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圍攻復州城

當天下午圍城的“紅旗軍”人馬得知蓋州建奴派遣的援軍被騎兵兄弟們殺得大敗虧輸丟了二百餘人,頓時爆發出陣陣歡呼聲。

在城頭注視明軍的後金軍忽然聽見明軍那裡發出巨大動靜一個個繃緊了神精,他們弓上弦刀出鞘默默等待即將打響的攻防戰。

後金軍沒見着明軍大舉進攻,只瞧見了興奮不已的劉在旗舉着用鐵皮鍍錫做成的大喇叭口喊話。

劉在旗把明軍擊敗蓋州援軍的事實誇大了三倍,他告訴復州守軍,一千餘蓋州來援的建奴被“紅旗軍”騎兵營擊潰。

就在復州守軍將信將疑之時,三百左右端着銃的明軍刺刀上挑着二百餘血淋淋的建奴首級,舉着兩面牛錄額真大旗,押着二十七個俘虜出現了。

以前膽小如鼠的劉在旗此刻挺直身子舉着大喇叭跟着隊伍接近復州城,他指着建奴的旗幟嚷嚷道:

“這是什麼?這是你們的牛錄額真戰旗,如果明軍沒有擊潰一千餘援軍,會繳獲兩面戰旗嗎?”

劉在旗又拎起一顆還在滴血的腦袋繼續道:“這是一個牛錄額真的首級,他的名字叫做葛爾都呱,隸屬於正藍旗,這是一顆巴牙喇拔什庫的腦袋,名字叫做……”

他演講得吐沫橫飛,還一一翻看建奴的腰牌大聲讀出內容,血淋淋的事實擺在面前,不僅僅復州漢人相信了,連建奴都深信不疑,納海頓時愁腸百結。

被綁成一串的二十七個建奴俘虜被明軍牽着繞着復州城轉了一圈,腦後的小辮子隨風擺動,顯得無比滑稽。明軍都在哈哈大笑。

本來就軍心浮動的復州城更加雪上加霜,漢人絕大多數都存了等待明軍攻城之時反戈一擊的心思,建奴正兵都覺得前途堪憂,他們在琢磨着到了最緊要關頭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尋到自己的戰馬。

納海何嘗不知復州城難守,他已經後悔沒有及時作出棄復州而走集中兵力固守金州的決定。他其實是遼南建奴駐軍的主將之一,復州、金州都是他的轄區。

建奴的糧食緊張,各路將領都極其重視秋收,納海也不例外,他是因爲要組織秋收故而離開金州來到復州指揮秋糧入庫。

誰能想到可惡的“紅旗軍”就在復州軍民爲了搶農時日夜勞作剛剛完成秋收之時就殺奔應該屬於後方的復州,此時納海當然不能直接放棄復州跑去金州。

本來他還存有幻想,自己固守復州城,金州和蓋州方向的駐軍應該不會無動於衷,總要有所動作,說不定明軍吃不消三面受敵又從海上退走也未可知。

今天下午這樣的期望破滅了,兩面牛錄額真大旗被明軍繳獲,這就意味着蓋州方向的援軍損失不小,短期內恐怕不可能給予復州支援。

得到援軍被明軍打敗的消息,見異思遷的漢軍應該比比皆是。復州城裡的守軍除了八旗子弟人人都不可以信任,而這些人的數量是大金軍的幾倍,納海如芒在背。

好不容易熬到夕陽西下看着明軍退走了納海才略微輕鬆,爲了防止明軍夜間發動偷襲,他命令八旗子弟兵親自守夜,不能相信那些阿哈。

納海一夜未眠,他久經戰陣,大金軍奪取遼東城池之時大多數是採用裡應外合夜襲破城,他當然擔心漢軍乘着夜色放明軍入城,親自帶着衛隊巡夜,不許任何人發出喧譁聲,發現夜裡有漢人走動殺無赦。

