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

遼西的局勢突然開始緊張,皇太極麾下的汗八旗,終於在正月十五對錦州城發起了進攻。

誰都知道後金韃子攻城拔寨的能力很弱,但誰也沒有想到,此番攻打錦州城的是汗八旗,汗八旗的軍士,絕大部分都是有漢人組成,且不少是投降後金的明軍,這些軍士經過了嚴酷的訓練,其戰鬥力大大的提升,同時他們擁有令守衛城池軍士最爲畏懼的武器,那就是火炮。

孔有德麾下的漢軍,基本都編入到汗八旗之中,這些軍士曾經專門在登州和萊州訓練,其訓練的重點之一就是火器的操作,他們對火器的熟悉程度,甚至超過了守衛城池的軍士。

這就讓錦州和寧遠的守軍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皇太極率領大軍抵達遼西之後,沒有着急展開進攻,而是與明軍相持了一段時間,等到增援的明軍大量進入到錦州和寧遠之後,才展開行動,率領大軍一舉拿下了錦州和寧遠外圍的地方,讓錦州和寧遠以及部分的軍堡成爲了孤城或者孤堡

期間皇太極率領八旗軍拿下了不少的軍堡,沒有引發太大的注意。

一直到皇太極正式準備對錦州城發動大規模進攻的時候,薊遼總督洪承疇才發現了皇太極的打算,這一次後金韃子的進攻,不僅僅是準備拿下遼西的錦州和寧遠等城池,而且還要大量的消滅朝廷大軍,讓朝廷從此以後無法在遼西立足,只能夠苦守山海關。

一旦山海關失守,那麼大明的京城將面臨滅頂之災。

明白皇太極的意圖之後,洪承疇高度緊張了,可惜他率領的大軍駐守在寧遠城池。距離錦州還有一百多裡地,短時間之內無法增援,當然洪承疇也知道。後金韃子一旦開始了全力進攻錦州,對於錦州和寧遠城外的諸多地方。就不可能牢牢掌控了。

錦州這座城池,有着其自身的輝煌,當年皇太極率領大軍猛攻錦州,最終沒有能夠拿下,無奈率領大軍撤離,現如今駐守錦州的是山海關總兵祖大壽,有着豐富的作戰經驗,只要牢牢死守。按說是沒有多少問題的。

可洪承疇的內心有疙瘩,那就是汗八旗之中正黃旗的旗主祖澤潤是祖大壽的兒子,雖說祖大壽祖咒發誓,沒有祖澤潤這個兒子,但父子連心,誰知道汗八旗進攻錦州城池的時候,祖大壽會不會考慮到兒子祖澤潤。

洪承疇讓祖大壽駐守錦州城池,也是無奈之舉,他麾下的軍官,不管是能力還是勇氣方面。都無法和祖大壽比較,而且普遍都帶有恐金症。

就在八旗軍開始進攻錦州城的消息傳來之後,洪承疇做出了一個決定。關鍵的時候,率領大軍馳援錦州城,後金韃子是人不是神,面臨前後夾擊,總是要疲於應對的,當然大軍出擊需要把握最好的機會,否則當年大淩河之戰的一幕就很有可能重演。

洪承疇迅速給朝廷寫去了奏摺,稟報後金韃子開始全力進攻錦州城池了,同時也將自己排兵佈陣的情形稟報朝廷。期盼得到皇上和朝廷更大的支持。

李自成率領的流寇,很快拿下了澤州全部的地盤。駐紮在澤州的寧山衛軍士,被迫完全撤離。幾乎是逃命一般的朝着潞州的方向撤離,正是正月的時間,本以爲李自成會偃旗息鼓,至少等到正月之後再行發動進攻,誰知道李自成根本不歇息,命令劉宗敏率領大軍繼續朝着潞州的方向殺過去,潞州衛的軍士和駐紮在潞州的瀋陽中護衛的軍士,被迫開始迎擊流寇。

聯合起來對付流寇的軍隊有潞州衛、瀋陽中護衛以及寧山衛,三路大軍的總人數超過兩萬人,只可惜戰鬥實在不行,就算是駐守在城池之中,都沒有多少的鬥志。

潞州知州以及山西巡撫知道憑藉自身的力量,是難以真正抵抗流寇侵襲的,故而給朝廷寫去奏摺,懇求朝廷調派大同的邊軍馳援,不說打敗流寇,至少護衛住太原府,要知道流寇一旦拿下了潞州,就可以沿着太谷的方向,長驅直入進攻太原府城了。

沒有說懷疑流寇的戰鬥力,他們既然能夠拿下開封府城,也就可以拿下太原府城。

駐紮在鄖陽的張獻忠,此刻也開始不安分了,他親率大軍,朝着四川挺進,在夔州與白桿兵展開了激烈的廝殺,儘管馬祥麟很是驍勇,白桿兵的戰鬥力也很是強悍,可惜在人數上面遠不能夠與流寇比較,他們拼盡全力的廝殺,也不能夠阻擋流寇前進的步伐,一直到流寇陳兵夔州府城的時候,秦良玉和馬祥麟才被迫給朝廷寫去奏摺,懇請得到馳援。

