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MG42通用機槍

尤里安·毛瑟在當天的參觀結束後,將與王九齡的談話整理了一遍,然後給了家族的在毛瑟的人每人一份,然後逐個分析,說服家族的人,取得他們的支持,再說服其他的員工,尤里安·毛瑟還打算找機會把這些問題反饋到柏林政府那裡去,德國不能在重蹈一戰的覆轍了。

11月3日王九齡要去參觀毛瑟的機槍生產線,當然就是MG34通用機槍了。

MG34 通用機槍是最早出現的一種通用機槍,是德國毛瑟公司設計的。它綜合了以前許多機槍的特點,同時自身也有不少特點。它是第一種大批量生產的現代通用機槍。作輕機槍使用時兩腳架固定在機槍槍管套筒前箍上;作重機槍使用時,機槍安裝在輕型(鋁製)高射三腳架或高射雙聯托架式槍座以及摺疊式高射支柱上,也可固定在與1專用高射支柱上。

二戰中還生產了許多MG34S和MG34/41等改良型機槍。改良型機槍比原型機槍尺寸短,槍管也短;發射機構只能連發;具有更好的緩衝效果和槍管助退作用。

至於MG34機槍的裝備程度基本是從1935年德國宣佈廢除凡爾賽條約起就開始裝備德軍,並且在抗日戰爭中,希特勒還提供給國軍一些MG34和大量MG13機槍。但事實上,在二戰中,MG34機槍始終沒能取代老式的MG08機槍和MG15機槍(這些老式武器大量裝備給留守部隊和黨衛軍),後來的MG42機槍也沒能取代MG34機槍。因此,二戰時期德軍的機槍裝備十分雜亂,不過MG34機槍確實是通用機槍的鼻祖。

MG34機槍曾大量作爲德軍地面使用的制式機槍,現已撤裝。

MG34是1930年代德軍步兵的主要機槍,亦是其坦克及車輛等的主要防空武器。MG34開發原意是爲了替代MG13等的老式機槍,但因爲德軍的戰線太多,直至整個二戰完結都沒有

完全取代,更衍生出更爲著名的MG42,而其他老式機槍在二戰中仍然同時服役。MG34由毛瑟公司的海因裡希·沃爾默所設計,以萊茵金屬推出的MG30機槍(Solothurn 1930)改良而成,將原有的彈匣供彈改爲彈鏈供彈、加入槍管套及提高射速到每分鐘800至900發。MG34在推出後立即成爲德軍部隊的主要武器,在西班牙內戰中,德軍士兵協助佛朗哥部隊作戰時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時MG34亦開始成爲通用機槍的初型。MG34的生產需時很長,成本亦很高,每把須用49公斤(108磅)的鋼鐵以鑽削方式才能製造出重12.1公斤的MG34,而由於射速高,槍管較易過熱,也較易出現故障。

MG34可用彈鏈直接供彈,亦可用50發彈鏈裝入的單室彈鼓或75發非彈鏈的雙室彈鼓掛於機匣左面作供彈,但改裝成75發雙室彈鼓後無法直接改回彈鏈供彈。MG34的槍管可以快速更換,只須將機匣與槍管套間的固定鎖打開,再將整個機匣旋轉即可取出槍管套內的槍管。MG34的扳機設計獨特,扳機護環內有一個雙半圓型扳機,上半圓型爲半自動模式(印有“E”字),而下半圓型設有按壓式保險的扳機則爲全自動模式(印有“D”字)。

輕機槍模式時的MG34連兩腳架重12.1公斤,而中型及重機槍模式時可選重6.75公斤的三腳架或較大型、重23.6公斤名爲MG34 Laffette的三腳架,除了一個可調式照門外,機匣左面有另一個翻開式的長程照門,亦可加望遠式瞄準鏡作長程射擊用途,甚至加裝潛望鏡以令射手保持在戰壕中射擊而無須暴露在火線範圍內。

MG34式最大的特點就是機槍結構複雜,不便加工,槍體太重所以後來演化出來一款鼎鼎大名的MG42。

王九齡對於兩款機槍之間的差距還是清楚的,不知道MG42提前十年問世,會給歐洲和世界帶來怎麼樣的傷害,不過那不是王九齡關心的,一戰、二戰中國都是戰勝國,可是卻沒有撈到一點好住,反而喪失了大量的主權和領土,所以王九齡要讓德國狠狠的教訓這幫白毛豬,順便還可以討好德國,到時候各種援助就會大把的來,中國也可以乘勢而起,就算撈不到很多好處,至少也不用倒貼吧!何況這種損人不害己的事情不幹那還幹什麼,何況損的還是中國的敵人。

