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側重點

事態的發展,比鄭勳睿想的要複雜,一面是東林黨人毫無顧忌的暗算,一面是周遭的局勢不斷的惡化,雖說陝西各地的情況大致平靜,可是山西、河南、山東、湖廣和四川等地,因爲不同程度的災荒,百姓掙扎在死亡線上,朝廷沒有那麼多銀子救濟,導致流民的數量大規模的增加。

楊廷樞出任山西巡撫之後,寫來了好幾封信,叫苦不迭,沒有想到局面如此的混亂。

遼東的局勢更是複雜,皇太極的權力完全穩固,而且親率大軍征服了察哈爾部落,察哈爾部落的首領林丹汗,也是蒙古所有部落的共主,成吉思汗的嫡系子孫,因爲皇太極的進攻,被迫朝着西面逃走,崇禎七年在逃亡的路途之中病死,林丹汗的兒子額哲,崇禎八年投降皇太極,皇太極藉此征服了察哈爾部落,得到了元朝的傳國玉璽,加上早已經歸順的科爾沁部落等,皇太極已經統一了漠南蒙古,自此,後金西面的威脅全部解除,皇太極可以專心致志的進攻大明王朝了。

皇太極繼承後金汗位的時候,同樣面臨內憂外患的局面,**哈赤留下的是八大貝勒共治國政的格局,皇太極並沒有很大的實權,他和代善、阿敏、莽古爾泰三大貝勒按月分值,輪流執政,其餘三大貝勒處處掣肘皇太極,這也是後金四大貝勒的由來。

皇太極畢竟不是一般人,也不會容忍這種羣龍無首的局面,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籌備之後,他動手了,崇禎三年,皇太極藉口二貝勒阿敏棄守灤州、遷安、永平、遵化四城、敗回瀋陽的契機,大做文章,將阿敏囚禁,將其所屬的人口、奴隸和財產盡數剝奪。

崇禎四年,三貝勒莽古爾泰與皇太極發生了激烈的爭執,莽古爾泰氣急之下,甚至準備拔刀,皇太極不會善罷甘休,迅即革除莽古爾泰三貝勒的身份,降爲一般的和碩貝勒,之後同樣剝奪了莽古爾泰正藍旗旗主的身份,由皇太極親掌。

見到局勢不對,大貝勒代善急流勇退,對皇太極表示臣服,主動提出來廢除輪流執政的奏摺,表示皇太極纔是後金的大汗,在交出權力之後,得以保全自身。

皇太極在徹底掌控政權之後,立刻開始緩和和調整滿漢關係,基本穩定了遼東以及後金的漢人,讓自身的權勢更加的鞏固。

自此,一個強大的後金不可避免的屹立在遼東了。

鄭勳睿很清楚,如此的情形之下,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而且他更加的清楚,憑着陝西一地,根本無法改變整個的局面,大明內部若是無法穩定,轟然倒塌是遲早的事情。

解決的辦法也不是沒有,那就是徹底進行改革,一方面改變現有的賦稅制度,大幅度的增加商貿賦稅,讓國庫充盈起來,第二個方面是減輕農民的負擔,讓農民休養生息,第三個方面就是調集南方的糧食,對北方進行大規模的救濟和援助,採取以上三個措施之後,可以暫時保持住朝廷的運轉,拿出銀子來打仗。

可惜這樣的局面,不可能出現,不管是東林黨,還是浙黨,都不會損害自身的利益,都是要保護南方的士大夫和商賈的利益,那畢竟是他們自身的利益。

暫時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去考慮。

鄭勳睿已經給鄭錦宏交底,那就是排除一切干擾,發展自身的力量,這自身的力量,就是鄭家軍。

鄭家軍由鄭家的護院發展而來,最初就是洪家堡的八百護院,鄭勳睿出任延安府知府之後,歷次圍剿流寇,不斷壯大鄭家軍的力量,歷經五年的時間,到了崇禎八年,鄭家軍已經發展到四萬人,成爲一支任何人不敢小覷的力量。

鄭家軍擁有四萬匹戰馬,可以說四萬鄭家軍全部都是騎兵。

不過如此龐大的鄭家軍,開銷也是天文數字,每年開銷的白銀,超過二百萬兩。

朝廷沒有給鄭家軍一錢銀子,所以說鄭勳睿也沒有必要給兵部報備鄭家軍的軍士數量,迄今爲止,兵部的材料之中,鄭家軍的總人數不過是五千六百人,也是一個衛所擁有的兵力,這不得不說是笑話。

鄭家軍想要完全保密,也是不大可能的,朝廷之中有人知道鄭家軍的力量龐大,至於說鄭家軍到底有多少的軍士,只有極少的人知道,沒有誰敢在如此緊要的關頭算計鄭家軍,畢竟鄭家軍穩住了陝西的局面,要知道陝西穩定了,朝廷可以說是基本穩定了西面的局勢。