五省總督熊文燦與監軍王永吉率領的十餘萬大軍,本是要徹底剿滅張獻忠的,不過熊文燦發現大軍的士氣異常的低下,無心與流寇面對面的廝殺,就連監軍王永吉,對於徹底剿滅張獻忠及其麾下的流寇,都沒有絲毫的信心,這讓熊文燦不敢輕舉妄動,當年他率領大軍馳援京城,被後金韃子包圍,麾下的大軍幾乎全軍覆沒,這樣慘痛的教訓,他一輩子都不會忘記,故而在大軍沒有做好充足準備之前,熊文燦不打算出兵。

四川出現危局的消息傳到襄陽府城之後,熊文燦發覺了情況的嚴重,夔州一帶山大人稀,一旦流寇進入到四川,朝廷大軍圍剿的任務就變得極其艱難,真正等到流寇攻打了四川成都一帶了,說不定能夠佔山稱王了

熊文稱終於做出了決定,大軍前往夔州剿滅流寇。

不過熊文燦的這個命令,未能快速的執行,包括王永吉在內的軍官,提出了糧草方面存在的問題,畢竟湖廣一地支撐十餘萬大軍的糧草,難度太大了,幾個月的時間過去,朝廷撥付的銀兩,如水一般的花銷出去,已經進入冬季,漕運的糧食也無法運輸,必須等到開春之後纔會繼續運送。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熊文燦發脾氣也沒有用。

偏偏這個時候,熊文稱收到了兵部的敕書,要求他調遣五萬大軍馳援遼西。

這讓熊文燦如同泄氣的皮球,率領十餘萬的大軍,都不敢保證能夠徹底的剿滅張獻忠及其麾下的流寇,抽點近一半的兵力到遼西,剩餘的軍士,怕是更不敢深入到夔州征伐了。

兵部的敕書,其實就是皇上的意思,熊文燦不敢違背,只能夠咬牙抽調軍士,不過如此一來,熊文燦沒有進入四川征伐的想法了,他想到的就是鞏固湖廣的襄陽以及武昌等地,至於說進入四川的張獻忠,重點就靠四川總兵秦良玉應對了。

京城,紫禁城,文淵閣。

不過幾天的時間,陳新甲的頭髮就白了很多,他的年紀本不是很大,尚未到白頭的年紀,可接到了薊遼總督洪承疇、五省總督熊文燦以及山西巡撫、湖廣巡撫方孔炤、河南巡撫張溥以及潞州知州等的奏摺之後,強裝鎮定的陳新甲繃不住了,不久之前他還想着能夠暫時穩住後金韃子或者是流寇,讓兵部的主要精力集中到一處,想不到正月尚未過去,三處地方同時出現了大問題。

在稟報皇上之後,陳新甲咬牙給熊文燦發去了敕書,要求其抽調五萬軍士馳援遼西。

這道敕書的發出,意味着朝廷在剿滅流寇的戰鬥之中,完全處於被動應付的局面了,說白了就是期盼流寇動作能夠慢一些,不要直接進攻山西的太原和湖廣的襄陽府和武昌府等地方,其餘的地方暫時顧不到那麼多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如此焦頭爛額的局面,陳新甲是神仙也沒有辦法應對。

一直冷眼看着陳新甲的內閣首輔錢士升,此刻抓住了機會,他向皇上建議,值此危急時刻,內閣次輔、兵部尚書陳新甲應該要統籌協調指揮,目前朝廷的重點在於遼西,陳新甲可代表皇上和朝廷前往遼西督戰,力求以最快的速度打敗後金韃子,等到後金韃子撤兵之時,朝廷可集中經歷對付李自成和張獻忠兩路流寇。

錢士升說的是不錯的,可所謂站着說話不腰疼,沒有誰能夠保證遼西的戰鬥取得勝利,若是與後金韃子形成了相持的局面,則河南、山西、湖廣以及四川等地就會出現重大的危險,流寇要是開始進攻山西太原、湖廣的襄陽、武昌以及四川的成都等地,中原就會完全陷入到混亂之治。

若是遼西的決戰失敗,那後果更加不堪設想。

皇上幾乎沒有過多的思考,就同意了錢士升的建議,決定派遣陳新甲前往遼西,全權協調和指揮遼西的決戰。

陳新甲沒有辦法,只能夠是硬着頭皮前往遼西,他計劃駐紮在山海關,至於說是不是到寧遠去看看,那是下一步的事情。

不過在離開京城之前,陳新甲是必須要面聖的,他有些話必須要說出來了,大明可以算是到了四面楚歌的局面,此刻必須分清楚主次,將主要的精力集中到某一處,其他的地方則是暫時採取忽略的方式。

