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命該如此

bookmark

張溥回到府邸的時候,很不高興,他認爲自己說的話沒有錯,讀書人必須要有骨氣,東林黨人更是需要有骨氣,豈能爲權勢折腰,而且東林黨人與鄭勳睿水火不容,不要看鄭勳睿現在沒有動手,那是因爲人家剛剛登基稱帝,目前還不會對東林黨人動手,一旦鄭勳睿的皇帝位置鞏固了,恐怕就是動手的時候了。

可惜張溥不清楚的事情還有很多。

身爲復社的領袖,儘管表面上看上去呼風喚雨,特別是在東林黨和復社、應社等等悉數從南方遷至北方之後,張溥的影響更大了,就任河南巡撫讓張溥的聲威甚至超過了東林黨魁錢謙益,儘管河南被流寇佔據,張溥不得不回到京城,可他也利用了那段時間,多次與讀書人聚會,闡明自身的觀點和認識,得到了諸多的擁護。

不過張溥根本不知道,他一直都是被利用的對象。

論起政治上面的老辣,張溥絕不是錢士升和侯恂等人的對手,更不是那些在朝中做官、看起來官職不大,卻是東林黨人真正骨幹的人的對手,張溥性格直爽,認死理,不懂轉圜,這已經是衆所周知的事情,從正面來說這是優點,譬如說做學問保持這樣的性格,那還是能夠出成果的,可是玩政治這就是致命的缺陷了。

就說如今的形勢,鄭勳睿已經是皇上,有着至高無上的權力,你張溥算什麼,在人家眼裡螞蟻都算不上,如此現實情況之下,張溥居然還想着與鄭勳睿和朝廷對抗,準備召集諸多的讀書人發牢騷。你張溥不想活了,人家可是想着過安穩的日子。

張溥氣鼓鼓的離開之後,錢謙益沒有離開。

錢士升、侯恂和錢謙益三人。開始了密謀,爲了東林黨的利益。爲了各自的前途,他們必須要做出決定,張溥已經成爲了巨大的危險,其一舉一動很有可能影響到東林黨的生存,如此情況之下,他們必須要拿定主意了。

一個多時辰之後,錢謙益也回到了府邸。

等候在府邸裡面的,唯有吳昌時。

張採、楊彝和龔鼎孳等人。與張溥的關係異常要好,唯有這吳昌時不一樣,與張溥之間沒有太多的淵源,其實在復社之中,身爲領袖的張溥是頗爲高傲的,看得上的也就是張採、楊彝和吳偉業等人,對於吳昌時和龔鼎孳等人,都是以前輩的身份自居,很多時候說話也是教訓的口氣,這必然令吳昌時不滿意。

要知道吳昌時也是復社的創始人之一。人家內心也是有着遠大理想和追求的。

吳昌時在書房等候。

看見吳昌時的時候,錢謙益不禁想到了他與錢士升和侯恂等人密議的結果,錢士升的意思是讓吳昌時出任復社的領袖。慢慢的淡化張溥的影響力,侯恂也是這個意思,錢謙益認爲這樣的做法不一定有效果,畢竟張溥是復社的領袖,有着不一般的影響力,吳昌時的資歷不夠,若是強行的操作,恐怕會招致大規模的反彈,甚至可能讓復社出現分裂。那樣東林黨必定遭受重創。

錢謙益的意思,是果斷的採取措施。他以東林黨魁的身份出面,表明張溥認識過於的偏激。不適合繼續做復社的領袖,到時候錢士升、侯恂等東林黨的柱石出面來表示支持,那樣就能夠讓張溥無法繼續主持復社的事宜,接着衆人再行推薦吳昌時出任復社的領袖。

錢士升和侯恂不是特別贊成錢謙益的建議,他們不想在這件事情上面拋頭露面,不過三人商議了大半個時辰,也拿不出來好的辦法,只能夠退而求其次,同意錢謙益的建議。

其實錢士升和侯恂等人還是想着再次進入朝廷爲官的,在他們看來,張溥是其中最大的障礙,鄭勳睿不過是與張溥的關係不好,他們清理了張溥,也就緩和了與鄭勳睿之間的關係,至於說以前算計鄭勳睿的事宜,那也是因爲張溥從中挑撥。

“未之,勞煩你久等了。”

看見錢謙益進入書房,吳昌時連忙站起身來。

“老先生客氣了,晚輩等候是應該的。”

錢謙益看了看吳昌時,臉上露出了笑容。

“未之,請你來主要是關於天如的事宜,天如今日這一番話,真的是不合時宜啊,鄭、這個皇上已經登基了,這天下也慢慢要太平了,如此時刻,身爲讀書人,正需要報效國家,爲國出力,天如卻還想着之前的事宜,爲了一己之私利,居然要求衆多讀書人胡來,豈不知大家也是需要養家餬口的,也是需要過日子的。。。”

