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準備親赴南京

bookmark

七月初十,鄭芝龍及其家人全部抵達南京。

鄭錦宏將鄭芝龍留在福建十多天的時間,主要還是穩定鄭芝龍麾下的水師,編遣水師可不是嘴上說說那麼簡單的事情,其中的很多細節都需要注意的。

徐望華和鄭凱華抵達了福建的福州,帶來了兩百餘人,準備到各級官府去上任的時候,鄭錦宏才鬆了一口氣,他將編遣水師的情況詳細給徐望華做了說明,在徐望華的建議之下,鄭錦宏沒有馬上離開福建,而是等到水師基本穩定下來之後才離開。

鄭芝龍麾下三百餘名水師的軍官,全部都送到南京的講武堂培訓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同時也要接受鄭家軍殘酷的訓練,合格的軍官纔有可能進入到鄭家軍序列,成爲鄭家軍水師的軍官。

這是鄭勳睿和徐望華的決定,鄭芝龍麾下的水師軍官,以海盜出身的居多,這些人悍不畏死,但紀律性方面是有着不小差距的,但軍紀軍規是鄭家軍的靈魂,不合格的人絕不能夠進入鄭家軍,哪怕你有着天大的本事。

劉澤清率領四萬鄭家軍的將士,與鄭芝龍及其家人一同返回南京。

與此同時,鄭勳睿接到了楊一鵬的來信,楊一鵬在來信之中說了,黔國公沐天波將親赴南京,到時候他跟隨沐天波一同到南京來,專門來拜見湘王殿下。

楊一鵬的來信,讓周延儒等人歎爲觀止,僅僅半年多一些的時間,鄭勳睿就基本平定了南方,接下來就是徹底穩定南方的時間了,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都需要派遣新任的巡撫,且需要派遣大量的官吏,更多地方的官吏需要來到南京。進入到國子監培訓,合格的官員纔有可能繼續出任官職。不合格的就只能夠被淘汰了。

身爲南京禮部尚書,楊廷樞曾經建議,是不是在南方實施科舉考試,儲備人才,他已經看出來了,鄭勳睿需要大量的官員,畢竟諸多培訓的大明基層官員,不可能全部都合格。相反能夠被派出去爲官的很少,不少人根本就不適應新政,熱別是那些年紀大的人,認識固化,基本難以改變,這些人不可能被派出去爲官,只能夠讓他們回家去養老。

人才決定一切,不僅僅是楊廷樞有這樣的看法,就連周延儒等人,也信服了。湖廣和四川等地,情況異常的複雜,可在短短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徹底穩定下來,全面鋪開了新政,與南直隸和浙江等地沒有多大的區別了,這都是得益於各級的官府,嚴格按照南京六部的要求以及巡撫衙門的要求做事情的,試想一下,要是官吏不合格,南京六部和各省的巡撫就算是神仙,也是無可奈何的。

到了現在。周延儒和楊廷樞等人終於接受和信服了鄭勳睿的一項命令,那就是各級的主官。包括知府知州和知縣,每年至少到南京的國子監參加十日左右的培訓。這些主官參加培訓的時候,需要說出在地方上爲政的心得,稟報如何維持地方穩定事宜,所有這些稟報的事宜,會被詳細的紀錄下來,包括他們寫出來的文書,然後由國子監的五經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聯合起來進行編撰,編撰出來的東西就是國子監現成的教材。

教材的作用是不用說的,比起四書五經來,強了太多。

鄭勳睿在南京的兵部見了鄭芝龍、鄭芝豹和鄭森等人。

鄭芝龍被委任爲南京兵部右侍郎,鄭芝豹和鄭森則是進入國子監學習,爲期半年的學習結束之後,再行安排職位。

如此的安排是非常明確的,鄭芝龍雖然出任兵部右侍郎,實際上也就是掛着一個職務,不會具體做什麼事情,經歷瞭如此多的事情,鄭芝龍也不可能在短時間之內安心做事情,再說如何的做事情,鄭芝龍也不知道,索性就在家中靜養。

鄭芝龍的府邸安排在南京的西直大街,府邸很大,佔地近一百畝。

在南京能夠有這樣的府邸,算是很不錯了。

鄭芝龍很滿足,表現出來了隨遇而安的態度,在福建的十多天時間,他算是真正見識了鄭家軍的強悍,鄭家軍將士每日裡都要訓練,颳風下雨都要堅持,且訓練的項目很是嚴酷,讓人瞠目結舌,鄭芝龍自認爲麾下的軍士根本做不到這一點。

