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煽動性

黃漢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雖然地盤很大、人口很多、民事、軍事、雜事一大堆,但是他每天處理公務絕對不肯超過兩個時辰。

層層負責制,各級文官武將都有權力、都知道應該做什麼該怎麼做。

如果在他們職權範圍能夠處理的事情,文官武將由於不肯承擔責任寫公文或者口頭請示。

結果會很不好!推諉責任的文官武將會被冠以尸位素餐的評語,如果不能快速改正變得有擔當,就會被降級使用,一直降到他的擔當能夠管多少人、多大地盤爲止。

其實最搞笑的就是讚譽某些高級領導日理萬機,忙得廢寢忘食,好像萬一這個領導人猝死這個國家就會民不聊生,甚至於亡國。

事實證明,死了所謂的日理萬機累出一身病還強撐着的領導人,國家運作正常,老百姓的日子蒸蒸日上。

關鍵所在就是以制度管理國家,不能如同崇禎那樣什麼事都自己來,死抱着權力不敢下放。

皇帝又不是百事通,崇禎更加不是,甚至於狗屁不通。

他乃是由於出現了意外,還是高中生的年紀就過早掌握了一個當今世界地盤最大、人口最多帝國的最高權力。

崇禎給予的批示十有八九都是一己之見、估摸着有一半都是想當然爾。

特別緻命的荒唐決策就是在對待流寇問題上游移不定,天真的認爲“流寇亦是赤子”,多次放虎歸山。

天啓皇帝和崇禎皇帝相比,崇禎是起牀比雞早,睡覺比狗晚,成天忙着批示永遠批不完的奏疏。

天啓截然不同,他忙自己的興趣愛好木工活兒,很少過問細枝末節,只管國家大事。

而勤奮工作的崇禎把國家越管越糟糕,最後發展到糟透了,天啓年可比崇禎年好多了。

因此國家是否繁榮昌盛跟皇帝是不是工作狂沒有必然聯繫,攤上了什麼都要管、什麼都管不好的崇禎真是大明的不幸。

黃漢出錢糧僱傭了諸多文官武將,當然要把他們利用到極致,該手下做的事情一概不插手,自己一天至多花四個小時處理公務還不準重複。

對於某件麾下文官武將不能處理的事情,黃漢做了批示,就等於有了成例,機要秘書就可以處理相同的案例,把雷同的事情再次上達、請示,就是秘書處失職。

因此黃漢官兒越大越輕鬆,每天正經八百工作半天都用不着,之所以每天忙忙碌碌,完全是因爲需要利用時間不遺餘力培養人才。

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很重要,使用的人才忠於自己、忠於國家、名族更加重要,只要具備條件,黃漢都會講課參與科研,不失時機開金手指。

聽課的不僅僅是八個貼身親衛,近衛營少年、秘書處官員都可以參加,黃漢的課堂永遠是敞開式,有教無類。

這一天黃漢講課的內容聽得行轅內最大客廳裡擠滿的五百多人滿眼放光。

因爲黃漢講授的是熱氣球飛行原理,言辭鑿鑿做出熱氣球,可以成立飛行軍,能夠從天上扔震天雷、萬人敵。

五百多人大多數是新一代知識青年軍人,對武器和戰術耳熟能詳。

他們頓時議論紛紛,一臉興奮,他們實在想象不出把守城大殺器“萬人敵”從天上扔入敵人的軍陣之中會造成多大殺傷。

黃漢其實在去年底就繪製了使用猛火油爲燃料的燃燒器草圖,註明了原理和要滿足的功能。

這十幾份草圖已經交於王玉琪、彭家旺、歸有光、潘桂、秦嘉楫等等大工匠,他們會聯合科研班研究生完善圖紙,儘快生產出成品進行試驗。

只要使得主材是鎳白銅的燃燒器能夠從容調節火焰大小,熱氣球上天就爲時不遠。

就在課堂上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之時,負責安保的顧吉祥來報告,宣大總督帶着許多官員來拜訪。