錢謙益說話的時候,一直關注吳昌時的表情。

當吳昌時臉上出現憤懣神情的時候,錢謙益知道機會來了。

“錢大人和侯大人都認爲你是復社領袖最合適之人選,故而我請你來商議,看看復社下一步究竟應該如何做纔好。”

吳昌時的臉上閃過一絲的笑容,他豈能不明白其中意思,若是真的成爲復社領袖,那就一定會得到朝廷的注意,進入朝廷爲官也就是遲早的事情,不過目前他面臨一個做大的障礙,那就是張溥,畢竟張溥纔是復社的領袖。

“晚輩聽從錢大人、侯大人和老先生的吩咐。”

“嗯,我看你還是與張溥多多接觸一下,也好好勸勸張溥,畢竟你們同時創建了復社,這麼多年都在一起爲官,有些話你們之間說,會好很多的。”

離開錢謙益的府邸之後,吳昌時又專門去拜訪了錢士升和侯恂。

聰明的吳昌時,終於弄清楚了緣由,原來衆人還是想着能夠入朝爲官的,只不過張溥已經成爲了最大的障礙,爲了個人的前途也爲了東林黨的未來,目前的東林黨和復社,需要徹底排斥張溥,若不然大家都會陷入到危險之中,張溥準備與皇上和朝廷做對,這就是找死。

吳昌時弄清楚了緣由,沒有耽誤時間,直接去找到了張溥。

張溥、張採、楊彝、龔鼎孳和吳昌時五人常年在一起,在朝廷之中已經有了一定的名氣,衆人都知道五人幾乎爲一體,也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吳昌時很想勸阻張溥,只要張溥能夠改變初衷,適時的低頭,對衆人都是有好處的。

這一次的交談,讓吳昌時對於張溥平日裡的不滿徹底爆發了。

張溥如同訓斥孩童一般,毫不客氣的教訓了吳昌時,而且還準備與張採和楊彝等人一同來給吳昌時上課,本就鬱悶的張溥,絲毫不顧及吳昌時的感受,說話的時候很多過分的話語都出口了,包括吳昌時歸順李自成的事宜,也被口無遮攔的說出來。

教訓了吳昌時,看見吳昌時服軟了,張溥又端起了架子,給吳昌時講大道理,什麼讀書人的風骨最重要等等,千萬不要做骨頭軟的人之類等等。

從科舉的資歷上面來說,張溥是崇禎四年的進士,且授予庶吉士,吳昌時是崇禎七年的進士,張溥是有資格在吳昌時面前如此說話的,可是張溥偏偏忘記了一點,那就是吳昌時也是復社的創始人之一,在這一點上面與張溥的區別不是很大。

吳昌時暫時的服軟,不過是擔心張溥在張採和楊彝等人的面前也說一些對他不利的話語,畢竟在錢士升、侯恂和錢謙益等人的計劃之中,他將是復社未來的領袖。

張溥的侃侃而談,爲自身埋下致命的禍根。

時常被他人利用之人,總是被擡得很高,漸漸就忘記保持謹慎了,以爲自己真的是天下的救世主,以爲這個世界離開你就轉不動了。

張溥陷入到這樣的循環之中,根本不自知。

五天之後,吳昌時再次到張溥的府邸去拜訪,這一次吳偉業帶去了酒菜,而且還帶去了自身寫下的一篇文章,當然是按照張溥的意思寫的,也就是感謝張溥上次的提醒,保證一定跟隨張溥爲天下的讀書人鼓與呼之類的話語。

看了吳昌時的文章,張溥非常的高興,當即與吳昌時兩人痛飲。

吳昌時深夜離開了張溥的府邸。

翌日,張溥被發現的時候,已經身亡。

張溥的身亡,在京城還是引發了些許的震動,不過最終的結論是暴斃身亡。

爲什麼會得出這樣的結論,誰也說不清楚,張採、楊彝和龔鼎孳等人將懷疑的目光對準了錢士升、侯恂和錢謙益等人,不過這樣的懷疑很是荒謬,畢竟錢士升等人的身份不一般,再說上次的商談之後,張溥與錢士升等人幾乎斷絕了往來。

錢士升和侯恂也感覺到奇怪,幾天前還好好的張溥,怎麼突然就暴斃身亡了。

唯一清楚其中緣由的是錢謙益,但錢謙益是絕不會開口說任何話語的。

身爲復社領袖、大明前河南巡撫的張溥,就這樣突然暴斃了,儘管有一些震動,可很快就歸於平靜,張採、楊彝和龔鼎孳等人,儘管內心痛苦,可他們也沒有好的辦法找尋真相。

吳昌時的表現很是平靜,同樣對張溥的逝去表示了悲痛。

沒有人將懷疑的目光對準吳昌時,因爲錢士升等人沒有繼續提及復社領袖的事宜,也就不會有人懷疑吳昌時。

只能夠說張溥命該如此了。(。)

