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協議算什麼

bookmark

大半年的時間過去,大明朝廷沒有出現任何的異動,這讓皇太極忍不住了,儘管他明白想要大明朝廷出現內訌、亂起來的計劃,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可若是這樣等下去,萬一若干年之後,大明朝廷沒有任何的異動,那豈不是白白浪費了時光。

也就在這個時候,大明北方流寇再次壯大的消息傳到了瀋陽。

敏銳的皇太極,很快就發現了機會。

崇禎九年入關劫掠,結果是大清國遭遇到了失敗,崇禎十一年初,鄭家軍趁着大清國勇士攻打朝鮮的時候,突然佔領了復州等地,讓皇太極的計劃泡湯,可以說在大清國成立之後,面對大明王朝的戰鬥,就沒有得到以前那番的輝煌,這是皇太極無法忍受的。

大清國的將士,一切都是依靠武力來說話的,皇太極登基成爲大清國的皇帝,大部分的緣由還是在戰場上的廝殺,當然也有內部的很多較量,但登基當皇帝了,並不意味着位置就非常的牢固了,若是長時間沒有什麼作爲,內部還是會有其他的聲音。

大清國地處北邊,不過九月的時間,就已經是寒氣襲人,這樣的地方,想要大規模的發展,可能性不是很大,大清國真正的目的還是在南方和中原,只有推翻了大明王朝,徹底佔據了南方和中原,大清國才能夠真正的發展起來。

協議簽訂的時間不長,大清國也沒有真正的付出什麼東西,相反因爲遼東的互市,大清國得到了糧食以及鹽鐵方面的補充,可以說是養精蓄銳。

這個時候入關,展示大清國的威力。機會是合適的,並且能夠劫掠大量的錢糧和人口。

至於說簽訂的協議,在皇太極看來根本不算什麼,也不需要遵守。

代善、豪格、多爾袞、多鐸、濟爾哈朗、阿濟格、嶽託、阿巴泰、阿拜、阿達禮、杜度等人悉數集中在大政殿的左側。

范文程、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等人,集中在大政殿的右側。

這兩幫人之間,地位不可能一樣。代善等人是仰着頭的,不會與范文程等人主動說話,而且他們相互交談的時候,也都是用滿語說話,多鐸對范文程更是不屑,曾經因爲搶奪范文程的夫人遭遇到皇太極的訓斥和懲戒,多鐸內心對范文程有着很大的意見,按照滿八旗的規矩,旗主看上下屬的妻妾。那是可以直接迎娶的。

這兩幫人之間也不可能調和,范文程等人是漢人,地位一般,按照道理說見到代善等人,是必須要低眉順眼的,可惜滿人權貴實在不將他們漢人當作人看,那也就不可能有相當融洽的關係了。

皇太極在正黃旗甲喇章京楊古利、一等梅勒章京圖賴,以及一等侍衛索尼等人的簇擁下。來到了大政殿。

看這個陣勢,誰都知道是要商議大事情的。但不可能是非常機密的事宜,大清國機密的事宜,漢人之中除開范文程,其餘人是沒有資格參與的。

坐到金鑾寶座上面之後,皇太極看着范文程開口了。

“文程,說說大明的情形吧。”

范文程抱拳行禮之後。走到中間開口了。

“大明朝廷並不平靜,河南、山西、湖廣等地的流寇肆掠,這皆因爲大明官府收取賦稅,讓農戶無法生活,故而更多的人蔘與造反。漕運總督鄭勳睿一直駐紮在淮安,儘管遠離京城,但也遭遇到彈劾和算計。。。”

范文程不可能知曉那麼多的情報,但他能夠根據掌握的情報,做出準確的分析,這方面是他的強項,所以此次介紹大明京城以及各地的情況,也是能夠把握住重點的,范文程稟報的過程之中,所有人都聽的很是仔細,他們需要從這些情報之中獲取信息,當然不是獲取到大明朝廷的信息,而是從中知曉,是不是自身又要承擔什麼任務了。

范文程稟報完畢,皇太極馬上開口了。

“朕最爲關心的是大明流寇之情況,朕知道你們看不起流寇,認爲都是烏合之衆,可你們爲什麼不想想,大明朝廷一心應對流寇的騷擾,豈不是顧不上遼東以及邊關的局勢,若是大明朝廷真正徹底剿滅流寇、穩定內部了,大清國豈不是遭遇更大的麻煩。”

本來還在小聲議論的多爾袞等人,馬上安靜下來了。

“大明內部的不穩定,就是我大清國的機會,朕可不會坐等機會流失,一旦我大清國勇士此刻入關,那麼大明的那個崇禎皇帝,就要抽調大量的兵力護衛京城,明軍不敢與我大清國的勇士交手,但也不敢離開,如此情形之下,流寇豈不是得到了喘息的機會,只要流寇繼續在大明北方和南方作亂,大明朝廷就不要想着能夠安穩。”

