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絕非袖手旁觀

調查署獲取大清國以及瀋陽方面的情報,已經非常容易,而且獲取到的都是重要的情報,大清國的漢人唯一的期盼,就是大明朝廷的大軍,能夠早日剿滅大清國,讓他們這些身在大清的漢人能夠揚眉吐氣,所以部分加入到情報網之中的漢人,不遺餘力的蒐集大清朝廷的各類情報,通過特殊的途徑送到大明京城去。

大清國的滿人權貴,還沉湎在權力的博弈之中,這個時候絕大部分的滿人權貴都要選擇站隊,究竟是支持以濟爾哈朗爲代表的一邊,還是支持以多爾袞爲代表的一邊,或者是選擇中立,如同代善那樣,其他的事情,沒有多少人真正的關心,至於說情報泄漏方面的事宜,更是無人問津。

這也不奇怪,濟爾哈朗和多爾袞這些滿人權貴之中頂尖的存在,都忙於權力方面的博弈,無暇關心其他的事情,就不要說下面諸多的滿人權貴了。

從大清國來的情報,清晰的表明,濟爾哈朗與多爾袞之間權力的博弈,已經達到頂峰了,兩人互不想讓,都想直接或者見解的控制年歲尚小的皇帝,代善選擇了迴避,有些時候也可能深陷其中,無法真正的超脫事外,至於說豪格,因爲其糟糕的智商,幾乎被徹底拋棄,已經處於邊緣化的狀態。

調查署的情報源源不斷送到京城來,徐望華、周延儒、熊文燦和鄭錦宏等人是很高興的,他們深信皇上的判斷,認爲大清國必定在內耗之中快速的衰弱下去,到時候朝廷大軍發起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進攻,怕是能夠在很短的時間之內佔領瀋陽,徹底滅掉大清國。

當然進攻是從遼東和遼南兩個方向同時展開的。

大清國權力的博弈。也牽涉到了草原部落,畢竟臣服大清國的草原部落,也是很重要的力量。譬如說科爾沁部落,大清國皇帝福臨的母親莊妃。就是科爾沁部落出來的。

所以說對草原部落的爭取,對禮親王代善的爭取,也是多爾袞和濟爾哈朗不得不重視的事情,他們不可能孤軍奮戰。

大清國權力博弈的轉折性標誌,來源於滿八旗之中鑲白旗的一次躁動。

豪格兼任鑲白旗旗主,這是當初皇太極的安排,目的就是要削弱多爾袞的力量,不過腦子裡缺一根弦的豪格。根本沒有抓住這次機會,身爲正藍旗旗主,豪格應該是將更多的精力放在鑲白旗這邊,至少需要熟悉鑲白旗諸多的軍官,將絕大部分的軍官籠絡在身邊。

可惜豪格採取的辦法,讓人大跌眼鏡。

豪格居然打壓鑲白旗的各級軍官,大概認爲這些軍官都是多鐸的心腹,或者是崇拜多爾袞的,要知道滿八旗歷來都有隻認旗主、不認皇上的習慣,鑲白旗的絕大部分軍官肯定是擁護和終於旗主多鐸的。不過多鐸已經死了,鑲白旗的軍官肯定是要找到依靠的,這個時候豪格兼任旗主。只要拋出橄欖枝,抓住鑲白旗的主要軍官,肯定是能夠穩住和逐漸掌控鑲白旗的,可惜豪格在兼任鑲白旗旗主之後,腦子裡面想到的就是削弱鑲白旗的力量,在最短的時間之內除掉多鐸的心腹。

這就導致了鑲白旗的反彈,當初皇太極尚在位的時候,沒有誰敢於跳出來,可是皇太極駕鶴西去了。那就不好說了。

就在濟爾哈朗和多爾袞之間的明爭暗鬥達到高氵朝的時候,鑲白旗幾乎所有的軍官都跳出來。他們控訴旗主豪格,認爲豪格絲毫不關心鑲白旗軍官軍士。目的就是想着滅掉鑲白旗。

本旗幾乎所有軍官控告旗主,這是大清國開天闢地的第一次,努爾哈赤創建滿八旗以來,都沒有出現過這樣的事情,畢竟滿八旗的旗主代表的就是權力。

多爾袞抓住了這個機會,命令朝廷做出了調查,調查之後形成的文書,列舉了豪格大量的壓制和隨意處置鑲白旗軍官軍士的行爲,就連濟爾哈朗看見了這些文書,也是皺着眉頭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代善主持的商議,做出了決定,免去了豪格鑲白旗旗主的職務。

不過究竟誰出任鑲白旗旗主的事宜,因爲濟爾哈朗的反對,暫時沒有人選。

如此看來,好像僅僅是豪格被免去了鑲白旗旗主的事情,不會引發多大的動靜,其實不然,大清國的天平已經發生了重大的傾斜。

乾清宮,鄭勳睿拿着手中的文書,語氣頗爲嚴厲的開口了。

“內閣分析了很多有關大清國的情報,朕原來說推遲一個月進軍,如今已經過去了接近兩個月的時間,之所以一再推遲進軍的時間,主要還是因爲時機不是很成熟,可如此重大的情報,內閣沒有能夠分析到其中的內幕,朕有些失望。”

