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六章:賣直取名

“漢王”得寸進尺,滿朝文武心知肚明。

超過八成大臣見怪不怪,其中有一半多多少少懷有期待。

武官沒有浪漫主義,很實際,知道明軍跟“紅旗軍”之間的差距太大了,與之爲敵乃是以卵擊石,絕大多數有了投靠“漢王”的心理準備。

有不足兩成文官是那一種“平時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的道德君子。

歷史上就是由於這些人的口水有可能把人淹死,導致沒有決斷的崇禎畏首畏尾。

皇帝不敢公然跟滿清談判承認建奴既得利益先穩住遼東局勢,騰出手專心對付流寇。

在“李闖賊”以摧枯拉朽之勢席捲而來眼看着殺到京師之時,崇禎又迫於壓力沒有果斷放棄京城撤往南直隸。

要知道當時大明半壁江山還在,把京城暫時丟給闖賊,崇禎去經營南方還有機會。

大明本來就有南北二京,也有兩套班子。

崇禎坐鎮南京未必就沒有翻盤的可能性,最起碼不會因爲擁立誰當皇帝自己人內訌,南明也有可能如南宋朝廷那般延續一二百年。

然就是這些道德君子坑死皇帝、坑得大明亡國,卻賠上了自己的性命彰顯了氣節,讓後人唏噓感嘆,愛恨兩難。

如今以範景文、黃道周、劉宗周、倪元璐、孟兆祥、王家彥、李邦華、施邦耀、凌義渠、吳麟徵、申佳胤等等爲首的清流錚臣,都在橫眉冷對。

只不過他們暫時隱忍沒有發作,他們想好了,等“漢王”來到京城之時看看情況而定。

如果“漢王”有不臣之心,他們會用乾瘦的身子阻擋“漢王”的篡位之路,用吐沫狠狠地啐“漢王”,做一個高風亮節,致死不食周粟的忠臣。

如果“漢王”僅僅是跋扈沒有不臣之心,他們會集體跪在“漢王”面前直言不諱,勸他知禮儀、識大體做回大明忠臣良將萬古流芳。

大明建國二百幾十年,根深蒂固,亡國後狗尾續貂的南明政權亂得不可開交還跟滿清對抗了幾十年。

黃漢眼看着準備以“漢”代“明”,要是也直接導致叛亂不已烽火連天,罪莫大焉。

提前佈置,防患於未然只爭朝夕。

在黃四方親自佈置下,旗衛活動更加頻繁,他們抓緊時間收集至今沒有表明立場的文官武將、勳貴們的不法之事。

誘之以利,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脅之以威,很有必要,總而言之要爭取絕大多數,如果自己屁股不乾淨還膽敢跳出來壞“漢王”大事,只得繩之以法。