鄭勳睿的發展之路,其實也很明確,那就是唐朝時期的藩鎮之路。

不過在如今的局勢下面,想要成爲藩鎮,可能性也不是很大,畢竟時代不一樣了。

所以鄭勳睿還是比較謹慎的,對於鄭家軍的諸多事宜,基本都是保密的。

火器的研發,成爲鄭勳睿揮之不去的困擾。

爲了能夠籌集到足夠多的錢糧,鄭勳睿已經和蒙古諸多部落進行了互市,北面和鄂爾多斯部落互市,西面和土默特部落、吐魯番部落互市,通過互市,賺取了大量的錢財,用這些錢財到南直隸大量購買和儲存糧食,保證鄭家軍糧草的供給。

也是通過這些互市,讓漠北和漠西的蒙古部落基本穩定下開,沒有因爲大規模的災荒大亂,也讓後金的皇太極,征服漠南草原部落之後,無法進一步的征服漠北和漠西草原部落。

皇太極征服了漠南草原部落,讓大明的薊州、宣府和大同全部都暴露在後金韃子的力量之下,後金韃子可以繞開山海關,對關內進行進攻,而且這樣的進攻帶有很大的突然性。

不過陝西的榆林邊鎮、寧夏衛和陝西行都司不存在什麼問題,這些地方面對的是草原部落,也都是和鄭勳睿展開互市的草原部落,他們是絕不會進攻關內的。

這也表明陝西暫時不會陷入到戰火之中,只要能夠穩定住百姓,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至於說後金韃子,不會朝着西面進攻,他們的注意力全部都在北直隸和山東一帶。

鄭勳睿還有一定的時間發展,但不可能有太長的時間。

互市和剿滅流寇,鄭家軍獲得大量的錢財,足以維持鄭家軍的開銷,但是賺取的錢財,不可能完全用於鄭家軍,還要穩定陝西的局面。

這就讓鄭勳睿有些捉襟見肘了。

發展火器是必須的,南京戶部右侍郎畢懋康已經發明出來了自生火銃,也就是燧發槍,但朝廷沒有銀子的投入,也就無法大規模的生產,再說燧發槍的成本太高,自身還存在很多的不足,不管是從子彈的初速、彈道、射程等方面,都需要改進,其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扣動扳機需要很大的力量,不利於軍士瞄準。

不過這一切的問題,解決起來難度不是很大,鄭勳睿只要能夠讓畢懋康和湯若望等人聯合起來研發,相信燧發槍能夠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得到改進,從而大量的投入到戰鬥之中。

其次就是火炮,這是必須具備的,現代戰爭最爲主要的特徵,就是有了專門的炮兵,炮兵的威力和作用,足以改變戰爭的進程。

弗朗機和紅夷大炮,威力已經很不錯了,但還需要改進,譬如說紅夷大炮,最好是能夠使用開花炮彈,那樣威力可以提升數倍,足以成爲令對手恐懼的殺器。

鄭家軍肯定要成立專門的炮兵營,將炮兵營從神機營中間分離出來,相信經過若干年的時間之後,**將徹底取代冷兵器的戰鬥。

想要做到這一切,需要銀子,需要人才。

這都是鄭勳睿頭疼的問題。

畢懋康是南京戶部右侍郎,雖說在閒職上面,但品階不低,想要來到陝西,還需要仔細的運籌,湯若望在京城的欽天監,目前也屬於朝廷的人才,想要來到陝西,更不是簡單的事情,而且研發火器,需要有諸多的設備。

鄭勳睿需要有機會,具體來說,也就是能夠立下赫赫戰功,藉此向朝廷提出要求,那樣的情況之下,皇上和朝廷纔會准許他提出來條件。

目前來看,這一切的機會,都在流寇的身上。

但前期的準備工作,必須要進行了。

西安府城外的鄭家軍軍營,已經擴大了四倍,分爲了兩個部分,鄭家軍駐紮了的營地爲一個部分,這裡面空出來一大塊的地方,留給即將成立的炮兵營,此外還有一大塊的營地,距離駐紮軍士的營地五里地,在一片山坳之中,建設基本完畢,這裡就是預備好的火器營了,專門用來生產和試驗火器的。

