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徐光啓

徐光啓可是中華歷史上真正的名人了。

鄭勳睿跟着中年人上了馬車,兩人都沒有說話,馬車行駛了好一會,終於停下來。

門口看不見什麼馬車,看來徐光啓因爲身體的原因,一般不接見來訪的客人,這個事情是真的,跟着中年人直接進入府邸之後,鄭勳睿很注意的看了看四周,一切都顯得很是簡樸,看不出奢華的地方。

來到書房的時候,一股淡淡的中藥味道傳來。

徐光啓身體不好,一直都想着致仕,可是皇上就是不同意,可以說徐光啓是唯一一個在內閣大臣位置上面正常亡故的大臣了。

中年人帶着鄭勳睿進入書房的時候,腳步很輕。

徐光啓端坐在書房,臉色不是很好,中年人準備稟報的時候,徐光啓搖搖頭,中年人明白了意思,迅速給鄭勳睿泡茶,接着退出書房,輕輕帶上門。

“鄭大人,本官請你來,你不會吃驚吧。”

“大人,召見,是下官的榮幸。”

“這些話不用說了,本官建議你到陝西去,你不會暗地裡責怪本官吧。”

“大人若是爲了解釋這等事情,下官就斗膽了,下官絕無意見,下官也清楚,自身的資歷很淺,不可能服衆,唯有到艱難困苦的地方去磨礪,做出一番成績,才能夠真正得到他人的認可,若是想着平平安安,那還不如留在翰林院。”

“不錯,本官聽聞你想着到府州縣,就感覺到不簡單,你不過十七歲的年紀,可謂是我大明歷史上最年輕的翰林修撰了,迄今爲止,翰林修撰直接到府州縣去磨礪的,你也是第一人,正是因爲這些因素,本官提議你到艱苦的地方去。”

“下官感謝大人的成全。”

鄭勳睿還真的不是特別的高興,那是因爲他內心的想法,外人不可能知曉,延安府被稱之爲黃土高坡,地理條件很是惡劣,當然如今是什麼情況,他不是很清楚,但相信也好不到哪裡去,這樣的地方糧食產量有限,不可能與南方比較,再說延安府正在鬧流寇,他去了之後的第一件事情,不可能是安撫百姓,還是要剿滅流寇,而且必須抓緊時間,決不能夠耽誤春耕時節。

到這樣的地方去,就是最大限度的考覈他的能力。

“本官看得出來,你不是特別高興,還是有些埋怨本官的意思,你能夠表露出來,本官就很是欣慰了,本官閱人無數,看得出來,你還是質樸的。”

“大人言重了,下官略有不喜,這倒是真的,下官以爲,不管是誰到陝西去,都不可能表現的很是高興,那就有些不可理喻了。”

“說得好啊,被朝廷派遣到陝西去,沒有誰會高興的,你若是表現的喜氣洋洋,本官倒真的是要擔心了,好了,本官找你來,的確不是給你做什麼解釋的,本官也沒有必要那樣做,本官看你雖然年輕,可幾次上朝的表現,很是不俗,故而想着讓你受到磨礪,來日成爲可用之大才,至於說你是不是能夠做到,本官就不得而知了。”

“你到陝西去的消息,昨日就傳開了,本官想着問問,你對延安府的情況知道多少。”

徐光啓終於說到最爲關鍵的地方,鄭勳睿也不敢小覷,不管怎麼說,他到陝西去,還是需要得到朝廷之內的支持,支持的力量越大越好,否則今後的日子不一定好過。

“下官知道一些,延安府下轄三州十六縣,分別是鄜州、葭州、綏德州,膚施縣、安塞縣、甘泉縣、寶慶縣、安定縣、宜川縣、延長縣、延川縣、清澗縣、洛川縣、中部縣、宜君縣、米脂縣、吳堡縣、神木縣和府谷縣,有戶數三十七萬,人口一百零四萬。”

鄭勳睿一口氣說出來這些情況,徐光啓顯然有些吃驚,怕是沒有想到,尚未接到聖旨的鄭勳睿,能夠將基本情況瞭解的如此詳細。

“不錯,能夠知道這麼多的情況,看來你不打算在延安府去敷衍做事了,不過你可知延安府如今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下官以爲,最大的問題乃是流寇聚衆造反,安塞的闖王高迎祥,宜川的橫天一字王王子順,定邊八大王張獻忠,清澗的過天星惠登相,府谷的王嘉胤、掃地王張一穿,米脂的闖將李自成、革裡眼賀一龍、左金王賀錦,綏德的老回回馬守應、紫金樑王自用、神一魁,洛川的不沾泥張存孟,膚施的曹操羅汝才、爭世王藺養成、闖塌天劉國能、射塌天李萬慶、混十萬馬進忠等等,都是流寇的大小首領。”