但是有些清流還真做到了潔身自好安貧樂道,抓不住把柄。

對付這些賣直取名的士大夫,需要注意輿論,雖然這些人無能又無用,但是有虛名在外。

京畿之地的老百姓心裡沒有那許多彎彎繞,“紅旗軍”在總決戰中大獲全勝,滿清崇德皇帝死了,意味着盤踞遼東爲禍大明五六十年的建奴灰飛煙滅。

他們的喜悅之情發自肺腑,臘月裡置辦年貨都大方了許多,這當然得益於不少京師居民在車輛廠、鋼鐵廠、水泥廠等等股份制企業做工,能夠拿到足以養家餬口工錢的緣故。

京師官場暗流涌動,民間卻是一片祥和。

無他,城裡沒有惡霸、流氓、混混、乞丐,沒有了黑白通吃的胥吏、衙役,街上幾乎看不到垃圾和馬糞。

經常看到的是二人成列、三人成行的“紅旗軍”,在這樣的氛圍下,京城居民當然身心愉快,可以預見這個新年一定會熱鬧非凡。

憨子、王志誠等等率領的騎兵軍團追擊滿清敗兵,打了一個月追逐戰後撤回修整,此時瀋陽徹底化爲焦土,遼陽成爲了中軍所在地。

轉正的蒙古輕騎兵很多,立下戰功的人數高達五六千,黃漢沒有虧待他們,該給的賞銀不少一毫,但是該給的提拔受到了限制。

無他,“紅旗軍”軍官年輕化、知識化,縱然是蒙古部落中的勇士,無法通過軍官考試也只能做士官。

即便如此,歸心的蒙古人在拿到了雪白的硬幣、黃燦燦的金幣之時,還是激動不已。

阮大鋮帶領六套班子趕到遼陽,劇組將要爲將士們演出三部新戲賀歲迎新。

專業對口,阮大鋮幹勁十足,他年初跑了一趟江南,網羅了不少各大院子的紅牌,包括黃漢提到的柳如是、李香君、董小宛、寇白門等等。

他甚至於還特意跑去揚州找被媽媽從小調教的“瘦馬”,如今已經超額完成了黃漢佈置的擴充演出班底的任務。

現在,除了他親自帶來遼陽爲“漢王”和將士們演出的六套劇組,還有十八個戲班子分別在京師、南直隸巡迴演出,不僅僅寓教於樂,還名利雙收。

演戲不是免費,黃漢雖然嚴令不許追求高額利潤,但是允許保持門票總額的一成作爲盈利。

阮大鋮是一位八面玲瓏之人,有能力,會經營,不怕利薄只要多銷,一樣的財源滾滾。

他搞出了二十幾個劇組輪番外出巡演,不斷推陳出新,每月總演出場次達到七八百而且在增長中。

使得劇組每個月得到的門票收入高達幾萬十幾萬兩銀子,一年盈利超過十萬兩甚至於更多大有可能。

原本優伶沒有地位,搞不好在某次演出時就會被某個公子王孫瞧上眼糾纏不休。

然加入“紅旗軍”體系的劇組就成爲了宣傳員,有了“漢王”這個大靠山。

哪個不開眼的敢用強迫手段威逼優伶就範,弄不好真會丟了腦袋。

原本有些紅倌人是迫於壓力加入劇組,經歷過幾個月的排練、演出,她們不僅僅拿到了不菲的酬勞,還體會到了做人的尊嚴,樂在其中,紛紛寫信給以前的姐妹。

直接後果就是阮大鋮再也用不着千里迢迢去挖人,總有不少自認爲有姿色、有才氣的佳麗毛遂自薦。

曾經被溫體仁差一點整死,最後削籍歸鄉的錢謙益不甘寂寞。

他多次乘船來往於“漢江省”、“虎穴城”、旅順口、天津衛等等“漢王”實際控制區,目的不言而喻,想尋找機會投靠。

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了柳如是主演的新戲,錢謙益爲之傾倒,居然一直追到了遼東。

