萬事興的道理第497章 骨子裡的奴性第491章 醉翁之意第979章 戰遼河(1)第194章 精準的分析第401章 自不量力第189章 太過分了第933章 封鎖爲主第790章 權力佈局第350章 關門打狗第39章 小私心第946章 萬國來朝(4)第137章 突然襲擊第430章 很順利第656章 彷徨第652章 還是風花雪月第365章 伏筆第193章 車廂峽第468章 同心第945章 萬國來朝(3)第450章 出征第335章 洪門第134章 震懾第91章 京城路上第556章 改變部署第551章 同樣慘敗第785章 閃電戰(15)第577章 依靠的是自身第270章 絞殺第801章 不是毫無意義的劇情第907章 致命的分析第754章 應對的辦法第65章 董其昌的決定第531章 高陽之戰(4)第696章 終於立功第893章 大明皇家銀行第541章 狂妄的代價(5)第838章 潼關之戰(4)第506章 要做好準備第806章 心態的微妙變化第71章 憂慮第566章 不算是結束第919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5)第49章 徐州第470章 定奪和離間第711章 朱仙鎮之戰(1)第552章 危險的建議第811章 全面兼顧第203章 絕密情報第248章 動手第607章 一挫再挫第206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38章 遊歷的準備第280章 再立奇功第78章 家和萬事興第363章 兩極分化第56章 古今融合第397章 大膽的決定(2)第802章 歷史巧合第585章 情報署的職責第229章 狠下決心第709章 朱仙鎮第500章 腹背受敵第439章 局勢惡化第738章 輕易化解第76章 割袍斷義第119章 亂象漸生第356章 穩妥第86章 必須改變第344章 蓬萊水師第610章 必須調整第900章 東印度公司的覆滅第634章 蠢蠢欲動第493章 統戰對象第476章 張溥的收穫第678章 殺一儆百第396章 大膽的決定(1)第943章 萬國來朝(1)
第398章 回家看看第812章 何爲最關鍵的地方第719章 作戰思想的變化第710章 早想到了第455章 洛陽碼頭第33章 無法淡定第879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559章 青縣第140章 宿命第835章 潼關之戰(1)第157章 招募軍士第609章 何爲重點第998章 瀋陽之戰(2)第442章 如何應對第935章 規矩是人定的第620章 襄陽失陷(3)第281章 鶴蚌相爭第424章 強強聯合第701章 低頭就是出路第33章 無法淡定第746章 這就是人心第784章 閃電戰(14)第767章 家和萬事興的道理第497章 骨子裡的奴性第491章 醉翁之意第979章 戰遼河(1)第194章 精準的分析第401章 自不量力第189章 太過分了第933章 封鎖爲主第790章 權力佈局第350章 關門打狗第39章 小私心第946章 萬國來朝(4)第137章 突然襲擊第430章 很順利第656章 彷徨第652章 還是風花雪月第365章 伏筆第193章 車廂峽第468章 同心第945章 萬國來朝(3)第450章 出征第335章 洪門第134章 震懾第91章 京城路上第556章 改變部署第551章 同樣慘敗第785章 閃電戰(15)第577章 依靠的是自身第270章 絞殺第801章 不是毫無意義的劇情第907章 致命的分析第754章 應對的辦法第65章 董其昌的決定第531章 高陽之戰(4)第696章 終於立功第893章 大明皇家銀行第541章 狂妄的代價(5)第838章 潼關之戰(4)第506章 要做好準備第806章 心態的微妙變化第71章 憂慮第566章 不算是結束第919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5)第49章 徐州第470章 定奪和離間第711章 朱仙鎮之戰(1)第552章 危險的建議第811章 全面兼顧第203章 絕密情報第248章 動手第607章 一挫再挫第206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38章 遊歷的準備第280章 再立奇功第78章 家和萬事興第363章 兩極分化第56章 古今融合第397章 大膽的決定(2)第802章 歷史巧合第585章 情報署的職責第229章 狠下決心第709章 朱仙鎮第500章 腹背受敵第439章 局勢惡化第738章 輕易化解第76章 割袍斷義第119章 亂象漸生第356章 穩妥第86章 必須改變第344章 蓬萊水師第610章 必須調整第900章 東印度公司的覆滅第634章 蠢蠢欲動第493章 統戰對象第476章 張溥的收穫第678章 殺一儆百第396章 大膽的決定(1)第943章 萬國來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