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躺着中槍

鄭藩臺哪裡會認這個糊塗賬,況且收復永平和收復灤州的時間相差只不過半天而已。

誰能肯定就是有人刻意爲之,況且勝利者是不可以被指責的。

鄭國昌這一路人馬有先登首功、有陣斬兩員建奴甲喇額真的大功,有超過主力人馬一半的斬首數,靠耍嘴皮子根本無法抹殺。

明軍不以口水多來記功,而是以血淋淋的敵軍首級。

但是打嘴仗罵街黃漢也很在行,他叫來鄭孝文和高有謀交代他們如何放嘴炮,很快在鄭國昌縱容甚至於推波助瀾之下,京師又出現了另外一種言論。

許多文官武將包括錦衣衛大談特談孫承宗和鄭國昌兩路人馬排兵佈陣的得失。大體意思就是關寧軍吃了虧又如何?還好意思唧唧歪歪?

誰讓你們擁有敵軍十倍以上的人馬和紅夷大炮,還畏首畏尾搞什麼圍三闕一不把灤州敵軍團團包圍。

關寧軍怕硬碰硬不敢打惡仗,反而給殺了無數大明子民的建奴虛留生路,現在沒有砍到更多的建奴腦袋瓜反咬友軍真是恬不知恥!

故意放走建奴這樣的話殺傷力很大,雖然矛頭直指關寧軍,但是人人都知道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京畿之地被建奴禍害了百萬家庭,太多漢民痛恨建奴,聽到了關寧軍故意留生路讓那些劊子手逃跑,罵孃的不知凡幾。

這些言論當然傳到了孫督師耳中,即便孫承宗涵養好也不由得老羞成怒,他更加厭惡那個小小守備。

他認爲此人小小年紀心機如此之深,恐怕日後會不利於朝廷,因此他旗幟鮮明表態要壓制這種善於投機的小人。

東林黨員裡大多數人從來不分是非,他們彈劾都是對人不對事,黨同伐異就是如此直白。

因此位高權重的鄭國昌沒有人揪住不放,黃漢這個從四品的小武官就只能躺着中槍,以至於其他人加官進爵都好說,唯有黃漢成爲焦點,遲遲無法定調子。

鄭國昌動用了關係網爲黃漢造勢,估計最後有可能是聖上親自決斷。

徐光啓作保舉薦黃漢主持賑濟、安置流民,由此可見清流錚臣徐光啓的多麼看重黃漢。

在封建王朝,文官武將作保舉薦官員不是一說了之,是要承擔連帶責任的,類似於給人家貸款提供擔保。

這就意味着黃漢得到了徐光啓的作保和舉薦要是辦砸了差事,徐光啓有可能因此獲罪。

鄭國昌琢磨一番,認爲賑災雖然是個棘手的差事,但是也是一個能夠出政績的工作。

想必黃漢辦好了這檔事,徐光啓回朝後一定會在朝堂上爲國舉賢。

他當場就同意了徐光啓的舉薦,高調任命黃漢爲賑災特使,可以調用永平府的各級官吏。

與此同時永平地界的流民都被各州府官吏刻意往開平鎮引導。

流民心中本來就沒有目的地,只是爲了不至於餓死出來流浪,官府宣佈開平鎮會有“紅旗軍”給所有人提供食物,老百姓自然扶老攜幼而來。

於是乎,黃漢得到了三萬餘石雜糧的支配權,他需要安置接近十萬流民,保守估計這些糧食攤薄到每一位流民身上只有五十斤不到。

即便老人婦孺可以少吃點,這些糧食也只能堅持兩個月而已,哪怕混野菜和樹皮怎麼着也撐不到三個月。

況且吃稀的,還是混雜野菜、樹皮的雜糧,長期以往老百姓會嚴重營養不良,短期內他們只能選擇躺着哪裡還會有力氣生產自救?

