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開始與結束

“舞陽衛的頭頭?”

折騰了好幾天,送出了上千兩銀子,軍籍總算是辦下來了,把楊夢龍累得不輕。他不止一次在心裡罵這些官僚太過操蛋,動作太慢了,拿錢也不辦事,跟二十一世紀的軍員沒法比嘛!他並不知道,這樣的效率放在明末軍僚身上已經稱得上是光速了,要不是崇禎老闆親自吩咐的,幾天時間哪裡辦得好?不耗上大半年不算完!不過,辛苦歸辛苦,意外驚喜還是有的,看着軍籍上的頭銜,楊夢龍的眼睛頓時鼓得滾圓,這跟說好的不一樣啊!明明是當舞陽千戶的,怎麼成了舞陽衛的司令長官了?

發放軍籍的那位官員笑眯眯的瞅着這個很懂事的小傢伙,楊夢龍可是往他手裡塞了三百兩銀子呢,怎麼看着都順眼。他捋着鬍鬚說:“小楊帥,未及弱冠之年以布衣之身驟然榮升一衛指揮,這可是開國以來少有的奇事啊,本官在這裡先恭喜小楊帥了。”

楊夢龍小心翼翼的問:“這個舞陽衛……是不是剛組建的?”

官員說:“確切的說是還沒有組建,得等小楊帥上任之後,它才能組建。”

楊夢龍傻了眼:“那我豈不是要白手起家了?”

官員理直氣壯的點頭:“看樣子是這樣的。”

楊夢龍心裡怒罵一聲:“我日!”又問:“那泌陽、桐柏二縣的治安狀況怎麼樣?”

官員是個實誠人,拿了人家的錢就說實話:“泌陽還好一點,桐柏縣就不行了,境內桐柏山貫穿全縣,高山林立,地貧民頑,土匪流寇嘯聚于山林之中,不時下山劫掠,以至於桐柏縣縣令都不敢離開縣城了。”

楊夢龍再次傻眼了:“這……這不是把我往土匪窩裡扔嗎!?”

老官員板起臉來:“小楊帥,你怎麼能這樣說呢?這是朝廷對你的信任,你該感恩戴德,誓死報答聖恩纔對!”

楊夢龍心裡有一萬匹草泥馬以六倍音速咆哮而過。感恩戴德,感恩戴德你妹啊,我把你扔到土匪窩裡,看你會不會對我感恩戴德?不過話又說回來,土匪一向是河南、湖廣等地比較有名的特產,每個朝代都有大量活不下去的平民或者不安於現狀的傢伙落草爲寇,嘯聚山林,打家劫舍劫掠州縣,爲所欲爲,特別是在民國,匪患就更厲害了,赫赫有名的白狼匪就是在這裡冒出來,把河南、陝西鬧了個翻天覆地,北洋調動數個省的兵力合圍剿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強將白狼匪給剿滅,但是說到清除河南山區那些百年積匪……呵呵,想想就行了,真要付諸行動,你很快就會碰得頭破血流的。至於桐柏山,那更是坑爹,這裡山高林密,地勢險要,正是落草爲寇的首選之地,不知道多少土匪窩在山林裡,跟地方鄉紳打成一片,時不時下山拜訪一下縣城,跟知縣大人套套交情,收點保護費,搞搞打家劫舍之類的親民活動,而在河南亂竄的土匪一旦被打急了,十有八九會竄入桐柏山,或佔山爲王,或翻越桐柏山進入湖北,官兵當然要窮追不捨,都說匪過如梳,兵過如篦,被官兵和土匪各種*之後,桐柏縣想不變成一片焦土都不大可能了!楊夢龍居然要跑到那個鬼地方去開衛,那不是要他的命嗎?

楊夢龍咬牙切齒,接過了官印。桐柏縣雖然問題多多,但是有個好處,就是礦藏非常豐富,那裡有河南儲藏量最大的磷礦,還有露天金礦、銀礦,銅礦、鐵礦可開採量也很大,稱得上是一座寶山了,要是能將這些資源開採出來,那肯定能賺大錢的。特別是那個磷礦,楊夢龍是志在必得,想搞好農業就得有足夠的肥料,而磷礦正好製成磷肥,大大提高畝產量,得,就你了!爲了桐柏山上的礦產,他豁出去啦,不就是一幫土匪嘛,就算是天王老子擋了他的財路,他也敢上去給丫一刀!

一出兵部,盧象升便迎了上來,問:“怎麼樣了?辦好了沒有?”

楊夢龍揚了揚手中的任命文書:“辦好了,那幫大老爺似乎認爲讓我當一個千戶所的千戶太屈才了,決定新開一衛,名爲舞陽衛,下轄戰兵二千七百人,主管舞陽、泌陽、桐柏三縣!”說完,嘴裡冒出了一句髒話:“我日他姥姥的大腿!”

