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框架形成

bookmark

九月到來,期盼得到讀者大大更多的支持,拜謝了。 ,

漕運如此重大的事宜,孤軍奮戰是不可能有什麼成效的,必須要有官府和百姓的配合,此次漕運任務的順利完成,得益於鄭家軍的強悍,可是這樣的情形只是暫時的,鄭家軍不可能長時間從事漕運事宜,鄭家軍有自身的任務,不斷髮展強大才是其目前該做的事情。

早在動手之前,鄭勳睿就有着深遠的計劃,第一步是嚴懲作惡多端的官吏,以及漕幫,在此基礎上樹立起來漕運總督府的威望,但也要維持地方官府的正常運轉,應該說這一步的目的基本達到了,被鄭勳睿訓斥的近五百官吏回到地方之後,變得格外的老實,老老實實做事情,再也不敢打漕糧的主意,對於漕運總督府下達的文書以及告示,都是不折不扣的執行,這些官吏也維持了地方官府正常的運轉,讓各地慢慢平靜下來。

第二步就是官吏必須配備到位了。

漕運總督府六房的司吏、典吏以及承差,幾乎都更換了,文坤成爲了正八品的知事,統管六房,當然在重大的事情方面,文坤還是要及時給鄭勳睿稟報的,而且在處理日常事物的時候,也是充分尊重徐望華的意見建議。

但這僅僅是開始,地方官吏的配備,以及衛漕兵丁的調整,同樣要着手進行,畢竟漕運牽涉到方方面面,而且僅僅是官府的動作,也是不行的,既然打掉了漕幫,那就應該有相應的地方組織來協調漕運的相關事宜,畢竟官府的官吏對漕運不可能特別的熟悉。俗話說得好,隔行如隔山,大明的官吏,對商賈事宜都不是特別的熟悉,這是因爲體制緣故造成的,短時間之內也不可能改變。如此的情況之下,就必須有民間組織出面來協調漕運的事宜。

這第二步是整治是否能夠成功的關鍵。

所以鄭勳睿的絕大部分精力,都放到這上面了,他的計劃是很深遠的。

漕運並非最爲重要的事宜,說起來就是利用京杭大運河貫穿南北的物資交流,這個任務並不是很複雜,無非是掌管此事的官吏,以及民間的某些協調組織,產生了邪念。加之這裡面有東林黨人插手了,讓漕運變得異常的複雜,也變得黑幕重重,一旦斬斷了其中的利益鏈條,漕運就能夠變得簡單了。

鄭勳睿的主要精力,還是在鄭家軍的建設方面。

此次端掉了十大漕幫,順帶也清除了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漕幫,鄭家軍繳獲了三千萬兩白銀。這些銀子可以做大事情了,同時鄭勳睿和鄭家軍都來到了南方。淮安靠近南京,鄭勳睿計劃的壯大鄭家軍實力、潛心研發火器的計劃,可以開始考慮和實施了。

讓鄭家軍成爲一支無堅不摧的軍隊,這纔是鄭勳睿最爲要緊的事情。

相關的奏摺早就送到京城去了,不過皇上的聖旨和吏部的敕書遲遲沒有下來,鄭勳睿也不好催促。這期間他接到了楊廷樞的來信,楊廷樞仔細說了京城裡面的波動,說到朝野對淮安發生的事情,還是有着很多議論的,但是皇上沒有專門提及此事。早朝也沒有議論這件事情,幾個押解到京城的知府,關在大理寺的監牢裡面,暫時也沒有人理睬。

京城裡面如此平靜的局面,應該是在鄭勳睿的預料之中的,他早就做過前期的準備事宜,寫了好幾封信,穩住了某些人的情緒,要不然出現這麼大的事情,京城裡面豈不是炸鍋了。

聖旨和敕書遲遲不下來,鄭勳睿想到了東林黨人。

淮安的動作,應該是威脅到東林黨人的根基了,且不說京城,就說南方,東林黨人引以爲豪的黃道周都親自出面了,可見東林黨人是察覺到了危險的,只不過沒有地方着手。

當然鄭勳睿有着絕對的信心,這一次的動作,迅雷不及掩耳,東林黨人不可能做出很好的準備,也想不到其他的辦法來應對,不僅僅是這樣,一旦做好了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所有事宜,接下來鄭勳睿就要開始對準南方的那些士大夫和商賈了。

所以鄭勳睿不着急,耐心等待皇上的聖旨或者是吏部的敕書。

十一月初一,吏部的敕書終於到了。

史可法出任巡漕參政,馬士英出任督催參政,粟建成出任押運參政,三人的品階皆爲從三品。

樑興力出任巡漕御史,趙單羽出任督催御史,兩人的品階皆爲正七品。

曹馳出任巡漕主事,顧夢麟出任倉場主事,文坤出任漕運總督府知事,三人的品階皆爲正八品。

馬祝葵出任淮安府知府,羅昌洛出任揚州府知府,李長順出任廬州府知府,黃輝旭出任鳳陽府知府,馬代坤出任徐州知州,李攀龍出任山陰縣知縣。

鄭錦宏兼任衛漕都指揮使。

史可法原爲西安府知府,馬士英原位延綏巡撫,粟建成原爲秦王府長史司長史,其中的史可法和馬士英,是鄭勳睿早就想着帶到淮安的,至於說粟建成,那是他與秦王朱存樞之間的秘密協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這是鄭勳睿的風格。