陳新甲很是忐忑,他已經坐在了火山口上面了。

第582章 徵召軍士第194章 精準的分析第94章 會試第353章 節節勝利(3)第6章 鄭錦宏第445章 炮兵營和神機營第291章 勝利在望第265章 亂攤子第715章 朱仙鎮之戰(5)第291章 勝利在望第580章 講武堂第888章 權力集中第952章 甕中捉鱉第870章 終於明白了第320章 阿炳爺第764章 周延儒的老辣第93章 會試主考官第835章 潼關之戰(1)第205章 行軍路上第507章 都沒有想到(1)第622章 襄陽失陷(5)第857章 捨命的差事第344章 蓬萊水師第335章 洪門第158章 戰馬第916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2)第89章 心病難醫第597章 將計就計第890章 大清國的對策第196章 功虧一簣第964章 本能的厭惡第525章 認清事實第854章 絕唱(2)第847章 出人預料的交易第436章 各懷心思第819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2)第590章 掙扎中做出的決定第250章 用事實說話第212章 全面部署第98章 會試會元第780章 閃電戰(10)第259章 圍城打援第27章 亦師亦友第392章 報復第819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2)第333章 讓你選擇第444章 不計成本第294章 何去何從第502章 恐金症第780章 閃電戰(10)第784章 閃電戰(14)第512章 慘敗(1)第461章 肯定不甘心第456章 閃電戰第946章 萬國來朝(4)第549章 也是必然第733章 亂象第596章 范文程的目標第346章 知己知彼第255章 歷史重演?第260章 兵敗第513章 慘敗(2)第180章 緊急赴京第418章 淮安商會第5章 父子長談第970章 時機終於成熟第986章 多爾袞的頓悟與無奈第727章 天妒英才(3)第462章 還算是明智第699章 如願以償第749章 趁火打劫第529章 高陽之戰(2)第395章 警覺第740章 段宗奎的作用(1)第766章 你自己選擇第616章 入轂不自知第924章 一切爲了大清國第260章 兵敗第267章 出其不意第765章 明智的選擇第38章 遊歷的準備第732章 開封陷落(2)第957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934章 太子的遊歷第541章 狂妄的代價(5)第732章 開封陷落(2)第376章 平衡術第528章 高陽之戰(1)第911章 悲哀的撤離第9章 教諭先生第937章 范文程的頹廢第804章 你儂我儂第666章 蒙八旗和漢八旗第514章 慘敗(3)第128章 沒商量第383章 祭拜河神第988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第164章 精心準備第331章 黃道周其人第309章 寒心
第582章 徵召軍士第194章 精準的分析第94章 會試第353章 節節勝利(3)第6章 鄭錦宏第445章 炮兵營和神機營第291章 勝利在望第265章 亂攤子第715章 朱仙鎮之戰(5)第291章 勝利在望第580章 講武堂第888章 權力集中第952章 甕中捉鱉第870章 終於明白了第320章 阿炳爺第764章 周延儒的老辣第93章 會試主考官第835章 潼關之戰(1)第205章 行軍路上第507章 都沒有想到(1)第622章 襄陽失陷(5)第857章 捨命的差事第344章 蓬萊水師第335章 洪門第158章 戰馬第916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2)第89章 心病難醫第597章 將計就計第890章 大清國的對策第196章 功虧一簣第964章 本能的厭惡第525章 認清事實第854章 絕唱(2)第847章 出人預料的交易第436章 各懷心思第819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2)第590章 掙扎中做出的決定第250章 用事實說話第212章 全面部署第98章 會試會元第780章 閃電戰(10)第259章 圍城打援第27章 亦師亦友第392章 報復第819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2)第333章 讓你選擇第444章 不計成本第294章 何去何從第502章 恐金症第780章 閃電戰(10)第784章 閃電戰(14)第512章 慘敗(1)第461章 肯定不甘心第456章 閃電戰第946章 萬國來朝(4)第549章 也是必然第733章 亂象第596章 范文程的目標第346章 知己知彼第255章 歷史重演?第260章 兵敗第513章 慘敗(2)第180章 緊急赴京第418章 淮安商會第5章 父子長談第970章 時機終於成熟第986章 多爾袞的頓悟與無奈第727章 天妒英才(3)第462章 還算是明智第699章 如願以償第749章 趁火打劫第529章 高陽之戰(2)第395章 警覺第740章 段宗奎的作用(1)第766章 你自己選擇第616章 入轂不自知第924章 一切爲了大清國第260章 兵敗第267章 出其不意第765章 明智的選擇第38章 遊歷的準備第732章 開封陷落(2)第957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934章 太子的遊歷第541章 狂妄的代價(5)第732章 開封陷落(2)第376章 平衡術第528章 高陽之戰(1)第911章 悲哀的撤離第9章 教諭先生第937章 范文程的頹廢第804章 你儂我儂第666章 蒙八旗和漢八旗第514章 慘敗(3)第128章 沒商量第383章 祭拜河神第988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第164章 精心準備第331章 黃道周其人第309章 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