鄭勳睿語氣嚴厲是有原因的。

內閣對大清國局勢的分析,出現了偏頗,內閣居然形成了一個觀點,那就是大清國必定會在內耗之中急劇的衰落,甚至出現四分五裂的局面,到時候朝廷就能夠輕而易舉的滅掉大清國了。

也正是因爲有了這樣的認識,所以在進軍大清國的時間上面,內閣兩次做出延遲的決定。

鄭勳睿爲了能夠讓內閣真正做出準確的分析,兩次同意了內閣的建議,不過現在他忍不住了,因爲他已經看到了危險的出現,那就是大清國的睿親王多爾袞實際掌控了鑲白旗。

多爾袞和濟爾哈朗兩人都是大清國的俊傑,一人偏重於武,一人偏重於文,兩人爲了爭奪權力,鬥得非常厲害,不過鄭勳睿很清楚,這場權力的博弈,很快就會結束的。

從實力上面看,多爾袞明顯佔據了優勢,濟爾哈朗以前領兵作戰的時間不是很多,在滿八旗之中的威望遠遠比不上多爾袞,這也是導致濟爾哈朗在得不到支持的情況之下,一定會敗給多爾袞。

但濟爾哈朗此人,頭腦非常的清醒,一旦權力博弈的大幕落下,他絕不會爲了自身的利益,讓整個的大清國四分五裂,同樣多爾袞也有這樣的認識,絕不會讓大清國分崩離析。

如此鄭勳睿可以斷定,不管是多爾袞還是濟爾哈朗,他們之中的任何一個人掌控了權力,短時間之內是不會展開大清算的,而名義上的第一輔臣代善,關鍵時候夜也會站出來,阻止內訌進一步的激化。

多爾袞與濟爾哈朗之間的博弈,已經讓大清國傷了元氣,特別是滿八旗鑲白旗軍官控訴旗主豪格的事情,大清朝廷是應該嚴懲此事帶頭人的,軍隊的穩固是國家的根本,非常時期,不管軍官有多少的理由,鬧事都是要收到懲戒的,想不到鑲白旗軍官的控訴和騷動,居然得到了朝廷的支持,這豈不是說滿八旗軍官今後對旗主不滿意了,都可以鬧事了。

更加關鍵的是,鑲白旗的震動,不管從哪個方面看,都是權力博弈的結果。

大明朝廷在這方面有着深刻的教訓。

如此情況之下,大明朝廷應該要出兵了,若是繼續等待下去,等到多爾袞的權力穩固下來,八旗軍的戰鬥力增強,則朝廷大軍將要付出更多更大的傷亡代價。

鄭勳睿直白的分析了大清國可能出現的諸多局面,最終落到一點,那就是大清國的睿親王多爾袞即將完全掌握權力,以多爾袞的能力,必定會想方設法的增強大清國的實力,做好充足的準備,迎候大明朝廷大軍的進攻。

不能夠繼續耽誤時間了,朝廷大軍必須快速出擊,從遼東和遼南兩個方向展開全面的進攻,不能夠給大清國更多的時間。

鄭勳睿嚴厲的訓斥,讓徐望華和周延儒都低下頭了。

兩人最大的失誤之處,就在於相信多爾袞與濟爾哈朗兩人很有可能展開火拼,如此大清國將一蹶不振,他們是依舊大明王朝以往的教訓來分析的,只不過皇上的看法和想法完全不一樣,認爲大清國的滿人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凝聚起來,抵禦外界的進攻,所以在大清國權力歸屬尚未完成的情況之下,展開進攻,就是最好的時機。

在皇上訓斥之後,徐望華馬上承擔了責任,同時建議內閣馬上商議出兵的事宜。

瑞元四年年底,大明內閣做出了決定,在瑞元五年正月的時候出兵。

皇上的旨意更加的直接,朝廷大軍將於瑞元五年的正月初五正式出兵,開始對大清國的征伐。

這一次出兵的時間和消息,都是嚴格保密的,除開內閣大臣與都督府的都督知曉,其餘的文武大臣都不知道。

正式出征肯定是需要保密的,上一次準備出征,包括暫緩出征,都是皇上決定要直接透露出去消息的,而且效果是很好的,此番真正的出征,就沒有必要告知天下了。

從十二月下旬到瑞元五年的正月初五,接近二十天的時間,朝廷大軍開始了秘密的調遣,分批次的從北直隸各地出發,前往廣寧和西平堡等地,而真正出徵的時候,從京城開拔的軍士人數不會很多。(。)

