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遺民淚盡胡塵裡

駐守的建奴一味地逃竄怎麼可能有戰鬥力?明軍註定沾光了。

這一次突襲的傷亡率應該不會高於圍殲穆巴顏率領的一百餘人馬,但是繳獲會是這段時間打劫的最大值。

還好建奴跑得快,再晚一刻鐘他們都有可能被疾馳而來的明軍堵截了。

饒是如此還有十幾個動作慢的建奴正兵遭遇了明軍,他們不得已拋下妻兒財物獨自跑了。

建奴正兵跑了,他們沒有通知旗丁也跟着跑,等旗丁和管理阿哈的包衣奴才反應過來之時,明軍轟隆隆的馬蹄聲已經響徹寬奠堡。

看不到希望的漢民已經麻木了,每天機械地運動沒有一絲感情如同行屍走肉,不知在何時栽倒在地就會永遠爬不起來。

簡直是迅雷不及掩耳,漢民正在訝異與往日不同的建奴這是準備幹什麼的時候,忽然漢語的吶喊聲響徹山谷,灰黑色的寬奠堡出現了令人炫目的紅。

那一面面迎風飛舞的紅旗給這裡帶來了盎然生機,迷茫的漢民睜大了混濁的雙眼看着騎着高頭大馬穿着一身紅的明軍人人以爲是在夢遊太虛。

不知道是誰率先反應過來聲嘶力竭一嗓子:“明軍打敗建奴奪下了寬奠堡,那些畜生逃跑了,我們得救了。”

小一萬人頓時爆發了,“真是明軍來了,蒼天開眼了!”

“嗚嗚嗚,終於熬到頭了!”

“嗚嗚嗚,大明萬勝!聖天子萬勝!草民給您磕頭了!”一大羣衣衫襤褸的阿哈往南方遙拜。

方正化跟着黃漢穿過污水橫流散發着一陣陣異味的街道,瞧着蓬頭垢面瘦骨嶙峋的漢民,他此時感慨萬千,拽文道:

“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今日咱家才深刻體會到了這首詩的意境啊!”

黃漢笑道:“大宋北地遺民自始至終也沒有盼到‘王師北定中原日’,他們沒有寬奠堡裡被建奴奴役的漢民幸運。”

方正化忽然嚴肅起來,在馬上抱拳施禮道:“饒是如此,黃大人,是你解救漢民脫離苦海給了這些人重生的希望,咱家向你致敬!”

黃漢糾正道:“錯了,是聖天子給了這些漢民希望。你、我只是執行者罷了!”

“對對對,咱家欠考慮了,確實是聖天子高屋建瓴,我輩才能夠有機會爲國建功!”

