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鄭勳睿的無情

南直隸各地已經提前進入到春節的氛圍之中,各地都開始熱鬧起來,這段時間可是商賈賺錢的大好時機。

因爲南京兵部尚書鄭勳睿採取了靈活的政策,不少的商賈都搬遷到了南直隸各地,進入南京的商賈是最多的,就連不少的士大夫都舉家搬遷到南直隸,圖的就是南直隸的安穩,加之南直隸各級官府對商貿的大力支持,讓南直隸有了很多的商機,大量進入南直隸的商賈能夠很快立足,也促使南直隸更加富庶。

儘管鄭勳睿的事情很多,每日裡也是忙忙碌碌,不過他對家裡還是非常關注的,卞玉京生下女兒之後,鄭勳睿親自取名字鄭靈潔,夫人文曼珊也生下一個女兒,取名鄭靈丹,其中鄭靈丹出生於崇禎十二年十月,鄭靈潔出生於崇禎十三年十二月。

文曼珊和鄭勳睿聊天的時候,曾經笑着說鄭勳睿骨子裡面是戀女情節,除開大兒子鄭瀚宇是男孩,其餘的全部都是姑娘。

進入冬月之後,鄭勳睿更加的忙碌,文曼珊、荷葉和卞玉京忙於洪門錢莊的事宜,徐佛家和楊愛珍忙於調查署的事情,唯有冬梅主持家中的事情,鄭靈丹和鄭靈潔都還小,按照道理來說文曼珊和卞玉京是應該在家裡照顧的,不過洪門錢莊的事情太多,兩人不可能完全抽身,只能是讓府裡的丫鬟悉心照料。

文曼珊等人能夠出來做事情,這當然是鄭勳睿同意纔可以的,儘管說鄭勳睿剛開始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遭遇到了不少私下裡的議論,甚至有人認爲這是傷風敗俗的事情,不過這麼多年過去了,就連文曼珊都發現了其中的好處,其中最爲重要的一點就是鄭家相安無事,想想不少士大夫的家族,妻妾成羣。內鬥也多的厲害,可鄭家不存在如此情況。

皇太極剛剛做出出兵遼西的決定,段宗奎就迅速給鄭勳睿傳遞了情報,後金韃子尚在前往遼西的路途之中的時候。調查署就接到了段宗奎傳遞的情報。

這個情報迅速引發高度關注,因爲這一次是皇太極親率大軍征伐遼西。

多爾袞、多鐸、阿濟格等人先後率領的後金韃子,悉數都敗在了鄭家軍的麾下,這一次皇太極親自領兵征伐遼西,足見後金對此事的重視。

參謀部產生了激烈的爭論。徐望華的意見是坐山觀虎鬥,鄭家軍不應該出擊,鄭錦宏沒有明確的發表意見,文坤和李巖兩人認爲鄭家軍應該要出擊,當然不是從遼西的方向出擊,而是從遼南的金州和復州等地出擊,若是能夠趁機佔領蓋州、耀州和海州等地,則鄭家軍所能夠控制的地盤將迅速擴大,同時對後金韃子的實力是沉重的打擊。

徐望華曾經請示鄭勳睿,是不是請孫承宗老先生參與討論。鄭勳睿沒有同意,一則孫承宗的年紀大了,進入參謀部不過是掛名,以影響那些對大明朝廷忠心耿耿的人,二則孫承宗的想法早就固定,不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若是知道這樣的事情,肯定是要求出兵的,說到底孫承宗的內心,還是效忠大明皇室的。

徐望華、文坤和李巖之間的爭論。最終沒有能夠統一意見,當然他們都是從鄭勳睿的角度和利益出發的,徐望華不贊成出兵,目的是讓後金韃子和流寇削弱大明王朝的實力。文坤和李巖認爲要出兵,是期望鄭家軍抓住這次的機會,在遼南擴大自身的實力,更進一步的打擊後金的實力。

爭論到最後,兩邊的意見都到了鄭勳睿這裡。

鄭勳睿府邸,書房。

鄭勳睿的神色有些嚴肅。看着站在一邊的鄭錦宏。

“錦宏,鄭家軍是不是出兵,你爲什麼沒有態度,那是鄭家軍的總兵,其實這件事情你的態度是最爲主要的,是不是有什麼想法。”

鄭錦宏臉色微紅的開口了。

“少爺,屬下其實是贊同徐先生的意見的,不過聽文大人和李大人說了之後,又感覺到鄭家軍趁着這個時機從遼南發動進攻,肯定能得到好處的。”