“漢人習慣於謀略,這方面大清國的滿人也要多多學習。”

“至於說大明的那個漕運總督鄭勳睿,以及其麾下的鄭家軍,朕看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鄭家軍佔領了復州和旅順等地,的確給我大清國造成了很多的麻煩,但這也不是致命的威脅,鄭勳睿與毛文龍不一樣,朕分析其目的是佔領地盤和固守,毛文龍做事情沒有條理,朕纔會頭疼,鄭勳睿就不同了,做事情是經過了充分的分析和預判的。”

“蓋州、耀州和海州等地,必須要固守,不要主動挑釁,只要能夠堅守,就不會有什麼問題,至於說遼東和邊關,朕看平靜的時間太長了。”

皇太極的話語有些矛盾,但也是沒有辦法才說出來這些話語。

“朕已經決定了,由睿親王多爾袞統領十五萬大軍,攻打大明,恭順王孔有德、智順王尚可喜、懷順王耿仲明三人跟隨睿親王作戰,三位統領的五萬漢軍,一律聽從睿親王的指揮。。。”

大政殿內非常的安靜,這種作戰部署是第一次,皇太極居然要求漢軍跟隨作戰,這在以往是不可能的,儘管皇太極表面上信任孔有德等人,但內心是防備的,三人率領的漢軍,基本都是駐紮在瀋陽和遼陽等地,看上去是擔負了衆人,實則處於滿八旗的監督之下。

此番多爾袞率領十萬滿八旗和五萬漢軍出戰,規模是宏大的,滿八旗與漢軍聯合作戰,這裡面需要協調的事情太多,應該是不利於作戰的。

范文程低下頭,看不清臉上的神情。

皇太極佈置完畢,留下了代善、多爾袞、多鐸和濟爾哈朗幾位親王,當然還包括范文程。

“十四弟,此番作戰至關重要,必須給與大明朝廷沉重打擊,你身爲主帥,要好好協調八旗勇士與漢軍之間的關係,切記不能夠出現內訌。”

多爾袞是非常興奮的,他已經被譽爲大清國最爲驍勇的親王,作戰能力首屈一指,此番率領十五萬大軍作戰,肯定是要好好表現一番的。

“皇上放心,臣弟一定會攪得大明朝廷天翻地覆。”

皇太極微微點頭,看向了范文程。

“文程,你有什麼建議。”

范文程硬着頭皮開口了。

“奴才以爲,還是要多注意鄭家軍,鄭家軍駐紮在復州和旅順等地,若是聽聞我大清國勇士出戰,很有可能趁虛而入,進攻蓋州、耀州和海州等地,故而在進攻大明的同時,必須要加強蓋州等地的防禦。”

皇太極看了范文程一眼,臉上露出了微笑,他知道範文程有些話沒有說出來。

散朝之後,皇太極留下了代善、豪格、多爾袞和濟爾哈朗四人。

這個時候,皇太極纔會說真話。

“朕擔心的就是鄭勳睿,如此大規模的征伐,想要鄭勳睿和鄭家軍沒有任何的動靜,那是不可能的,范文程說的不錯,蓋州、海州和耀州等地的防禦非常重要,若是失去了這些地方,遼陽和瀋陽將遭遇到巨大的威脅,那此番征伐就得不償失了,故而駐守蓋州和海州的事宜,豪格你一定要特別注意,不能夠有絲毫的疏忽。”

“此番十四弟率領五萬漢軍出征,需要謹慎的調度,漢軍的戰鬥力一般,不過用他們來抵擋鄭家軍的進攻,還是有着不小作用的,若是遇見了危險,亦或是到了關鍵時刻,派遣漢軍抵禦進攻,八旗勇士就可以順利撤離了。”

“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三人,性格不一,孔有德嘴上桀驁,其餘兩人性格平穩,十四弟,你只要把控了孔有德,就能夠把控五萬漢軍。”

說到這裡,皇太極的臉色變得嚴峻和冷酷。

“漢軍反覆投降,這樣的事情出現過不少,特別是近幾年的時間,鄭家軍的突然崛起,讓一些漢軍的軍官,心生反覆,這樣的情形,朕以前是聽之任之的,可征伐的時候是絕不能夠出現此等情況的,若是在進攻大明的戰鬥之中,出現了投降的漢軍,十四弟,你要當機立斷,殺無赦。”

“此番征伐,非常重要,只要能夠好好把握,必定能夠擾亂大明平靜的局面,朕早就說過,你們不要看不起大明的流寇,說不定這些流寇,能夠很好的幫助我大清國的。”

“朕等着你們的好消息。”