“且不說這些人爲什麼造反,可是他們造成的影響是惡劣的,已經讓陝西淳樸的民風大爲變化,流民乃至於百姓,爭先恐後的加入到流寇的隊伍之中,更爲令人擔憂的是,流寇絕大部分的頭目,都是出自於延安府所轄的州縣之中,這讓流寇視延安爲大本營,就算是遭遇到官軍的圍剿,也能夠回到延安喘息,等待再次造反的機會。”

身體虛弱的徐光啓,忍不住慢慢站起來了,他完全沒有想到,鄭勳睿居然對延安府有着如此清晰的認識,崇禎二年延安府大旱,全年無雨,耕地幾乎是顆粒無收,崇禎三年延安府再次遭遇災荒,也正是因爲這樣的情況,皇上對延安府諸多的反賊,心存憐憫,同意了三邊總督楊鶴的以安撫爲主、剿滅爲輔的作戰方針,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方針明顯是錯誤的,已經投降的流寇,幾乎全部都開始了再次的造反。

“本官沒有想到,鄭大人對延安之情況,如此的通透,看樣子本官不用過多的擔心了,不過本官還是有三個建議,鄭大人若是覺得合適,可以採納,若是覺得不合適,就當本官什麼都沒有說。”

“第一個建議,儘量安撫百姓,民以食爲天,延安連續遭遇到三年的災荒,百姓的確是活不下去了,若是不能夠很好的安撫,幾乎是沒有什麼辦法穩定的。”

“第二個建議,春耕生產爲重中之重,若是不能夠抓好今冬明春的春耕事宜,來年再次遭遇災荒,朝廷也沒有辦法救濟了。”

“第三個建議,整頓官吏,延安府馬懋才,能力平庸,面對盜賊四起的局面,幾乎是手足無措,去歲陝西巡撫吳大人就私下裡寫信了,只是沒有彈劾,加之延安府乃是人人都懼怕的地方,朝廷也難以派遣官員,因爲馬懋才之平庸,導致延安府的局面更加的不可收拾。”

。。。

徐光啓提出的三個建議,的確是不錯的,也是很關鍵的,但鄭勳睿內心還是不舒服,他豈能不知道這些,可目前的關鍵是,延安府已經窮的叮噹響,朝廷大軍數次在延安府境內剿滅流寇,各地官府疲於應付,甚至無法提供充足的糧草,如此的情況之下,他就算是神仙,到延安府去了,也是無可奈何的。

不過他還是要表示感謝。

“徐大人之教誨,下官牢記在心,下官一定不辜負徐大人之期望。”

徐光啓看着鄭勳睿,臉上帶着微笑,微微搖頭。

“本官知道你在想些什麼,巧婦難爲無米之炊,你兩手空空到延安府,能夠做什麼事情,本官說的這些也是空的,不要說你,就算是本官去了,也無可奈何,本官也知道,今日皇上召見你,你肯定會提出來要求的,可否說說提出了什麼要求。”

鄭勳睿嘆了一口氣,說出來了在皇上面前提出來的三個要求,可惜皇上只是答應了兩個。

徐光啓聽的眼睛裡面出現了精光。

“好的很啊,本官看樣子是杞人憂天了,你早就想到這些了,虧得本官多嘴。”

徐光啓慢慢走到了鄭勳睿的身邊,面容嚴肅的開口了。

“清揚,你是殿試狀元,老夫本不是殿試主考官,按說不應該提出來此等的要求,你若是不嫌棄,老夫欲認下你這個學生,如何。”

鄭勳睿的身體微微抖動了一下,迅速站起身來了。

“恩師請受學生一拜。”

看着鄭勳睿恭恭敬敬的行禮,徐光啓沒有拒絕。

“清揚,你在朝中的表現,老夫都是知道的,你沒有攀附周大人和溫大人,這一點老夫內心明鏡,老夫今日冒昧了,主動認下你這個學生,是想着你能夠大有作爲,爲朝廷效力,老夫既然認下了你這個學生,若是沒有見面禮,那是說不過去的。”

徐光啓走到了鄭勳睿的面前,輕輕拍了拍肩膀。

“老夫在戶部還說得上話,昨日就給戶部打過招呼了,給你提供白銀十萬兩,你也知道朝廷幾乎是拿不出來銀子了,若是府庫充盈,定不止這些銀子的,十萬兩白銀,能夠起到一些作用,希望你能夠好好的使用,老夫相信你能夠治理好延安府,只要治理好了延安府,流寇的勢頭就會大大減弱的。”

一直到這個時候,鄭勳睿的臉上才真正的露出了微笑,十萬兩白銀,對於整個的延安府來說,的確是不算多的,但真的能夠解決很多問題,再說他已經是徐光啓的學生,日後就能夠受到徐光啓的照顧,有了這樣的一層關係,他在延安府就可以放開手腳幹了。

