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大明之殤

李元利沒有拿班做勢,而是親自迎出屋來,等這羣人走得近了,才發現領頭的並不是陳恭尹和湛鳳光,而是一名中年文士。

這文士年約四旬上下,身着灰衫,黑鬚飄飄,頭上戴了一塊文士巾,也看不出來有沒有剃髮。不過李元利估計是剃了的,要不然這腦袋可能早就已經不見了。

“諸位有心了!”李元利先拱手笑着說了一句。

那文士緊走兩步,向李元利作揖道:“漢王殿下率大軍驅除胡虜,置性命於不顧,救民於水火之中,我等小民,唯有盡心而已!”

“先生今日這番作爲,已經是有心了!”

李元利這話說得也沒錯,如今大興軍雖然大勝濟度援軍,但日後到底是個什麼情況誰也不知,去年李定國未遭新會之敗時,還不是一樣勢如破竹,可最後結果如何?

這些人今日前來勞軍,確實是擔了很大的風險,若是大興軍最後退出廣東,不消說他們肯定會受到清軍的報復。

“敢問先生如何稱呼?”

這文士還未說話,湛鳳光卻上前一步拱手道:“殿下,這是我族中長輩,諱子云,字漢度。”

李元利呵呵笑道:“原來是湛先生,本王有禮了!”

湛鳳光又向李元利介紹了其餘幾人,卻都是增城大姓,沒想到他們消息倒是靈通,大興軍昨日大勝,今日一大早就已經找上門來。

其實這還得怪湛鳳光和陳恭尹二人,他們前日自石灘圩離開以後,便時刻命人在暗中關注着這邊的戰事,昨日一得到大興軍大勝的消息,便連忙稟告了族中長輩。

增城單、陳、劉、羅等幾大家族,歷來都與湛家關係密切,而且還是姻親,湛家長輩得了消息,連夜便派人通知了這幾家,一番商議之後得出結論:大興軍將取天下。

當然這其中陳恭尹和湛鳳光出力不小,特別是陳恭尹更是斷言:不出五載,這天下便要改姓李!

陳恭尹人雖然年輕,但因其年幼時家中就遭逢鉅變,所以做事極爲穩重,再加上他也是名門之後,如今又是增城湛氏女婿,算得上半個增城人,因此各家主事之人也都信任他,於是纔有了今天早上這一幕。

因湛氏族長已經老邁,於是派了湛子云帶衆人前來。說起來這湛子云也不是籍籍無名之輩,他乃是崇禎十四年舉人,本來有望考取進士,但還沒來得及進京應考,李自成的大順軍便入了京,崇禎帝也上了吊。

緊接着發生的事情讓人眼花繚亂,湛子云也沒有了科舉入仕的心思,在家以教授學生爲業,就是去年尚可喜嚴令讀書人必須參加科考,他也不以爲意,根本不去應試,被增城人稱爲“增江名儒”。

李元利當然不知道其中原委,但他既然見了這些人,就要將姿態做足,他向衆人一探手道:“諸位鄉賢義士,請進屋敘話。”

屋子不大,裝不下這麼多人,於是除了幾位話事人外,其他都侍立門外,連陳恭尹和湛鳳光也不例外。

照例客套了幾句,然後又扯了一番風土人情之類的話題,湛子云便從袖籠裡拿出了一疊紙對李元利道:“殿下,這是我湛家的全部地契,今日奉上以助大軍聲威,還請殿下笑納。”

其餘幾人也拿出地契:“還請殿下笑納!”

李元利哭笑不得,難道在這些人的心目之中,大興軍收繳土地都是爲了一己之私?

看剛纔的一番談吐,他覺得湛子云應該劃入開明士紳的行列,而且應該還是一位有識之士,很有必要將大興軍的政策給他們講解一番。

“湛先生,各位鄉賢,大興軍收購土地,或許你們還不知道其中原因。”

“首先本王要申明一點,大興軍收進來的土地,並不是歸大興軍所有,也不會成爲本王的私產,而是最終分給無地可種的農民和流民。”

湛子云和一衆鄉紳全都安靜下來,做出洗耳恭聽的樣子。

“並且,農民分到的土地只有使用權,而沒有買賣、轉讓的權利,也就是說,土地的所有權,最終是在……國家手中,用本王的說法,就是土地國有化!”

