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發展,只是需要時日,未來可見大員島一定會非常的繁榮強盛。
在隆隆炮竹聲中,萬曆四十七年到了,這一年發生了一件大事,致使後金做大。
因努爾哈赤起兵反明,明廷決定在遼東聚集兵馬,一股殲滅後金。
二月時明軍在遼東集結了8萬6千兵馬,又有朝鮮1萬3千人,盟友海西女真夜赫部一萬人,總計11萬多人,號稱20萬,由兵部左侍郎楊鎬指揮。
此時楊侍郎犯了一個大忌,幾路分兵出擊:
總兵馬林率1萬5千人,出開原,入渾河上游地區,從北面進攻;
總兵杜鬆率3萬主力,由瀋陽出撫順關,入蘇子河谷,從西面主攻;
總兵李如柏率2萬5千人,從西南面進攻;
總兵劉綎率兵1萬餘人,會合朝鮮軍共2萬餘人,經寬甸沿董家江北上,由南面進攻。
如此部署,致使明軍分散,要知道努爾哈赤當時麾下戰兵可是接近6萬,而且各個兇悍,最終明軍被被各個擊破。
西路明軍在薩爾滸附近全軍覆沒,總兵杜鬆戰死。
東路明軍同樣戰敗,總兵馬林率部突圍,後在守城之戰中戰死。
南路明軍在總兵劉綎戰死後,全軍潰散。
這一戰之後,明廷勢力逐漸被清除遼東,這纔有了後來的大清朝,乾隆曾有一段話描述了此戰的影響:
“爾時草創開基。篳路藍縷。地之裡未盈數千。兵之衆弗滿數萬。惟是父子君臣。同心合力。師直爲壯。荷天之龍。用能破明二十萬之衆。每觀實錄。未嘗不流涕動心。思我祖之勤勞。而念當時諸臣之宣力也。謹依實錄。敘述其事如左。鐵背山頭殲杜鬆,手麾黃鉞振軍鋒;於今四海無爭戰,留得艱難締造蹤。”
當這一戰結果傳到北港時,李大有半個月沒有出門,一時間北港流言四起,因爲之前幫主只要人在北港,必每日出來視察,從未有過這種舉動,大夥都擔心幫主出了什麼意外。
北港立時有些人心惶惶,最直接的反應就是北港米價上漲,要知道,現今北港可是開墾了大量良田,是不可能缺糧的,但如今的情形卻是,北港的多家米鋪被搶購一空。
飛魚幫衆頭目此時也是一頭霧水,大夥這段時間求見幫主,都被幫主的親衛攔在門外,這種事可是從未有過的。
就在大夥懷疑幫主出了什麼意外,準備強行闖入新府的時候,親衛頭領李小柱出現了,只聽他高聲說道:“幫主有令,一個時辰後,所有人在聚義堂中等候”。
這段日子,李大把自己關在屋中,實則他是被驚到了,歷史的滾滾車輪一直在往前碾壓,他的前途命運會怎麼樣?他的家人與北港百姓是否都難逃此劫?
一切的一切,讓李大有些喘不過氣來。
穿越者李大在此刻盡顯無奈之色,因爲不懂工科,短時間內就不可能帶領北港走上工業革命之路,沒有工業機器的輔助,面對兇悍的八旗勁旅,自己會是對手嗎?
這些時日來,家人們(母親、小弟、小妹、妻子王秀)一直陪伴在李大身邊,這讓李大感覺到了自己不是孤家寡人,隨之那種無力感也在慢慢消失,看着他們,李大重新燃起了鬥志。
一個時辰之後,李大重新出現在了聚義堂中,看到李大,大夥不約而同的鬆了口氣。接着李大就開始聽大夥彙報,好把這段時間落下的政務補上。
聽到幫主安然無恙,北港百姓們都是大大鬆了口氣,米價重新回落,再也沒人去搶米了,北港的一切重回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