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飛鳥也可擊落

“國舅爺應知,我大明軍隊所用火器最多的是那一種?”茅元儀回話後,反問道。

“應該是火銃吧?”張璟想了想,遲疑了下說道。

火銃畢竟是大明步卒常備的火器,張璟不確定茅元儀這麼問的目的何在,只能選擇他認爲的最保守的答案回答。

“正是。”茅元儀點頭回應,而後又問道:“那國舅爺可知我大明諸多火器中,哪一種火銃所用最廣?”

“這……應該是鳥嘴銃吧,我這兩日看過工部的賬目,發覺鳥嘴銃每年產量最多,想來應該是它。”張璟不確定道。

按理來說,明軍用的哪種火器多,那麼工部就應該多生產什麼,所以工部所製作的軍械賬目,應該是最能體現明軍用哪種火銃最多的。

這兩日在軍器局,張璟又不是真的在吃閒飯,雖然暫時沒有技術人才,幫他攻關改進革新火器的技術難關,但這並不代表他不會去了解工部製造火器的一些基本情況。

即使張璟來自後世,但他自己也明白,就算他有着後世一些新穎的革新觀點,但改革技術畢竟是一件高科技活,而再好的高科技,不合實際情況結合去創造的話,說不得就成了無用功,所以這些基本的東西,他還是要去了解的。

當然,工部的賬目是這樣,但具體是不是按照賬目上的數量製造,張璟也不能確定。

畢竟,工部的大部分火器訂單,用後世的話來說,已經相當於外包給各地衛所了。

工部只管按照各地衛所的數量給銀子,但具體制造數量也只有各地衛所,這些製造火器的最清楚。

若是這之中,工部和各地衛所之間,還有什麼利益輸送,兩方相互勾結,虛報賬目什麼,張璟自然也不敢確定工部每年賬目上生產最多的鳥嘴銃,就是明軍用的最多的火器類型。

“是極!我大明軍中,雖有三眼銃、連子銃、柺子銃等一擊可連發多響的火銃利器,比之只可單發的鳥嘴銃,威力更勝無數,但那些可連發多響的火銃較之鳥嘴銃造價昂貴許多,想要大規模裝備,明顯不及鳥嘴銃實際,故而我大明軍中,使用鳥嘴銃是最多的。”茅元儀解釋道。

張璟聽後點了點頭,對此他並無異議,確實大規模裝備鳥嘴銃,再配一些使用連發火銃的精銳,對於還沒進行過工業革命的大明而言,如此裝備軍隊最實際。

至於茅元儀所說的鳥嘴銃,乃是嘉靖二十七年,明軍在收復被倭寇及葡萄牙人侵佔的雙嶼戰鬥中,俘獲了一些善於製造鳥槍的日本人及鳥槍後,由馬憲、李槐等人,學習了製造鳥槍的方法,並在其基礎上,加以研究改進,並於嘉靖三十七年製造出的“比西番尤爲精絕”的大明第一批火繩槍。

這銃製作以熟鐵和木託爲主,較之大明後來研發的其他火銃,用鐵和造價更低,而且因爲製作最多,所以技術純熟,產量高效,自然被軍隊用到最多。

而茅元儀所說的那些連發火銃,在張璟看來,就類似於後世的連發火槍,一次可以對敵人發射不少火藥,可以說火力密度和威力是非常大的。

若是一下子裝備個幾萬支,配備個三段射,保證火藥裝填不影響射擊密度,張璟想都不敢想這種火力,建奴韃子用什麼騎兵來破?

你敢衝鋒,直接把你射成渣渣,把你身上射滿洞眼。

至於說什麼鐵甲厚度完全抵抗火藥子兒,在張璟看來那也沒用,畢竟,你就算再厲害,能把你自己全身和馬匹全身都防護好嗎?

幾萬支連發火銃往前面一端,除非是沒火藥,否則你騎兵敢靠近一步,就讓你有來無回。

不過很顯然,張璟現在也只能是想想而已,古人又不是傻子,明知道這些連發火銃厲害,卻不大量裝備,反而完全靠着單發鳥嘴銃做軍隊主要火器。

這其中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單發的鳥嘴銃造價低,連發火銃造價高,畢竟越是威力大的火器,所用到的熟鐵就越多,而明朝還沒經歷過工業革命,想完全甩開膀子造火器,明顯不現實。

所以,於大明而言,大規模用鳥嘴銃列裝軍隊,更爲實際。

“若是一一和國舅爺說其他火器對陣建奴逆賊優劣,那太不切合實際。在下斗膽,便以鳥嘴銃這一火銃,舉例說明其對陣建奴逆賊的不足,望國舅爺應允。”茅元儀又道。

“可,止生請講。”張璟點頭同意道。

很明顯,作爲明軍大規模裝備的火器,用鳥嘴銃來證實明軍對陣建奴的不足,加以革新改進,是最有說服力的。

而張璟稱呼他爲“止生”,卻是因爲這是茅元儀的表字。

當然,張璟突然稱呼茅元儀表字,自然是因爲茅元儀這寥寥數語裡,還沒有闡明便證實了他就是張璟心裡的那位軍事理論家,畢竟也只有熟悉火器之人,纔會連舉例說明都說得這麼透徹。

至於對面三人,連茅元儀在內,都在聽到張璟稱呼茅元儀表字後,面色一怔。

當然,陳明遇、馮厚敦二人的臉色,卻是羨慕之色顯露得多,因爲張璟稱呼茅元儀表字,很明顯是因爲茅元儀已經進入張璟的眼中了,而他們二人,顯然暫時還到不了那個地步。

不過,陳、馮二人年輕,氣度還沒練出來,可是茅元儀畢竟是隨楊鎬在遼東經歷過生死的人,張璟這突然的示好,於他而言,卻是沒太多變化。

只見,茅元儀臉色不改的接着說道:“鳥嘴銃於戰場上,兵卒只要裝上黑火藥三錢,鉛彈三錢,可射一百五十步遠,因有準具,熟練使用鳥嘴銃的兵卒用之,對準目標,十發彈藥,可中八、九發,就是林中的飛鳥也可擊落,端得是我大明軍中的利器。”

