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 大遷徙

隨着疾疾的馬蹄,明軍收復瀋陽的消息很快就傳回北京,再通過信使,以極快的速度傳遍了全國,很快,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都響起了陣陣震耳欲聾的歡呼聲,在天津、北京、濟南、太原、開封、南陽、洛陽等地甚至舉起了數十萬人的遊行歡慶活動。南陽和洛陽百姓在夜晚一口氣放飛了三千多盞燈,慶祝大明最可怕的大敵最終覆亡。開封、天津的百姓則做了數百艘制制小船,每盞小船上面都裝着一盞明燈,在夜幕中浩浩蕩蕩順流而下,一來是慶祝勝利,二來是祈禱不要再有戰爭。

一旦北方有戰事,苦難最深重的,始終是河南和河北的百姓。

隆武帝兌現了他的承諾:馬踏瀋陽,幹掉滿清,洗雪京城淪陷之恥。不必說,全國百姓都爲之歡欣鼓舞,他們不必再擔心北方那個可怕的強敵什麼時候再破關而入殺他們的人,搶走他們的財物,更不必再爲那場漫場而血腥的戰事承擔沉重的賦稅了。當隆武帝通過報紙詔告天下,聲明建奴已滅,從此不再徵收遼餉的時候,陽光照得到的地方都有人在歡呼。而當隆武帝隨後宣佈遼東之地盡皆無主之地,關內土地貧瘠或者少地者可以移民遼東,官府免費發放種子、耕牛、農具時,那歡呼聲幾乎把天給震塌了。

不容易啊,爲了遼東的戰事,他們忍受沉重的賦稅已經數十年,骨髓都快被吸乾了,現在總算是有回報了!

民間歡聲雷動,但是朝廷中樞對攻陷瀋陽的反應卻有點平淡,因爲這是一次意料之中的勝利。河洛新軍和天雄軍六個精銳軍團全部壓上,再加上矢志復仇的盤錦軍團,別說清軍邊骨架子都讓楊夢龍給砸碎了,就算滿洲八旗仍然處於全盛狀態,也萬萬抵擋不住如此強大的攻勢,從河洛新軍和天雄軍出關的那一刻開始結局就註定了的,就算勝了,也沒什麼好激動。隆武帝拿着捷報說了句:“神宗、熹宗、思宗終於可以瞑目了。”舉辦了一場簡單但不失隆重的典型,獻捷太廟,然後該幹嘛幹嘛。當然,等到大軍凱旋後,他還是會在天安門舉行盛大的閱兵大典,犒賞三軍的,甭管怎麼說也是滅掉了大明的強仇大敵,這個不能差。

說實話,楊夢龍、朱聿鍵對瀋陽之戰的結果並不滿意,雖然不到三天便解決了戰鬥,可謂神速,但是卻沒能抓住皇太極的後宮,尤其是已有身孕的莊妃,同樣也沒有抓住溥洛。別人跑掉倒不算什麼,但是莊妃和溥洛跑掉卻很麻煩,前者孕育着皇太極的骨血,更是一位政治女強人,憑着身爲后妃的超然地位和自身的能力,這個女人極有可能將旗人殘餘勢力整合起來;而後者則是一員英勇善戰的大將,逃走的時候帶走了數千精兵,有這支精兵在手,又有莊妃母子的信任,他極有可能成爲旗人中的頭號人物,不得不說,這樣的組合對大明來說始終是一個隱患。因此朱聿鍵傳旨遼東,要求三軍將士再接再厲,犁穴掃雪,務必擒住莊妃、溥洛,永絕後患,活的不行,死的也可以!

天雄軍和關寧軍不能長時間留在關外,打下瀋陽之後除了閻應元和他的軍團留在瀋陽之外,其餘五個軍團全部退回山海關、京津地區。閻應元和他的軍團留在瀋陽適應東北的氣候,同時等待關內過來的移民。他的軍團將在瀋陽一帶停留兩年時間,兩年之後便將帶上至少三萬戶移民遷移至阿勒楚喀要塞(今天的哈爾濱地區),在那裡建立奴兒干都督府,爲大明鎮守北國的門戶。清剿旗人殘餘抵抗力量、追殺莊妃和溥洛的任務就交給李惟鸞了,他和他麾下的遼東將士對旗人可謂恨之入骨,盼了多少年才盼來今天,這幫傢伙跟打了雞血似的,各自帶着一兩千人,兵分八路對旗人盤據的地區進行最徹底的大掃蕩,那些曾作爲旗人的僕從的蠻族也不能倖免,東北地區烽火連天,無日不戰。旗人和他們的僕從仍然悍勇絕倫,但是面對不管是裝備還是戰術都領先了自己好幾代的明軍,光靠悍勇是沒有用的,他們的抵抗被火槍大炮無情地粉碎,一個接一個村鎮被夷爲平地,一批批頭目戰死或者被俘,然後在受盡酷刑之後處死,明軍的報復來得極其殘酷,他們要讓整個東北所有民族知道跟大明作對的下場!

