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鎮東將軍4

來到大淩河之前,宋慶其實已經對這裡慘烈的戰局有過心理準備,畢竟他也參加過京城保衛戰,而且大戰基本都趕上了,也算是很有這個時代明軍跟後金戰鬥的經驗,可饒是如此,他依然還是被這附近的慘烈狀況震得不輕。

他不是沒見過死人,也不是沒見過這麼多死人,更不是害怕什麼血腥味,讓他覺得彆扭的事,大淩河附近的慘烈不是雙方的,而是基本都集中在大明這邊,屍體全部都是明軍,雖說後金兵的屍體可能是被搬走了,可人家既然能夠做這件事,本身就說明了從容不迫,相比較之下明軍屍體漫山遍野都是,擺明就是被全殲或者被打到潰敗,根本無法收斂屍體。

宋慶大致看了看形勢,覺得附近暫時應該還沒什麼危險,立刻開始給衆軍官下起了命令:“小北,帶人先把這些弟兄的屍體收斂起來,然後挖個坑埋了,地上有兵器的也都收繳上來,三郎帶人去附近溜達溜達,瞧瞧有沒有關寧軍的隊伍,虎爾哈領着你的弟兄去西面看看,如果有事立刻飛馬回報,萬萬不可違令而行,你小子聽明白了嗎?”

最後那句話,他是對剃着光頭的虎爾哈說的,這位勇猛的東海女真獵戶,自從領着他那幾十號族人到了徐州,便帶頭剃了光頭,說是爲了跟皇太極的人分別開,以後打起仗來也方便辨認。宋慶倒是也不攔着他,隨便他怎麼折騰都行。幾十號人也都全歸給他,在狗營單獨有個地方居住,後來又給他增派了七八十人,都跟着他學騎馬射箭,算是全軍的哨探。

這虎爾哈也真有本事,原本宋慶的哨探根本沒有專人訓練,他自己這方面也是個半吊子,甚至整個徐州衛都找不出專精此道的人。因此訓練方法都是幾個軍官湊到一起想的,從打有了這自幼便在林子裡面打獵的虎爾哈之後,狗營的哨探纔算是逐漸成型,真正做到能看、能打、能跑、能追,算是比較多功能化的兵種,而且射術都有了很大進展。

唯一勉強算是缺點的,就是這小子聽到皇太極的名字就摟不住火,這次聽說終於要來打皇太極了,一路上可是沒少折騰。覺得大軍行進太慢,差點領着自己手下那一百多人輕騎而進,被宋慶罵了一通才算攔住。如今到了大淩河。生怕這小子再出什麼幺蛾子,可又不能不用他帶隊,只得着重囑咐了幾句,盼着這個勇猛過人卻又紀律性不強的小子能夠聽話。

虎爾哈這人也很有意思,按理說年紀比宋慶還小點,正是愛玩愛鬧愛姑娘的時候。他卻偏偏就沒有這些習慣,每天除了按時參加訓練,帶着那些哨探騎馬巡城之外,就喜歡跑到徐州附近山上打獵。

按照常理來說,大山的所有權是歸土匪們的。哪怕你是官兵,也不能隨便上去打獵。因爲那樣很容易會引發衝突,給自己的長官添堵,可問題是徐州在這方面比較特殊,城東城西土匪的所有權都是歸宋慶的,山頭自然也就歸了宋大人,虎爾哈作爲狗營的哨探頭目,射幾隻殺雞兔子之類的,絕對沒人敢說他,哪怕就是射人,土匪們估計也只能強烈抗議,再來找宋慶哭訴此事,因此徐州東西兩面山上的鳥獸們算是倒了黴,被這個打獵魔王幹掉不少。

除此之外,他還喜歡去賭坊,但卻從來不親自參與賭博,只是找個地方一坐,拿着一壺茶水,看着賭客們吆五喝六的表情,自己在那傻呵呵的樂,某次讓宋慶看到,還以爲這小子輸錢輸傻了,特意把賭坊的負責人叫來,卻發現根本沒這麼回事,再問虎爾哈有多少錢,才知道這廝的軍餉完全沒動過,全都給存起來了,說是根本不知道怎麼花。

再問他爲什麼喜歡在賭坊混,回答更是精絕,他說看這幫人爲些個沒用的破銅子、白石頭打架,覺得特別好玩……

面對這路傻缺,宋慶也只好指導性的幫他花錢,小兄弟實在成這樣,他宋某人當然也不好黑人家,沒事便弄些出廠價的酒肉,單獨給這傢伙開開小竈,後來有了成衣鋪子之後,也幫他置辦了兩套,算是對他幫忙訓練探馬的嘉獎。

可一旦回到了戰場上,虎爾哈立刻變得精明起來,平時那副傻乎乎的模樣再也看不到了,眼神中恆定的智障光芒也消失不見,卻而代之的是鷹隼一般銳利的寒光,帶隊出去沒多久便單騎返回,老遠便朝宋慶喊道:“大人,前方有不少兵馬過來,不知是何來路,卑職已經命弟兄們在沿途戒備,要不要現在就動手拖住他們?”