尤里安現在知道王九齡是槍械專家,而且MG34通用機槍也不是什麼秘密,王九齡如願以償的看到了MG34,並參觀了整個生產流程。

王九齡裝模作樣的研究了半天,尤里安和槍的設計者海因裡希·沃爾默一直在邊上站着,海因裡希·沃爾默從尤里安那裡得知眼前的年輕人對槍械很精通,其實他也知道MG34的缺點,只是苦於找不到其他的方法,他倒是希望王九齡能提出好的建議。

王九齡在那裡搗鼓了一個多小時,拆了又裝,裝了又拆,左後長舒一口氣對尤里安說:“MG34有一個比較嚴重的缺點,其結構較複雜,複雜的結構直接導致製造工藝的複雜

耗費更多的工時和材料,如果發生像上次世界大戰那樣的戰爭的話,根據MG34的生產能力,即使所有工廠全部開足全部馬力,也沒法滿足前線的需要,還會浪費大量的寶貴人力,在那種大戰時期,人力是最寶貴的。”

海因裡希·沃爾默道:“那將軍閣下認爲應該怎麼辦呢?”

王九齡道“我認爲可以將大量零件改爲衝壓件,貴國金屬缺乏,傳統的製造工藝金屬利用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改用衝壓件,這樣能節省不少的金屬,提高金屬的利用率、降低成本,同時使用衝壓件製造的效率快的多,還能成百倍地提高了產能,而且衝壓件的結構更緊湊,新的機槍對惡劣環境的適應能力應該比MG34更高。”然後王九齡看向尤里安和海因裡希·沃爾默,意思是說你們覺得呢?

海因裡希·沃爾默和尤里安是多年的槍械老手了,衝壓工藝確實比傳統的槍械製造工藝要省事的多,但是製造出來的機槍質量還不敢過早的肯定更好。

海因裡希·沃爾默說道:“衝壓工藝確實能提高金屬的利用率,以德國的技術也完全可以達到要求,不過我看能不能生產更好的槍出來,還是要實驗之後才知道。”

王九齡道:“我覺得不如現在找個金屬衝壓專家以他專業的眼觀來看看行不行,本人希望能在離開德國之前將槍定型,我國可是等着這款機槍列裝呢!”

王九齡確實比較急,西康根本沒打算生產馬克沁機槍,或者別的機槍,要不是二十九路軍那裡需要大量的機槍,買起來太貴,加上國內又有大量的捷克式ZB-26在使用,王九齡是不打算在西康建ZB-26的生產線的,他就等着MG42列裝了,這款作輕機槍使用時兩腳架固定在機槍槍管套筒前箍上;作重機槍使用時,機槍安裝在輕型(鋁製)高射三腳架或高射雙聯托架式槍座以及摺疊式高射支柱上,也可固定在與1專用高射支柱上。

有這麼好的機槍,還要浪費資源生產那種去生產那些跟不上潮流的機槍,簡直是浪費資源,王九齡清楚的知道,通用機槍纔是歷史發展的潮流,後世演變了無數中機槍,但是都是以MG系列爲藍本的。

所以這次來德國要弄幾條生產線回去,還要引進大量的衝壓工藝機牀,到時候就大量生產了,到時候還不把拿着每分鐘只能打兩百發子彈九二式重機槍的鬼子打的落花流水,想到這裡王九齡猥瑣的笑了,而且口水都留了出來。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王九齡就和海因裡希·沃爾默和尤里安還有德國的衝壓工藝專家一起研究改進MG34的方法,直到11月7日返回慕尼黑。

