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不等不靠

這倒不是建奴糊塗,而是明軍救下了許多漢民,許多會騎馬的漢民一直跟着隊伍轉進,人數確實不好掌握。

代善不等不靠出了郝圖阿拉往南徐徐逼近明軍,沿途景象觸目驚心,明軍所過之處居然一個活人都瞧不見,村子只剩下了焦土或者燒黑的斷壁殘垣。

五千建奴習慣了在漢人、蒙古人、高麗人的地盤這樣幹,還真的不適應自己的家園也被如此禍害,一個個氣得暴跳如雷。

代善沒有摸準明軍有多少人馬不敢快速逼近,他只能選擇約束已經氣炸了肺的將佐們,告誡大家不能因爲憤怒而失去理智,對手是狡猾狡猾的“紅旗軍”,說不定他們膽大妄爲在某個山腳等着呢!

可惜代善把敵人想得過於強大,黃漢根本沒有意圖跟後金軍在此時此地發生大戰。

他帶着人馬主動撤退了,只留下了張揚帶着精選的兩個總旗人馬斷後,他們發現建奴的斥候會竭盡所能主動發起攻擊,目的就是造成明軍很強大,如果跟得太緊會很危險。

代善帶着人馬跟了四五天,在離郝圖阿拉三百餘里之時決定止步不追了。

因爲最後三天每天都有斥候失蹤,沿途的村子、山林一片焦土,他們的補給告罄連狩獵都無法進行,再不回去就要面臨餓肚子的風險。

再追的必要性已經不存在,沿途已經沒有了需要救援的大金國子民,追上了明軍不能確保能戰且能勝之也是枉然,還不如在沒有產生大損失的情況下早早的回去。

無可奈何的代善寫奏疏稟告八弟,明軍目的乃是騷擾和劫掠,我大金軍人馬出動後敵騎已然遠遁,郝圖阿拉安然無恙。

介於五千騎不足以南下追擊一直打到金州,他也擔心盛京空虛恐有閃失,因此收兵。

九月十三日,在大淩河城外大營的紅歹是接到這份奏疏得知南邊總算消停了終於略微心安,他巡視被圍困的大淩河城,發現壁壘森嚴,明軍將士們士氣高昂。

由於後金軍主要動作就是圍城,在工事沒有完成之時屢屢被明軍出城偷襲,一直是明軍佔了主動權、佔了上風,後來壕塹體系逐漸完成發揮出防禦作用明軍纔開始吃虧。

祖大壽發現偷襲得不償失之時果斷停止了出城冒險,因此明軍損失有限,手裡還有三百多斬獲,其中有一小半是建奴正兵,一大半是挖戰壕的旗丁或者包衣。

歷史上大淩河城中糧草僅夠幾天之用,圍了沒幾天城中就斷糧,接下來就是殺馬果腹,最後是殺人爲食。現在截然不同,一萬五千關寧軍不認爲會被圍困到明年,連緊急狀態都沒有做,依舊正常吃喝。

由於後金軍根本沒有開始嘗試攻城,因此大淩河城的守軍沒有損失。他們吃得飽、睡得香、體力充沛,甚至認爲後金軍根本打不下這座有一萬五千關寧軍精銳駐守的堅城,因此士氣旺盛。

這是個大問題啊!如果大金軍跟來援的四五萬明軍人馬打得膠着之時,大淩河城裡的一萬多關寧軍精銳不失時機衝出,八旗人馬豈不是兩面受敵?

得想轍,一定要想辦法震懾住祖大壽,讓這小子乖乖地在大淩河城裡呆着,不要在緊要關頭出來添亂。

夜裡紅歹是輾轉反側,一條妙計上了心頭。狼來了的故事廣爲流傳,何不給祖大壽來上演現實版?