當然,李惟鸞也沒有亂殺一氣,在無情地鎮壓所有敢於抵抗的人的同時,他也對那些早早對大明流露出嚮往之意的部落伸出熱乎乎的大手,贈送他們大批鐵器、布匹、糧食、農具,還送給部落頭人不少精美的奢侈品,賦予他們大明僕從的身份,允許他們出兵與明軍並肩作戰,討伐那些佔山爲王的部落。很多部落都倒向了大明,踊躍地派出勇士與明軍並肩作戰,到最後,在白山黑水之間的戰場上已經很少能看到明軍士兵的身影了,都是幾個明軍軍官指揮一千幾百號蠻族勇士在圍毆不服王化的蠻族————當然,那些聽從明軍軍官指揮的蠻族士兵是堅決不承認自己是化外蠻族的,他們堅定地認爲自己是正宗的明軍士兵,說他們是蠻人是對他們最大的侮辱,那是要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

無數原始終落歸順,無數原始村落被踏平,生活在密林中的蠻族不是歸順就是戰敗後被強行遷出森林,遷到大平原去建立村鎮過上農耕生活,拒絕接受大明統治的不是變成了林中野獸的美餐,就是背井離鄉踏上了漫長的遷徙之路。到底有多少人被迫遷徙,有多少人倒在了遷徙的路上,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在乎。大明已經用自己的遭遇證明“落後就要捱打”,大明只是軍事制度落後於旗人,便差點亡國,那些依然停留在原始社會階段的蠻族跟大明根本就不是一個級數的,歸順是最好的選擇,不肯歸順的,便只能家破人亡了,這個世界就有這麼殘酷。

不過明軍沒能抓住溥洛和莊妃。這一路旗人遷徙的速度非常快,在明軍忙着擺平索倫諸部的時候他們便架設浮橋渡過烏蘇里江,來到了海參崴,並且輕易地征服了當地人。明軍趕到後,他們果斷焚燬浮橋,帶上所掠來的人口和物資繼續往北遷徙。追擊的部隊人手太少,再加上雨季已經來臨,江水猛漲,不管是造船還是架橋渡江都極爲困難,所以好不容易追到烏蘇里江江邊的毛永俊只能隔着烏蘇里江望着對岸的村落騰起的滾滾濃煙,望洋興嘆。

協從作戰的關寧軍隨後趕到,他們立功心切,不顧江面波濤洶涌,利用浮木建造了十幾艘小船,一千多人就坐着這樣的小船渡過江去,發起追擊。結果不出意外,數日之後他們便遭到了溥洛的伏擊,窮途末路之下,清軍打得極其瘋狂,有些傢伙連中數彈都還在咆哮衝鋒,更有人刺數把刺刀貫穿了身體都還在揮刀砍殺,換裝之後的關寧軍擁有了跟河洛新軍和天雄軍一樣的武器裝備,卻沒有具備他們那種鋼鐵一般的紀錄和堅不可摧的意志,當即就被嚇尿了,扔下槍就逃,然而四面都是伏兵,他們能逃到哪裡去?也就半天時間,一千多人的隊伍被吃得一乾二淨,追擊沒有起到任何效果,還白送了一千多支線膛燧發槍和大批子彈、*給清軍。毛永俊渡過烏蘇里江之後,看到的只是一地死屍,至於武器彈藥,那是一點都沒剩,氣得他跺着腳大罵關寧軍是豬隊友!

罵歸罵,事實卻不容忽視:佔領海參崴已經是明軍的極限了,清軍可以繼續往北遷徙,無後方作戰,明軍不行,再繼續追下去,後果難以預測。無奈之下,毛永俊下令停止追擊,在海參崴建立據點並且移民過來,先積蓄實力,再繼續追殺。

溥洛很幸運地獲得了喘息之機,得知毛永俊沒有再追過來之後,他放慢了速度,一邊遷徙一邊攻掠沿途的部落,盡一切努力吸收人口。現在旗人的數量實在太少了,在這片殘酷的土地想要生存下來並不容易,最好的辦法就是擴張,擁有越多的人口,生存下去的機率就越高。苦於裝備和戰術上的巨大差距,清軍戰不動明軍,但是要對付那些生活在西伯利亞荒原上的原始部落卻是再輕鬆不過了,區區幾千清軍一陣風似的捲過西伯利亞,無數人因爲他們而喪命,無數人因爲他們而踏上了遷徙之旅。