寬奠堡方圓十幾裡沸騰了,爆發的漢人鐵匠高舉着大錘把昔日欺負他們的旗丁砸得稀巴爛,阿哈們把昔日主子的老老少少全部送去見薩滿大神。

眼看着這裡要失去秩序變成無政府狀態之時,“紅旗軍”帶領隨軍勞役頒佈臨時法度,把所有的漢人編成一個個的百人隊進行管理。

接下來所有的漢人在有組織的情況下分頭行動,婦女兒童燒水、蒸炊餅、煮豬羊肉、喂牛馬,男子開始挨家挨戶收繳貴重物品,連棉被、牀單都不會放過。

這裡應該是北上劫掠七百餘里遇到的第一繁華所在,奪下的人口、物資、貴金屬接近這十幾天總量的七成。

逃走的一二百建奴青壯,攜帶了一部分金銀財寶,大部分人帶上了家眷,“紅旗軍”騎兵全速追擊了五十里才止步。

由於有四五百戰士騎乘的是阿拉伯戰馬,最終得以逃脫的建奴不會超過一百騎,他們的家眷十有八九被劫下,攜帶的財物有一大半變成了繳獲。

寬奠堡這片區域油水如此足完全出乎預料,所有的明軍都歡樂開懷,連跟來的那些剛剛徵招的勞役都掩飾不住滿臉笑容。

人口成千上萬,物資堆積如山,收穫太大了,此時應該是到了見好就收的時候。

大軍在寬奠堡休息一晚,第二天,黃漢也不搞什麼舉手表決了,他直接下達命令組織軍民打包值錢的物資裝車,然後看看運力還有多少,究竟能夠裝運回去多少麥子。

繳獲的糧食不少,黃漢只強調能夠運多少麥子就可見一斑,因爲運力有限,雜糧已經不屬於考慮運走的範疇,只能夠爭取多運走一部分麥子。

現在戰士們和勞役都很奢侈,喂戰馬、耕牛、驢子吃的都是正經八百的糧食,即便如此撤退之時應該還會有幾萬石糧食將要被燒掉。

第三天,第一批軍民在方正化和黃龍率領下走上了大撤退的路途,人數有一萬幾千,擁有牛馬大車兩三千架,大幾千匹驢子、戰馬也馱滿了物資。

沒有一個漢民空着手上路,他們都竭盡所能揹負着物資,連數量不是很多的十歲左右孩子都背上了一二十斤麥子。

漢民們說得好,擔子會越挑越輕,包袱會越背越小,因爲每天他們每個人少說也能夠吃掉二斤多的糧食,這就意味着吃得飽了力氣每一天都在增長,而背上的糧食每天都在減輕。

黃漢暫時沒有走上撤退的道路,他留下了三個把總的“紅旗軍”騎士和李若璉率領的錦衣衛一百餘人馬,這彪人馬負責斷後。

這一千左右騎兵戰士裝備精良戰鬥力強大,人人擁有精挑細選的健馬兩匹,機動力無與倫比。

黃漢斷後與衆不同,他沒有緩緩南歸,而是繼續北上突襲外加劫掠。

這一次完全是粗線條,以救人爲主,破壞爲輔,殺建奴爲常態化,沒有時間細緻搜索,發現建奴村莊就衝進去殺人放火,然後帶上解救的漢人立刻撤離。

反正每一個建奴的村莊都能夠繳獲到戰馬、挽馬給漢民騎乘。

有漢人掉隊也不去管他們,因爲“紅旗軍”分給了他們足夠多的糧食,指點他們牽着耕牛、拉着車一直向南走,用不了多久應該能夠遇到緩緩撤退的明軍大部隊。

漢人爲了早日逃脫爲奴的苦楚,當然會選擇往南跑,哪怕沿途跌跌撞撞。

他們也不敢留在當地,因爲建奴主子十有八九被明軍滅了門,如果外出參戰的建奴回來了,發現家毀了家裡的人被殺光了,只剩下了漢人阿哈。

這些還活着的阿哈還會有一線生機嗎?以建奴的兇殘剁碎了他們挫骨揚灰都大有可能。

第六百七十六章:膽寒第三百五十五章:突入防線第三百一十五章:狼窩堡第七百五十六章:勢大難制第九百三十四章:臺灣島納入版圖第八百零二章: 冬季突襲第一百七十五章:四城光復第五百五十九章:封建教條第六百七十六章:膽寒第四百零八章:海上獵場第五十九章:投桃報李第八章:林子太大第三十九章:決絕第二百零五章:下一步行動第三十二章:座上賓第一百一十一章:瞎掰第一百九十二章:執着第六百四十二章:一攻一守相得益彰第六百三十六章:權衡再三第七百七十四章:聽天由命第二百五十一章:暢快淋漓第五百九十八章:明爭暗鬥第六十九章:交換第八百一十章:競爭機制第六百五十六章:侯恂下獄第二百零四章:天子口諭第四百八十六章: 進京第三百六十八章:並肩作戰第五百九十四章:光榮犧牲第四百零八章:海上獵場第二百八十七章:叛亂第八百一十一章:資本的力量第四百二十六章:《江戶條約》第四百三十一章:忠誠度第七百五十七章:平賊將軍第一百六十五章: 痛打落水狗第三百九十六章:“官不聊生”第七百六十八章:鐵了心第一百四十一章:證據確鑿第七百零五章:疾風知勁草第三百二十二章: 