一天後代善接到了八弟的手令,他要最少一萬件明軍的鴛鴦戰襖,把盛京現存的明軍八瓣明盔全部算上,大淩河前線需要這些物資打勝仗。

代善也是打出來的大貝勒,當場就明白了八弟的意圖,當天就把繳獲的明軍裝備裝車組隊往大淩河送。

九月十九日,大淩河城已被後金軍圍困了四十八天,祖大壽等等關寧軍將領每天都會巡視、每天都會遙望錦州方向。

這一天關寧軍發現大淩河城西面的建奴營地亂作一團,還有隆隆地炮聲響起,立刻報告主將。

不到片刻,祖大壽、何可綱、祖澤潤、劉天祿、張存仁等等關寧軍將領都來到城頭遠眺。

只見一彪明軍人馬旗幟鮮明,人數過萬,他們吶喊着在後金軍營地裡衝殺,不時有銃聲響起,遠處瞧不真切應該還有明軍,因爲那個方向不時有炮聲炸響。

紅歹是真的很聰明,他在搞假增援釣祖大壽這條大魚的同時真演習,檢驗剛剛成立不久的烏真超哈的戰鬥力和紀律性,也順帶着試試天佑助威大將軍炮。

這樣的佈置其實相當於紅、藍雙方演習,藍方都是穿戴明軍衣甲,組成部分乃是五六千使用鳥銃的烏真超哈和四千八旗精銳三千韃子輕騎兵。

紅方自然是堅守營寨的八旗子弟兵和蒙古輕騎兵,他們依舊穿戴自己的盔甲打自己營伍的號旗。

紅方的預案是頂住藍軍的突然襲擊不得使得他們突入大營接近大淩河城,這時可以較好的檢驗各路堵截部隊到達戰場的時間。

後金軍出動了三萬餘人馬進行實戰演習,動作足夠大,也虧得紅歹是下足了釣餌,否則難以成功。

祖大壽並非浪得虛名之輩,他也是在不間斷的戰鬥中學會了打仗,眼光和經驗都具備,哪裡是那麼容易被騙?

一幫關寧軍主將陪着祖大壽在城頭觀看到了紅歹是故意給他們看到的場景,頓時熱血澎湃,他們立刻下達命令搬空堵死的城門洞,集結本部人馬。

副將何可綱在最短時間內集合了八千人馬,這個數量已經佔了守軍的一大半。

何可綱明確告知將士們道:“兄弟們,咱們苦盼的援軍終於來了,估摸着有好幾萬,他們已經打入建奴大營往大淩河城方向殺來。”

八千人頓時歡呼起來,此刻人人精神抖擻,他們也憋屈壞了,想着今日衝出城池和救援的明軍裡應外合好好殺他一回。

何可綱大聲道:“兄弟們,破敵立功就在今日,大家各自檢查裝備,隨時準備出城殺敵!”

挺胸腆肚的八千將士們齊吼:“虎!虎!虎!”