樑興力和趙單羽,兩人以前分別是溧水縣主薄和句容縣主薄,正八品,這次調整爲巡漕御史和督催御史,成爲正七品的官員,連升兩級。

曹馳和顧夢麟,以前就是陝西巡撫衙門的知事,此次跟隨到淮安來,出任巡漕主事和倉場主事,表面上看還是正八品,但職責完全不一樣了,特別是顧夢麟,要知道漕運的倉儲事宜,都是倉場主事直接管轄的,官雖然不大,權力不小。

馬祝葵、羅昌洛、李長順、黃輝旭、馬代坤和李攀龍等人,都是鄭勳睿擔任延綏巡撫時候的得力干將,此次全部抽調到淮安來,幫助鄭勳睿掌控四府三州。

如此的做法,讓鄭勳睿有些愧對文震亨,畢竟這一次的抽調,讓文震亨失去了不少得力的干將,不過早在這之前,鄭勳睿就給文震亨寫信說明情況了,相比較來說,淮北的地位遠遠要比陝西重要。

如此調整之後,鄭勳睿牢牢掌控了漕運的所有事宜,漕運最爲關鍵的幾個環節,分別是巡漕、督催、押運和倉儲,這些位置上面,悉數都是鄭勳睿的心腹,再說四府三州,最爲關鍵的四府,新任知府全部都是鄭勳睿信任的官員,三州之中,徐州的位置最爲重要。

至於說山陰縣,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乃是漕運總督府衙所在地,也是漕運碼頭所在地,這裡的知縣,必須是鄭勳睿的心腹。

此外大調整的就是鄭家軍。

鄭錦宏以鄭家軍總兵的身份,兼任衛漕都指揮使,管控衛漕兵丁,楊賀、劉澤清、洪欣濤、洪欣貴、洪欣瑜、王允成出任鄭家軍副總兵,其中楊賀主管鄭家軍日常訓練,協助鄭錦宏做好軍士招募事宜,側重於管理斥候營,劉澤清主管鄭家軍後勤供給,側重於管轄騎兵營,洪欣濤駐紮在陝西,負責與草原部落互市的事宜,洪欣貴主管騎兵營,洪欣瑜主管親兵營,王允成主管步卒。

蘇從軍、蘇蠻子和王小二等人,皆升任鄭家軍參將。

鄭凱濤出任鄭家軍遊擊將軍。

可以說,此次吏部和兵部的敕書,讓鄭勳睿獲得了完勝,他充分把握住了一切的機會,已經牢牢掌控了整個的淮北以及漕運事宜,而且通過這次的機會,加強了鄭家軍的建設。

可不要小看這樣的調整,他爲鄭勳睿日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發的基礎。

播得秋風,纔有夜雨,這是鄭勳睿辛苦運作的結局。

張鳳翼能夠出任內閣次輔,楊一鵬能夠成爲內閣輔臣,這裡面都有鄭勳睿的功勞,與內閣首輔溫體仁之間,鄭勳睿也是很注意關係的,更加重要的是,鄭勳睿與秉筆太監高起潛的關係很是融洽,這是不容小覷的關係,讓鄭勳睿能夠在皇上心目中留下好的印象。

鄭勳睿很明白,距離他羽翼豐滿還有一段時間,但架子已經搭起來了,接下來就看下一步該如何的努力了,淮北乃是大明最爲富庶的地方之一,鄭家軍在這裡立足,能夠得到充足的補給,有了銀子,才能夠大規模的發展和建設鄭家軍,一旦鄭家軍具有了不俗的規模,那麼他就可以徹底決定自身的命運了。

當然,後面的路還很是艱辛,從北方傳來的消息,以及文震亨的來信,鄭勳睿得知了,逃離四川的李自成和張獻忠等人,再次開始在山西、河南以及湖廣一帶活動了,而且規模還不小,至於說後金韃子,遭遇上次的敗績之後,絕不會善罷甘休的,短時間的休整之後,肯定會有大動作,畢竟皇太極掏出了一千多萬兩白銀,這不是小數目,對於後金會有着很大的影響,皇太極急切期盼得到彌補。

敕書宣佈之後,鄭勳睿有了一直豪邁的心思,他感覺到面前的道路突然變得寬闊了,今後的選擇也更多了,是繼續維持大明王朝的統治,忠於皇上,還是另立爐竈,重頭再來,讓大明王朝興旺發達,屹立世界之巔,變成了比較現實的問題了。

