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反戈一擊

劉文秀一家老小和李定國的家小能夠活到現在,也只是因爲李定國還統領大軍在外征戰,要不然以他那動不動就將人斬首的殘暴性子,這些人哪裡能夠活到現在?

正因爲忌憚,孫可望留下這些人的性命,想到時候用來要挾李定國。

李定國大軍剛至宜良,孫可望便得了消息,得知他麾下士卒不足五萬,不用多說肯定是在廣東吃了敗仗,心裡稍微鬆了一口氣。

你再會打仗又怎麼樣?十萬對五萬,二打一,難道還打不贏你?孫可望思慮妥當,便下令大軍集結,要去明湖邊上與李定國決一雌雄!

有堅城不據卻領兵出擊,他這可不是犯傻,實在是迫不得已,昆明城太小,裝不下這麼多人,而且他還怕敵人攻城正急時,城內有人在背後捅他的刀子。

明代的昆明城,城牆總長只有九里,算下來城內面積不到兩千畝,並且原本就住了幾萬人,哪兒還能再容得下十萬士卒?

孫可望點齊兵馬,十萬大軍連綿數十里直往東去,兩軍前鋒在明湖前十多裡處相遇,孫部後軍纔剛剛拔營,但因爲雙方主力都未到達,只得相隔五里先紮下營寨。

二月初十,雙方大軍終於全部趕到並歇息了一晚,第二日兩支大軍早早用過飯食,然後出營擺開了陣勢。

孫可望胸有成竹,他帶了兩百名“御前侍衛”走出軍陣然後吩咐道:“去請李定國過來說話。”

兩名侍衛策馬跑了過去,不多一會卻回來稟報道:“皇上,西寧王不肯來見,還說等一會就要……”

“他等一會要做什麼?”孫可望火冒三丈,自己降尊紆貴準備叫他出來好言相勸,沒想到這廝竟然不識擡舉!

“微臣不敢說。”

“那就不用說了!傳朕口諭,命馮雙禮、馬寶、李承爵、馬進忠、馬惟興各率本部兵馬出擊,張勝、王尚禮護衛中軍!有能斬獲李定國首級者,賞銀萬兩,官升三級!”

孫可望不用聽也知道李定國口中說不出什麼好話來,乾脆快刀斬亂麻,一舉宰了李定國這狗東西!

口諭傳出,頃刻間鼓號齊鳴,孫可望麾下馮雙禮等將各率本部兵馬傾巢而出,直撲對面李定國軍陣。

李定國雖有劉文秀口信,知道馮雙禮只不過是虛張聲勢,但他也不敢掉以輕心,連忙吩咐周金湯率兩萬士卒上前迎戰,小心戒備。

眼看兩軍就要短兵相接,衝在最前面的馮雙禮突然舉起手中長刀,高喝了一聲“誅殺逆賊”,率領身後將士在陣前兜了一個圈子,直往孫可望中軍衝去!

馮雙禮等將臨陣反戈,孫可望一時之間竟然不知所措,楞了一會,方纔大驚失色地叫道:“諸將何叛也?”

中軍只有張勝、王尚禮所部兩萬餘人,而馮雙禮等將麾下七八萬人,再加上李定國五萬人馬,萬難抵敵!二人連忙擁了孫可望,轉身便往後逃竄。

更可怕的事情發生了!在此命懸一線的危急關頭,張、王二人部下士卒竟然也一齊高呼起來:“迎西寧、誅逆賊!”一時間方圓數十里內,盡是將士們的怒吼聲!

孫可望倒行逆施、剷除異己,現在終於嚐到了自己釀的苦酒!

然而此刻卻沒有時間給他去後悔,眼看東西兩面大軍包抄過來,孫可望慌不擇路,只得望北面人少之處落荒而逃!

此時跟在他身邊的,只有數百親兵和他的兩個心腹張勝、王尚禮以及他們各自所帶的親兵,合計不足兩千人,若是慢得片刻,絕對就是一個屍骨無存的下場!