第182章 納粹閱兵(二)第87章 要剿匪了第170章 援助阿比西尼亞第380章 踐踏歐洲公約第119章 閃電戰第397章 裡賓特洛甫的亞洲之行第314章 申奧(四)第423章 種族滅絕後第282章 圖謀婆羅洲第432章 阿拉斯加之戰第72章 瑤王第255章 進軍尼泊爾第52章 矢野小條的逃亡之旅(一)第88章 男人確實是用下半身思考問題第292章 北部灣石油開發第256章 橫掃恆河第438章 兵出南美洲第8章 人慾兩失的飯島(一)第166章 華北局勢(一)第28章 紅軍怎麼不打土豪第318章 對決第192章 法國人的憤怒第224章 對暹羅的政策第57章 爲什麼倒黴的總是我第137章 咱也有戰艦了第416章 黃帝紀年第157章 亮劍(一)第428章 蒼天啊!大地啊!第152章 與英國人的摩擦第171章 大獨裁者(一)第349章 日本的野心第379章 戰爭結束第208章 國內新局勢第251章 進攻印度第330章 再殲日軍第24章 江西局勢第187章 法蘭西酒店的槍聲第141章 納粹來人(一)第336章 奪取平津(一)第237章 帝國崛起(四)第402章 兵出蘇俄第69章 密謀(一)第173章 憤怒的小鬼子第346章 國共談判第408章 中東亂局第215章 交趾現狀第58章 唱山歌嘞第61章 凍凍僵第280章 帝國閱兵完第281章 開導蔣介石第163章 出擊西藏(三)第190章 國無橫財不富第371章 與安瑟尼論世界局勢第235章 帝國崛起(二)第389章 波蘭亡國第380章 踐踏歐洲公約第276章 接見各國代表第319章 中國局勢第194章 談判第102章 發財了第119章 閃電戰第321章 東北風雲第288章 南海風雲(三)第434章 進攻加利福尼亞第428章 蒼天啊!大地啊!第381章 清算印尼猴子第347章 秦國的世界爭霸第8章 人慾兩失的飯島(一)第314章 申奧(四)第302章 對日政策(二)第30章 行蹤敗露第271章 戰略欺騙(一)第146章 中正式步槍推廣第139章 再見張治中第213章 北洋市成立第91章 鹽邊鄉紳第307章 北進派在行動第175章 抵達歐洲第298章 阿比西尼亞戰爭(四)第266章 新德里揚漢旗(三)第126章 再次擴軍第48章 收網(三)第58章 唱山歌嘞第439章 悲劇的阿根廷第220章 天朝的文化入侵(二)第272章 戰略欺騙(二)第304章 帝國軍工第194章 談判第329章 三十萬共軍第55章 舉起手來第124章 風雲突變第163章 出擊西藏(三)第325章 日軍大撤退第390章 再見法國大使第52章 矢野小條的逃亡之旅(一)第279章 帝國閱兵(二)第436章 埃及爭奪戰第231章 閃擊暹羅(六)第401章 德國進攻蘇俄第309章 各方反應
第182章 納粹閱兵(二)第87章 要剿匪了第170章 援助阿比西尼亞第380章 踐踏歐洲公約第119章 閃電戰第397章 裡賓特洛甫的亞洲之行第314章 申奧(四)第423章 種族滅絕後第282章 圖謀婆羅洲第432章 阿拉斯加之戰第72章 瑤王第255章 進軍尼泊爾第52章 矢野小條的逃亡之旅(一)第88章 男人確實是用下半身思考問題第292章 北部灣石油開發第256章 橫掃恆河第438章 兵出南美洲第8章 人慾兩失的飯島(一)第166章 華北局勢(一)第28章 紅軍怎麼不打土豪第318章 對決第192章 法國人的憤怒第224章 對暹羅的政策第57章 爲什麼倒黴的總是我第137章 咱也有戰艦了第416章 黃帝紀年第157章 亮劍(一)第428章 蒼天啊!大地啊!第152章 與英國人的摩擦第171章 大獨裁者(一)第349章 日本的野心第379章 戰爭結束第208章 國內新局勢第251章 進攻印度第330章 再殲日軍第24章 江西局勢第187章 法蘭西酒店的槍聲第141章 納粹來人(一)第336章 奪取平津(一)第237章 帝國崛起(四)第402章 兵出蘇俄第69章 密謀(一)第173章 憤怒的小鬼子第346章 國共談判第408章 中東亂局第215章 交趾現狀第58章 唱山歌嘞第61章 凍凍僵第280章 帝國閱兵完第281章 開導蔣介石第163章 出擊西藏(三)第190章 國無橫財不富第371章 與安瑟尼論世界局勢第235章 帝國崛起(二)第389章 波蘭亡國第380章 踐踏歐洲公約第276章 接見各國代表第319章 中國局勢第194章 談判第102章 發財了第119章 閃電戰第321章 東北風雲第288章 南海風雲(三)第434章 進攻加利福尼亞第428章 蒼天啊!大地啊!第381章 清算印尼猴子第347章 秦國的世界爭霸第8章 人慾兩失的飯島(一)第314章 申奧(四)第302章 對日政策(二)第30章 行蹤敗露第271章 戰略欺騙(一)第146章 中正式步槍推廣第139章 再見張治中第213章 北洋市成立第91章 鹽邊鄉紳第307章 北進派在行動第175章 抵達歐洲第298章 阿比西尼亞戰爭(四)第266章 新德里揚漢旗(三)第126章 再次擴軍第48章 收網(三)第58章 唱山歌嘞第439章 悲劇的阿根廷第220章 天朝的文化入侵(二)第272章 戰略欺騙(二)第304章 帝國軍工第194章 談判第329章 三十萬共軍第55章 舉起手來第124章 風雲突變第163章 出擊西藏(三)第325章 日軍大撤退第390章 再見法國大使第52章 矢野小條的逃亡之旅(一)第279章 帝國閱兵(二)第436章 埃及爭奪戰第231章 閃擊暹羅(六)第401章 德國進攻蘇俄第309章 各方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