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北返二(4)

感謝耕香老人的打賞!

坐上向北方行進的船,宋慶心情一直都挺鬱悶,哪怕他已經成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但有些東西卻已經無法挽回了,他有信心殺回淮安府或是邳州,哪怕對方在路上一直對他進行圍追堵截,他也有信心能夠殺回去,但當他到達邳州的時候,身邊還能夠剩下多少人,那可就說不好了,洛小北和丁魁之類的還好,其他人他真的沒把握全帶回去。

這次跟他出來的可都是狗營的精銳,既然是精銳,他這個做長官的當然也會多加看顧,接觸的多了,感情自然也就日漸深厚,想想這些人跟他出來的時候都是歡欣鼓舞,誰想到能夠遇到這種事情,自己當時如果再謹慎點,多帶些人手出來,估計對方也沒那麼大膽子敢玩這手,哪怕在途中得知楊管事要對付自己,那時候派人去調集援兵,估計在南京的時候也該會合了,絕對不會像現在這樣狼狽,要知道這種狼狽不但他那些部下沒經歷過,他自己同樣也沒有經歷過。

對於敢在北京城下和遼東大淩河衝擊皇太極軍陣,並且兩次都最終將對方逼走,經歷過無數大陣仗的他來說,在南京這麼個原本覺得毫無威脅的地方,被對方攆的像條喪家犬似的,這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仇是肯定要報的,但將來哪怕成功報仇,甚至將這姓楊的腦袋砍下來當球踢,他那些弟兄也再活不過來了,這些人若是戰死在對抗後金的戰場上,他雖然覺得悲傷,但絕對不會覺得惋惜,可如今本該壯烈殉國,或者成爲功臣的將士。卻死在這種類似於江湖仇殺的地方,他只會覺得無比可惜,好像拿着美玉去和那些尖銳的頑石去碰,無論頑石碎裂成什麼樣子,美玉的價值都無法體現出來,因爲根本就不值得這麼去做,完全是暴殄天物,無論如何他都沒法淡然的接受這一切。

思緒轉動間,丁魁走了過來,輕聲說道:“知道你心裡頭不好受。但這也沒辦法,是對方要對付我們,你已經做的很好了,這趟要是我來帶的話,說不定都已經死在南京城裡了,反正咱們已經上了船,一切回到徐州之後再說。”

“沒那麼容易,對方既然能動用這麼大的力量,那就是打算不滅掉咱們不罷休了。否則吃了這麼大的虧,他也該想到我會如何迴應,到時候肯定是一番腥風血雨,他一個管事再如何厲害。明着開打也鬥不過我這帶兵的軍將,雖然最後可以和盤托出,讓那什麼魏國公出面把事情擺平,但肯定會出不少血。我估計他也不願意那麼做,因此在路上把我們解決掉,是他最好的方式了。那姓楊的也算是夠狠,居然能夠同時發動這麼多人對付我們,等我回了徐州,定然百倍奉還!”

宋慶發泄一陣,看看臉色依舊平靜的丁魁,忽然展顏笑道:“你放心吧,我心裡頭憋得慌,但腦子還沒壞掉,肯定會想辦法回去,只不過有時候缺個能商量事情的人,也就是在你老哥這裡還能發泄發泄,不然我就得忍着,我官做得越大,很多事情就越不能跟旁人說,只能自己憋在心裡頭,現如今跟你說兩句,我這心裡面也就敞亮多了。”

“那你以後有事情就跟我說,我雖說幫不了你什麼,但好歹能心平氣和的聽着,我也知道你現在官越做越大,除了最開始跟着的那幾個老兄弟,其他人其實有時候都挺怕你的,你也確實沒個能說話的人。”

宋慶點點頭道:“知道就好,等停船的時候千萬跟在我身邊,別稀裡糊塗死在揚州,不然往後我可一個能交底兒的朋友都沒有了,而且你也別說幫不了我什麼,你上次寫的那個制度就不錯,我看過之後也改了點,等這次的事情完了,我再拿給你看,咱狗營不能只有我一個人頂着,得有個制度,這樣往後哪怕不是我帶兵,我也能放心在家裡頭睡踏實覺。”

後面的內容,丁魁沒太聽清楚,但前頭那句別死在揚州卻聽到了,臉色頓時變了幾變,有些難以置信的問宋慶道:“我說慶哥兒,別跟我說你打算在揚州渡口上岸,你這是要尋死啊?坐船過去不好嗎?”