鄭勳睿微微一笑,他知道鄭錦宏沒有完全說出內心的想法。

“錦宏,你一直都跟隨在我的身邊,二十多年的時間了,做任何的事情都是從我的利益出發的,包括此次是不是出兵,同樣是這樣考慮,所以你沒有馬上表態,你大概認爲,此番後金韃子威脅關寧錦防線,甚至威脅到大明的京城,肯定會引發巨大的風波,此時此刻,鄭家軍若是按兵不動,怕是要遭遇到天下讀書人、士大夫甚至是老百姓的唾棄,不過鄭家軍若是出兵,讓皇上和朝廷的壓力減輕了,對自身又是很不利的,處於兩難之中,你不好表態。”

鄭錦宏看着鄭勳睿,目瞪口呆,他內心的想法,基本被鄭勳睿猜中了。

“錦宏,其實我也很爲難,到底出兵還是不出兵,我相信皇上不會給鄭家軍下旨,皇上就是這樣的脾氣,哪怕京城遭遇到巨大的危險,哪怕大明江山眼看着就要保不住了,他都不會求助於自身認爲的對手和敵人。”

“我幾乎可以斷定,薊遼總督洪承疇難以抵擋皇太極率領的後金韃子,遼西的戰鬥,必定以朝廷的慘敗而告終,皇太極作爲大清國的皇帝,可以做出一切的決定,當機立斷,而洪承疇作爲薊遼總督,很多時候身不由己,最爲關鍵的時候不一定能夠自身做主,這已經讓後金韃子佔據了先機。”

“更爲可怕的是,李自成和張獻忠兩路流寇,也會抓住這個機會,在擴展自身實力的同時,儘量多的佔據地盤,依照朝廷的實力,根本無法兩邊兼顧,調查署送來的京城的情報,表明皇上和內閣已經將重點的力量放在了遼西。”

“如此情況之下,鄭家軍駐紮在南直隸、陝西和蓬萊、遼南等地,遲遲不出動,怕是會引發一些非議和爭論,一旦朝廷在遼西大敗,關寧錦防線基本坍塌,朝廷僅僅依靠山海關防線來護衛京城,李自成和張獻忠若是加強在

山西和湖廣等地的進攻,則大明的北方和南方都不得安寧,混亂的局面必將更加惡化。”

說到這裡,鄭勳睿暫停了一下,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錦宏,我的想法與徐先生的一致,鄭家軍暫時不出動,至少在遼西的戰鬥廝殺沒有分出勝負的時候,鄭家軍是不會出動的。”

鄭勳睿說完之後,鄭錦宏馬上開口了。

“少爺的意思屬下明白了,屬下完全支持少爺的決定,其實以前屬下就覺得少爺過於看重天下人的議論了,過於的考慮到大明江山了,若是依照屬下的想法,鄭家軍此刻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斷增強自身的實力。”

“嗯,你說的不錯,南直隸和浙江、山東等地的情形都是不錯的,此番皇上下旨,同意洪承疇抽調駐紮在登州和萊州的軍隊,這是鄭家軍的機會,命令楊賀與王允成,在登萊軍隊馳援遼西的時候,直接佔領這些地方,且控制登州和萊州等地,此外鄭家軍要開始朝着浙江擴充,逐漸開始控制整個的這浙江省,我們不管朝廷是怎麼想的,只要是我們要做的事情,就給朝廷寫去奏摺,皇上是不是下旨是一回事,我們就按照自身想的做就是了。”

“我準備舉薦文坤出任陝西巡撫,趙單羽出任浙江巡撫,三太爺在陝西這麼多年,很是辛苦,如今年歲不小了,回到南京來出任左都御史,好好的歇息一下,下一步陝西可能成爲北方的焦點地區,我們打敗李自成和張獻忠兩路流寇,重點依託還是陝西的鄭家軍第三軍,故而文坤此番出任陝西巡撫,責任重大。”

“山東的局勢最爲複雜,這裡有可能成爲對付流寇的大本營,一般人到山東去我不是很放心,我準備給徐先生做做工作,讓他去主持山東的一切事宜,不出任山東巡撫,但可以決定山東所有的事情,在主持山東所有事宜期間,可見臨機決斷,調動第二軍。”

“馬上就要進入多事之秋了,局勢變化之快,恐怕會出乎所有人的預料,鄭家軍訓練休整好幾年的時間,也要做好一切準備了,不要局勢發生猝變的時候,來不及做出反應。”

“南直隸和浙江等地的局勢,就要依靠錦宏你來穩定了,我的主要精力,依舊是集中在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大變,具體的事情不會考慮那麼多的。”

“商貿賦稅大幅度的增加,已經超過三千萬兩白銀,加上洪門錢莊的有力支持,我看可以考慮進一步擴充鄭家軍的規模了,陝西的第三軍目前有三萬人,今年之內擴充兩萬人,達到五萬人的規模,南直隸的第一軍,目前有四萬人,擴充一萬人,達到五萬人,山東的第二軍暫時保持目前的規模,如此鄭家軍的規模擴充到了十五萬人,就算是直接面對後金韃子、李自成和張獻忠三路的對手,都足以應對了。”(。)