盧象升要過文書來看了看,還真是,從一個無名小卒到一衛長官,這樣的升官速度也真夠嚇人的,稱得上是火箭式的了,他笑着說:“恭喜你啊,別人想熬到這個位置不知道要花多少年呢,你才十八歲就……”

楊夢龍沒好氣的說:“恭喜個屁啊!那幫官僚老爺只是給我封了這麼個官,兵員啊裝備啊通通都要我自己去想辦法,說白了就是讓我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太可惡了,把三個亂得一團糟的縣塞給我也就算了,還什麼都不給,這不是光讓馬兒跑,又不讓馬兒吃草嘛!”

盧象升皺起眉頭:“他們不肯給你兵員糧餉還有裝備?”

楊夢龍說:“沒說不給,只是說現在兵部和戶部都很困難,實在騰不出那麼多糧餉裝備來,讓我先墊着,等情況好轉了再給我補上……我靠,那我得等到什麼時候?估計我是看不到這一天了!”

盧象升眉頭緊皺,嘆息:“朝廷現在確實困難,開衛所需的錢糧兵員相當驚人,一時之間拿不出來也是正常。不過南陽那邊確實也很有必要新開一衛,南陽地處要衝,是兵家必爭之地,南陽衛的戰鬥力卻糜爛不堪,不新開一衛很難承擔起悍衛南陽的重任……只是讓你赤手空拳的跑到舞陽新開一衛,未免有點強人所難了。這樣吧,我天雄軍近日得到了不少補充,兵甲糧餉都比較充足,我回去想想辦法,擠出一批糧餉和兵器給你先應付着,等你把架子搭起來了,兵部的糧餉也該到了。”

楊夢龍搖頭:“算了,盧大人,你手頭也不寬裕,我怎麼好向你伸手?錢我有一點,多的不敢說,拉起一兩千人肯定足夠了,人嘛……能不能把你留在定興的那一千多人先借我一段時間?你也知道,舞陽千戶所基本打殘了,我要是帶着那點殘兵跑到舞陽去開衛,非讓人笑掉大牙不可!”說完,眼巴巴的看着盧象升,臉上滿是希冀之色。

盧象升這纔想起自己在定興留的那一千多敢戰之士到現在都還沒有入軍籍,原本他打順返回大名府的時候將這一千多人重新整編入天雄軍,現在看來,楊夢龍似乎更需要這支人馬。南陽那邊的形勢實在太過惡劣了,楊夢龍小小年紀,卻要擔起開衛的重擔,還得應付嘯聚于山林之中的草寇和兩眼發綠的流民,就舞陽千戶所那點人馬,哪裡應付得過來!想通了這一層,他便毫不猶豫的同意了:“好,回頭我把那支人馬的兵甲器械補足,將他們撥給你帶回去,先把架子搭起來再說。”

楊夢龍感激不盡:“那真是太感謝你了,盧大人,你真是我的救星啊!”

盧象升看他那誇張的模樣就莫名的想笑:“從今往後大家就是同僚了,相互扶持也是應該的,你犯得着做出這麼誇張的樣子麼?”

楊夢龍嘿嘿一笑:“我這不是心中激動嘛!”

盧象升直搖頭:“你呀,別人這個年紀都成家立室了,你卻仍然跟個孩子一樣!到了南陽之後,你這性子得改一改了,可不能再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有些話是不必也不能說出來的!還有,你這暴脾氣也得改改,南陽可是唐王的封地,勳貴不在少數,其中一些人多有劣跡,如果你立足未穩便跟他們發生衝突,可能連我都保不住你了!”他畢竟是當過幾年知府,很清楚官場這個大染缸有多黑,實在是放心不下楊夢龍,因此反覆叮囑,把官場一些忌諱跟他說了又說。潛意識裡,他似乎把楊夢龍當成了自己的弟弟,對他的關心是真誠的,不帶任何功利目的。

楊夢龍點頭如小雞啄米,心裡卻說:“得,比我媽還囉嗦!”心裡卻是蠻感動的。

方逸之的任命文書也下來了,南陽知府,下轄葉縣、舞陽縣、南陽縣、南召縣、鎮平縣、內鄉縣、淅川縣、鄧縣、新野縣、唐河縣、桐柏縣、泌陽縣、方城縣等十三個縣,轄區達到兩萬多平方公里,不過人口比較少,只有三十萬左右。在嘉靖年間,南陽的人口接近四十萬,此後由於天災人禍,大量人口外逃,人口總數日漸減少,以至於堂堂一個南陽府,人口僅相當於一個大縣了。當然,流民的數量可不少,只是這些人口非但不會給南陽帶來財富,反倒是個隱患,攆他們走都來不及呢,哪裡敢留下他們!