脫離不了文人先褒後貶的套路,茅元儀雖然算是投筆從戎,但這說話卻還是文人風骨。

只見,茅元儀誇了鳥嘴銃的優點後,話語一轉道:“然而……”

402、蔚山之戰的真相192、保證張嫣的安全336、王安倒臺88、是你!1、族妹是皇后283、九千歲崛起很幸運195、額度高了?341、秦良玉要報仇355、萬曆脫不開干係386、西李受辱232、斗膽借熊廷弼奏疏一觀13、不一定會嚴懲394、洪太主373、會僞裝的王化貞44、把賭坊給我抄了28、你竟然叫張嫣!74、長壽真可怕23、關禁閉346、邱扒皮85、合作謀劃24、選秀加快時158、書生閻應元298、桀驁不馴王維棟144、該送走就送走342、川兵白桿兵156、粗中有細46、再陪我抄一遍那醉花樓去!200、還是葉相公是明白人67、下了血本結交的東林黨295、大明沒“大人”198、好個確信無疑143、誰人用心182、以後就讓皇帝背黑鍋128、拜服75、得找個好管家322、絕不叫“養性”162、做大明最有權勢的女人172、言官也是雙刃劍147、方從哲接旨89、鄰家有女10、袁應泰有三敗398、法司幾成虛設209、行刺客巴巴138、無憑無據392、代善26、那就快點開始選秀吧!137、黃汴攔路101、不單單是爲送禮吧?108、錦衣衛好壞239、御馬監也有貓膩312、搜查魏朝249、耿直人總闖禍105、換個知根底的人210、就剩最後一個377、薊遼總督王象乾227、讓張璟去查148、行人131、張府誰人174、該出小了215、逃籍背景大91、軍器局就這麼點人?150、交易推薦管家22、你們說陛下會怎麼看我們國子監?183、薛侯爺很守信用183、薛侯爺很守信用162、做大明最有權勢的女人133、江南劣幣16、王安萬萬留不得132、水磨腔320、王體乾的預感72、誰說大明沒有攬權的外戚?112、強封153、不識廬山真面目99、私賬蹤跡81、東林夜議318、帶俸千戶286、騙得這麼深58、前面鳥沒了,後面菊花也不保!322、絕不叫“養性”107、水路很快286、騙得這麼深171、尋死覓活403、明軍百萬騎兵343、漢族女英雄20、吳祭酒,出大事了!20、吳祭酒,出大事了!395、後手與刺探153、不識廬山真面目90、張輔之224、章節名錯了283、九千歲崛起很幸運389、漢城熱情172、言官也是雙刃劍189、臣能看看奏疏嗎?184、各黨都腐敗180、奴家想要406、御極二十六年,未見忠直如此人者。341、秦良玉要報仇201、一碼歸一碼206、不得不爲
402、蔚山之戰的真相192、保證張嫣的安全336、王安倒臺88、是你!1、族妹是皇后283、九千歲崛起很幸運195、額度高了?341、秦良玉要報仇355、萬曆脫不開干係386、西李受辱232、斗膽借熊廷弼奏疏一觀13、不一定會嚴懲394、洪太主373、會僞裝的王化貞44、把賭坊給我抄了28、你竟然叫張嫣!74、長壽真可怕23、關禁閉346、邱扒皮85、合作謀劃24、選秀加快時158、書生閻應元298、桀驁不馴王維棟144、該送走就送走342、川兵白桿兵156、粗中有細46、再陪我抄一遍那醉花樓去!200、還是葉相公是明白人67、下了血本結交的東林黨295、大明沒“大人”198、好個確信無疑143、誰人用心182、以後就讓皇帝背黑鍋128、拜服75、得找個好管家322、絕不叫“養性”162、做大明最有權勢的女人172、言官也是雙刃劍147、方從哲接旨89、鄰家有女10、袁應泰有三敗398、法司幾成虛設209、行刺客巴巴138、無憑無據392、代善26、那就快點開始選秀吧!137、黃汴攔路101、不單單是爲送禮吧?108、錦衣衛好壞239、御馬監也有貓膩312、搜查魏朝249、耿直人總闖禍105、換個知根底的人210、就剩最後一個377、薊遼總督王象乾227、讓張璟去查148、行人131、張府誰人174、該出小了215、逃籍背景大91、軍器局就這麼點人?150、交易推薦管家22、你們說陛下會怎麼看我們國子監?183、薛侯爺很守信用183、薛侯爺很守信用162、做大明最有權勢的女人133、江南劣幣16、王安萬萬留不得132、水磨腔320、王體乾的預感72、誰說大明沒有攬權的外戚?112、強封153、不識廬山真面目99、私賬蹤跡81、東林夜議318、帶俸千戶286、騙得這麼深58、前面鳥沒了,後面菊花也不保!322、絕不叫“養性”107、水路很快286、騙得這麼深171、尋死覓活403、明軍百萬騎兵343、漢族女英雄20、吳祭酒,出大事了!20、吳祭酒,出大事了!395、後手與刺探153、不識廬山真面目90、張輔之224、章節名錯了283、九千歲崛起很幸運389、漢城熱情172、言官也是雙刃劍189、臣能看看奏疏嗎?184、各黨都腐敗180、奴家想要406、御極二十六年,未見忠直如此人者。341、秦良玉要報仇201、一碼歸一碼206、不得不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