鄭家軍嚴明的紀律,更是讓鄭芝龍歎服,這麼多年過去,鄭芝龍還沒有見過紀律如此嚴明的部隊,難怪鄭家軍異常的強悍。

敗在鄭家軍的麾下,鄭芝龍終於是心服口服了。

府邸裡面的金銀財寶等等,鄭芝龍很自覺的拿出來了大部分,自己留下了三百萬兩左右的白銀,作爲家用,有了這些銀子足夠了。

交接的事宜辦的很好,鄭芝龍麾下三百餘名軍官進入到南京的講武堂培訓,鄭芝龍是非常支持的,他很清楚,自己麾下的這些軍官,若是不能夠很好的培訓,將來在鄭家軍之中根本無法立足。

鄭森的表現,讓鄭芝龍更加的欣慰,短短十多天的時間,南京刑部尚書、鄭家軍總兵很是欣賞鄭森,曾經專門給以南京戶部尚書兼任福建巡撫的徐望華專門介紹了鄭森。

能夠成爲南京六部的尚書,絕對是鄭勳睿的心腹,鄭森能夠得到他們的賞識,將來的前途是少不了的。

鄭芝龍四十歲的年紀,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不過經歷了太多的事情之後,他也萌生了歇息的想法,要說鄭芝龍本來是非常好強的人,一般情況之下不會服輸的,可惜看見了強悍的鄭家軍,想想自身一輩子的奮鬥,與人家的差距太遠了,拼了命都趕不上,竟然有些心灰意冷了。

這大概是強悍之人通常都有的毛病。

安頓了鄭芝龍之後,鄭勳睿準備迎接沐天波的到來了。

他本來準備派遣使者到雲南去的,看看沐天波究竟是什麼意思,雲南的情況有些特殊,土司太多,一味的採用強壓和征伐的方式,效果不一定很好,沐家在雲南經營了幾百年的時間,有着深厚的基礎,將來治理雲南,還需要得到沐天波的協助,如此才能夠真正的穩定雲南這個地方。

廣東、廣西和貴州等地方也需要考慮了,這些地方只有衛所軍隊,沒有特別強悍的人物,也沒有特別強悍的軍隊,劉澤清回到南京之後,鄭勳睿已經下達了命令,要求他歇息一個月的時間之後,率領大軍出擊廣東、廣西和貴州等地,此番以降服這些地方的衛所軍隊爲主,儘量避免大規模的廝殺。

諸多地方巡撫的人選,鄭勳睿早就想好了。

廣東巡撫黃輝旭,廣西巡撫李長順,貴州巡撫李攀龍,雲南巡撫馬奎峰。

這四人之中,黃輝旭、李長順和李攀龍,是最早跟隨鄭勳睿的,當初鄭勳睿還是延安府知府的時候,黃旭暉是鄜州知州,李長順是葭州知州,李攀龍是清澗縣知縣,而馬奎峰曾經是上元縣知縣,很早就投靠了鄭勳睿。

人才方面,鄭勳睿的確是缺乏的,現如今南京最忙的就是國子監了,承擔培訓官員的任務,幾乎沒有歇息的時間,源源不斷的官員送到這裡來,培訓合格之後才能夠上任,而且現任的府州縣主官,也要到這裡來培訓,鄭勳睿還計劃讓同知、通判、縣丞、主薄等官員也要參加培訓,只是目前實在無法安排。

一切都要等到時間成熟,培訓是必須的,只有這樣才能夠培訓出來基本合格的官員。

新政想要全面鋪開,將來掌控天下之後,想要改變很多的陳規陋習,目前能夠依靠的辦法就是加大培訓的力度。

當然以制度來署理政務和辦事,那是更高的要求,目前還無法強求。

七月下旬,楊一鵬再次來信了,沐天波已經於七月中旬從雲南出發,前往南京,路上大約需要十天到十五天的時間,估計沐天波抵達南京的時間應該是八月的上旬。

看到了楊一鵬的來信,鄭勳睿微微一笑,他已經從調查署得到了情報,沐天波從雲南出發,帶來了不少的禮物,包括一些金銀財寶以及雲南本地的土特產。

看樣子沐天波到南京來,是想着能夠講一些條件的,至少要爭取到對自身很有利的情況。

這樣的情形也是很正常的,誰都想着能夠爭取到最大的利益。

鄭勳睿和周延儒等人商議之後,做出了決定,他僅僅在沐天波抵達南京之後見一見,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周延儒、文震亨和楊廷樞等人去處理,沐天波提出來的合理條件可以接受,不合理的條件毫不猶豫的拒絕,商談過程之中,態度需要明確,不能夠讓沐天波心存幻想。

鄭勳睿之所以這樣安排,是因爲沐天波身邊有楊一鵬陪着。

楊一鵬的態度早就明確了,那就是想着留在南京做事情,當然鄭勳睿已經給楊一鵬想好了職位,出任南京禮部左侍郎,協助楊廷樞做事情,楊一鵬有能力,曾經做過漕運總督,能夠勝任這個職位。(……)