第420章 乾脆果斷第636章 用強第536章 總有意外第447章 一萬對十一萬第167章 末路第34章 嚴師第875章 高起潛的貢獻第549章 也是必然第756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2)第701章 低頭就是出路第419章 後悔無門第320章 阿炳爺第540章 狂妄的代價(4)第286章 亡羊補牢第310章 調整之前第858章 城破第761章 齊聚南京第132章 先軍策略第212章 全面部署第358章 血戰(2)第364章 必須穩定第256章 不幸言中第659章 爭取最大支持第59章 陳子龍第229章 狠下決心第453章 神一般的判斷第403章 桃花運第1000章 瀋陽之戰(4)第514章 慘敗(3)第372章 開始籌備第373章 范文程的恥辱第837章 潼關之戰(3)第572章 明晰的調整第357章 血戰(1)第55章 明確目標第270章 絞殺第446章 求助第171章 家人團聚第214章 困獸猶鬥第257章 湖廣告急第120章 夫唱婦隨第287章 親情選擇第79章 主婚第541章 狂妄的代價(5)第535章 大戰部署第223章 文震孟的努力第577章 依靠的是自身第888章 權力集中第675章 矛盾重重(2)第606章 不給面子第15章 新鮮的玉蜀黍第908章 都要拼命了第482章 吳偉業的心思第11章 家務事第588章 痛心(1)第904章 關寧錦防線第589章 痛心(2)第185章 奇怪的調整第492章 連鎖反應第753章 大氣的部署第782章 閃電戰(12)第285章 這是天意第745章 兩極分化第254章 側重點第313章 責任重大第167章 末路第392章 報復第521章 幕僚班子第281章 鶴蚌相爭第966章 砍瓜切菜第165章 選擇正面對決第764章 周延儒的老辣第494章 摘牌第352章 節節勝利(2)第665章 雲山霧罩第489章 老將出馬第403章 桃花運第569章 京城故事(3)第697章 收復襄陽府城(1)第458章 洛陽古城第195章 絕望的戰鬥第623章 襄陽失陷(6)第544章 狂妄的代價(8)第978章 醒悟太遲第450章 出征第545章 提前預計第629章 上當的感覺第202章 洪承疇的命令第303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4)第369章 絕不退縮(1)第262章 一錘定音第155章 榆林總兵第757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3)第410章 毛瑟槍第95章 民有三苦第789章 碰釘子的第502章 恐金症第139章 大勝第97章 吉榜第524章 拼死抵抗
第420章 乾脆果斷第636章 用強第536章 總有意外第447章 一萬對十一萬第167章 末路第34章 嚴師第875章 高起潛的貢獻第549章 也是必然第756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2)第701章 低頭就是出路第419章 後悔無門第320章 阿炳爺第540章 狂妄的代價(4)第286章 亡羊補牢第310章 調整之前第858章 城破第761章 齊聚南京第132章 先軍策略第212章 全面部署第358章 血戰(2)第364章 必須穩定第256章 不幸言中第659章 爭取最大支持第59章 陳子龍第229章 狠下決心第453章 神一般的判斷第403章 桃花運第1000章 瀋陽之戰(4)第514章 慘敗(3)第372章 開始籌備第373章 范文程的恥辱第837章 潼關之戰(3)第572章 明晰的調整第357章 血戰(1)第55章 明確目標第270章 絞殺第446章 求助第171章 家人團聚第214章 困獸猶鬥第257章 湖廣告急第120章 夫唱婦隨第287章 親情選擇第79章 主婚第541章 狂妄的代價(5)第535章 大戰部署第223章 文震孟的努力第577章 依靠的是自身第888章 權力集中第675章 矛盾重重(2)第606章 不給面子第15章 新鮮的玉蜀黍第908章 都要拼命了第482章 吳偉業的心思第11章 家務事第588章 痛心(1)第904章 關寧錦防線第589章 痛心(2)第185章 奇怪的調整第492章 連鎖反應第753章 大氣的部署第782章 閃電戰(12)第285章 這是天意第745章 兩極分化第254章 側重點第313章 責任重大第167章 末路第392章 報復第521章 幕僚班子第281章 鶴蚌相爭第966章 砍瓜切菜第165章 選擇正面對決第764章 周延儒的老辣第494章 摘牌第352章 節節勝利(2)第665章 雲山霧罩第489章 老將出馬第403章 桃花運第569章 京城故事(3)第697章 收復襄陽府城(1)第458章 洛陽古城第195章 絕望的戰鬥第623章 襄陽失陷(6)第544章 狂妄的代價(8)第978章 醒悟太遲第450章 出征第545章 提前預計第629章 上當的感覺第202章 洪承疇的命令第303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4)第369章 絕不退縮(1)第262章 一錘定音第155章 榆林總兵第757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3)第410章 毛瑟槍第95章 民有三苦第789章 碰釘子的第502章 恐金症第139章 大勝第97章 吉榜第524章 拼死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