“兵馬?有多少人?打什麼旗號?”

“人數看不出來,大概五六千上下,旗號我也不知道啊,我不認字!”

宋慶眼前一黑,千算萬算卻忘了這廝是個文盲,看來要想辦法給他上幾堂文化課,可眼下肯定來不及了,只得再派人上去查看,總算是得到了消息,前方都是明軍,旗號寫的是個秦字,不少人都是一口龜兒子,仙人闆闆的川話。

川軍嗎?

宋慶對這時代的川軍倒是很有印象,渾河血戰的時候,川軍就是其中最大的亮點,幾乎以純步兵的軍陣對抗後金騎兵,而且人數只有對方五分之一,最終卻沒崩潰,沒撤退,甚至沒有一人投降,白桿兵統帥秦邦屏和明將周敦吉、吳文傑、守備雷安民以下數千人殉於渾河北岸,只有極少數的殘部重新過河與童促癸的明軍匯合,哪怕殘暴如奴兒哈赤,也不禁在戰後痛罵了幾句川蠻子,隨後專門舉行了祭奠亡靈的儀式,可見這些川兵的勇悍。

渾河之後,秦良玉也是立下大功。從此便留了下來,經常來往遼東和京畿各處,幾乎成了個救火隊,哪裡出了問題,便領着手下兵馬趕去哪裡馳援,如今這大淩河出事,怕是這位老姑奶奶又帶兵到了,這等民族英雄宋慶自然不敢怠慢。趕忙命令手下列陣,還放了百十條狗在陣前,猛犬大旗高高飄揚,擺出狗營最經典的造型,來迎接這位女中豪傑。

片刻之後,遠處果然來了一彪軍馬,爲首者身着銀白軟甲,騎着毫無一根雜毛的白馬,頭髮也是略顯灰白。看上去年近六旬,眉目間隱約還能看到幾分年輕時的清秀,身後的秦字大旗高高飄揚。宋慶趕忙滾鞍下馬。單膝跪在地上,語氣鏗鏘道:“末將統制徐邳二處兵馬宋慶,見過鎮東將軍!”

是的,宋慶現在有資格明目張膽自稱末將,儘管這統制徐邳二處兵馬是個臨時官職,甚至連個品級都沒有。可他畢竟是奉命領着六千人馳援,怎麼也能稱呼自己爲末將了,只是對面頂盔摜甲的老婦卻似乎對這個官名有些生疏,半天也沒反應過來,直到留神最後倆字。這纔會心一笑,問道:“宋慶?是在京城跟皇太極那狗賊對撼的傻小子吧?”

傻小子?這是什麼稱呼?宋慶多少有些慚愧。自己跟皇太極對撼時候雖說也是拼了命的,可卻不是沒有自己的心眼,如今在人家看來卻是傻乎乎拼命的架勢,不過他自然不會主動說破,只得尷尬笑道:“回鎮東將軍話,就是那個傻小子!”

“起來吧,老身也聽說過你的名聲,沒想到能在這裡遇上。”秦良玉甚是豪爽,胸中氣魄不亞男兒,手中白杆槍輕輕一挑,示意宋慶起身,自己也從馬上跳了下來,笑道:“上次在京城外圍的時候,老身便聽說過你,還打算見識見識,誰知竟是沒碰上,想不到你們這次也來遼東馳援,當真是緣分了,不過你們不是在徐州,怎麼千里迢迢跑來這邊了?”

“聖上錯愛,親自點將……”宋慶說完,又怕老太太覺得自己不夠謙虛,忙又接了一句道:“將軍部下都是川人,比起徐州更遠,如今不也都在遼東作戰。”

“哈!”秦良玉輕笑一聲,眼神中卻多少帶着幾分無奈,只是當着宋慶這年輕人,自然不好表露出來,便正色道:“你既然來了,便暫時跟我一起,廣寧中左所昨日被人攻下來了,潰兵跑的到處都是,北邊現在有兩千多建奴,真夷差不多五百,老身本打算等吳襄他們過來之後再去收復,既然你先到了,明日便可動兵,只不知肯向前否?”