要等到秋收之時永平府纔會有產出,這就意味着能夠讓十萬流民活下來安心在永平府生產,黃漢手裡足缺三個月的口糧。

黃漢是先知不假,但他不是神仙,他至少面臨五萬石糧食的缺口,指望朝廷再給賑濟那是癡心妄想,有了三萬石雜糧已經不錯了。

畢竟崇禎年的大明真的不富裕,如今京畿之地流民四起,陝西流寇已經開始蔓延,需要錢糧的地方何其多也。

在這關鍵時刻,打劫建奴掙到手的銀子到了發揮出作用的時候,黃漢把帳算給徐光啓聽了,這位愛民如子的大人心急如焚。

他如何不知十萬活不下去的流民鬧起來該有多麼麻煩,一旦這些人開始搶劫甚至於殺官造反,接下來會糜爛整個地方,這會導致雙倍、甚至幾倍的老百姓也活不下去。

還好黃漢提出了從江南購買糧食,火速海運撫寧的構想。

江南基本上都是兩熟,種一熟冬小麥一熟早稻,如果種春小麥那麼就會再種一熟晚稻。

此時江南的冬小麥正是收割之時,只要拿得出銀子購買十幾萬石北調完全沒有問題。明朝的江南不是狹義上的長江之南,而是泛指長江流域的下游,揚州、南通州也是江南。

關鍵就是今年糧食價格高,海運的成本也不是小數,一石麥子到達撫寧碼頭價銀不會少於一兩二錢。

購買糧食、組織運輸,徐光啓這個松江府人動用關係網做起來不算難,難處在於誰出十萬兩雪花銀,誰又出得起如此多的銀子?

徐光啓眼睜睜瞧着黃漢爲了推廣甘薯和馬鈴薯的種植前前後後已經搭進去了接近十萬兩銀子,他不認爲黃家還能拿得出多少。

他決定幫幫關門弟子,主動道:“爲師家中也有幾百畝良田,再讓家裡人找同鄉湊一些,運一千石冬小麥來撫寧應該不成問題,再多爲師也勉爲其難。”

黃漢道:“一千石麥子杯水車薪爾,哪裡夠,弟子請師父火速派出六百里加急趕去江南委託可靠有後臺的牙行採購十萬石麥子,至少要在七月底到港三萬石,餘下的可以在八月初九月底到港都行。”

“十萬石冬小麥恐怕多了些,爲師估算在甘薯、馬鈴薯可以收穫前,有五六萬石糧食就夠了,況且五六萬石也不是小數,按照市價恐怕不會少於六萬兩銀子。”

“誰又說得準還有沒有從其他州府過來的流民?屆時多出一兩萬要吃飯的嘴得不到滿足,鬧起來說不定會使得永平府的賑濟工作功虧一簣。因此有餘糧才能夠立於不敗之地。

銀子不是問題,能夠用它來救命纔是物有所值。弟子馬上就會派遣高有謀去銀號兌換出十萬兩可以在松江府通兌的銀票,購買和運輸糧食之事還拜託師父費心。”