爲此鄭家軍投入了不少的銀子,就連鄭錦宏都感覺到奇怪,認爲這沒有多大的必要,但鄭勳睿堅持這樣做,而且必須要做好。

至於說製造火器需要的設備,鄭勳睿沒有打算購置,南直隸和北直隸都有軍器局,那裡面有現成的設備,他只要想辦法將這些設備搬到西安來,讓其發揮出來真正的作用就可以了。

第173章 情報網絡第533章 高陽之戰(6)第557章 勞逸結合第891章 皇上的野心第506章 要做好準備第30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33章 無法淡定第482章 吳偉業的心思第902章 草原異動第798章 並非聲東擊西第374章 漢奸之痛苦第305章 撤兵第818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1)第703章 上面的擔憂第779章 閃電戰(9)第147章 登萊兵變第774章 閃電戰(4)第316章 親戚第630章 本性如此第915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1)第243章 暗流第925章 代善的選擇第276章 下有對策第39章 小私心第887章 小問題大奧妙第426章 重大謀劃第751章 決定性的錯誤第518章 什麼是大局第844章 難得的大勝第834章 讓你無話可說第789章 碰釘子的第713章 朱仙鎮之戰(3)第690章 焦灼(2)第623章 襄陽失陷(6)第305章 撤兵第365章 伏筆第643章 總有找事的第321章 幫丁第952章 甕中捉鱉第535章 大戰部署第472章 凝聚力第713章 朱仙鎮之戰(3)第386章 精細分工第517章 邊緣第264章 不高興第433章 以假亂真第998章 瀋陽之戰(2)第902章 草原異動第942章 平靜中的不平靜第572章 明晰的調整第482章 吳偉業的心思第861章 紅顏禍水第39章 小私心第962章 也算是尊嚴第16章 瘋狂的甘薯第632章 大幕拉開第59章 陳子龍第829章 重要的決斷第739章 自找的第592章 秦良玉的攪局第688章 鄭家軍的建制第864章 爆發第259章 圍城打援第758章 遼南的收穫第455章 洛陽碼頭第86章 必須改變第560章 宿命第195章 絕望的戰鬥第494章 摘牌第171章 家人團聚第966章 砍瓜切菜第849章 兌現承諾第285章 這是天意第887章 小問題大奧妙第426章 重大謀劃第11章 家務事第531章 高陽之戰(4)第335章 洪門第440章 內閣的爭辯第138章 設伏第619章 襄陽失陷(2)第188章 計謀第662章 朝廷的反應第231章 割肉的交易第271章 慘敗第800章 醉翁之意第890章 大清國的對策第360章 慘勝第84章 納采第633章 掣肘第336章 衛漕兵丁第156章 雷霆動作第309章 寒心第741章 段宗奎的作用(2)第727章 天妒英才(3)第273章 明智第755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1)第935章 規矩是人定的第399章 理清頭緒第535章 大戰部署
第173章 情報網絡第533章 高陽之戰(6)第557章 勞逸結合第891章 皇上的野心第506章 要做好準備第30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33章 無法淡定第482章 吳偉業的心思第902章 草原異動第798章 並非聲東擊西第374章 漢奸之痛苦第305章 撤兵第818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1)第703章 上面的擔憂第779章 閃電戰(9)第147章 登萊兵變第774章 閃電戰(4)第316章 親戚第630章 本性如此第915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1)第243章 暗流第925章 代善的選擇第276章 下有對策第39章 小私心第887章 小問題大奧妙第426章 重大謀劃第751章 決定性的錯誤第518章 什麼是大局第844章 難得的大勝第834章 讓你無話可說第789章 碰釘子的第713章 朱仙鎮之戰(3)第690章 焦灼(2)第623章 襄陽失陷(6)第305章 撤兵第365章 伏筆第643章 總有找事的第321章 幫丁第952章 甕中捉鱉第535章 大戰部署第472章 凝聚力第713章 朱仙鎮之戰(3)第386章 精細分工第517章 邊緣第264章 不高興第433章 以假亂真第998章 瀋陽之戰(2)第902章 草原異動第942章 平靜中的不平靜第572章 明晰的調整第482章 吳偉業的心思第861章 紅顏禍水第39章 小私心第962章 也算是尊嚴第16章 瘋狂的甘薯第632章 大幕拉開第59章 陳子龍第829章 重要的決斷第739章 自找的第592章 秦良玉的攪局第688章 鄭家軍的建制第864章 爆發第259章 圍城打援第758章 遼南的收穫第455章 洛陽碼頭第86章 必須改變第560章 宿命第195章 絕望的戰鬥第494章 摘牌第171章 家人團聚第966章 砍瓜切菜第849章 兌現承諾第285章 這是天意第887章 小問題大奧妙第426章 重大謀劃第11章 家務事第531章 高陽之戰(4)第335章 洪門第440章 內閣的爭辯第138章 設伏第619章 襄陽失陷(2)第188章 計謀第662章 朝廷的反應第231章 割肉的交易第271章 慘敗第800章 醉翁之意第890章 大清國的對策第360章 慘勝第84章 納采第633章 掣肘第336章 衛漕兵丁第156章 雷霆動作第309章 寒心第741章 段宗奎的作用(2)第727章 天妒英才(3)第273章 明智第755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1)第935章 規矩是人定的第399章 理清頭緒第535章 大戰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