又掏錢請相關的官員喝了一次酒,這次北京之行總算是功德圓滿了,楊夢龍和方逸之踏上了歸途,此時已經是二月中旬了。盧象升沒有跟他們一起回來,因爲此時兵部尚書孫承宗已經集結起關內的精銳之師,向被後金佔據的關內四城發動了排山倒海式的反擊,此時他已經六十八歲了。這是這位老將最後一次領兵出戰,這位一手建造了堅不可摧的關寧防線,帶出了關寧軍,又在最危急的關頭充當救火隊員,穩住了芨芨可危的北京城防的老人,他的時代馬上就要過去了,不過,在此之前,他還要再次給那幫野豬皮一點教訓,讓他們知道他孫承宗的厲害!他把盧象升要了過去,不必上陣打仗,跟在他身邊看他怎麼打就可以了,這位老人想用自己所剩無幾的時間把一生所學傳授給盧象升,再給大明培養一員可以擔當重任的將領。

老將出馬,非同小可,後金很快就領教到了這位折磨了他們幾十年,而且還將繼續折磨他們的老人的厲害。

第一天,孫承宗進攻灤平,一天,打下來了。

第二天,進攻遷安,一天,打下來了。

第三天,皇太極派來了援軍,五千多人跑到遵化,正趕上孫承宗進攻,幾十門大炮一字排開往遵化猛攻,差點把阿敏給打尿了,二話不說,集體向後轉,往永平轉進。遵化同樣是一天就給打下來了。

阿敏撤到後金在關內最後的據點————永平,擺下陣勢準備跟孫老頭決一死戰,不打一仗回去沒法交差嘛。孫老頭也不客氣,大炮一通猛轟把後金軍隊的軍陣轟得七零八落,然後騎兵傾巢出去衝上去就砍。這次盧象升沒有再跟在孫老頭後面觀戰,他一馬當先衝入敵陣,那把大刀掄得跟龍捲風似的,挨着就死,擦着就亡,砍翻了二十幾名紅巴牙喇兵,在後金大軍中生生劈出一條血衚衕,直衝阿敏的將旗。阿敏也算是一員身經百戰的老將了,但是看到盧象升渾身浴血的朝自己衝來,仍然爲之膽寒,他失去了迎戰的勇氣,打馬便逃,跑得稍慢一點,盧象升從後面一刀砍來,砍飛了他金盔上的紅纓,這位貝勒嚇得亡魂直冒,甚至沒有勇氣回頭去看一眼這個可怕的敵人。幸虧兩名白甲兵迎上去捨命相搏,才擋住了這個天煞星,等盧象升將這兩名白甲兵砍翻之後,阿敏也跑遠了。

盧象升一刀砍斷了將旗的旗杆。

孫承宗欣慰的看着那片鑲金飾銀的尿布片呼啦啦的跌落於征塵之中,低聲說:“好一員文武全才的虎將!”

阿敏慘敗,後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纔打下來的關內四城在五天之內全部丟失,過程之簡潔,令人瞠目結舌,這一戰再次證明孫承宗是明朝最出色的戰略大師,想過好日子的話最好不要惹他。可惜歲月不饒人,這位大器晚成的帝國守護者已經快七十歲了,他還能守護這個危如疊卵的帝國多久?

皇太極得知關內四城全部丟失的消息之後深感遺憾,卻也沒有嚷嚷要領兵入關跟孫老頭決一死戰。他不急,他比孫承宗年輕得多,打不過你,熬也能熬死你。

他的預感很準,兩年之後,明軍在大淩河之戰中慘敗,孫承宗引咎辭職,解甲歸田,這位強大的對手就這樣淡出了後金的視線,真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不過,皇太極也別笑得太早,好消息後面跟着一個壞消息:

這個死老頭利用最後兩年時間培養了兩個好學生,這兩個好學生將繼承他的夙願,繼續折磨後金!

自崇禎二年十一月起,皇太極率軍進入關內,威脅北京,沿途燒殺搶掠,所過之地實行屠城,屍橫遍野,史稱“己巳之變”。在這場戰爭中,無辜百姓被殺戮,經濟受到嚴重破壞,包括滿桂在內的幾位總兵陣亡,袁崇煥下獄,明朝元氣大傷。這場天崩地裂般的鉅變最終以明軍收復關內四城而結束,己巳之變是孫承宗、袁崇煥等名將的最後一次演出,他們的時代結束了,一批新人即將登上歷史的舞臺,撼動天下。