“坐船過去當然好,如果行的話我也想那麼幹,可問題是不行啊,萬一對方調了什麼水匪甚至是水師過來,咱們這條船根本沒法抵抗,人家一炮就給你掀了,然後直接把你當成水匪處理,咱到閻王爺那邊都沒法打官司。”宋慶話到一半,見丁魁似乎有些不相信,便逐條分析道:“那位楊管事能調動多少人你也看見了,不管是那些江湖人和土匪,最早追出來那些不少都是官兵,能調動官兵他就能調動水師,實在是不行還能花錢呢,揚州可也算是南直隸的管轄區域,你說那些水師緝私的如果拿了銀子,會不會賣魏國公府管事的面子?就這還不算那些可能會跟着一起幹的水匪,這要是一直坐船走,咱保證沒法活着回到淮安,甚至在淮安府咱都不能坐船,等到援兵之後直接走陸路趕回邳州,咱最強的地方還是在地上。”

丁魁不說話了,因爲宋慶分析的很有道理,他們最強的地方確實是在陸地上,若是到了水裡的話,真遇到什麼被收買的水師或者水匪,這二十多人根本就沒法抵抗,反倒是走陸路進入山林,然後神不知鬼不覺的往淮安跑,這纔是最爲穩妥的方式,只不過要是這麼一來的話,時間上頭可就要耗費很多了,到時候也不知道多少人在死在歸程途中。

只是這也沒辦法,如果宋慶分析的沒錯,這是他們唯一的通路,而他曾經絞盡腦汁想要找出宋慶分析中的錯處,最終卻發現不太可能,那位楊管事只怕真的會水陸兩邊一起封鎖,而走陸地的勝算無論如何也要比水陸大些。

“知道,我去告訴他們!”丁魁語氣有些嚴肅。但卻看不到半分膽怯,反倒是帶着幾分猙獰的笑了起來,對宋慶說道:“這趟老子要是沒死,那就必須要發筆財,那姓楊的家產一半都得歸我!”

“沒問題,保證都給你,他家要有什麼女眷你能看上,也都歸你!”宋慶也是笑着回答,似乎根本沒把眼前的困難兇險放在眼裡,早已經琢磨起了將來該如何報復對方。那股有些沉淪下去的豪氣也再度回到胸中。

到達江都的時候,宋慶已經徹底恢復正常,他沒有急着下船,而是先拉開帷布,向外面偷偷看去,見渡口處果然有人埋伏,而且也是拿着刀的,對方顯然早已經將這裡佔領,他倒是也不着急。繼續留在船上休息,直到天色逐漸擦黑,外面的人也已經不怎麼認真巡查,這才帶着人分批下了船。喬裝改扮後偷偷進入了揚州城,然後各自找地方吃東西。

沒辦法,這些人實在是太過扎眼,對方肯定早已經將他們具體相貌和人數都交代過。因此在城裡面暫時分開是最好的辦法,好在大家距離也都不算太遠,如果哪邊出了事情。其他人很快就能夠趕到,對方估計此時也沒察覺到他們已經進入揚州城,因此倒是沒什麼值得擔心的,只需要在明天出城時候小心點就好,今天晚上則是好好休息的時間,緩解之前的疲憊。

他們確實是非常疲憊,在沿途騎馬奔襲,最後的渡口大戰不說,甚至包括坐船都是件很累人的事情,因爲你在船上別想休息好,這畢竟不是什麼豪華客輪,加上總擔心自己會被敵人襲擊,身心兩重包圍之下,疲憊是可想而知的。

好在大夥兒都是久在軍中,加上年紀也都很輕,恢復能力非常強,吃過飯之後睡上一覺,第二天天明的時候也就差不多恢復過來了,宋慶帶着最需要受到保護的趙滿熊,以及另外幾個部下率先出發,直接從揚州城北門出去,隨後其他幾組也都依次離開,在城北的一處破廟重新聚集起來,這破廟還是來的時候他們歇過腳的地方,只不過當時大家心情還算輕鬆,萬萬沒想到在歸程途中會落到如此境遇,好在揚州城中有賣馬的,宋慶又不缺錢,買了二十多匹馬代步,繼續向目的地行進。

誰知道纔剛離開不久,前方便出現一支兵馬,雖說穿着打扮像是江湖人士,但卻多少帶着些紀律,外人或許看不太出來,宋慶這邊都是軍中漢子,一眼就看出這是官兵,剛要仔細再觀察時,對方卻似乎已經確定了他們的身份,領頭的已經抽出刀來,大叫道:“就是他們,全都給我殺了,一個人頭一百兩銀子,領頭那個大漢五百兩,弟兄們跟我殺啊!”