衆人心裡都微微震動了一下,看來陳恭尹所言非虛,這漢王還真是志在整個天下!

“實施這一舉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土地兼併太過嚴重——本王所說的土地兼併,是指土地愈來愈集中到少數地主士紳、世家大族手中,而農民則越來越多地喪失土地,甚至根本就沒有土地。”

“大地主爲了擁有更多的土地,採用各種卑劣手段,尤其是災年,地主巧取豪奪讓擁有土地的農民變賣自己的土地淪爲佃農。當然,也有一些是通過正當方式獲得的土地,本王這一說法並不單單針對在場的諸位。”

“崇禎年間,土地集中已經到了空前的程度。王公勳戚和地主豪紳瘋狂兼併土地,大多數的農民相繼失掉土地成爲佃農。在四川,一個普通的地主就佔有幾十家佃戶。在湖廣閩浙等地,有田的佔十分之一,爲人佃作食力的竟然佔了十分之九。絕大部分的腴田,都被王公勳戚和地主豪紳侵佔。”

“最突出的是藩王佔田!據本王所知,前明萬曆之時福王封藩河南,神宗皇帝一次就賜給他良田兩百萬畝,河南田地不夠,又取山東、湖廣的田地來補足。蜀王分封蓉城,封地也達百萬畝以上,而前明共有二十多個藩王!”

“有點扯遠了!咱們來說土地兼併的後果,在場諸位都是有識之士,應該也清楚一二。”

“土地兼併最直接和惡劣的後果主要有兩個,一是朝廷稅賦收不上來,這個原因你們都清楚。二是需要繳稅的農民卻沒有自己的土地,在南方工商業發達的地方還好,沒了土地可以去做工,日子一樣能過得下去,但在北方,他們就只能淪爲流民或賊匪!”

“土地兼併造成的這兩個後果,就是明亡的根本原因,朝廷無錢無糧,如何養兵?藩王士紳不納稅,百姓一貧如洗,朝廷也是一貧如洗,如何賑災?這纔有了韃子入寇,有了各路義軍!”

“其實,就算沒有韃子入寇,沒有各路義軍,前明之亡也只是個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

說到這兒,李元利長長地嘆了口氣。長達近三百年、曾經輝煌的大明王朝轟然崩塌,其原因除了他上面說的兩點之外,還有官員貪腐、宦官專權、朋黨相爭以及各種天災人禍等衆多原因,到崇禎年間時,已經是積弊難除、迴天乏力了。

此不可不引爲前車之鑑!

感謝柔之虎大大今天再次打賞!