但是西伯利亞荒原並非無主之地,很快,清軍便遇到了強勁的對手:兇悍的哥薩克。

此時的沙俄同樣在極力往東方擴張,大批富有冒險精神、嗜血成性的哥薩克騎上戰手,挎着火槍、掄着彎刀大斧奔向東方,現在他們已經在遠東地區建立了一系列的據點,生活在西伯利亞地區的土著萬萬不是他們的對手,不是被驅逐就是被屠殺殆盡。清軍往西遷徙,正好跟哥薩克撞了個正着……

在原來的歷史時空,大清讓沙俄欺負了個夠,從康熙一直到溥儀,幾乎從來沒有佔過便宜。但是溥洛可不怵這些毛子……再說,就算怕也沒用,總不能逃回海參崴吧?爲了爭一條活路,打吧,不打就只能滅絕了。

於是就爆發了一系烈列激戰。

激戰的結果是一邊倒。並不是說清軍擁有裝備上的優勢,裝備優勢清軍當然有————光是打掉那支關寧軍就讓他們繳獲了一千兩百多支線膛燧發槍,幾萬發子彈和六千多枚*,溥洛用這些武器裝備了一支全火器化的近衛軍,這是一支可怕的力量。但溥洛也很清楚,這些彈藥是用掉一發就少一發的,所以他很節制地使用這支力量,能用肉搏解決的戰鬥絕對不用槍。哥薩克騎兵的戰術跟此時歐洲主流的迴旋騎兵差不多,就是騎馬衝近敵軍然後用手槍射擊,打完一槍便退回去裝彈,再衝,等用手槍將對手陣腳射亂了再撲上去用馬刀砍殺,在歐洲,這屬於比較先進的騎兵戰術了。但溥洛表示老子打的就是你這種先進的騎兵戰術,他命令清軍騎兵在跟哥薩克對戰的時候扔掉弓箭,全部騎兵手持五米長矛排成密集的隊形迎着哥薩克的槍口衝鋒,直到長矛刺穿哥薩克的胸膛爲止!一個回合下來哥薩克就全尿了,表示他們還從來沒有見過這麼不怕死的傢伙!當然,一個回合下來還有命在那裡大叫我好怕啊的哥薩克是很少很少的,大多數都讓清軍騎兵給踩進地裡了。

習慣了單打獨鬥靠個人勇武取勝的哥薩克這回遇上了剋星,他們根本就沒有機會施展超人的武藝便被長長的長矛從馬背上捅了下去,輸得要多窩囊就有多窩囊。最讓他們鬱悶的是,在歐洲讓人生畏的棱堡似乎也喪失了應有的作用,這些留着金錢鼠尾辮的傢伙掘戰壕逼近棱堡然後投出威力巨大的*,然後便衝鋒。他們投擲的*實在太恐怖了,一枚過來就得死傷一大片,而且還會在木製棱堡引發火災,哥薩克建造的棱堡在他們的攻擊下顯得異常脆弱,一個接着一個被摧毀。在石勒喀河畔,哥薩克集結起六千餘人,跟清軍展開了一場決定着西伯利亞地區歸屬權的決戰,而清軍以四千步兵、六百騎兵迎戰。如牆衝鋒的清軍圍瞬之間就沖垮了哥薩克騎兵的隊列,甚至掃蕩了哥薩克的後方,哥薩克們被迫棄馬步戰,試圖沖垮清軍步兵方陣奪路而逃,結果先被一輪*炸得血肉橫飛,接着被幾千支密密麻麻捅過來的長矛捅成傻逼……對於習慣了用彎刀和大斧的哥薩克而言,清軍有擲彈兵協助的重裝步兵方陣堅不可摧,進攻等同送死;清軍的重騎兵同樣銳不可擋,逃跑也是送死!一場血戰下來,六千哥薩克及其僕從軍全軍覆沒,只有不足百人逃出了生天。

而溥洛麾下的清軍傷亡不足百人。

石勒喀河之戰幾乎葬送了沙俄向東方擴張的全部成果,在很長時間之內他們都拿不出兵力和勇氣來跟兇殘的清軍決戰了。清軍終於贏得了一塊立足之地————現在不會有人對他們在西伯利亞荒原定居有不同意見了。