老太太不會也看過三國演義吧?還肯向前否?宋慶心中偷着一樂,立刻說出書中馬岱答諸葛那套話來:“皆是朝廷軍馬,何分彼我?將軍要用,雖死不辭!”

這標準答案果然好用,老太太聞言大悅,着實將宋慶好生誇獎一通,又問起可曾婚配,聽說仍孜然一身時,頓時想起家中有個侄女,琴棋書畫,刀槍劍氣,堪稱文武雙全,宋慶聞絃歌而知雅意,藉口掩埋同袍屍體遠遁,沒跑幾步便聽到秦良玉爽朗笑聲在身後傳來,原本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以及因爲知道戰事結果所導致的危機感,緊張感,竟然在這笑聲中全都煙消雲散,一個奔六十的老太太還敢躍馬提槍來此殺敵,他宋某人年方二十,正是身強力壯之際,怕個鳥皇太極!

帶人將不知哪部的同袍屍體掩埋,宋慶立刻命人安營紮寨,川兵那邊也開始忙碌起來,秦良玉在自家營寨前看了幾眼,轉頭再看宋慶這邊,頓時露出幾分訝異,狗營這頭雖然忙碌,但卻有條不紊,各司其職,到處都是或走或跑的人,卻絲毫不顯雜亂,更有五百人左右手執長槍原地不動,站在全軍最前端,顯然是爲了防備突然殺到的敵人,除了各處動作之外,竟是不聞半點人聲,堪稱是軍紀嚴明的典範了,老太太心中大爲讚賞,走過來道:“你這些兵練多久了?”

宋慶微一沉吟道:“大概兩年了吧?”

“不錯,兩年能練成這個樣子,當真是不錯,當年戚少保的兵怕是也就如此了。”秦良玉說罷,見宋慶似乎要謙虛兩句,擺擺手道:“你也不必過謙,這幾十年的天下強兵我老太太都見識過,正經打過仗殺過人,上了陣不怕死不少,可這些兵卻都很難管教,軍紀軍規之類大多變成擺設,主將要用他們去打硬仗,也便不好管的太嚴,難爲你這裡的有不少老兵,軍紀還能這般好,實在是很不錯的,不知可有練兵之法?”

“也沒什麼新鮮的,無非是賞罰分明罷了。”

“賞罰分明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就太難了。”

宋慶笑笑道:“其實很簡單,我的兵從不克扣軍餉,一文都不扣,立了功額外還有獎勵,出了事情我自然不會手軟,他們也同樣不會因此怨恨,該給的我都給了,該做的你做不到,我打你就是應當應分的!”

“一文都不克扣?這怎麼可能?”老太太卻異常震驚,要知道她的隊伍這方面已經算做得最好了,跟當年戚家軍有一拼,錢財只要到她這裡,從來都是如數發放,可在她上頭自然還有剋扣,這卻是管不到的,聽說宋慶能給足餉,幾乎以爲是天方夜譚,下意識問道:“這錢都是搶來的?”

宋慶點點頭道:“將軍慧眼如炬,末將這錢還真是搶來的,不過不是搶百姓,而是搶土匪,末將在徐州時,剿匪幾乎成了定期的差事,過些日子就要走一遭,搶一通之後再回來,等過些日子再去一趟,加上末將有些生意產業,指望上頭給足餉那根本不可能,只能從這兩邊往裡填補,地盤雖不算大,但兵馬也不算太多,目前也算勉強敷用了。”

宋慶這法子,倒是也不新鮮,大明各處都有養匪自重的軍將,只是通常都是以此爲由多找朝廷要錢,像他這樣完全拿搶土匪養活軍隊的還真是少見,至於說自家生意往軍隊裡填補的,多少也有一些,但通常都是緊着家丁,至於普通士卒,沒幾個軍將會關心,可老太太看了半天,也找不出究竟誰是宋慶家丁,只好又問道:“爲何不見你的家丁?”

感謝鳳舞韻夢的打賞,感謝大家的月票!

