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以退爲進

南京的南直大街,一座不起眼的府邸,外面沒有特別的裝飾,紅底朱漆的大門顯得很是厚重,府邸四周時不時的有人轉悠。

這裡就是南京兵部尚書鄭勳睿的府邸。

一隊身影出現在府邸的周圍,領頭的人看了看四周,臉上露出欣慰的神情。

守在門口的親兵看見了來人,連忙打開了側門,並且向來人行軍禮。

這人正是從淮安趕過來的徐望華。

安排佈置完畢淮安的事宜,徐望華直接趕赴南京,從這些天的實際情況來看,淮安很是穩定,甘學闊儘管出任了漕運總督,淮北四府三州的巡撫,可對於淮安鐵板一塊的局面無可奈何,應該說這樣的情形還會持續一段時間,接下來的重點就在南京了。

進入府邸,一股蒼涼厚重清幽的感覺印上心頭。

宅院內很是安靜,徐望華跟隨府內的下人,一路來到了前院的書房。

“徐先生,辛苦了,淮安的情況如何。”

“大人,淮安的情況不錯,甘大人還算是知趣,知道面臨很多的難題,安靜下來了,屬下估計淮安的平靜至少可以維持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

鄭勳睿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微微點頭。

“不錯,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足夠了,只要我們在這段時間之內扭轉南京的局面,就不用擔心淮安那邊的情況了。”

鄭勳睿如此自信是有理由的,四川、湖廣、河南等地的流寇,規模逐漸壯大起來,一旦他們開始爆發,北方的局面將無法收拾,到時候朝廷不得不將重心轉移到流寇的身上,鄭勳睿在南直隸等地,就能夠很快的施展拳腳。

“大人,屬下認爲,淮安的局面暫時穩定。是否可以在南京開始運作了。”

鄭勳睿擔任漕運總督的時候,可以委託徐望華負責很多具體的事宜,但出任南京兵部尚書,暫時做不到這一點。儘管徐望華能夠以幕僚的身份到兵部辦公,但不可能代替鄭勳睿做出來決定,畢竟南京的情況不一樣,所以洪門也幫助徐望華在南直大街找到了一處的宅院,大部分的時間。徐望華都是在鄭勳睿的府邸,或者自己的宅院裡面。

皇上和內閣算計的心思,暴露無遺,鄭勳睿剛剛到南京上任,出手做的第一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必須要好好的運作,出手就必須要成功。

徐望華這句話的意思,鄭勳睿也是明白的,他微微搖頭。

“徐先生,不用着急。現在我就開始在南京大動干戈,怕是京城那邊又會有諸多的想法了,這個時候我們按兵不動,重點做好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鄭家軍必須在南京紮根,徹底穩定下來,第二件事情是洪門錢莊必須在南京以至於南直隸打開局面,第三件事情是洪門的重點要傾斜到杭州和淮安兩地,至於說南京,不過是總部所在地。”

“大人。若是要做到這些事情,前提不能夠少啊。”

“嗯,說說你擔心什麼。”

“屬下主要還是擔心大人若是不能夠及早的動手,很有可能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面。遭遇到排擠,皇上是不想大人在南京有所作爲的,提前就做好了諸多的安排,這個時候大人若是不主動採取措施,可能會失去最好的機會啊。”

鄭勳睿控制南直隸的標誌,就是統一賦稅的政策。鄭家軍完全掌控南直隸的府州縣,南京的六部、都察院和錦衣衛,甚至是皇宮裡面的太監,悉數都要聽從調遣。

特別是調整賦稅的事宜,能夠讓鄭勳睿有着足夠的錢財來做事情,否則一切都是白搭。

這一切當初在淮安的時候就專門商議過,也並非是徐望華一個人想出來的。

鄭勳睿的神色變得嚴肅了。

“徐先生,你的擔憂有道理,不過接觸了王鐸和方正化等人之後,我忽然想到了一些事情,不是說我們現在就開始行動會存在什麼問題,我們能夠通過一系列強硬的措施,真正的左右南京的局勢,但我們這樣做,很有可能引發與朝廷和皇上之間的直接對決,從目前的局勢來說,這樣做尚不是很明智。”

“我考慮的是以退爲進。”

聽到鄭勳睿這樣說,徐望華的神色微微有些變化,也是毫不客氣的開口了。

“大人,屬下以爲這樣不妥,皇上和朝廷時時刻刻都是看着南京的,不管大人採取什麼樣的策略,恐怕南京的局勢都不會出現其他的變化,大人越早採取措施,越是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穩定南直隸的局面,包括淮北的局面。”