“孃的,爺爺就值五百兩?”宋慶暴脾氣頓時發作,雙腳一夾馬腹,已經揮刀衝了出去,老遠便盯準了喊話那大漢,衝到近前卯足力氣就是一刀,那大漢也沒想到對方居然這麼狠,有心想要招架,最終卻還是選擇了退縮,身子一矮避了過去,誰知剛剛過了宋慶這關,丁魁便緊隨其後殺到,手上馬刀一揮,那大漢連喊都沒喊出來,脖子上已經迸出鮮血。

這一趟歸程途中,衆人除了吃飯睡覺方便之外,就只剩下抄傢伙殺人了,因此早已經適應這種模式,尤其見攔路的敵人不算太多,只有五十多人而已,哪裡還按捺得住,養精蓄銳之後攢下來的力氣,幾乎在一瞬間迸發出來,全部砸到了眼前這夥兒人身上,轉眼間便匯聚成了殺氣,在空氣中隨風盪漾,到處截取那些攔路者的性命,並且久久不曾散去。

過了一盞茶的工夫,宋慶等人成功脫離戰場,付出兩人受傷的代價,將全部五十來名敵人斬殺當場,原本還算安寧的清晨小路,已經變成了血腥的修羅場,宋慶卻絲毫不在意這種場面,朝衆人打個呼哨,策馬直奔北面山頭,居高臨下鳥瞰四周,發現應該沒什麼問題,這才繼續前進,只是被人堵了一次之後,大家也都明顯小心了許多,畢竟揚州這邊已經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不是什麼平安之地,在這裡行走還是多點心眼的好,眼下畢竟距離淮安還有一段距離,沒那麼容易回去呢。

可不知道是否對方也失去了他們的蹤跡,連續一天多的時間裡面,他們居然再沒有碰上什麼敵人,一路上全都非常順利,宋慶最初時候也是保持了絕對的警惕,只要人多的地方通常都會避開,選擇往那些人跡罕至的山路行走,只是時間久了之後,慢慢也開始嘗試着從那些人多的地方經過,畢竟那些地方更加近一些,事先偵察過沒有問題,同樣可以過去。

走着走着,隊伍已經快到高郵,衆人找了個破廟歇宿,第二天清晨起來的時候,天氣微微有些寒冷,早先派出去打探消息兼弄吃食的探子飛馬奔來,隔着老遠便喊道:“將軍快走,對面有不下三百人馬,已經追過來了!”

“哪來那麼多人?”宋慶當時就有點驚了,難怪這兩天一直都沒人過來,原來都跑到一起去了,這三百人馬可不是他們二十多人能夠對付的,跟遭遇五六十人的概念完全不同,也顧不上對方究竟從何而來,又是因何發現他們的蹤跡,立刻招呼人上馬,直奔東邊那條岔道而去,纔剛剛離開沒幾步,三百多人的騎兵隊便已經追了上來,轉眼間便呈包抄之勢。

這馬隊的人顯然都很有經驗,衝過去之後立刻散開,從左右兩側試圖將他們等人圍攏,而他們這邊的馬只是路邊買的尋常品種,只是靠着先跑了一陣,這才面前沒被包住,但情況顯然非常不利,宋慶心中多少有些後悔,若是他們這些人裡面有幾個神箭手的話,只怕這些人也不敢如此放肆,但現在能夠依靠的恐怕只有小狼狗一個人,其餘的都只能跟着跑了。