除了明軍。

三十七 血戰吳淞口1六十五 小夥伴們都驚呆了(一)八十 認輸一零五 狗咬狗一二二 疑惑第六十三章 邀請(下)一一三 沒卵子一零四 黑色風暴九十九 九州戰紀4第八章 奇葩平叛記2五十六 天雄軍剿匪記6八十八 成績不錯一一七 中箭六十三 變形金剛艦隊六十六 大淩河悲歌2九十二 野望三十五 還欠頓打第七十六章 入京五十五 小人一一一 要戰便戰四十七 旅順攻防 7六十五 血色帝都1第三章 高爐二十二 女王VS小受5五十 是你的鳥三十二 磷肥(下)八十三 近墨者黑第五十三章 惡戰(四)一零五 破軍殺將三十 風起大淩河一零七 輾死那幫傻逼!八十七 決戰3五十四 致命的選擇三十三 衛所新風貌四十六 旅順攻防 6第三章 高爐二十三 鑄刀九十一 體育盛會1一二八 練兵狂人二十七 *獎八十五 咆哮的鑄炮大師二十四 雄傑第三章 風起華北2一三零 殊死之戰7五十七 作死小能手一二零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十四章 抗旱救災(一)十三 有車一族一三八 解決流寇2七十七 震動六十四 孤獨的守衛者一一九 漢人是很記仇的六十四 一戰成名六十六 血色帝都2第二章 夷陵叛亂 2四十三 桐柏衛所十四 夠狠七十三 慈母四十五 旅順攻防 5第十章 大明的憤怒七十五 打臉要趁早(上)七十六 廈門無血開城3九十五 相逢二十七 新型大炮2二十七 新型大炮2第七十七章 重逢五十四 金山西見煙塵飛4十六 打臉要趁早十六 國殤一二五 怪圈一一一 抓狂的范文程第四章 風起華北3一一五 前哨戰3四十 罐頭工廠四十三 桐柏衛所第二十七章 練兵(下)十五 吃貨VS餓鬼九十九 回家十四 夠狠七十九 完勝五十二 天雄軍剿匪記2九十三 萬事俱備二十六 烏鴉嘴一零三 打死活該一零六 九州戰紀11八十八 雷厲風行四十二 陽泉,死戰6第十六章 抗旱救災(三)六十五 踢上了鐵板3九十一 體育盛會1第七章 奇葩平叛記1四十八 吳淞口大海戰3十三 逃難四十九 撤退一三一 工業帝國3一三九 大擴張的序幕1一三二 請客一零三 九州戰紀8第一章 美麗新世界1第六章 陰謀
三十七 血戰吳淞口1六十五 小夥伴們都驚呆了(一)八十 認輸一零五 狗咬狗一二二 疑惑第六十三章 邀請(下)一一三 沒卵子一零四 黑色風暴九十九 九州戰紀4第八章 奇葩平叛記2五十六 天雄軍剿匪記6八十八 成績不錯一一七 中箭六十三 變形金剛艦隊六十六 大淩河悲歌2九十二 野望三十五 還欠頓打第七十六章 入京五十五 小人一一一 要戰便戰四十七 旅順攻防 7六十五 血色帝都1第三章 高爐二十二 女王VS小受5五十 是你的鳥三十二 磷肥(下)八十三 近墨者黑第五十三章 惡戰(四)一零五 破軍殺將三十 風起大淩河一零七 輾死那幫傻逼!八十七 決戰3五十四 致命的選擇三十三 衛所新風貌四十六 旅順攻防 6第三章 高爐二十三 鑄刀九十一 體育盛會1一二八 練兵狂人二十七 *獎八十五 咆哮的鑄炮大師二十四 雄傑第三章 風起華北2一三零 殊死之戰7五十七 作死小能手一二零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十四章 抗旱救災(一)十三 有車一族一三八 解決流寇2七十七 震動六十四 孤獨的守衛者一一九 漢人是很記仇的六十四 一戰成名六十六 血色帝都2第二章 夷陵叛亂 2四十三 桐柏衛所十四 夠狠七十三 慈母四十五 旅順攻防 5第十章 大明的憤怒七十五 打臉要趁早(上)七十六 廈門無血開城3九十五 相逢二十七 新型大炮2二十七 新型大炮2第七十七章 重逢五十四 金山西見煙塵飛4十六 打臉要趁早十六 國殤一二五 怪圈一一一 抓狂的范文程第四章 風起華北3一一五 前哨戰3四十 罐頭工廠四十三 桐柏衛所第二十七章 練兵(下)十五 吃貨VS餓鬼九十九 回家十四 夠狠七十九 完勝五十二 天雄軍剿匪記2九十三 萬事俱備二十六 烏鴉嘴一零三 打死活該一零六 九州戰紀11八十八 雷厲風行四十二 陽泉,死戰6第十六章 抗旱救災(三)六十五 踢上了鐵板3九十一 體育盛會1第七章 奇葩平叛記1四十八 吳淞口大海戰3十三 逃難四十九 撤退一三一 工業帝國3一三九 大擴張的序幕1一三二 請客一零三 九州戰紀8第一章 美麗新世界1第六章 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