第二十四章架構第六十七章一網打盡第二百七十一章瑤民第一百九十四章炮兵操典第二百二十二章反襲第四百九十六章邊牆第四十三章心思第一百三十八章士氣高漲第二百四十章再聞白蓮第五百一十三章藩臺召見第一百七十章春宵第十五章試射第七十七章御史郝浴二百三十五章荔枝道第二百九十九章線膛炮和滑膛炮的選擇第二百零一章潰敗第一百八十一章誘敵第三百六十五章徵糧拉丁 民不聊生第十九章夜飲第五百一十六章軍費開支第五十三章高歌第五百五十一章商業殖民第四百七十三章大漢四郡第二百六十五章驚異第二百二十章吐血第四百四十二章其心可誅第三十四章宿怨第三百二十七章濠鏡問題第四百九十一章盛京失陷第五百零三章傳教賺錢兩不誤第五百四十一章生死攸關第四百五十一章海警六司第三百三十四章循序漸進 夯實基礎第四百四十五章地主風險大第四百六十八章望牆興嘆第二百四十九章西寧王第六十八章分兵伏擊第十一章任務(一)第二百九十二章擡旗來的“八旗精兵”第二百九十三章增江兩岸第一百七十二章皇帝“謀反”第三百八十四章只畏非敬第一百一十六章夷陵第三百九十八章予以重託第五百四十四章處置俘虜第二十六章銀礦第三百五十二章投河明志 誓不仕清第一百九十六章試炮第三百四十五章總山長第四百九十六章邊牆第七十三章分析利弊第八十七章其樂融融第十章拜服第一百三十三章鄖襄第二百二十六章生擒第二十九章虛驚第四百九十二章寧賊獻計第四百零九章目標 南京第三百一十五章別無退路第二百四十三章兵臨南鄭第二百零三章底細第一百九十一章有喜第三百五十四章人心惶惶 聞風而逃第三百一十章海商乎?海寇乎?第二百八十三章擂鼓!助威!第五百二十七章皇宮家宴第二百九十八章拱極炮臺第三百二十八章科學與傳教第三百零七章大發雷霆第一百二十章兵臨肇慶第三十二章計劃第四百九十五章入朝鮮 打草谷第五百五十章登極大典第三百六十九章南澳海戰(三)第一百九十章覆滅第三百五十四章人心惶惶 聞風而逃第五十四章故人第二百四十一章比丘道人第五百一十九章葡使覲見第二百一十九章雨夜敵襲第四百六十三章荊江水患第三百零四章玉石俱焚第七十六章再傳捷報第二百零六章仇不隔夜第二百四十五章夜半襲營第十三章任務(三)第四百七十八章科爾沁第四百八十四章北上前夕第四百五十一章賤籍第四百九十四章朝鮮之戰第二百九十六章大明之殤第二百八十一章“跛金”第二百九十二章擡旗來的“八旗精兵”第七十章以禮相待第二百三十四章兵源第一百三十五章逃卒第二百零一章潰敗第二百五十八章鐵殼船第三十六章拉攏
第二十四章架構第六十七章一網打盡第二百七十一章瑤民第一百九十四章炮兵操典第二百二十二章反襲第四百九十六章邊牆第四十三章心思第一百三十八章士氣高漲第二百四十章再聞白蓮第五百一十三章藩臺召見第一百七十章春宵第十五章試射第七十七章御史郝浴二百三十五章荔枝道第二百九十九章線膛炮和滑膛炮的選擇第二百零一章潰敗第一百八十一章誘敵第三百六十五章徵糧拉丁 民不聊生第十九章夜飲第五百一十六章軍費開支第五十三章高歌第五百五十一章商業殖民第四百七十三章大漢四郡第二百六十五章驚異第二百二十章吐血第四百四十二章其心可誅第三十四章宿怨第三百二十七章濠鏡問題第四百九十一章盛京失陷第五百零三章傳教賺錢兩不誤第五百四十一章生死攸關第四百五十一章海警六司第三百三十四章循序漸進 夯實基礎第四百四十五章地主風險大第四百六十八章望牆興嘆第二百四十九章西寧王第六十八章分兵伏擊第十一章任務(一)第二百九十二章擡旗來的“八旗精兵”第二百九十三章增江兩岸第一百七十二章皇帝“謀反”第三百八十四章只畏非敬第一百一十六章夷陵第三百九十八章予以重託第五百四十四章處置俘虜第二十六章銀礦第三百五十二章投河明志 誓不仕清第一百九十六章試炮第三百四十五章總山長第四百九十六章邊牆第七十三章分析利弊第八十七章其樂融融第十章拜服第一百三十三章鄖襄第二百二十六章生擒第二十九章虛驚第四百九十二章寧賊獻計第四百零九章目標 南京第三百一十五章別無退路第二百四十三章兵臨南鄭第二百零三章底細第一百九十一章有喜第三百五十四章人心惶惶 聞風而逃第三百一十章海商乎?海寇乎?第二百八十三章擂鼓!助威!第五百二十七章皇宮家宴第二百九十八章拱極炮臺第三百二十八章科學與傳教第三百零七章大發雷霆第一百二十章兵臨肇慶第三十二章計劃第四百九十五章入朝鮮 打草谷第五百五十章登極大典第三百六十九章南澳海戰(三)第一百九十章覆滅第三百五十四章人心惶惶 聞風而逃第五十四章故人第二百四十一章比丘道人第五百一十九章葡使覲見第二百一十九章雨夜敵襲第四百六十三章荊江水患第三百零四章玉石俱焚第七十六章再傳捷報第二百零六章仇不隔夜第二百四十五章夜半襲營第十三章任務(三)第四百七十八章科爾沁第四百八十四章北上前夕第四百五十一章賤籍第四百九十四章朝鮮之戰第二百九十六章大明之殤第二百八十一章“跛金”第二百九十二章擡旗來的“八旗精兵”第七十章以禮相待第二百三十四章兵源第一百三十五章逃卒第二百零一章潰敗第二百五十八章鐵殼船第三十六章拉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