有銀子當然能夠買到糧食,畢竟大明地大物博,全國性災害的形成總要在李自成、張獻忠等等流寇蔓延之時。

徐光啓也不問黃漢哪裡來如此多的銀子,他的內心裡認爲哪怕黃漢的銀子是打家劫舍坑蒙拐騙而來,此時願意拿出來拯救十萬流民,主也會寬恕他。

第三十三章:鳥銃第五百七十三章:疾馳入援第三百四十八章:不等不靠第九百五十章:受挫第九百三十一章:控制廣渠門第五百七十三章:疾馳入援第五百六十八章:孔聞詩第四百六十一章:屢剿不絕第一百六十八章: 左衝右突第七百九十九章:窮兇極惡第三百四十七章: 加速逼近第六百四十四章: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五百零九章:餓殍枕藉第六百八十六章:暴怒第三百三十章:等待第八百一十七章: 夜長夢多第二十六章:搏軍功第五百三十七章:軍犬兵第四百八十一章:皇帝惦記着第三百八十一章: 東平侯第一百九十四章:秘密戰線第五百八十六章:不留活口第三百五十五章:突入防線第二百二十三章:聖天子笑得開心第一百八十五章:兵科給事中第七十章: 再選家丁第二百三十九章:活捉大臺吉第三百五十二章: 時機第七十七章:妖嬈第八百二十七章:急怒攻心第二百二十六章:生死攸關第八百七十五章: 男兒應是重危行第四十二章:逃過一劫第七百六十一章:裂土封王第七百零三章:控制山西、宣大第四十一章:子弟兵第六百六十三章:一鼓而下第三十七章:不過癮第八百零六章:戰火蔓延第四百四十三章:戰死沙場第二百七十五章:巡按御史第八百五十四章:死灰復燃第四百一十六章:臭名昭著第三百一十四章:清洗第九百零四章:蠢如豬第十七章:三屯營第三百零五章:復州攻防戰第四十二章:逃過一劫第三十四章:一段佳話第九百一十八章:烈火焚城第七百零一章:天翻地覆第四百零六章:毛承祿第三十二章:座上賓第二百七十四章:絕戶計第八百八十章:戰而勝之第二百零六章:爲人民服務第二百零八章:貴人來第一百五十三章:太野蠻了第七百章:束手就擒第五百五十一章:殺奔荊州第六十九章:交換第三十二章:座上賓第四百四十章:秋季攻勢第二百零八章:貴人來第五百五十四章:家族蒙羞第七百二十五章:滅許定國滿門第三百九十八章:出海賺錢第七十一章:殷勤第五百二十二章:知恩圖報第五百四十五章:南下第九百二十一章:傳國玉璽第四百六十四章:一箭雙鵰第七百一十四章:好狗第八百二十七章:急怒攻心第二百六十章:掐時間第七百一十章:標準化第一百九十九章: 有法可依第七百三十四章:呆若木雞第八百零五章:功虧一簣第二十九章:墜馬第三百零六章:殺入第二百二十章:踏平青城第四百五十六章:成功第八百八十七章:忘乎所以第七百五十九章:鄭芝虎第三十章:救治第四百六十六章:夜奪登州城第二百三十四章:牛刀小試第五百六十九章:吳襄父子第四百一十八章:心悅誠服第三百一十二章:不惜馬革裹屍第六百四十七章:流水不腐第五百六十一章:以戰養戰第七十一章:殷勤第四百四十八章:征途第三百八十二章:再拓土二百里第五百零五章: 初戰告捷第二百零四章:天子口諭第六百九十六章:不忘初心第二百六十五章:徹底崩塌
第三十三章:鳥銃第五百七十三章:疾馳入援第三百四十八章:不等不靠第九百五十章:受挫第九百三十一章:控制廣渠門第五百七十三章:疾馳入援第五百六十八章:孔聞詩第四百六十一章:屢剿不絕第一百六十八章: 左衝右突第七百九十九章:窮兇極惡第三百四十七章: 加速逼近第六百四十四章: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五百零九章:餓殍枕藉第六百八十六章:暴怒第三百三十章:等待第八百一十七章: 夜長夢多第二十六章:搏軍功第五百三十七章:軍犬兵第四百八十一章:皇帝惦記着第三百八十一章: 東平侯第一百九十四章:秘密戰線第五百八十六章:不留活口第三百五十五章:突入防線第二百二十三章:聖天子笑得開心第一百八十五章:兵科給事中第七十章: 再選家丁第二百三十九章:活捉大臺吉第三百五十二章: 時機第七十七章:妖嬈第八百二十七章:急怒攻心第二百二十六章:生死攸關第八百七十五章: 男兒應是重危行第四十二章:逃過一劫第七百六十一章:裂土封王第七百零三章:控制山西、宣大第四十一章:子弟兵第六百六十三章:一鼓而下第三十七章:不過癮第八百零六章:戰火蔓延第四百四十三章:戰死沙場第二百七十五章:巡按御史第八百五十四章:死灰復燃第四百一十六章:臭名昭著第三百一十四章:清洗第九百零四章:蠢如豬第十七章:三屯營第三百零五章:復州攻防戰第四十二章:逃過一劫第三十四章:一段佳話第九百一十八章:烈火焚城第七百零一章:天翻地覆第四百零六章:毛承祿第三十二章:座上賓第二百七十四章:絕戶計第八百八十章:戰而勝之第二百零六章:爲人民服務第二百零八章:貴人來第一百五十三章:太野蠻了第七百章:束手就擒第五百五十一章:殺奔荊州第六十九章:交換第三十二章:座上賓第四百四十章:秋季攻勢第二百零八章:貴人來第五百五十四章:家族蒙羞第七百二十五章:滅許定國滿門第三百九十八章:出海賺錢第七十一章:殷勤第五百二十二章:知恩圖報第五百四十五章:南下第九百二十一章:傳國玉璽第四百六十四章:一箭雙鵰第七百一十四章:好狗第八百二十七章:急怒攻心第二百六十章:掐時間第七百一十章:標準化第一百九十九章: 有法可依第七百三十四章:呆若木雞第八百零五章:功虧一簣第二十九章:墜馬第三百零六章:殺入第二百二十章:踏平青城第四百五十六章:成功第八百八十七章:忘乎所以第七百五十九章:鄭芝虎第三十章:救治第四百六十六章:夜奪登州城第二百三十四章:牛刀小試第五百六十九章:吳襄父子第四百一十八章:心悅誠服第三百一十二章:不惜馬革裹屍第六百四十七章:流水不腐第五百六十一章:以戰養戰第七十一章:殷勤第四百四十八章:征途第三百八十二章:再拓土二百里第五百零五章: 初戰告捷第二百零四章:天子口諭第六百九十六章:不忘初心第二百六十五章:徹底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