第838章 潼關之戰(4)第759章 最殘酷的戰鬥第708章 不是一條心第807章 第二次的掙扎第526章 羣英會(1)第20章 心思第486章 願意接納第661章 雷霆一擊第105章 恩榮宴第334章 框架形成第968章 內外交困第705章 局勢的突然變化第799章 希望和絕望第230章 秦王朱存樞第746章 這就是人心第721章 都是有準備的第431章 過度自信是自負第719章 作戰思想的變化第70章 護院第444章 不計成本第839章 潼關之戰(5)第760章 天崩地裂第213章 盧象升第863章 兵貴神速第893章 大明皇家銀行第48章 楊彝和顧夢麟第965章 征服之戰第318章 利益鏈條第713章 朱仙鎮之戰(3)第644章 秦淮河的聚會第64章 鄉試第310章 調整之前第448章 排擠和算計第623章 襄陽失陷(6)第576章 最好的辦法第146章 彈劾與應對第298章 沉默的士氣第244章 算是智慧第67章 鄉試解元第856章 北進之利劍出鞘第463章 潰敗第146章 彈劾與應對第387章 畢懋康的認識第618章 襄陽失陷(1)第67章 鄉試解元第421章 穩定的根源第603章 迫不及待第948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608章 不一樣的南京第25章 柳隱第469章 本性第37章 不一樣的認識第524章 拼死抵抗第136章 清澗庠生李攀龍第712章 朱仙鎮之戰(2)第298章 沉默的士氣第89章 心病難醫第754章 應對的辦法第992章 天堂與地獄第987章 絕對想不到第304章 結盟第321章 幫丁第57章 奧妙第543章 狂妄的代價(7)第622章 襄陽失陷(5)第532章 高陽之戰(5)第881章 登基稱帝(2)第124章 徐光啓第747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546章 再次的告誡第985章 還是關門打狗第754章 應對的辦法第906章 進退兩難第633章 掣肘第725章 天妒英才(1)第210章 文震孟的驚詫第943章 萬國來朝(1)第996章 孤注一擲第179章 提前準備第403章 桃花運第850章 大變序幕拉開第749章 趁火打劫第577章 依靠的是自身第150章 突如其來第51章 壯士(2)第65章 董其昌的決定第597章 將計就計第154章 重要任務第987章 絕對想不到第676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347章 用兵當用強(1)第357章 血戰(1)第154章 重要任務第804章 你儂我儂第132章 先軍策略第78章 家和萬事興第566章 不算是結束第485章 痛苦的顛覆第602章 費盡心機第82章 無奈
第838章 潼關之戰(4)第759章 最殘酷的戰鬥第708章 不是一條心第807章 第二次的掙扎第526章 羣英會(1)第20章 心思第486章 願意接納第661章 雷霆一擊第105章 恩榮宴第334章 框架形成第968章 內外交困第705章 局勢的突然變化第799章 希望和絕望第230章 秦王朱存樞第746章 這就是人心第721章 都是有準備的第431章 過度自信是自負第719章 作戰思想的變化第70章 護院第444章 不計成本第839章 潼關之戰(5)第760章 天崩地裂第213章 盧象升第863章 兵貴神速第893章 大明皇家銀行第48章 楊彝和顧夢麟第965章 征服之戰第318章 利益鏈條第713章 朱仙鎮之戰(3)第644章 秦淮河的聚會第64章 鄉試第310章 調整之前第448章 排擠和算計第623章 襄陽失陷(6)第576章 最好的辦法第146章 彈劾與應對第298章 沉默的士氣第244章 算是智慧第67章 鄉試解元第856章 北進之利劍出鞘第463章 潰敗第146章 彈劾與應對第387章 畢懋康的認識第618章 襄陽失陷(1)第67章 鄉試解元第421章 穩定的根源第603章 迫不及待第948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608章 不一樣的南京第25章 柳隱第469章 本性第37章 不一樣的認識第524章 拼死抵抗第136章 清澗庠生李攀龍第712章 朱仙鎮之戰(2)第298章 沉默的士氣第89章 心病難醫第754章 應對的辦法第992章 天堂與地獄第987章 絕對想不到第304章 結盟第321章 幫丁第57章 奧妙第543章 狂妄的代價(7)第622章 襄陽失陷(5)第532章 高陽之戰(5)第881章 登基稱帝(2)第124章 徐光啓第747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546章 再次的告誡第985章 還是關門打狗第754章 應對的辦法第906章 進退兩難第633章 掣肘第725章 天妒英才(1)第210章 文震孟的驚詫第943章 萬國來朝(1)第996章 孤注一擲第179章 提前準備第403章 桃花運第850章 大變序幕拉開第749章 趁火打劫第577章 依靠的是自身第150章 突如其來第51章 壯士(2)第65章 董其昌的決定第597章 將計就計第154章 重要任務第987章 絕對想不到第676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347章 用兵當用強(1)第357章 血戰(1)第154章 重要任務第804章 你儂我儂第132章 先軍策略第78章 家和萬事興第566章 不算是結束第485章 痛苦的顛覆第602章 費盡心機第82章 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