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人口的流入,北港開墾的規模也在逐漸變大。
從府中出來之後,上了馬車,這輛馬車是李大官人親自指導工匠製作的,仿照的是歐洲四輪馬車。
四輪馬車對路面要求比較高,需平坦路面,不同於中國的二輪馬車,只要有路就能行。
爲什麼造這輛四輪馬車呢?主要是由於我們李大官人好享受的性子,二輪馬車坐的時間久了容易把人顛散,而四輪馬車乘坐起來更舒服些。
之所以四輪馬車更舒服,原因就是這輛四輪馬車採用前後輪獨立懸掛,是不是聽起來很高科技?
這個獨立懸掛與後世不同,只是簡單的前面兩個輪子裝在一個車架上,後輪兩個輪子裝在另一個車架上,後面的車架架在前面的車架上,由一根立軸轉輪連接,實際上是兩個兩輪車的組合,這種四輪馬車走在平坦路面上顛簸相比二輪馬車要小得多。
只是這個立軸轉輪打造頗爲麻煩,現今的加工技術非常落後,打造一根立軸轉輪需用時幾個月,所以這種四輪馬車暫時不可能大規模推廣,只做爲李大官人的專屬座駕。
坐在馬車上,還是感覺有些顛簸,主要是減震彈簧現今無法制作,這個彈簧對鋼材要求很高,如今的冶煉技術還無法達標,沒辦法,只能將就了。
此時馬車的前後方、側方都有親衛隨行,每天下午李大都會出來巡視一番,路上百姓都知道這輛古怪馬車是幫主的座駕,老遠看見就開始讓開道路,避讓幫主通行。
坐在馬車上,透過車簾可以看到外面的景緻,這兩年,建造司在這一片建造了多座小院,這些院落離飛魚幫總部很近,周邊環境頗爲雅緻,當然了能住在這裡的也都是飛魚幫頂層人物。
馬車行在青石板路面上,路面非常平整清潔,頗爲好走。
出了這片院落,前面就是土路了,這些土路是用夯土加一些石灰、石子,然後用滾石壓實,路面也頗爲平整;路兩旁挖有排水溝渠,得益於這些溝渠,下雨天的時候,雨水都會從這些溝渠流走,路上就不會太過泥濘。
土路周邊都是田地,透過車窗往外看,到處是綠油油的一片,一些百姓們正在田間除草,放眼望去,一望無盡的田地間分佈着數百處的村寨,不再都是土樓,最近兩年修建的多是普通磚石結構的民房,這些都是移民們的聚居點。
再往前走一段,這邊分佈着多個養殖場,有豬場、雞場、鴨場……,一些壯婦僱工正在裡面忙碌着,餵食、打掃雞圈、豬圈,鏟的牲畜糞便則是一車車運走,這些糞便現今是最好的肥料。
看了一會,馬車就折返了,他突然想去看看船廠,上次帶回的幾個洋人造船匠,已是設計好了一款船型,圖紙李大看過,因爲李大不懂造船,所以也看不出所以然,既然他們圖紙都出來了,於是就批准了建造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