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點將

樑廷棟跟鄭國昌私交不錯,他這個兵部尚書還算混得不錯有很大原因就是因爲黃漢屢次建功,給地盤讓“紅旗軍”發展就是二人密謀的結果。

這就意味着黃漢不僅僅有一千三百六十營兵額度,還會擁有五千六百衛所軍的兵額。

其實衛所制度到了明末已經名存實亡,衛所軍根本不堪一用,只不過派出班軍做苦力而已,差不多已經退化成爲了農民,根本沒有了戰鬥力。

但是有了財力、物力的黃漢擁有一個衛所會大不相同。他不會盤剝麾下的衛所軍,還會貼錢糧組織他們生產、訓練兩不誤,一兩年下來,這些衛所軍的戰鬥力應該不亞於普通明軍。

其實一個衛所的地盤真的不小,大部分都有三五個千戶所城。

其中一個千戶所城是衛城所在地,千戶所以下還應該有幾個百戶所,有的百戶所還應該有墩堡幾座。

撫寧衛城已經毀了,重修理所當然,崇禎年財政何其困難,朝廷不可能給銀子,唯有指揮使、指揮同知等等軍官自己想辦法。

黃漢屢次打後金軍虎口奪食已經發家致富,得到的財帛當然要用在富國強兵上,給“紅旗軍”建立一個出入方便,進可攻退可守的根據地勢在必行。

他不會在原址重新修繕撫寧衛,而是準備把這個衛城修建到擁有天然港口的遼海邊。

這裡本來就有一個千戶所城,即便破敗不堪也不打緊,畢竟地基是現成的,再次擴建後成爲衛城沒有問題。

以後黃漢就會在海邊擁有一座城池,有自己的碼頭,買些船舶動用關係請兵部批一個水營把總給七八艘三、四號福船作爲戰船應該不會太難。

一座屹立在海邊的堅城,好處不言而喻,最起碼沒有水師的後金軍來攻打之時,再也圍不死這座城池。

“紅旗軍”可以用城頭佈置的火炮、擡槍大量殺傷來攻城的敵人,可以從海上得到補給,可以派出騎兵不斷出城襲擊前來圍困的敵軍,長期以往敵人肯定失去了拿下撫寧衛城的興趣。

這座城池在遼海邊,有了戰船、貨船的“紅旗軍”完全可以無視山海關直接乘船前去偷襲後金軍,遼東那漫長達到兩千餘里的海岸線都會成爲被偷襲的目標,使得敵人顧此失彼疲於奔命自然會削弱建奴。

後金軍席捲京畿之地裹挾了小三十萬老百姓去了遼東,大明損失的人口遠遠不止這些,被屠殺和在逃亡過程中凍死、餓死的老百姓應該最少有雙倍,保守估計損失總人口不下於百萬之多。