是真的關心也好,是想來探探口風也罷,是準備來看看笑話者也有可能存在。

獲知建奴使出煽動性很強的離間計後,在山西、宣大的文官武將和大太監不約而同涌入張家口求見徵虜大將軍。

範家能夠容納百十人議事的大廳裡衣冠禽獸坐了一百餘,楊嗣昌、張鳳翼、樑廷棟等等瞧着依舊滿面春風的黃漢,實在猜不出這位爺究竟是不是準備反叛大明。

衣冠禽獸這個詞在大明絕對是個褒義詞,因爲明朝文官官服繡飛禽,武官官服繪走獸,品級不同,所繡的禽和獸也不同,能夠衣冠禽獸之人都是人上人。

胸前補子上繡着孔雀的正三品大員楊嗣昌首先開口道:

“大將軍,大戰在即此時當厲兵秣馬,然如今是謠言四起,諸多軍民都在大談建奴欲去帝號遵大將軍爲帝,欲跟‘紅旗軍’聯手奪取大明江山之事,本官特來詢問應對之策!”

楊嗣昌乃是高智商當然一眼看穿這樣的雕蟲小技,開口就把奴酋遵黃漢爲帝的事實定性爲謠言就可見一斑。

黃漢笑道:“諸位大人,由此可見東奴已然黔驢技窮,東奴知道本爵不可能放過他們,更加不可能跟他們合作。

因此刻意散佈謠言,目的自然是讓本來就多疑的大明天子更加猜忌本爵。

他們埋下伏筆,目的昭然若揭,縱然本爵打得東奴亡國滅種,以後本爵也肯定會死在自己人手裡,下場說不定還不如東奴。”

這話說得比較重,言下之意直指當朝皇帝不好相處,言明自己平定遼東後有可能死於非命。

大廳裡頓時鴉雀無聲,一百餘官宦都在沉思,他們其實都不看好黃漢以後的命運。

他們當然明白黃漢這些話並非空穴來風,崇禎殺的封疆大吏太多了,平遼後殺掉有可能威脅到皇權的徵虜大將軍十之八九。

楊嗣昌、張鳳翼等等都知道大明權臣不得好死十之八九,與國家有大功的于謙以社稷爲重,君爲輕,最後落得個謀反罪被殺頭。

輔佐、教育萬曆皇帝十年的張居正開創了“萬曆新政”,剛剛過世就被皇帝清算,幾個兒子被迫害致死或者逃亡。

徵虜大將軍貌似比于謙、張居正有過之而無不及,難得善終啊!