第207章 報復上(3)第172章 孫承宗(上)第4章 百戶第14章 跑圈第343章 慶爺第459章 敢來取否第29章 衆人來投第215章 楊方第369章 報復開始第44章 城南第232章 擴張第268章 大戰多鐸(下)第282章 胡捷的堅持上(3)第245章 新衣裳第232章 擴張第1章 初來乍到第29章 衆人來投第34章 觀察第153章 旗風獵獵(三)第247章 風向標(下)第308章 田英第385章 那人是誰?第227章 火併第78章 回城(下)第33章 投靠第149章 烏雲壓頂(二)第56章 帖子(下)第176章 沿途(上)第246章 風向標上(3)第262章 首戰(中)第149章 烏雲壓頂(二)第339章 制度第244章 畏罪自盡第345章 南直隸來人第152章 旗風獵獵(二)第129章 霹靂第15章 適應第238章 衣服的問題第348章 抓人第468章 各部進攻(三)第397章 相遇第130章 滔天第465章 猛擊第219章 和談第80章 升遷(下)第417章 反擊第58章 開張大吉(中)第298章 再入京師(下)第243章 大明好演員第362章 北返二(4)第241章 衚衕知來了第251章 遠方來信第337章 乞活第55章 帖子(上)第350章 邳州衛的新生第136章 野狗(一)第111章 深宮第211章 果然是邳州衛第252章 重鑄堅城第202章 大買賣(上)第95章 北上勤王(一)第365章 最後的關口第129章 霹靂第59章 開張大吉(下)第145章 皇帝臨城(一)第334章 魂兮第457章 北進第267章 大戰多鐸(上)第306章 失陷(上)第194章 新的開始第210章 遭遇3第388章 果然不同第116章 妹子第124章 瀝血(一)第304章 吳橋兵變第176章 沿途(上)第367章 邳州議第21章 三成第250章 轉身經年第301章 公主第338章 今非昔比第109章 滿桂第26章 理由第19章 吳老黑第359章 鬥獸第154章 旗風獵獵(四)第460章 火銃之威第193章 祭祀第15章 適應第86章 狗營成型第5章 斷水斷糧第243章 大明好演員第263章 首戰(中)第60章 生意興隆(上)第387章 這裡是徐州?第86章 狗營成型第203章 大買賣下(4)第215章 楊方第50章 各方第408章 談不攏就打
第207章 報復上(3)第172章 孫承宗(上)第4章 百戶第14章 跑圈第343章 慶爺第459章 敢來取否第29章 衆人來投第215章 楊方第369章 報復開始第44章 城南第232章 擴張第268章 大戰多鐸(下)第282章 胡捷的堅持上(3)第245章 新衣裳第232章 擴張第1章 初來乍到第29章 衆人來投第34章 觀察第153章 旗風獵獵(三)第247章 風向標(下)第308章 田英第385章 那人是誰?第227章 火併第78章 回城(下)第33章 投靠第149章 烏雲壓頂(二)第56章 帖子(下)第176章 沿途(上)第246章 風向標上(3)第262章 首戰(中)第149章 烏雲壓頂(二)第339章 制度第244章 畏罪自盡第345章 南直隸來人第152章 旗風獵獵(二)第129章 霹靂第15章 適應第238章 衣服的問題第348章 抓人第468章 各部進攻(三)第397章 相遇第130章 滔天第465章 猛擊第219章 和談第80章 升遷(下)第417章 反擊第58章 開張大吉(中)第298章 再入京師(下)第243章 大明好演員第362章 北返二(4)第241章 衚衕知來了第251章 遠方來信第337章 乞活第55章 帖子(上)第350章 邳州衛的新生第136章 野狗(一)第111章 深宮第211章 果然是邳州衛第252章 重鑄堅城第202章 大買賣(上)第95章 北上勤王(一)第365章 最後的關口第129章 霹靂第59章 開張大吉(下)第145章 皇帝臨城(一)第334章 魂兮第457章 北進第267章 大戰多鐸(上)第306章 失陷(上)第194章 新的開始第210章 遭遇3第388章 果然不同第116章 妹子第124章 瀝血(一)第304章 吳橋兵變第176章 沿途(上)第367章 邳州議第21章 三成第250章 轉身經年第301章 公主第338章 今非昔比第109章 滿桂第26章 理由第19章 吳老黑第359章 鬥獸第154章 旗風獵獵(四)第460章 火銃之威第193章 祭祀第15章 適應第86章 狗營成型第5章 斷水斷糧第243章 大明好演員第263章 首戰(中)第60章 生意興隆(上)第387章 這裡是徐州?第86章 狗營成型第203章 大買賣下(4)第215章 楊方第50章 各方第408章 談不攏就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