十三 休貼的敵人第四章 關寧困局第五十九章 名將七十六 交易第二章 風起華北1九十三 再戰大淩河4七十一 大淩河悲歌7八十四 財政危機第三十九章 態度問題十二 靠山九十一 再戰大淩河2八十七 懵圈了三十一 坑爹二十一 生命不息,作死不止五十四 天雄軍剿匪記4一零零 撤七十四 逮着活寶往死裡整八十九 真會做人六十七 窮途末路2七十二 倒黴的韃子十九 無恥三十一 慶祝個蛋五十 阻擊野牛二十四 又開始折騰了三十一 大遷徙一零二 楊夢龍的咆哮一二四 送錢的來了1二十四 下三濫的打法第一章 一對奇葩六十一 示警九十二 痛毆地頭蛇(中)二十四 下三濫的打法二十八 針鋒相對一二四 殊死之戰1一二零 決定第四十二章新玩具十八 師資二十三 擴軍會議第四十一章 裝備一一一 倒黴的倭寇1五十六 凱瑟琳的絕招四十七 吳淞口大海戰2五十 還是不靠譜二十八 殘酷第五十三章 惡戰(四)九十一 聯合作戰1五十 是你的鳥九十四 惡兆六十七 決戰 2第四章 秋後算賬3第二十四章 出風頭一四二 關寧軍的正確用法三十三 藩王發瘋記1一四四 強軍九十九 風雲突變五十三 天雄軍剿匪記3七十 播種一零零 嚇到了四十五 陽泉,死戰9七十 收穫二十二 弄死他!一零四 聖眷九十六 淡定的榆林一二八 噩耗第五十二章 惡戰(三)九十九 登陸1七十六 戰果輝煌七十 橫掃千軍5七十四 帝國涅磐四十九 第十九層地獄(下)六十五 總算找到了一零六 聖旨到一二四 送錢的來了1一三二 窮途末路三十一 慶祝個蛋九十九 風雲突變第七章 政爭第十章 查賬高手二十四 有點遠十七 充滿成就感的一賣一二五 殊死之戰2三十九 知府大人來襲(上)一一五 前哨戰3一零五 破軍殺將九十一 裂痕十八 停止進攻四十 罐頭工廠十三 陷阱二十六 練兵(中)第三章 朝天子3第五十三章 惡戰(四)一五二 風波起四十 三路出擊九十 中棒友誼靠日本一一九 衝動是魔鬼第七十一章 規劃第六十三章 邀請(下)第三章 秋後算賬2三十一 大遷徙八十 釣魚執法
十三 休貼的敵人第四章 關寧困局第五十九章 名將七十六 交易第二章 風起華北1九十三 再戰大淩河4七十一 大淩河悲歌7八十四 財政危機第三十九章 態度問題十二 靠山九十一 再戰大淩河2八十七 懵圈了三十一 坑爹二十一 生命不息,作死不止五十四 天雄軍剿匪記4一零零 撤七十四 逮着活寶往死裡整八十九 真會做人六十七 窮途末路2七十二 倒黴的韃子十九 無恥三十一 慶祝個蛋五十 阻擊野牛二十四 又開始折騰了三十一 大遷徙一零二 楊夢龍的咆哮一二四 送錢的來了1二十四 下三濫的打法第一章 一對奇葩六十一 示警九十二 痛毆地頭蛇(中)二十四 下三濫的打法二十八 針鋒相對一二四 殊死之戰1一二零 決定第四十二章新玩具十八 師資二十三 擴軍會議第四十一章 裝備一一一 倒黴的倭寇1五十六 凱瑟琳的絕招四十七 吳淞口大海戰2五十 還是不靠譜二十八 殘酷第五十三章 惡戰(四)九十一 聯合作戰1五十 是你的鳥九十四 惡兆六十七 決戰 2第四章 秋後算賬3第二十四章 出風頭一四二 關寧軍的正確用法三十三 藩王發瘋記1一四四 強軍九十九 風雲突變五十三 天雄軍剿匪記3七十 播種一零零 嚇到了四十五 陽泉,死戰9七十 收穫二十二 弄死他!一零四 聖眷九十六 淡定的榆林一二八 噩耗第五十二章 惡戰(三)九十九 登陸1七十六 戰果輝煌七十 橫掃千軍5七十四 帝國涅磐四十九 第十九層地獄(下)六十五 總算找到了一零六 聖旨到一二四 送錢的來了1一三二 窮途末路三十一 慶祝個蛋九十九 風雲突變第七章 政爭第十章 查賬高手二十四 有點遠十七 充滿成就感的一賣一二五 殊死之戰2三十九 知府大人來襲(上)一一五 前哨戰3一零五 破軍殺將九十一 裂痕十八 停止進攻四十 罐頭工廠十三 陷阱二十六 練兵(中)第三章 朝天子3第五十三章 惡戰(四)一五二 風波起四十 三路出擊九十 中棒友誼靠日本一一九 衝動是魔鬼第七十一章 規劃第六十三章 邀請(下)第三章 秋後算賬2三十一 大遷徙八十 釣魚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