建奴如蝗蟲般把京畿之地啃了一遍,太多地主老財也丟了性命,衛所軍裡那些侵吞軍田的軍官也有許多被殺了,還有許多軍官投敵。

這其實也算完全打破了京畿之地的權力架構,黃漢此時重新收攏以前撫寧衛的軍田相對容易許多。

畢竟北方的衛所在明朝初年之時,每一軍戶給田五十畝,由此可見一個滿員衛所應該有超過二十萬畝軍田。

黃漢採取秋後算總賬的辦法追究永平府從賊的各級武官和土財主的罪責,願意讓出手裡已經侵吞的軍田可以法外開恩,冥頑不靈者以賣國罪論處,想必搞到手大量田畝沒有大問題。

明末土地兼併已經白熱化,失地農民何其多也,土地集中到了官僚集團手中,由於士大夫有減免田賦優待,導致國家可以收稅的田畝逐年減少,導致朝廷用度入不敷出。

不破不立,世界上本沒有絕對的壞事和好事,後金軍劫掠京畿導致人口損失不下百萬有利於緩和土地矛盾。

畢竟諸多擁有大量田畝的士大夫也死於兵荒馬亂,還有許多人投降了建奴,他們即便不死也即將面臨秋後算賬。

由此可見打退後金軍之後,永平府地界應該是地多民少的狀態,然後就會出現新貴瓜分無主之田畝。

不好意思,黃漢也應該是新貴之一,再有鄭國昌這個右布政使、劉之綸這個順天巡撫包庇,分潤勝利果實之時得到大實惠應該水到渠成。

之所以京畿之地在建奴第一次入寇退兵後沒有快速重建,是因爲大明的統御力極其薄弱,老百姓得不到救濟只能自生自滅,許多身強力壯的漢子當然不可能安心等死。

於是乎嘯聚山林的響馬、流賊、山大王層出不窮,地方上秩序混亂,導致老百姓無法安心生產,結局就是大量良田荒蕪。

這就形成了可笑又可悲的明末現狀,一方面是土地兼併嚴重、升斗小民沒有自己的土地,另一方面是大量土地拋荒沒有人耕種。

作爲擁有現代人見識這個大金手指的黃漢當然知道秩序的重要性,他手裡已經有了“紅旗軍”,又即將擁有一個衛所的軍隊,如此實力維持地方上的良好治安當然不費吹灰之力。

有黃漢的資金投入,技術幫扶,又有軍隊做靠山,還有巡撫、布政使撐腰,黃漢把自己染指的地盤經營成爲王道樂土不會太難。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有了靠海的地盤,黃漢會用心經營,農工商並舉,假以時日定然碩果累累。