第797章 李自成的變遷第242章 失去方向第175章 火炮的作用第31章 堪比少年甘羅第665章 雲山霧罩第933章 封鎖爲主第293章 軍情緊急第390章 煽風點火第118章 下定決心第246章 抽絲剝繭第100章 殿試禮儀第249章 真正的計劃第693章 篤定第758章 遼南的收穫第997章 瀋陽之戰(1)第527章 羣英會(2)第476章 張溥的收穫第685章 裂縫第126章 一個不留第770章 何謂閃電戰第507章 都沒有想到(1)第227章 惡少第730章 遭遇排擠第207章 殘陽如血第262章 一錘定音第667章 二十四旗並立第917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3)第491章 醉翁之意第640章 留一手第300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151章 巡撫大人來了第653章 糧食最重要第157章 招募軍士第386章 精細分工第787章 勸服第90章 一錘定音第456章 閃電戰第585章 情報署的職責第522章 必須要答應第585章 情報署的職責第788章 不着急第734章 可怕的一幕第291章 勝利在望第74章 孰可忍第709章 朱仙鎮第428章 預兆第318章 利益鏈條第650章 風輕雲淡第325章 不一般的動作第506章 要做好準備第429章 真正的變化第241章 噩耗第119章 亂象漸生第200章 破除牽制第254章 側重點第575章 警告第95章 民有三苦第614章 大膽的動作第571章 京城故事(5)第917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3)第406章 文人的酸氣第556章 改變部署第202章 洪承疇的命令第625章 襄陽失陷(8)第957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502章 恐金症第889章 不可能心軟第718章 朱仙鎮之戰(8)第252章 顧夢麟來投第975章 絕非袖手旁觀第187章 預料之中第510章 只有服從第9章 教諭先生第265章 亂攤子第34章 嚴師第460章 戰術思想第992章 天堂與地獄第630章 本性如此第416章 利益觸角第916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2)第214章 困獸猶鬥第450章 出征第502章 恐金症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888章 權力集中第347章 用兵當用強(1)第303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4)第262章 一錘定音第647章 好大的氣勢第425章 一見如故第387章 畢懋康的認識第826章 建議引發靈感第697章 收復襄陽府城(1)第201章 蘇蠻子的功勞第161章 皇上聖旨第462章 還算是明智第196章 功虧一簣第477章 勝利導致的變化第356章 穩妥第201章 蘇蠻子的功勞
第797章 李自成的變遷第242章 失去方向第175章 火炮的作用第31章 堪比少年甘羅第665章 雲山霧罩第933章 封鎖爲主第293章 軍情緊急第390章 煽風點火第118章 下定決心第246章 抽絲剝繭第100章 殿試禮儀第249章 真正的計劃第693章 篤定第758章 遼南的收穫第997章 瀋陽之戰(1)第527章 羣英會(2)第476章 張溥的收穫第685章 裂縫第126章 一個不留第770章 何謂閃電戰第507章 都沒有想到(1)第227章 惡少第730章 遭遇排擠第207章 殘陽如血第262章 一錘定音第667章 二十四旗並立第917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3)第491章 醉翁之意第640章 留一手第300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151章 巡撫大人來了第653章 糧食最重要第157章 招募軍士第386章 精細分工第787章 勸服第90章 一錘定音第456章 閃電戰第585章 情報署的職責第522章 必須要答應第585章 情報署的職責第788章 不着急第734章 可怕的一幕第291章 勝利在望第74章 孰可忍第709章 朱仙鎮第428章 預兆第318章 利益鏈條第650章 風輕雲淡第325章 不一般的動作第506章 要做好準備第429章 真正的變化第241章 噩耗第119章 亂象漸生第200章 破除牽制第254章 側重點第575章 警告第95章 民有三苦第614章 大膽的動作第571章 京城故事(5)第917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3)第406章 文人的酸氣第556章 改變部署第202章 洪承疇的命令第625章 襄陽失陷(8)第957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502章 恐金症第889章 不可能心軟第718章 朱仙鎮之戰(8)第252章 顧夢麟來投第975章 絕非袖手旁觀第187章 預料之中第510章 只有服從第9章 教諭先生第265章 亂攤子第34章 嚴師第460章 戰術思想第992章 天堂與地獄第630章 本性如此第416章 利益觸角第916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2)第214章 困獸猶鬥第450章 出征第502章 恐金症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888章 權力集中第347章 用兵當用強(1)第303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4)第262章 一錘定音第647章 好大的氣勢第425章 一見如故第387章 畢懋康的認識第826章 建議引發靈感第697章 收復襄陽府城(1)第201章 蘇蠻子的功勞第161章 皇上聖旨第462章 還算是明智第196章 功虧一簣第477章 勝利導致的變化第356章 穩妥第201章 蘇蠻子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