第205章 行軍路上第104章 其中關節第781章 閃電戰(11)第602章 費盡心機第471章 第一個建議第101章 殿試第240章 慘烈第636章 用強第705章 局勢的突然變化第594章 自我陶醉第615章 借力用力第176章 內閣震動第880章 登基稱帝(1)第226章 死牢第97章 吉榜第371章 所謂的同盟第597章 將計就計第870章 終於明白了第708章 不是一條心第66章 發榜第60章 儒學教授第277章 秦良玉第755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1)第824章 準備親赴南京第789章 碰釘子的第294章 何去何從第188章 計謀第546章 再次的告誡第806章 心態的微妙變化第651章 露崢嶸第638章 面對選擇第855章 都在做打算第332章 教書先生爾第387章 畢懋康的認識第883章 致命的商議第567章 京城故事(1)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492章 連鎖反應第981章 戰遼河(3)第354章 不可大意第412章 異樣的苗頭第131章 第一件事第895章 朕爲主宰第660章 態度要明確第509章 情勢危急第50章 壯士(1)第778章 閃電戰(8)第340章 戰與不戰第827章 終於動心了第166章 慘烈第456章 閃電戰第802章 歷史巧合第687章 兩個步驟第88章 當頭一棒第131章 第一件事第740章 段宗奎的作用(1)第313章 責任重大第785章 閃電戰(15)第147章 登萊兵變第154章 重要任務第191章 證據鏈第734章 可怕的一幕第948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285章 這是天意第92章 京城第880章 登基稱帝(1)第592章 秦良玉的攪局第900章 東印度公司的覆滅第142章 閏十一月大雪第152章 逼上華山第274章 沒有出路第735章 我行我素第451章 突然而來的變故第850章 大變序幕拉開第515章 慘敗(4)第396章 大膽的決定(1)第837章 潼關之戰(3)第290章 死者爲大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1000章 瀋陽之戰(4)第296章 禽獸不如第377章 湯若望和薄玉第227章 惡少第977章 多爾袞的勝出第694章 穩不住了第660章 態度要明確第944章 萬國來朝(2)第511章 被打消的念頭第185章 奇怪的調整第654章 鼓動第384章 淮安火器局第429章 真正的變化第590章 掙扎中做出的決定第909章 圍三缺一第186章 初現端倪第286章 亡羊補牢第79章 主婚第150章 突如其來第556章 改變部署第342章 親自指揮
第205章 行軍路上第104章 其中關節第781章 閃電戰(11)第602章 費盡心機第471章 第一個建議第101章 殿試第240章 慘烈第636章 用強第705章 局勢的突然變化第594章 自我陶醉第615章 借力用力第176章 內閣震動第880章 登基稱帝(1)第226章 死牢第97章 吉榜第371章 所謂的同盟第597章 將計就計第870章 終於明白了第708章 不是一條心第66章 發榜第60章 儒學教授第277章 秦良玉第755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1)第824章 準備親赴南京第789章 碰釘子的第294章 何去何從第188章 計謀第546章 再次的告誡第806章 心態的微妙變化第651章 露崢嶸第638章 面對選擇第855章 都在做打算第332章 教書先生爾第387章 畢懋康的認識第883章 致命的商議第567章 京城故事(1)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492章 連鎖反應第981章 戰遼河(3)第354章 不可大意第412章 異樣的苗頭第131章 第一件事第895章 朕爲主宰第660章 態度要明確第509章 情勢危急第50章 壯士(1)第778章 閃電戰(8)第340章 戰與不戰第827章 終於動心了第166章 慘烈第456章 閃電戰第802章 歷史巧合第687章 兩個步驟第88章 當頭一棒第131章 第一件事第740章 段宗奎的作用(1)第313章 責任重大第785章 閃電戰(15)第147章 登萊兵變第154章 重要任務第191章 證據鏈第734章 可怕的一幕第948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285章 這是天意第92章 京城第880章 登基稱帝(1)第592章 秦良玉的攪局第900章 東印度公司的覆滅第142章 閏十一月大雪第152章 逼上華山第274章 沒有出路第735章 我行我素第451章 突然而來的變故第850章 大變序幕拉開第515章 慘敗(4)第396章 大膽的決定(1)第837章 潼關之戰(3)第290章 死者爲大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1000章 瀋陽之戰(4)第296章 禽獸不如第377章 湯若望和薄玉第227章 惡少第977章 多爾袞的勝出第694章 穩不住了第660章 態度要明確第944章 萬國來朝(2)第511章 被打消的念頭第185章 奇怪的調整第654章 鼓動第384章 淮安火器局第429章 真正的變化第590章 掙扎中做出的決定第909章 圍三缺一第186章 初現端倪第286章 亡羊補牢第79章 主婚第150章 突如其來第556章 改變部署第342章 親自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