第755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1)第507章 都沒有想到(1)第929章 落後的代價第370章 決不退縮(2)第563章 天助(2)第824章 準備親赴南京第497章 骨子裡的奴性第726章 天妒英才(2)第673章 剿餉第782章 閃電戰(12)第436章 各懷心思第763章 該來的遲早是來第460章 戰術思想第785章 閃電戰(15)第638章 面對選擇第895章 朕爲主宰第956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403章 桃花運第906章 進退兩難第455章 洛陽碼頭第662章 朝廷的反應第531章 高陽之戰(4)第854章 絕唱(2)第125章 三月修撰第663章 餘音繞樑第994章 豐鎮之戰的翻版第562章 天助(1)第962章 也算是尊嚴第732章 開封陷落(2)第718章 朱仙鎮之戰(8)第897章 理順體制第803章 算是安心了第553章 雪崩的感覺第684章 誤判?第949章 奇哉怪也第95章 民有三苦第648章 小心應對第316章 親戚第213章 盧象升第135章 家底第784章 閃電戰(14)第336章 衛漕兵丁第635章 發難第769章 挖坑等你跳第79章 主婚第969章 疑點重重第447章 一萬對十一萬第343章 旅順口第556章 改變部署第948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46章 有容乃大第530章 高陽之戰(3)第119章 亂象漸生第625章 襄陽失陷(8)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42章 天堂蘇杭第510章 只有服從第319章 文坤其人第269章 殘酷第173章 情報網絡第3章 黑子第986章 多爾袞的頓悟與無奈第623章 襄陽失陷(6)第637章 天賜良機第145章 不要聲張第636章 用強第427章 想不到第734章 可怕的一幕第680章 調整俸祿第939章 海外奠基之戰(1)第493章 統戰對象第185章 奇怪的調整第552章 危險的建議第942章 平靜中的不平靜第561章 條件第546章 再次的告誡第769章 挖坑等你跳第20章 心思第318章 利益鏈條第900章 東印度公司的覆滅第205章 行軍路上第863章 兵貴神速第153章 榆林邊鎮第408章 內部的震動第942章 平靜中的不平靜第531章 高陽之戰(4)第674章 矛盾重重(1)第450章 出征第864章 爆發第373章 范文程的恥辱第23章 秦淮河第413章 兩難第209章 不可饒恕第956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582章 徵召軍士第499章 穩不住第391章 過分第887章 小問題大奧妙第277章 秦良玉第666章 蒙八旗和漢八旗
第755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1)第507章 都沒有想到(1)第929章 落後的代價第370章 決不退縮(2)第563章 天助(2)第824章 準備親赴南京第497章 骨子裡的奴性第726章 天妒英才(2)第673章 剿餉第782章 閃電戰(12)第436章 各懷心思第763章 該來的遲早是來第460章 戰術思想第785章 閃電戰(15)第638章 面對選擇第895章 朕爲主宰第956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403章 桃花運第906章 進退兩難第455章 洛陽碼頭第662章 朝廷的反應第531章 高陽之戰(4)第854章 絕唱(2)第125章 三月修撰第663章 餘音繞樑第994章 豐鎮之戰的翻版第562章 天助(1)第962章 也算是尊嚴第732章 開封陷落(2)第718章 朱仙鎮之戰(8)第897章 理順體制第803章 算是安心了第553章 雪崩的感覺第684章 誤判?第949章 奇哉怪也第95章 民有三苦第648章 小心應對第316章 親戚第213章 盧象升第135章 家底第784章 閃電戰(14)第336章 衛漕兵丁第635章 發難第769章 挖坑等你跳第79章 主婚第969章 疑點重重第447章 一萬對十一萬第343章 旅順口第556章 改變部署第948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46章 有容乃大第530章 高陽之戰(3)第119章 亂象漸生第625章 襄陽失陷(8)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42章 天堂蘇杭第510章 只有服從第319章 文坤其人第269章 殘酷第173章 情報網絡第3章 黑子第986章 多爾袞的頓悟與無奈第623章 襄陽失陷(6)第637章 天賜良機第145章 不要聲張第636章 用強第427章 想不到第734章 可怕的一幕第680章 調整俸祿第939章 海外奠基之戰(1)第493章 統戰對象第185章 奇怪的調整第552章 危險的建議第942章 平靜中的不平靜第561章 條件第546章 再次的告誡第769章 挖坑等你跳第20章 心思第318章 利益鏈條第900章 東印度公司的覆滅第205章 行軍路上第863章 兵貴神速第153章 榆林邊鎮第408章 內部的震動第942章 平靜中的不平靜第531章 高陽之戰(4)第674章 矛盾重重(1)第450章 出征第864章 爆發第373章 范文程的恥辱第23章 秦淮河第413章 兩難第209章 不可饒恕第956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582章 徵召軍士第499章 穩不住第391章 過分第887章 小問題大奧妙第277章 秦良玉第666章 蒙八旗和漢八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