周金湯和馮雙禮率軍緊追不捨,無論孫可望等人如何瘋狂打馬,卻始終無法將追兵甩脫。

逃在最後的張勝心知再這樣下去,兩千人一個也別想逃脫,反正都是一死,何不給“皇上”爭取一點時間?他將心一橫,率領麾下數百親兵,調轉頭來直撲周、馮二人追兵。

數百人存了必死之心瘋狂拼殺,竟然將追兵堵了半盞茶功夫,等他們將這數百人盡數斬殺之後,孫可望已經逃得不見了蹤影。

左右不過是差了半盞茶功夫,周馮二將自然不會就此收兵,所有人心裡都清楚,在楚雄府、姚安府和武定府三地,還有王自奇、關有才、張虎、賀九儀以及他們麾下兵馬數萬人。

這些人雖然不全是孫可望的親信,但肯定也不會站在李定國和劉文秀一邊,若是讓孫可望逃到這幾處地方,將這幾部兵馬全都攏到一起,那可是一個極大的禍患!

又追了小半個時辰,跨下戰馬已經是疲憊不堪,卻還是沒有看到孫可望等人蹤影,周、馮二人都懊惱不已,一萬多人追得這麼緊,卻仍然讓孫可望逃了出去,這下回去怎麼向兩位王爺交待?

“繼續追!老子就不相信這狗賊能逃多遠!”周金湯“啪”地在馬屁股上抽了一記,率兵繼續向前追擊。

不多時到了一個岔路口,兩人商議片刻,正要將人馬分成兩隊,卻見王尚禮又帶了數百人從前面衝殺過來!

等解決了這些人,又耽誤了不少時間,一直追到天黑,卻還是沒有追上孫可望,二人只得無奈地收兵回了昆明……

李定國一入城內,便迫不及待地去了皇帝行宮,他不相信好好的一個人,竟然會這麼快就被逼瘋,可事實讓他斷了最後一絲念想,永曆帝確實已經瘋了,他根本就不認識身邊的任何一個人!

“王爺,皇上還好好地活着,那就是不幸中的大幸!”

李柦看着李定國那一臉悲苦的樣子,又開口勸慰,“王爺尚需保重身子,等支撐得幾年,皇上又有了皇子,便可繼承皇位,大明未亡啊王爺!”

永曆帝朱由榔一共娶妻四位,原本生有三子,長子與次子都生於順治元年(1644年),後來清兵進軍廣東,永曆帝逃離肇慶時兩名皇子都散佚在民間。

他的第三個兒子生於永曆二年(1648年),若是李元利沒有來到這個世界的話,他會一直活到十五歲被吳三桂擒住,在次年被殺於滇京行宮。

可孫可望被李元利逼回昆明後,本就覬覦皇位的他,怎麼會留下這麼一個登基稱帝的阻礙?

感謝柔之虎大大、青海近湖大大的打賞!