四面攻打第八百二十二章:土崩瓦解第八百九十二章:暹邏灣第四百零七章:船堅炮猛第七百八十三章:香港島第二百六十九章:朕貌似管不着第八百零一章:暗自提防第九百一十一章:穩紮穩打第一百九十六章:莫以惡小而爲之第六百六十五章:三路出擊第六百九十一章:以你爲榮第八百一十五章:以正視聽第七百六十章:打出一番天地第一百六十章: 奪門而入第八百五十五章:垂拱而治第四百一十六章:臭名昭著第三十三章:鳥銃第六十一章:直達天聽第六百六十章:殺來了第七百七十五章:臭名昭著第三百一十八章:威逼瀋陽第三百六十四章:勸降第二百八十章:燧發槍第四百二十八章:害人不淺第七十七章:妖嬈第四百八十三章:鋤奸去惡第四百零五章:心事重重第二百二十四章:御馬監第二百二十八章:韃子第九百二十章:紅日升起第七百八十一章:體面的投降第六百二十八章:軒然大波第九百零八章:不辱使命第九百三十三章:奪取熱蘭遮城第四百八十一章:皇帝惦記着第二百七十四章:絕戶計第八百一十章:競爭機制第七百二十五章:滅許定國滿門第六十三章:“紅旗軍”第七百八十一章:體面的投降第六十七章:二貨阿敏第五百五十一章:殺奔荊州第五百三十章:消失在歷史第六百二十七章:有口皆碑第六百九十二章:整兵再戰第六百八十二章:咄咄怪事第六十四章: 破網第五百一十一章:插翅虎第五百二十一章:罪莫大焉第六百六十七章 :改變歷史第五百零二章:危如累卵第五十七章: 遵化大捷第九百零一章:秦淮八豔第五百七十七章:“活秦檜”陳洪範第八百八十二章:奮起直追第五百三十章:消失在歷史第三百六十二章:全軍覆沒第六十六章:抓狂第一百一十八章:橫衝直撞第五百七十一章:京師再次戒嚴
第六百七十六章:膽寒第三百五十五章:突入防線第三百一十五章:狼窩堡第七百五十六章:勢大難制第九百三十四章:臺灣島納入版圖第八百零二章: 冬季突襲第一百七十五章:四城光復第五百五十九章:封建教條第六百七十六章:膽寒第四百零八章:海上獵場第五十九章:投桃報李第八章:林子太大第三十九章:決絕第二百零五章:下一步行動第三十二章:座上賓第一百一十一章:瞎掰第一百九十二章:執着第六百四十二章:一攻一守相得益彰第六百三十六章:權衡再三第七百七十四章:聽天由命第二百五十一章:暢快淋漓第五百九十八章:明爭暗鬥第六十九章:交換第八百一十章:競爭機制第六百五十六章:侯恂下獄第二百零四章:天子口諭第四百八十六章: 進京第三百六十八章:並肩作戰第五百九十四章:光榮犧牲第四百零八章:海上獵場第二百八十七章:叛亂第八百一十一章:資本的力量第四百二十六章:《江戶條約》第四百三十一章:忠誠度第七百五十七章:平賊將軍第一百六十五章: 痛打落水狗第三百九十六章:“官不聊生”第七百六十八章:鐵了心第一百四十一章:證據確鑿第七百零五章:疾風知勁草第三百二十二章: 四面攻打第八百二十二章:土崩瓦解第八百九十二章:暹邏灣第四百零七章:船堅炮猛第七百八十三章:香港島第二百六十九章:朕貌似管不着第八百零一章:暗自提防第九百一十一章:穩紮穩打第一百九十六章:莫以惡小而爲之第六百六十五章:三路出擊第六百九十一章:以你爲榮第八百一十五章:以正視聽第七百六十章:打出一番天地第一百六十章: 奪門而入第八百五十五章:垂拱而治第四百一十六章:臭名昭著第三十三章:鳥銃第六十一章:直達天聽第六百六十章:殺來了第七百七十五章:臭名昭著第三百一十八章:威逼瀋陽第三百六十四章:勸降第二百八十章:燧發槍第四百二十八章:害人不淺第七十七章:妖嬈第四百八十三章:鋤奸去惡第四百零五章:心事重重第二百二十四章:御馬監第二百二十八章:韃子第九百二十章:紅日升起第七百八十一章:體面的投降第六百二十八章:軒然大波第九百零八章:不辱使命第九百三十三章:奪取熱蘭遮城第四百八十一章:皇帝惦記着第二百七十四章:絕戶計第八百一十章:競爭機制第七百二十五章:滅許定國滿門第六十三章:“紅旗軍”第七百八十一章:體面的投降第六十七章:二貨阿敏第五百五十一章:殺奔荊州第五百三十章:消失在歷史第六百二十七章:有口皆碑第六百九十二章:整兵再戰第六百八十二章:咄咄怪事第六十四章: 破網第五百一十一章:插翅虎第五百二十一章:罪莫大焉第六百六十七章 :改變歷史第五百零二章:危如累卵第五十七章: 遵化大捷第九百零一章:秦淮八豔第五百七十七章:“活秦檜”陳洪範第八百八十二章:奮起直追第五百三十章:消失在歷史第三百六十二章:全軍覆沒第六十六章:抓狂第一百一十八章:橫衝直撞第五百七十一章:京師再次戒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