黃漢根本沒打算髮動夜襲,因爲“紅旗軍”銃手能夠精準射擊,有效殺傷距離遠遠大於建奴的步弓,在視線良好的情況下發動奪城之戰有利於我軍。

“紅旗軍”兵力不足,黃漢不準備四面圍攻復州城,而是選擇突破北面的鎮海門。

其餘二門都採取結硬寨設置路障的辦法阻礙建奴騎兵奔逃,不苛求全殲突圍的人馬,以在減少我軍傷亡的前提下給予建奴大量殺傷即可。

這完全是量力而行,“紅旗軍”出動的總人數還不足一萬,減去水手、炮手、隨軍勞役,再減去留着機動的騎兵,能夠在圍城之時參與攻擊的也就兩三千人而已。

第二天一大早,明軍還是如昨天下午那樣展示俘虜和首級,還是不斷喊話提醒漢人和葉赫部女真反戈一擊,他們始終保持在擡槍的二百步射程之外。

由於明軍押着俘虜不斷遊走,復州佈置在北城牆段的兩門紅夷大炮和幾門佛郎機炮沒法瞄準,因此明軍雖然在炮火射程之內復州城頭的火炮也沒有打響。

建奴也知道打炮不容易,最好選擇明軍密集衝鋒之時予以打擊,因此沒有嚴令漢軍炮手開炮。

其實他們也是投鼠忌器,畢竟那裡有幾十個被俘的八旗軍,炮彈又不長眼,真的打死了族人恐怕會惹麻煩,因此他們選擇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誰知宋鵬飛要的就是敵人被麻痹不會輕易開炮的結果,他是步兵營主將,經常看炮兵訓練,瞭解炮火的威力和射程。