臘月二十六,黃漢頒佈命令,論功行賞,發斬首銀、福利、解除禁酒令,全軍修整二十天,安排好酒好肉文娛節目,讓將士們開開心心過大年。

明年正月十六全軍兵分十路,掃蕩大草原。

每一路都配一個把總“飛行軍”攜帶一百熱氣球,計劃花費六個月時間,征服、殲滅、招降曾經投靠建奴的外藩蒙古。

第三百四十五章:鷹巢墩第二百三十八章:騎兵對衝第五百九十七章:神經錯亂第四百四十七章:天知道第五百四十五章:南下第七百八十六章:憋悶第八百四十二章:厚積薄發第四百三十二章:死緩一年第八百七十五章: 男兒應是重危行第一百六十一章:戰鬥到生命最後一息第七百四十二章:誤會第一百五十九章: 永平攻防戰第一百零二章:揭過去了第七百五十一章:各顯神通第六百九十六章:不忘初心第五百二十九章:不破不立第一百七十八章:拷餉第八百六十一章:節外生枝第九百二十八章:司馬昭之心第四百九十八章:留者自願,去者自由第七百四十五章:千刀萬剮第三百二十六章:繼續北上第二百四十一章:驚愕莫名第二百二十七章:奔襲青城第三十六章:人馬第五百七十八章:鷹犬第七百七十一章:直衝平壤城第九百一十章:推波助瀾第五百八十七章:肆意報復第三百七十六章:弗朗機炮第六十三章:“紅旗軍”第二百七十八章:訓練新兵第四百零八章:海上獵場第四百一十八章:心悅誠服第九百四十章: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第二百八十三章: 擁有氺營第六百八十六章:全線反擊第九十三章:降低危險性第四百九十八章:留者自願,去者自由第七百三十四章:呆若木雞第四章:想打劫建奴第五百八十九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四百一十六章:臭名昭著第一百七十章: 老卒發威第六百七十一章:無視第五百六十二章:暗殺第四百九十七章:雲山霧罩第六百二十六章:連搶帶賺第四百一十六章:臭名昭著第五十九章:投桃報李第三百一十八章:威逼瀋陽第八百六十一章:節外生枝第九百一十四章:召喚第七百一十章:標準化第一百一十三章:爆發邊緣第七百七十三章:自焚第四十五章:忠義千秋第六十二章:天使來了第四百二十八章:害人不淺第四章:想打劫建奴第七百八十八章:層層扒皮第五百四十四章:黃河冰封第二百二十三章:聖天子笑得開心第六百三十二章:奴酋稱帝第三百七十九章:皇帝愁苦第一百四十七章:殺良冒功第一百五十六章:連降三級第四百二十六章:《江戶條約》第五百一十九章:恍如隔世第六百四十一章:點兵排將第八百五十六章:封無可封第八百七十一章:中原方面軍第三百九十四章:遼西走廊第五百四十一章:報皇恩第一百零三章:羅家寨第六百二十章:橫刀自盡第七百二十六章:十面張網第六百九十七章:渾身浴血第四百二十一章:猛士第一百七十七章:徐光啓第七百三十八章:爽翻了第四十章:傷亡第二百零三章:功過相抵第七百八十七章:圍殲多鐸第四百二十四章:奪島之戰第七百零二章:忍氣吞聲第一百四十一章:證據確鑿第三百零三章:攻心戰第一百一十七章:破城第三百二十一章:攻擊岫巖堡第七百章:束手就擒第五百一十二章:好快刀!第一百一十一章:瞎掰第六百四十二章:一攻一守相得益彰第三百三十三章:遺民淚盡胡塵裡第六百零三章:毛遂自薦第二百章: 旗衛第六百七十七章:戰機第九十章: 瓦克達第六百八十四章: 朕需要大炮
第三百四十五章:鷹巢墩第二百三十八章:騎兵對衝第五百九十七章:神經錯亂第四百四十七章:天知道第五百四十五章:南下第七百八十六章:憋悶第八百四十二章:厚積薄發第四百三十二章:死緩一年第八百七十五章: 男兒應是重危行第一百六十一章:戰鬥到生命最後一息第七百四十二章:誤會第一百五十九章: 永平攻防戰第一百零二章:揭過去了第七百五十一章:各顯神通第六百九十六章:不忘初心第五百二十九章:不破不立第一百七十八章:拷餉第八百六十一章:節外生枝第九百二十八章:司馬昭之心第四百九十八章:留者自願,去者自由第七百四十五章:千刀萬剮第三百二十六章:繼續北上第二百四十一章:驚愕莫名第二百二十七章:奔襲青城第三十六章:人馬第五百七十八章:鷹犬第七百七十一章:直衝平壤城第九百一十章:推波助瀾第五百八十七章:肆意報復第三百七十六章:弗朗機炮第六十三章:“紅旗軍”第二百七十八章:訓練新兵第四百零八章:海上獵場第四百一十八章:心悅誠服第九百四十章: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第二百八十三章: 擁有氺營第六百八十六章:全線反擊第九十三章:降低危險性第四百九十八章:留者自願,去者自由第七百三十四章:呆若木雞第四章:想打劫建奴第五百八十九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四百一十六章:臭名昭著第一百七十章: 老卒發威第六百七十一章:無視第五百六十二章:暗殺第四百九十七章:雲山霧罩第六百二十六章:連搶帶賺第四百一十六章:臭名昭著第五十九章:投桃報李第三百一十八章:威逼瀋陽第八百六十一章:節外生枝第九百一十四章:召喚第七百一十章:標準化第一百一十三章:爆發邊緣第七百七十三章:自焚第四十五章:忠義千秋第六十二章:天使來了第四百二十八章:害人不淺第四章:想打劫建奴第七百八十八章:層層扒皮第五百四十四章:黃河冰封第二百二十三章:聖天子笑得開心第六百三十二章:奴酋稱帝第三百七十九章:皇帝愁苦第一百四十七章:殺良冒功第一百五十六章:連降三級第四百二十六章:《江戶條約》第五百一十九章:恍如隔世第六百四十一章:點兵排將第八百五十六章:封無可封第八百七十一章:中原方面軍第三百九十四章:遼西走廊第五百四十一章:報皇恩第一百零三章:羅家寨第六百二十章:橫刀自盡第七百二十六章:十面張網第六百九十七章:渾身浴血第四百二十一章:猛士第一百七十七章:徐光啓第七百三十八章:爽翻了第四十章:傷亡第二百零三章:功過相抵第七百八十七章:圍殲多鐸第四百二十四章:奪島之戰第七百零二章:忍氣吞聲第一百四十一章:證據確鑿第三百零三章:攻心戰第一百一十七章:破城第三百二十一章:攻擊岫巖堡第七百章:束手就擒第五百一十二章:好快刀!第一百一十一章:瞎掰第六百四十二章:一攻一守相得益彰第三百三十三章:遺民淚盡胡塵裡第六百零三章:毛遂自薦第二百章: 旗衛第六百七十七章:戰機第九十章: 瓦克達第六百八十四章: 朕需要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