鄭勳睿的臉上露出了微笑。

“先生不要着急,我所謂的以退爲進,並非是不採取任何的措施,我剛剛說過了,我們最爲主要的三件事情,鄭家軍、洪門錢莊和洪門,想要做好這三件事情,不一定需要和王鐸等人對着幹,恰恰相反,一旦我們在這三個方面採取了措施,就會讓王鐸等人跳起來,找我們的麻煩,那個時候我們再來毫不客氣的動手,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王鐸和方正化等人都是明白人,他們的目光會盯住鄭家軍,不過他們對洪門錢莊以及洪門的作用,未必清楚,我看最多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洪門錢莊和洪門就能夠徹底的穩定下來,到了那個時候,他們就算是醒悟過來,一切都遲了。”

“我們在南京可能遇到的困難,應該是不少的,我們必須要做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貿然的動手,要把握最好的時機,要讓王鐸和方正化等人毫無還手之力。”

“他們所依靠的,主要是兩個方面,其一是皇上和朝廷,這方面的情形,就如先生說的一樣,不管什麼時候,皇上和朝廷都會關注南京的局勢,不管我們什麼時候動手,都會在朝廷之中形成震盪,其二是東林黨、復社和應社,這方面的力量我們不能夠小覷,興許這個時候,王鐸已經動員南直隸的東林書院、復社和應社,鉚足勁了,想着和我們對弈。”

“三國的時候,諸葛亮安居平五路,對我們是很大的提醒,不管對方如何的計劃,也不管他們準備採取什麼樣的行動,我們就朝着一個方向努力,只要我們做好了,最終就能夠徹底的動搖對手。。。”

鄭勳睿尚在詳細解釋的過程之中,徐望華已經明白了一切。

等到鄭勳睿說完之後,他馬上抱拳開口了。

“大人,屬下沒有明白其中的意思,有些急切了。”

“不能夠說你是急切了,其實我更加的着急,事已至此,我們着急沒有作用,不過在拓展洪門錢莊和洪門的事情方面,我們必須不遺餘力,不管遭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是要完全克服的,只要洪門錢莊在南京真正的打開了局面,我們就掌握了主動。”

徐望華點點頭,洪門錢莊在淮北發揮出來的巨大作用,他已經看見了,相信洪門錢莊一旦在南京發揮出來作用,到時候產生的震撼性效果,一定能夠王鐸和方正化等人目瞪口呆。

天色暗下來了,鄭凱華進入了府邸。

接到了鄭勳睿的通知之後,鄭凱華迅速趕來了。

“凱華,這段時間,你全力做一件事情,就是讓南京的商賈和士大夫,將家中的黃金白銀存入到洪門錢莊之中,你在南京做生意這麼多年,有了很好的關係和基礎,相信你出面去動員,會有不少人將錢財存入到洪門錢莊的。”

鄭凱華毫不猶豫的點頭。

“這件事情我一定盡最大的力量去做好,只是這洪門錢莊的票根和票額,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在南京買到東西啊。”

“你不用擔心,很快就可以了,洪門錢莊在淮北僅僅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讓錢莊的票根和票額在淮北的各地流通了。”

做了多年生意的鄭凱華,明白這一步的關鍵,大明朝廷很多年之前發行過寶鈔,這洪門錢莊的票根和票額,與寶鈔的作用有些相似,不過這裡面的難度也是不小的,要知道寶鈔是朝廷強行推開的,最終還是失敗了,洪門錢莊儘管有鄭勳睿的支持,可是不是能夠被南京的老百姓接受,還是說不準的事情。

當然鄭凱華不會懷疑鄭勳睿的決定,不管鄭勳睿要求他做什麼,都是毫不猶豫的去做。

“凱華,要求南京的商賈和士大夫將黃金白銀存入到洪門錢莊,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你需要多多的思考,還有一件事情,不妨提前告訴你,最多到明年的時候,我就要開始徵收商貿賦稅了,以洪門的名義來徵收,商貿賦稅的額度大致爲十抽一,這是必須要執行的,這件事情需要得到你的支持,恐怕你是要帶頭的。”

鄭凱華的臉色微微有些白,家中一年賺取多少的銀子,經營的額度有多大,他是知道的,按照十抽一的比例上繳賦稅,數量是不少的。

看到鄭凱華的臉色,鄭勳睿再次開口了。

“凱華,錢財乃身外之物,我們需要達到的目的,可不是用錢財來衡量的。”