第320章 大戰開鑼第147章 皇帝臨城(三)第473章 突圍(三)第329章 末路第404章 初勝第370章 烽火揚州路(上)第7章 迴轉第141章 擒拿第135章 重整第205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460章 火銃之威第142章 大戰再起(一)第458章 遭遇第132章 失散第325章 海路進軍(上)第205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287章 戰後第22章 聲望日漲第219章 和談第319章 再敗九成第444章 告狀第310章 宋慶的進軍第180章 收復(三)第27章 再戰第337章 乞活第204章 事情鬧大了(上)第247章 風向標(下)第383章 戲如人生第411章 想當戰兵第165章 練兵(上)第344章 惡劣的開端第296章 塵埃落定4第331章 城內第268章 大戰多鐸(下)第265章 追擊第162章 追你可好?第220章 割地賠款第141章 擒拿第214章 你也知道大家是袍澤?第454章 安寧4第364章 繞道第336章 安頓第466章 各部進攻(一)第473章 突圍(三)第235章 招兵買馬第86章 狗營成型第352章 江南商館第409章 火銃對火銃第280章 王堅的奮鬥(上)第456章 出征第142章 大戰再起(一)第12章 上任第42章 大戰(下)第65章 密謀(下)第296章 塵埃落定4第213章 不堪一擊3第106章 人頭(下)第199章 聚集(下)第133章 潰兵第277章 鏖戰鬆錦二(3)第239章 邳州事(上)第260章 鎮東將軍4第367章 邳州議第114章 周遇吉第13章 練兵之法第184章 衝突第34章 觀察第184章 衝突第315章 敗九成第44章 城南第283章 胡捷的堅持下(3)第173章 孫承宗(下)第313章 交鋒(下)第335章 大牢裡的洋人第59章 開張大吉(下)第184章 衝突第247章 風向標(下)第190章 家鄉(上)第472章 突圍(二)第289章 重返大淩河第243章 大明好演員第24章 鬥狠第168章 掃蕩北直隸(上)第134章 還要打?第235章 招兵買馬第474章 紅纓(上)第363章 北返(三)第378章 徐弘基第399章 中伏第148章 烏雲壓頂(一)第348章 抓人第182章 放火第453章 車廂峽第75章 破財免災(上)第22章 聲望日漲第65章 密謀(下)第456章 出征第131章 英雄第193章 祭祀第69章 樹林
第320章 大戰開鑼第147章 皇帝臨城(三)第473章 突圍(三)第329章 末路第404章 初勝第370章 烽火揚州路(上)第7章 迴轉第141章 擒拿第135章 重整第205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460章 火銃之威第142章 大戰再起(一)第458章 遭遇第132章 失散第325章 海路進軍(上)第205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287章 戰後第22章 聲望日漲第219章 和談第319章 再敗九成第444章 告狀第310章 宋慶的進軍第180章 收復(三)第27章 再戰第337章 乞活第204章 事情鬧大了(上)第247章 風向標(下)第383章 戲如人生第411章 想當戰兵第165章 練兵(上)第344章 惡劣的開端第296章 塵埃落定4第331章 城內第268章 大戰多鐸(下)第265章 追擊第162章 追你可好?第220章 割地賠款第141章 擒拿第214章 你也知道大家是袍澤?第454章 安寧4第364章 繞道第336章 安頓第466章 各部進攻(一)第473章 突圍(三)第235章 招兵買馬第86章 狗營成型第352章 江南商館第409章 火銃對火銃第280章 王堅的奮鬥(上)第456章 出征第142章 大戰再起(一)第12章 上任第42章 大戰(下)第65章 密謀(下)第296章 塵埃落定4第213章 不堪一擊3第106章 人頭(下)第199章 聚集(下)第133章 潰兵第277章 鏖戰鬆錦二(3)第239章 邳州事(上)第260章 鎮東將軍4第367章 邳州議第114章 周遇吉第13章 練兵之法第184章 衝突第34章 觀察第184章 衝突第315章 敗九成第44章 城南第283章 胡捷的堅持下(3)第173章 孫承宗(下)第313章 交鋒(下)第335章 大牢裡的洋人第59章 開張大吉(下)第184章 衝突第247章 風向標(下)第190章 家鄉(上)第472章 突圍(二)第289章 重返大淩河第243章 大明好演員第24章 鬥狠第168章 掃蕩北直隸(上)第134章 還要打?第235章 招兵買馬第474章 紅纓(上)第363章 北返(三)第378章 徐弘基第399章 中伏第148章 烏雲壓頂(一)第348章 抓人第182章 放火第453章 車廂峽第75章 破財免災(上)第22章 聲望日漲第65章 密謀(下)第456章 出征第131章 英雄第193章 祭祀第69章 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