遵化諸將不僅僅得到了封賞,也領到了新任務,馬世龍和吳自勉即將往撫寧開拔,因爲孫承宗已經到達撫寧坐鎮指揮,他親自點將其中就有馬、吳二人。

鄭國昌也點將出徵,黃漢的“紅旗軍”即將趕去豐潤縣城集結,川軍總兵官鄧玘也被鄭國昌點將,還有尚在路上的七千白桿兵也會趕去豐潤匯合。

劉之綸這個新官上任的順天巡撫駐地依舊是遵化,這裡雖然少了一萬餘人馬,但是劉之綸根本不擔心遵化的安危。

因爲經過多方信息證實,後金軍主力已經回家了,還留在關內的人馬已經不足一萬,其中八旗甲兵不會超過一半。

後金軍已經由主動進攻變成了消極防禦,除了三屯營、永平、遷安、灤州這四城周邊還是兵荒馬亂,其他地方的老百姓已經在搶農時播種春小麥。

第五十三章: 發大財第八百九十章:一身是膽第六百六十六章:野戰第四百二十二章:巢穴第三百零二章:圍困復州第六百九十章:打擊侵略者第七百二十三章:排兵佈陣第三百章:跨海襲擊第九百五十六章:爾等皆亡國之臣第九百四十三章:爭奪潼關第三百七十一章:巷戰在持續第二百零九章: 樂不思蜀第二百四十二章:樹倒猢猻散第一百二十一章:實者虛之第三百二十五章:再接再厲第六百八十章:半渡而擊第一百七十八章:拷餉第一百六十七章:掩殺第四百零四章:餿主意第二百九十八章:如鯁在喉第六百八十一章:翻天覆地第三百八十一章: 東平侯第八百三十七章:拓土第六百四十章:繞道伐明第三百六十七章:喋血城頭第三百八十四章:有槍就是草頭王第八百六十九章:戰意盎然第五十章:“兵堅強”第五百二十四章:忠義堡第二百零五章:下一步行動第一百三十八章:裡應外合第三百三十八章: 狙擊第三百二十七章: 鳳凰堡第五百六十一章:以戰養戰第八百六十八章:離心離德第一百二十七章:感恩戴德第一百五十九章: 永平攻防戰第三百零二章:圍困復州第五百八十章:騎兵奔襲第八百六十四章:趕盡殺絕第一百八十章:天造地設第四百二十七章:運糧第四百五十八章:擊斃李九成第七百六十六章:逼退第七百二十三章:排兵佈陣第九百四十四章: 無堅不摧第八百二十八章:翻臉第九百零四章:蠢如豬第五百六十四章:利益再分配第六百九十六章:不忘初心第八百六十七章:各憑本事第三百八十五章:賺錢第二百四十五章:兵不血刃第三百九十章:控制寧遠第九百零四章:蠢如豬第一百九十五章:四方快運第九十五章:突襲第四百零二章:做加法第七百三十七章:血雨腥風毒往來第九十四章:雙魚村第三百二十六章:繼續北上第二百一十六章:大鬧怡春院第八十八章:五湖四海第五百一十七章:玉碎第八百二十一章:損兵折將第五百一十一章:插翅虎第五百八十章:騎兵奔襲第二百二十二章:暗度陳倉第九十九章:補戰損第五百四十章:一針見血第八百二十九章: 尷尬第三百二十五章:再接再厲第八百五十九章:利國利民第八百八十六章:兵敗身亡第八百六十章:有口皆碑第八百二十一章:損兵折將第九百一十二章:放手一搏第四百四十章:秋季攻勢第八百五十一章:迫在眉睫第一百五十章: 鬧大鬧僵第九百五十三章:圍住高迎祥第三百一十七章:開了先河第一百三十九章:巧取榛子鎮第十三章:殺敵第七百一十四章:好狗第二百三十一章:既定戰術第一百零一章:歸來第五百六十四章:利益再分配第一百二十一章:實者虛之第三百三十三章:遺民淚盡胡塵裡第九百二十八章:司馬昭之心第三百五十五章:突入防線第二章:來到大明第八百六十九章:戰意盎然第六百四十六章:謹慎小心第七百五十九章:鄭芝虎第三十二章:座上賓第八百八十八章:嶄露頭角第六百二十二章:發財第三百七十一章:巷戰在持續
第五十三章: 發大財第八百九十章:一身是膽第六百六十六章:野戰第四百二十二章:巢穴第三百零二章:圍困復州第六百九十章:打擊侵略者第七百二十三章:排兵佈陣第三百章:跨海襲擊第九百五十六章:爾等皆亡國之臣第九百四十三章:爭奪潼關第三百七十一章:巷戰在持續第二百零九章: 樂不思蜀第二百四十二章:樹倒猢猻散第一百二十一章:實者虛之第三百二十五章:再接再厲第六百八十章:半渡而擊第一百七十八章:拷餉第一百六十七章:掩殺第四百零四章:餿主意第二百九十八章:如鯁在喉第六百八十一章:翻天覆地第三百八十一章: 東平侯第八百三十七章:拓土第六百四十章:繞道伐明第三百六十七章:喋血城頭第三百八十四章:有槍就是草頭王第八百六十九章:戰意盎然第五十章:“兵堅強”第五百二十四章:忠義堡第二百零五章:下一步行動第一百三十八章:裡應外合第三百三十八章: 狙擊第三百二十七章: 鳳凰堡第五百六十一章:以戰養戰第八百六十八章:離心離德第一百二十七章:感恩戴德第一百五十九章: 永平攻防戰第三百零二章:圍困復州第五百八十章:騎兵奔襲第八百六十四章:趕盡殺絕第一百八十章:天造地設第四百二十七章:運糧第四百五十八章:擊斃李九成第七百六十六章:逼退第七百二十三章:排兵佈陣第九百四十四章: 無堅不摧第八百二十八章:翻臉第九百零四章:蠢如豬第五百六十四章:利益再分配第六百九十六章:不忘初心第八百六十七章:各憑本事第三百八十五章:賺錢第二百四十五章:兵不血刃第三百九十章:控制寧遠第九百零四章:蠢如豬第一百九十五章:四方快運第九十五章:突襲第四百零二章:做加法第七百三十七章:血雨腥風毒往來第九十四章:雙魚村第三百二十六章:繼續北上第二百一十六章:大鬧怡春院第八十八章:五湖四海第五百一十七章:玉碎第八百二十一章:損兵折將第五百一十一章:插翅虎第五百八十章:騎兵奔襲第二百二十二章:暗度陳倉第九十九章:補戰損第五百四十章:一針見血第八百二十九章: 尷尬第三百二十五章:再接再厲第八百五十九章:利國利民第八百八十六章:兵敗身亡第八百六十章:有口皆碑第八百二十一章:損兵折將第九百一十二章:放手一搏第四百四十章:秋季攻勢第八百五十一章:迫在眉睫第一百五十章: 鬧大鬧僵第九百五十三章:圍住高迎祥第三百一十七章:開了先河第一百三十九章:巧取榛子鎮第十三章:殺敵第七百一十四章:好狗第二百三十一章:既定戰術第一百零一章:歸來第五百六十四章:利益再分配第一百二十一章:實者虛之第三百三十三章:遺民淚盡胡塵裡第九百二十八章:司馬昭之心第三百五十五章:突入防線第二章:來到大明第八百六十九章:戰意盎然第六百四十六章:謹慎小心第七百五十九章:鄭芝虎第三十二章:座上賓第八百八十八章:嶄露頭角第六百二十二章:發財第三百七十一章:巷戰在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