鄭凱華身體微微顫抖了一下,迅速開口了。

“我明白了,哥哥不管吩咐什麼事情,我都會照辦的。”。

第169章 出乎預料第659章 爭取最大支持第370章 決不退縮(2)第475章 張溥的目的第95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4)第633章 掣肘第787章 勸服第151章 巡撫大人來了第763章 該來的遲早是來第637章 天賜良機第373章 范文程的恥辱第633章 掣肘第50章 壯士(1)第482章 吳偉業的心思第444章 不計成本第1章 跳大神第199章 親兵營第700章 不容樂觀第129章 暮氣第612章 王鐸的擔憂第770章 何謂閃電戰第447章 一萬對十一萬第406章 文人的酸氣第598章 絕密情報第571章 京城故事(5)第694章 穩不住了第428章 預兆第737章 自我毀滅的開始第517章 邊緣第693章 篤定第579章 熊文燦的目的第249章 真正的計劃第406章 文人的酸氣第887章 小問題大奧妙第828章 騎虎難下第536章 總有意外第539章 狂妄的代價(3)第866章 一片石之戰第313章 責任重大第5章 父子長談第36章 再赴秦淮河第307章 果斷第512章 慘敗(1)第337章 新的考驗第404章 欠債還錢第676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817章 自負的代價(3)第992章 天堂與地獄第456章 閃電戰第450章 出征第845章 都面臨抉擇第281章 鶴蚌相爭第459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135章 家底第319章 文坤其人第30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51章 壯士(2)第66章 發榜第777章 閃電戰(7)第250章 用事實說話第783章 閃電戰(13)第115章 當值第661章 雷霆一擊第15章 新鮮的玉蜀黍第141章 恩師來信第343章 旅順口第974章 所謂足夠的尊重第883章 致命的商議第78章 家和萬事興第115章 當值第434章 千古恨第954章 意志的較量第854章 絕唱(2)第327章 預知危險第558章 急轉直下第674章 矛盾重重(1)第499章 穩不住第437章 內閣震動第559章 青縣第326章 後手第52章 決定第875章 高起潛的貢獻第704章 大戰的前夕第814章 必勝的信念第28章 初步規劃第576章 最好的辦法第315章 抵達淮安第96章 揣摩第529章 高陽之戰(2)第949章 奇哉怪也第412章 異樣的苗頭第249章 真正的計劃第328章 抓重點第69章 鹿鳴宴第332章 教書先生爾第371章 所謂的同盟第441章 李巖的智慧第172章 悶頭髮展第687章 兩個步驟第193章 車廂峽
第169章 出乎預料第659章 爭取最大支持第370章 決不退縮(2)第475章 張溥的目的第95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4)第633章 掣肘第787章 勸服第151章 巡撫大人來了第763章 該來的遲早是來第637章 天賜良機第373章 范文程的恥辱第633章 掣肘第50章 壯士(1)第482章 吳偉業的心思第444章 不計成本第1章 跳大神第199章 親兵營第700章 不容樂觀第129章 暮氣第612章 王鐸的擔憂第770章 何謂閃電戰第447章 一萬對十一萬第406章 文人的酸氣第598章 絕密情報第571章 京城故事(5)第694章 穩不住了第428章 預兆第737章 自我毀滅的開始第517章 邊緣第693章 篤定第579章 熊文燦的目的第249章 真正的計劃第406章 文人的酸氣第887章 小問題大奧妙第828章 騎虎難下第536章 總有意外第539章 狂妄的代價(3)第866章 一片石之戰第313章 責任重大第5章 父子長談第36章 再赴秦淮河第307章 果斷第512章 慘敗(1)第337章 新的考驗第404章 欠債還錢第676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817章 自負的代價(3)第992章 天堂與地獄第456章 閃電戰第450章 出征第845章 都面臨抉擇第281章 鶴蚌相爭第459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135章 家底第319章 文坤其人第30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51章 壯士(2)第66章 發榜第777章 閃電戰(7)第250章 用事實說話第783章 閃電戰(13)第115章 當值第661章 雷霆一擊第15章 新鮮的玉蜀黍第141章 恩師來信第343章 旅順口第974章 所謂足夠的尊重第883章 致命的商議第78章 家和萬事興第115章 當值第434章 千古恨第954章 意志的較量第854章 絕唱(2)第327章 預知危險第558章 急轉直下第674章 矛盾重重(1)第499章 穩不住第437章 內閣震動第559章 青縣第326章 後手第52章 決定第875章 高起潛的貢獻第704章 大戰的前夕第814章 必勝的信念第28章 初步規劃第576章 最好的辦法第315章 抵達淮安第96章 揣摩第529章 高陽之戰(2)第949章 奇哉怪也第412章 異樣的苗頭第249章 真正的計劃第328章 抓重點第69章 鹿鳴宴第332章 教書先生爾第371章 所謂的同盟第441章 李巖的智慧第172章 悶頭髮展第687章 兩個步驟第193章 車廂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