第590章 掙扎中做出的決定第197章 望洋興嘆第4章 退婚第799章 希望和絕望第873章 歸宿(3)第106章 授官第264章 不高興第469章 本性第288章 身份不一樣第450章 出征第773章 閃電戰(3)第739章 自找的第22章 教訓和教誨第178章 五省總督第317章 秦良玉的來信第229章 狠下決心第373章 范文程的恥辱第31章 堪比少年甘羅第969章 疑點重重第251章 防患於未然第788章 不着急第189章 太過分了第876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1)第961章 終於引爆第148章 捉襟見肘第280章 再立奇功第987章 絕對想不到第998章 瀋陽之戰(2)第505章 皇上的意思第486章 願意接納第412章 異樣的苗頭第823章 沐天波的猶豫第477章 勝利導致的變化第377章 湯若望和薄玉第163章 力排衆議第440章 內閣的爭辯第978章 醒悟太遲第253章 暫緩反擊第903章 御駕親征第75章 不可忍第95章 民有三苦第498章 多爾袞的意第498章 多爾袞的意第175章 火炮的作用第673章 剿餉第767章 家和萬事興的道理第119章 亂象漸生第29章 銀子的作用第693章 篤定第673章 剿餉第947章 終於力不從心第687章 兩個步驟第830章 王承恩的堅持第650章 風輕雲淡第142章 閏十一月大雪第91章 京城路上第893章 大明皇家銀行第904章 關寧錦防線第687章 兩個步驟第169章 出乎預料第852章 山傾第246章 抽絲剝繭第167章 末路第636章 用強第953章 依舊狂妄第482章 吳偉業的心思第106章 授官第493章 統戰對象第284章 有信心第350章 關門打狗第685章 裂縫第980章 戰遼河(2)第514章 慘敗(3)第128章 沒商量第164章 精心準備第760章 天崩地裂第214章 困獸猶鬥第634章 蠢蠢欲動第660章 態度要明確第828章 騎虎難下第3章 黑子第914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191章 證據鏈第341章 直接的要求第297章 決定第205章 行軍路上第890章 大清國的對策第413章 兩難第623章 襄陽失陷(6)第909章 圍三缺一第1000章 瀋陽之戰(4)第680章 調整俸祿第673章 剿餉第828章 騎虎難下第148章 捉襟見肘第187章 預料之中第854章 絕唱(2)第609章 何爲重點第345章 蓬萊閣第69章 鹿鳴宴
第590章 掙扎中做出的決定第197章 望洋興嘆第4章 退婚第799章 希望和絕望第873章 歸宿(3)第106章 授官第264章 不高興第469章 本性第288章 身份不一樣第450章 出征第773章 閃電戰(3)第739章 自找的第22章 教訓和教誨第178章 五省總督第317章 秦良玉的來信第229章 狠下決心第373章 范文程的恥辱第31章 堪比少年甘羅第969章 疑點重重第251章 防患於未然第788章 不着急第189章 太過分了第876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1)第961章 終於引爆第148章 捉襟見肘第280章 再立奇功第987章 絕對想不到第998章 瀋陽之戰(2)第505章 皇上的意思第486章 願意接納第412章 異樣的苗頭第823章 沐天波的猶豫第477章 勝利導致的變化第377章 湯若望和薄玉第163章 力排衆議第440章 內閣的爭辯第978章 醒悟太遲第253章 暫緩反擊第903章 御駕親征第75章 不可忍第95章 民有三苦第498章 多爾袞的意第498章 多爾袞的意第175章 火炮的作用第673章 剿餉第767章 家和萬事興的道理第119章 亂象漸生第29章 銀子的作用第693章 篤定第673章 剿餉第947章 終於力不從心第687章 兩個步驟第830章 王承恩的堅持第650章 風輕雲淡第142章 閏十一月大雪第91章 京城路上第893章 大明皇家銀行第904章 關寧錦防線第687章 兩個步驟第169章 出乎預料第852章 山傾第246章 抽絲剝繭第167章 末路第636章 用強第953章 依舊狂妄第482章 吳偉業的心思第106章 授官第493章 統戰對象第284章 有信心第350章 關門打狗第685章 裂縫第980章 戰遼河(2)第514章 慘敗(3)第128章 沒商量第164章 精心準備第760章 天崩地裂第214章 困獸猶鬥第634章 蠢蠢欲動第660章 態度要明確第828章 騎虎難下第3章 黑子第914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191章 證據鏈第341章 直接的要求第297章 決定第205章 行軍路上第890章 大清國的對策第413章 兩難第623章 襄陽失陷(6)第909章 圍三缺一第1000章 瀋陽之戰(4)第680章 調整俸祿第673章 剿餉第828章 騎虎難下第148章 捉襟見肘第187章 預料之中第854章 絕唱(2)第609章 何爲重點第345章 蓬萊閣第69章 鹿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