第三百八十五章:賺錢第六百六十九章:寧武關第二十五章:教育第八百四十二章:厚積薄發第六十二章:天使來了第一百六十七章:掩殺第七百三十章:活捉張存仁第九百零九章:殖民和開拓第四十七章:上賊船第四十二章:逃過一劫第七十六章:出手了第七百八十一章:體面的投降第五百九十八章:明爭暗鬥第七百四十八章:實業興國第八百七十九章:兵敗如山倒第八百九十三章:東南亞第九百一十四章:召喚第五十一章:先聲奪人第九十七章:得手第四百五十四章:震懾第三百八十七章: 耍無賴第三百零四章:圍攻復州城第五十三章: 發大財第五百七十八章:鷹犬第五百一十一章:插翅虎第三百零七章:明軍殺來了第六百六十五章:三路出擊第五百二十八章:出兵東征第二百三十四章:牛刀小試第八百六十章:有口皆碑第五百零一章:出工不出力第五十四章:坐地分贓第五百四十章:一針見血第九百零七章:全面進攻第四百二十四章:奪島之戰第四百九十章:放棄第八百三十七章:拓土第五百二十二章:知恩圖報第二百八十二章:天佑助威大將軍第九百三十八章:何處容身第八百二十章: 固若金湯第五百二十七章:滅了朝鮮第四百五十章:炮火紛飛第七百八十四章:攤上壞事第二百八十四章:青年炮兵第五百零四章: 瞬間崩潰第一百四十七章:殺良冒功第六百三十八章:殺一儆百第八百四十四章:包圍錦州第三百二十四章:殺俘第八百二十七章:急怒攻心第二百二十章:踏平青城第八百一十九章:報仇雪恨第九百三十四章:臺灣島納入版圖第六百八十七章:大決戰第八百五十一章:迫在眉睫第九十七章:得手第一百一十章:一網打盡第五百九十一章:義州燃起戰火第七百七十八章:傻鳥第二百九十二章:謀奪南四衛第七百九十五章:爲何而戰第七百一十二章:窩囊廢第八百九十九章:漢文明之光第五百一十五章:流寇大爆發第五百三十七章:軍犬兵第九十八章:救命糧第七百五十四章:形勢一片大好第八百四十四章:包圍錦州第五十章:“兵堅強”第四百九十七章:雲山霧罩第八百八十章:戰而勝之第五百八十五章:乾瞪眼第九百五十四章:生死抉擇第四章:想打劫建奴第八百一十八章:割地爲王第六百四十五章:少年施琅第二十七章:遇敵第二百一十六章:大鬧怡春院第六百一十一章:崇禎痛哭第五百二十五章:窩囊廢第三百四十五章:鷹巢墩第八百八十五章:拼了第二百五十三章:皇帝重視第一百八十章:天造地設第七百二十二章:遼瀋郡王第九十五章:突襲第七百四十六章: 閻應元第三百一十八章:威逼瀋陽第五百二十八章:出兵東征第一百二十三章:南門有活路第二十三章:拉起隊伍第二百九十二章:謀奪南四衛第六百二十章:橫刀自盡第二百二十四章:御馬監第四百一十二章:趕繒船第七百九十四章:分歧第七百二十一章:安有人在第六百九十九章:一網打盡第五百四十一章:報皇恩
第三百八十五章:賺錢第六百六十九章:寧武關第二十五章:教育第八百四十二章:厚積薄發第六十二章:天使來了第一百六十七章:掩殺第七百三十章:活捉張存仁第九百零九章:殖民和開拓第四十七章:上賊船第四十二章:逃過一劫第七十六章:出手了第七百八十一章:體面的投降第五百九十八章:明爭暗鬥第七百四十八章:實業興國第八百七十九章:兵敗如山倒第八百九十三章:東南亞第九百一十四章:召喚第五十一章:先聲奪人第九十七章:得手第四百五十四章:震懾第三百八十七章: 耍無賴第三百零四章:圍攻復州城第五十三章: 發大財第五百七十八章:鷹犬第五百一十一章:插翅虎第三百零七章:明軍殺來了第六百六十五章:三路出擊第五百二十八章:出兵東征第二百三十四章:牛刀小試第八百六十章:有口皆碑第五百零一章:出工不出力第五十四章:坐地分贓第五百四十章:一針見血第九百零七章:全面進攻第四百二十四章:奪島之戰第四百九十章:放棄第八百三十七章:拓土第五百二十二章:知恩圖報第二百八十二章:天佑助威大將軍第九百三十八章:何處容身第八百二十章: 固若金湯第五百二十七章:滅了朝鮮第四百五十章:炮火紛飛第七百八十四章:攤上壞事第二百八十四章:青年炮兵第五百零四章: 瞬間崩潰第一百四十七章:殺良冒功第六百三十八章:殺一儆百第八百四十四章:包圍錦州第三百二十四章:殺俘第八百二十七章:急怒攻心第二百二十章:踏平青城第八百一十九章:報仇雪恨第九百三十四章:臺灣島納入版圖第六百八十七章:大決戰第八百五十一章:迫在眉睫第九十七章:得手第一百一十章:一網打盡第五百九十一章:義州燃起戰火第七百七十八章:傻鳥第二百九十二章:謀奪南四衛第七百九十五章:爲何而戰第七百一十二章:窩囊廢第八百九十九章:漢文明之光第五百一十五章:流寇大爆發第五百三十七章:軍犬兵第九十八章:救命糧第七百五十四章:形勢一片大好第八百四十四章:包圍錦州第五十章:“兵堅強”第四百九十七章:雲山霧罩第八百八十章:戰而勝之第五百八十五章:乾瞪眼第九百五十四章:生死抉擇第四章:想打劫建奴第八百一十八章:割地爲王第六百四十五章:少年施琅第二十七章:遇敵第二百一十六章:大鬧怡春院第六百一十一章:崇禎痛哭第五百二十五章:窩囊廢第三百四十五章:鷹巢墩第八百八十五章:拼了第二百五十三章:皇帝重視第一百八十章:天造地設第七百二十二章:遼瀋郡王第九十五章:突襲第七百四十六章: 閻應元第三百一十八章:威逼瀋陽第五百二十八章:出兵東征第一百二十三章:南門有活路第二十三章:拉起隊伍第二百九十二章:謀奪南四衛第六百二十章:橫刀自盡第二百二十四章:御馬監第四百一十二章:趕繒船第七百九十四章:分歧第七百二十一章:安有人在第六百九十九章:一網打盡第五百四十一章:報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