第三百三十一章自主創新的能力第二百八十章月夜奔襲(二)第五百四十一章生死攸關第二百二十四章賊蹤第四百二十五章血肉屠場第二百三十三章整肅軍紀第一百章暗訪第二百九十三章增江兩岸第一百四十四章走投無路第三百一十一章西洋懷錶第二百八十六章神仙法術第四百一十六章喪師失城 欲求脫罪第六十三章貪功第二百零三章底細第五百一十章彝倫堂講學第二百四十五章夜半襲營第四百四十一章勸進第一百零五章五省經略第六十九章口舌交鋒第四百零九章目標 南京第三百一十三章威龍白家草頭王第一百零四章震驚虜廷第六十四章圍城第三百九十三章蕭嘉音第四百九十四章朝鮮之戰第一百二十三章經略軍第三百二十七章濠鏡問題第二百七十四章援兵第五百一十四章八大蝗商第四百六十三章荊江水患第一百七十七章交鋒第三百零四章玉石俱焚第五百零四章葡國使者第二百三十章我之耳目第一百二十八章各有對策第六十章艱苦第一百七十七章交鋒第三百七十六章夜渡第二百三十二章參謀監軍第三百二十五章威德並行 滇城敬服第三百二十章兵甲亦實力第五百四十三章自請撤藩第四百六十七章密室經義第二百八十四點章“棒槌”的威力第四百零八章北伐第一百六十四章南征第一百九十章覆滅第二百二十章吐血第七十章以禮相待第五百二十六章正旦大典第三百五十八章首鼠兩端 枉送性命第四百二十四章重騎衝陣第六十六章鶴蚌相爭第二百九十五章前有埋伏 後有追兵第二百七十七章東印度公司第五百五十一章商業殖民第四百二十二章鍋莊娃子做將軍第十章拜服第一百七十七章交鋒第二百八十二章月圓殺韃 十五破城第三百六十二章夜郎自大第五百零七章內閣首輔第七十九章以儆效尤第二百九十六章大明之殤第三百五十五章衣冠禽獸 御門聽政第三百四十八章美麗之島第五百五十六章翡翠玉礦第四百四十三章追悔莫及第一百二十四章挺進鬆滋第三百三十五章喋喋不休 神父自得第一百八十八章定計第四百二十四章重騎衝陣第二百九十三章增江兩岸第二百五十八章鐵殼船第三百三十七章教忠於政 無可例外第三百六十二章夜郎自大第四百四十六章秦淮河第四章謀劃第一百一十二章爆炸事故第三百三十四章循序漸進 夯實基礎第三百一十一章西洋懷錶第四百二十章京師城 十三門第二十五章陰謀第二百四十六章捨生取義第五百零七章內閣首輔第五百四十章甕中捉鱉第四百二十四章重騎衝陣第三十三章軍議第四百三十九章這個馬伕不尋常第三百四十一章烏斯藏第五百五十九章平定倭國第二百七十章責任第四百九十五章入朝鮮 打草谷第三百四十四章講武堂第二百二十七章鞭長莫及第五百零四章葡國使者第七十一章今之王倫第七十章以禮相待第七十三章分析利弊第二百四十七章排槍
第三百三十一章自主創新的能力第二百八十章月夜奔襲(二)第五百四十一章生死攸關第二百二十四章賊蹤第四百二十五章血肉屠場第二百三十三章整肅軍紀第一百章暗訪第二百九十三章增江兩岸第一百四十四章走投無路第三百一十一章西洋懷錶第二百八十六章神仙法術第四百一十六章喪師失城 欲求脫罪第六十三章貪功第二百零三章底細第五百一十章彝倫堂講學第二百四十五章夜半襲營第四百四十一章勸進第一百零五章五省經略第六十九章口舌交鋒第四百零九章目標 南京第三百一十三章威龍白家草頭王第一百零四章震驚虜廷第六十四章圍城第三百九十三章蕭嘉音第四百九十四章朝鮮之戰第一百二十三章經略軍第三百二十七章濠鏡問題第二百七十四章援兵第五百一十四章八大蝗商第四百六十三章荊江水患第一百七十七章交鋒第三百零四章玉石俱焚第五百零四章葡國使者第二百三十章我之耳目第一百二十八章各有對策第六十章艱苦第一百七十七章交鋒第三百七十六章夜渡第二百三十二章參謀監軍第三百二十五章威德並行 滇城敬服第三百二十章兵甲亦實力第五百四十三章自請撤藩第四百六十七章密室經義第二百八十四點章“棒槌”的威力第四百零八章北伐第一百六十四章南征第一百九十章覆滅第二百二十章吐血第七十章以禮相待第五百二十六章正旦大典第三百五十八章首鼠兩端 枉送性命第四百二十四章重騎衝陣第六十六章鶴蚌相爭第二百九十五章前有埋伏 後有追兵第二百七十七章東印度公司第五百五十一章商業殖民第四百二十二章鍋莊娃子做將軍第十章拜服第一百七十七章交鋒第二百八十二章月圓殺韃 十五破城第三百六十二章夜郎自大第五百零七章內閣首輔第七十九章以儆效尤第二百九十六章大明之殤第三百五十五章衣冠禽獸 御門聽政第三百四十八章美麗之島第五百五十六章翡翠玉礦第四百四十三章追悔莫及第一百二十四章挺進鬆滋第三百三十五章喋喋不休 神父自得第一百八十八章定計第四百二十四章重騎衝陣第二百九十三章增江兩岸第二百五十八章鐵殼船第三百三十七章教忠於政 無可例外第三百六十二章夜郎自大第四百四十六章秦淮河第四章謀劃第一百一十二章爆炸事故第三百三十四章循序漸進 夯實基礎第三百一十一章西洋懷錶第四百二十章京師城 十三門第二十五章陰謀第二百四十六章捨生取義第五百零七章內閣首輔第五百四十章甕中捉鱉第四百二十四章重騎衝陣第三十三章軍議第四百三十九章這個馬伕不尋常第三百四十一章烏斯藏第五百五十九章平定倭國第二百七十章責任第四百九十五章入朝鮮 打草谷第三百四十四章講武堂第二百二十七章鞭長莫及第五百零四章葡國使者第七十一章今之王倫第七十章以禮相待第七十三章分析利弊第二百四十七章排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