他早就通過觀察城頭紅夷大炮的位置和仰角大體估算着萬一建奴開炮,炮彈的大致落點,他帶着麾下其實根本沒有在炮彈落點範圍內停留。

宋鵬飛一直帶着三百一級射手在接近復州鎮海門,也一直密切觀察城頭的炮位,發現建奴根本不知道命令漢軍炮手調整仰角瞄準他們這支隊伍樂不可支,

劉在旗跟宋鵬飛很熟悉,去年春天就是宋鵬飛替他求情,他才得以留下性命,宋鵬飛是他心中的恩主之一。

見到已經是朝廷正三品衛指揮使的宋鵬飛親自帶隊來進行攻心戰,劉在旗立刻明白今天肯定不是繼續宣傳瓦解敵軍那麼簡單,我軍肯定會採取行動。

劉在旗表現得很積極,依舊舉着大喇叭跑在隊伍前喊話。復州城頭的建奴守軍都冷眼看着劉在旗表演,漢人此時被建奴驅趕,已經沒有幾個能夠在城頭瞧熱鬧。

到了晌午之時押着俘虜遊行的明軍突然發難,那是一百餘端着銃的明軍忽然舉銃瞄準鎮海門方向噼裡啪啦打響,還有一百餘人飛速往城門方向奔跑。

第九百三十一章:控制廣渠門第五百九十五章:歸來第七百一十章:標準化第一百五十六章:連降三級第二百四十九章:富貴險中求第四百一十七章:對轟第六百二十九章:五年平遼第七百三十九章:聯合流寇第四百二十八章:害人不淺第九百三十七章:求心所安第八百五十章:孤城難守第五百七十六章:感動崇禎第四百五十九章:釜底抽薪第七百四十六章: 閻應元第二百九十七章:永平副將第二十九章:墜馬第九百章:三叩九拜第九百二十九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百五十三章:太野蠻了第五百一十二章:好快刀!第六百三十二章:奴酋稱帝第五十一章:先聲奪人第六百五十九章:人馬第二百四十一章:驚愕莫名第一百七十六章:補充兵額第八百零四章:背鍋俠第六百三十六章:權衡再三第八百五十章:孤城難守第一百二十七章:感恩戴德第三百七十六章:弗朗機炮第七百一十章:標準化第五百三十五章: 權衡第四百零四章:餿主意第二百八十八章:平叛第三百七十七章:無往而不利第一百零五章:投名狀第七百九十一章:狗咬多鐸第一百四十八章:打祖可法第八百零五章:功虧一簣第八百零四章:背鍋俠第四十三章:以戰養戰第八百七十六章:和平演變第七百四十七章:徐光啓科學院第一百章:步步爲營第七百七十七章:驅虎吞狼第二百二十五章:跑錯地方了第三十四章:一段佳話第九百一十四章:召喚第四百七十章:圍獵第五百六十章:量力而行第五百七十一章:京師再次戒嚴第五百六十章:量力而行第一百零四章:裴家西溝村第三百四十五章:鷹巢墩第二十一章:回家第六百一十九章: 歸師勿掩第八百六十五章:海西四部第三百三十八章: 狙擊第二百三十一章:既定戰術第三百零四章:圍攻復州城第三百八十二章:再拓土二百里第二百零四章:天子口諭第三百二十六章:繼續北上第五百零五章: 初戰告捷第五十五章:收羅人才第二百八十章:燧發槍第七百六十九章:圍獵葛布什賢超哈第二百九十九章:成竹在胸第九百二十八章:司馬昭之心第二百八十七章:叛亂第四百九十六章:故土難離第六百六十章:殺來了第六百四十四章: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五百三十八章:忠義堡第二百七十六章:永平參將第九百二十一章:傳國玉璽第六百三十七章:一片譁然第三十九章:決絕第八百九十七章:立錐之地第一百三十九章:巧取榛子鎮第三百五十三章:今嫌紫蟒長第二百一十二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七百五十九章:鄭芝虎第六百八十七章:大決戰第二百二十八章:韃子第七百八十二章:不可饒恕第八十三章:代入感第六十九章:交換第五十八章:皇帝長了面子第四十一章:子弟兵第七百一十四章:好狗第一百二十九章:中計第八百一十四章:萬劫不復第九百五十五章:洪承疇來投第二十八章:襲擊第二百五十八章:變故第一百八十九章:一方樂土第一百八十三章:體察民情第三百九十三章:寧遠城第三十七章:不過癮
第九百三十一章:控制廣渠門第五百九十五章:歸來第七百一十章:標準化第一百五十六章:連降三級第二百四十九章:富貴險中求第四百一十七章:對轟第六百二十九章:五年平遼第七百三十九章:聯合流寇第四百二十八章:害人不淺第九百三十七章:求心所安第八百五十章:孤城難守第五百七十六章:感動崇禎第四百五十九章:釜底抽薪第七百四十六章: 閻應元第二百九十七章:永平副將第二十九章:墜馬第九百章:三叩九拜第九百二十九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百五十三章:太野蠻了第五百一十二章:好快刀!第六百三十二章:奴酋稱帝第五十一章:先聲奪人第六百五十九章:人馬第二百四十一章:驚愕莫名第一百七十六章:補充兵額第八百零四章:背鍋俠第六百三十六章:權衡再三第八百五十章:孤城難守第一百二十七章:感恩戴德第三百七十六章:弗朗機炮第七百一十章:標準化第五百三十五章: 權衡第四百零四章:餿主意第二百八十八章:平叛第三百七十七章:無往而不利第一百零五章:投名狀第七百九十一章:狗咬多鐸第一百四十八章:打祖可法第八百零五章:功虧一簣第八百零四章:背鍋俠第四十三章:以戰養戰第八百七十六章:和平演變第七百四十七章:徐光啓科學院第一百章:步步爲營第七百七十七章:驅虎吞狼第二百二十五章:跑錯地方了第三十四章:一段佳話第九百一十四章:召喚第四百七十章:圍獵第五百六十章:量力而行第五百七十一章:京師再次戒嚴第五百六十章:量力而行第一百零四章:裴家西溝村第三百四十五章:鷹巢墩第二十一章:回家第六百一十九章: 歸師勿掩第八百六十五章:海西四部第三百三十八章: 狙擊第二百三十一章:既定戰術第三百零四章:圍攻復州城第三百八十二章:再拓土二百里第二百零四章:天子口諭第三百二十六章:繼續北上第五百零五章: 初戰告捷第五十五章:收羅人才第二百八十章:燧發槍第七百六十九章:圍獵葛布什賢超哈第二百九十九章:成竹在胸第九百二十八章:司馬昭之心第二百八十七章:叛亂第四百九十六章:故土難離第六百六十章:殺來了第六百四十四章: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五百三十八章:忠義堡第二百七十六章:永平參將第九百二十一章:傳國玉璽第六百三十七章:一片譁然第三十九章:決絕第八百九十七章:立錐之地第一百三十九章:巧取榛子鎮第三百五十三章:今嫌紫蟒長第二百一十二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七百五十九章:鄭芝虎第六百八十七章:大決戰第二百二十八章:韃子第七百八十二章:不可饒恕第八十三章:代入感第六十九章:交換第五十八章:皇帝長了面子第四十一章:子弟兵第七百一十四章:好狗第一百二十九章:中計第八百一十四章:萬劫不復第九百五十五章:洪承疇來投第二十八章:襲擊第二百五十八章:變故第一百八十九章:一方樂土第一百八十三章:體察民情第三百九十三章:寧遠城第三十七章:不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