第113章 險鑄大錯第712章 朱仙鎮之戰(2)第627章 不同的態度第429章 真正的變化第582章 徵召軍士第622章 襄陽失陷(5)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451章 突然而來的變故第450章 出征第156章 雷霆動作第224章 西安古城第483章 誓言第962章 也算是尊嚴第821章 無條件的服從第884章 命該如此第15章 新鮮的玉蜀黍第441章 李巖的智慧第304章 結盟第702章 進一步的預判第676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657章 寇白門第751章 決定性的錯誤第274章 沒有出路第911章 悲哀的撤離第191章 證據鏈第85章 相互考證第32章 府試案首第634章 蠢蠢欲動第651章 露崢嶸第636章 用強第839章 潼關之戰(5)第279章 預料之中第169章 出乎預料第819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2)第44章 初次交鋒第638章 面對選擇第848章 自作孽第591章 初顯身手第857章 捨命的差事第817章 自負的代價(3)第633章 掣肘第579章 熊文燦的目的第818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1)第520章 精心的部署第916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2)第323章 突破口第515章 慘敗(4)第18章 少年強則國強第250章 用事實說話第939章 海外奠基之戰(1)第562章 天助(1)第689章 焦灼(1)第3章 黑子第519章 響鼓也需重錘第955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765章 明智的選擇第44章 初次交鋒第499章 穩不住第680章 調整俸祿第788章 不着急第447章 一萬對十一萬第299章 精確的部署第591章 初顯身手第790章 權力佈局第264章 不高興第791章 該快則要快第453章 神一般的判斷第968章 內外交困第994章 豐鎮之戰的翻版第686章 張獻忠的能力和野心第469章 本性第708章 不是一條心第500章 腹背受敵第399章 理清頭緒第61章 道不同(1)第439章 局勢惡化第887章 小問題大奧妙第686章 張獻忠的能力和野心第816章 自負的代價(2)第219章 不算勝利第727章 天妒英才(3)第437章 內閣震動第759章 最殘酷的戰鬥第250章 用事實說話第561章 條件第464章 進退維谷第955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829章 重要的決斷第713章 朱仙鎮之戰(3)第831章 各懷鬼胎第834章 讓你無話可說第251章 防患於未然第431章 過度自信是自負第244章 算是智慧第186章 初現端倪第545章 提前預計第348章 用兵當用強(2)第164章 精心準備第322章 黑幕第287章 親情選擇
第113章 險鑄大錯第712章 朱仙鎮之戰(2)第627章 不同的態度第429章 真正的變化第582章 徵召軍士第622章 襄陽失陷(5)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451章 突然而來的變故第450章 出征第156章 雷霆動作第224章 西安古城第483章 誓言第962章 也算是尊嚴第821章 無條件的服從第884章 命該如此第15章 新鮮的玉蜀黍第441章 李巖的智慧第304章 結盟第702章 進一步的預判第676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657章 寇白門第751章 決定性的錯誤第274章 沒有出路第911章 悲哀的撤離第191章 證據鏈第85章 相互考證第32章 府試案首第634章 蠢蠢欲動第651章 露崢嶸第636章 用強第839章 潼關之戰(5)第279章 預料之中第169章 出乎預料第819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2)第44章 初次交鋒第638章 面對選擇第848章 自作孽第591章 初顯身手第857章 捨命的差事第817章 自負的代價(3)第633章 掣肘第579章 熊文燦的目的第818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1)第520章 精心的部署第916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2)第323章 突破口第515章 慘敗(4)第18章 少年強則國強第250章 用事實說話第939章 海外奠基之戰(1)第562章 天助(1)第689章 焦灼(1)第3章 黑子第519章 響鼓也需重錘第955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765章 明智的選擇第44章 初次交鋒第499章 穩不住第680章 調整俸祿第788章 不着急第447章 一萬對十一萬第299章 精確的部署第591章 初顯身手第790章 權力佈局第264章 不高興第791章 該快則要快第453章 神一般的判斷第968章 內外交困第994章 豐鎮之戰的翻版第686章 張獻忠的能力和野心第469章 本性第708章 不是一條心第500章 腹背受敵第399章 理清頭緒第61章 道不同(1)第439章 局勢惡化第887章 小問題大奧妙第686章 張獻忠的能力和野心第816章 自負的代價(2)第219章 不算勝利第727章 天妒英才(3)第437章 內閣震動第759章 最殘酷的戰鬥第250章 用事實說話第561章 條件第464章 進退維谷第955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829章 重要的決斷第713章 朱仙鎮之戰(3)第831章 各懷鬼胎第834章 讓你無話可說第251章 防患於未然第431章 過度自信是自負第244章 算是智慧第186章 初現端倪第545章 提前預計第348章 用兵當用強(2)第164章 精心準備第322章 黑幕第287章 親情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