第八百一十二章:真理永恆第三百九十七章:缺錢第一百三十五章:驕傲第七百七十七章:驅虎吞狼第二十二章:總旗官第三百三十二章:浪得虛名第三百五十五章:突入防線第六十八章: 報答第七百二十二章:遼瀋郡王第六百一十章:甕中捉鱉第九百零九章:殖民和開拓第七百五十一章:各顯神通第四百零八章:海上獵場第七百九十四章:分歧第三百零七章:明軍殺來了第七百九十一章:狗咬多鐸第八百九十九章:漢文明之光第九百二十九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百三十五章:驕傲第三百七十八章:金州大捷第六百六十一章:聲西擊東第六百九十五章:不歸路第四百二十章:點兒背第一百二十八章:圈套第六百九十一章:以你爲榮第二百七十八章:訓練新兵第八百七十八章:曹州攻防戰第十一章:遠程武器第三百五十一章:炫耀第七百二十九章:轟擊前進第九百二十五章: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第三百五十章:金州營地第四百五十二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第七百零四章:裡應外合第二百零七章:橫幅第八百八十三章:逼降闖塌天第四百六十一章:屢剿不絕第六百零六章:分兵定所向第六百八十八章:爆發了第四百八十二章:權衡、制衡第八百四十四章:包圍錦州第三百九十七章:缺錢第七百章:束手就擒第四百八十七章:微服私訪第四百九十章:放棄第四百八十六章: 進京第四百二十六章:《江戶條約》第一百一十章:一網打盡第七百三十五章:賭一把第四百八十四章:過於自信第一百九十六章:莫以惡小而爲之第二百二十一章:草原廣闊第九百三十七章:求心所安第一百八十七章:基礎建設第六百九十五章:不歸路第六百四十八章:狼煙滾滾第八百七十五章: 男兒應是重危行第八章:林子太大第四百七十五章:囚籠戰術第四百七十二章:衝灘登陸第八百零二章: 冬季突襲第五百六十二章:暗殺第四百九十三章:幻想第四百五十三章:陣斬色楞第七百四十七章:徐光啓科學院第二十二章:總旗官第二百四十二章:樹倒猢猻散第九百三十四章:臺灣島納入版圖第五百五十三章:江心洲第三百三十七章:宣讀聖旨第五百七十二章:羞辱大明第三百七十七章:無往而不利第八百四十一章:心如止水第二百三十六章:巍然不動第六十三章:“紅旗軍”第六百七十六章:膽寒第二百一十四章: 討要公道第一百四十二章: 火器部隊第八百零四章:背鍋俠第六百五十一章:可乘之機第一百九十五章:四方快運第六十七章:二貨阿敏第四百二十章:點兒背第八百章:兩股壞蛋第一百三十八章:裡應外合第五百一十八章:營嘯第七百六十二章:心急如焚第三百七十七章:無往而不利第六百一十三章:一鬨而散第七百三十九章:聯合流寇第四十二章:逃過一劫第五百八十四章:敗北第四百二十章:點兒背第四百一十六章:臭名昭著第九百四十八章:血雨腥風第九百一十二章:放手一搏第二百八十八章:平叛第八百六十六章:異域揚威第八百五十六章:封無可封第四百四十八章:征途
第八百一十二章:真理永恆第三百九十七章:缺錢第一百三十五章:驕傲第七百七十七章:驅虎吞狼第二十二章:總旗官第三百三十二章:浪得虛名第三百五十五章:突入防線第六十八章: 報答第七百二十二章:遼瀋郡王第六百一十章:甕中捉鱉第九百零九章:殖民和開拓第七百五十一章:各顯神通第四百零八章:海上獵場第七百九十四章:分歧第三百零七章:明軍殺來了第七百九十一章:狗咬多鐸第八百九十九章:漢文明之光第九百二十九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百三十五章:驕傲第三百七十八章:金州大捷第六百六十一章:聲西擊東第六百九十五章:不歸路第四百二十章:點兒背第一百二十八章:圈套第六百九十一章:以你爲榮第二百七十八章:訓練新兵第八百七十八章:曹州攻防戰第十一章:遠程武器第三百五十一章:炫耀第七百二十九章:轟擊前進第九百二十五章: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第三百五十章:金州營地第四百五十二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第七百零四章:裡應外合第二百零七章:橫幅第八百八十三章:逼降闖塌天第四百六十一章:屢剿不絕第六百零六章:分兵定所向第六百八十八章:爆發了第四百八十二章:權衡、制衡第八百四十四章:包圍錦州第三百九十七章:缺錢第七百章:束手就擒第四百八十七章:微服私訪第四百九十章:放棄第四百八十六章: 進京第四百二十六章:《江戶條約》第一百一十章:一網打盡第七百三十五章:賭一把第四百八十四章:過於自信第一百九十六章:莫以惡小而爲之第二百二十一章:草原廣闊第九百三十七章:求心所安第一百八十七章:基礎建設第六百九十五章:不歸路第六百四十八章:狼煙滾滾第八百七十五章: 男兒應是重危行第八章:林子太大第四百七十五章:囚籠戰術第四百七十二章:衝灘登陸第八百零二章: 冬季突襲第五百六十二章:暗殺第四百九十三章:幻想第四百五十三章:陣斬色楞第七百四十七章:徐光啓科學院第二十二章:總旗官第二百四十二章:樹倒猢猻散第九百三十四章:臺灣島納入版圖第五百五十三章:江心洲第三百三十七章:宣讀聖旨第五百七十二章:羞辱大明第三百七十七章:無往而不利第八百四十一章:心如止水第二百三十六章:巍然不動第六十三章:“紅旗軍”第六百七十六章:膽寒第二百一十四章: 討要公道第一百四十二章: 火器部隊第八百零四章:背鍋俠第六百五十一章:可乘之機第一百九十五章:四方快運第六十七章:二貨阿敏第四百二十章:點兒背第八百章:兩股壞蛋第一百三十八章:裡應外合第五百一十八章:營嘯第七百六十二章:心急如焚第三百七十七章:無往而不利第六百一十三章:一鬨而散第七百三十九章:聯合流寇第四十二章:逃過一劫第五百八十四章:敗北第四百二十章:點兒背第四百一十六章:臭名昭著第九百四十八章:血雨腥風第九百一十二章:放手一搏第二百八十八章:平叛第八百六十六章:異域揚威第八百五十六章:封無可封第四百四十八章: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