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章 歐洲的文藝

溫莎古堡所有的建築都用是石頭砌成,四周是綠色的草坪和茂密的森林,黃昏的落日返照在城堡與森林間,一片瑰麗。

這次接見晚宴在英國而言,算是非常豐盛的,但對來自大秦的張浩然等人而已,只能算是粗簡而已。

克倫威爾是一個五十來歲的人,很有紳士風度,長臉,鼻子有點鷹勾的味道,讓人感覺他是一個很堅毅的人。

“來自東方的尊貴使者,我僅代表英國人民,熱烈歡迎你們的到來,願兩國友誼長存。”

克倫威爾的聲音也非常洪亮,很有演說的風格。

一同參加晚宴的重要人物中,還有一個叫蘭白的將軍,是克倫威爾的心腹手下,他繼克倫威爾之後,也致以了熱烈的歡迎。

張浩然一派儒雅,帶着親和而含蓄的微笑說道:“能在溫莎堡得到閣下的接見,本使萬分榮幸。這段時間,本使拜讀了莎士比亞的多部著作,《李爾王》、《哈姆雷特》、《奧賽羅》、《羅密歐與朱麗葉》、《威尼斯商人》等,其中還有一部印象頗深的《溫莎的風流娘們兒》,沒想到,來到英格蘭後,本使竟能親臨令人神往的溫莎堡,真是不勝榮幸。”

張浩然的話,讓克倫威爾等人愣了一愣,顯然他們沒有想到,萬里之外的秦國使者,對他們本國的戲劇作品竟然如數家珍。這真讓人難以置信。

蘭白將軍甚至還追問道:“真是太榮幸了,尊貴的秦使閣下竟然也看過莎士比亞的作品,不知閣讀了《溫莎的風流娘們兒》後。有什麼感想?”

蘭白將軍顯然是想看看張浩然是不是真讀過這些作品,還是隻聽過這些作品的名稱而已。這一點很重要,如果張浩然真的連這些作品都仔細讀過,那足以說明他對英國的方方面面都非常瞭解。

張浩然含笑徐徐道:“培琪太太和福斯太太兩位女士,以她們的機智,把幾個庸俗不堪的男人逗得團團轉。我感嘆她們在這個過程中的冷靜睿智,從中看到了英國上流貴族的生活狀態。

仔細想來。這部作品表面上是清新活潑,情節緊湊、滑稽。在輕鬆的同時,卻能很幽默地對沒落的騎士階級、寡廉鮮恥的市井無賴進行辛辣的譏諷。

兩位女士雖然貌似是‘風流的娘們兒’,而在她們對福斯塔夫的耍弄當中,無處不透露着她們的活潑機智。並反映出她們人格的高貴正直。?”

張浩然說完,蘭白將軍和克倫威爾不禁對視一眼,心情一下子有點沉重。對方對英國瞭解竟然是這麼深,而自己對秦國的現狀又有多少真正的瞭解呢。那麼接下來的會談,真是讓人輕鬆不起來啊!

張浩然對莎士比亞的作品如數家珍,在接風晚宴後,克倫威爾乾脆安排了一出《李爾王》的戲劇,讓張浩然等人觀看。

《李爾王》是莎士比亞的代表作之一,非常有深度。大致講述的是李爾王和他三個女兒的故事。

年邁的李爾王想要退位,希望把國土分給他的三個女兒。在分封的時候,他讓每個女兒都說說對他的愛戴。以她們對他愛戴的程度給她們分配國土。

大女兒高納里爾和二女兒里根竭盡全力讚美國王,只有小女兒考狄利婭因表達了得樸實無華而被李爾驅逐。但因爲她的誠實得到了法國國王的歡心,去法國做了王后。

在把國土分給兩個女兒之後,李爾王的被兩個不孝的女兒趕出家門,處境非常悲慘,小女兒在法國聽說自己父親的遭遇後。立即組織一支軍隊打回英國想解救自己的父親,但軍隊作戰失敗。她和父親李爾都被抓起來了。

考狄利婭被處死後,李爾王想起當初她對自己表達愛意時的那句話:。

考狄利婭這句話翻譯過來的大意是:我愛你,所以其餘的就不多說了。

回頭想想這句話,李爾王不禁放聲痛哭,老淚縱橫,小女兒的愛,樸實無華,卻可以隨時用生命來印證。原來,說不出口的愛,纔是最真摯、最強烈的。

最終,李爾王因悲傷過度,崩潰而死。

這部戲曲表現出來的思想內涵很深刻,張浩然等人看到入迷,噓唏不已。

從元代開始,中國的戲曲、小說作品發展也非常迅速,出了關漢卿、王實甫、白樸、馬致遠、湯顯祖等許多著名的戲曲大家。

但必須承認的是,即便是這些著名的戲曲大家,他們的很多作品還是停留在“才子佳人”“風花雪月”的層面上,象王實甫的《西廂記》,湯顯祖的《牡丹亭記》、《紫釵記》等,都可算是此類的作品。

如果橫向作一個對比的話,客觀來說,無論《西廂記》此類作品寫得多華麗,或多曲折動人;但在格局上,在思想深度上,是難與《李爾王》這樣的作品相比的。

從這些方面可以看出,自從文藝復興之後,歐洲的文化思想已經有逐漸超越東方的趨勢,這點萬不可輕視,思想文化藝術的進步,往往是推動整個社會進步的源動力,也是進步的基石。

對此若不予以足夠的重視,那麼整體上落後於人是必然的事。

張浩然他們這次來,除了政治軍事,在文化、藝術、科技、教育等方面,也負有重要的使命,總之,在方方面面,要以一種謙虛的心態,抱着學習的態度,把別人好的東西儘可能的帶回大秦去。

比如要藝術方面,萬萬不可認爲這只是用來點綴風花雪月的東西,是貴族們茶餘飯後用來裝飾生活的。

藝術的創新,會影響人們的審美觀,進而影響人們的思想解放,就象達.芬奇等人的畫,事實上是推歐洲文藝復興的重要源動力之一。

而文藝復興,是歐洲從此之後方方面面領先全世界的開端。由此便不難看出,文化藝術的影響力有多驚人。

它的影響不是立竿見影的,但卻往往是最深遠的。

現在就歐洲而言,文化藝術方面最具影響力的,是倫敦、巴黎、羅馬。

象莎士比亞的這些作品,張浩然是必須搬回大秦的,讓東西方文化藝術更多的碰撞,對中國日趨封閉、僵化的文化思想,絕對是一劑強心劑,至少大秦的皇帝是這麼認爲的,所以給使團安排的任務中,很重的一條就是蒐集歐洲的文化藝術成果。

克倫威爾等人哪裡知道張浩然等人帶着如此多使命而來,見張浩然一直沉浸在英國的文化藝術,他心中暗喜,只道張浩然等人不是那種務實的人,來到歐洲就喜歡吃喝玩樂。

這次他把張浩然爲首的大秦使團請到溫莎堡來,其實是有繞開議會,單獨與大秦達成一些協議的用意。

克倫威爾現在的思想,與發動資產階級革命時的思想,已經截然不同。

如果從他把查理一世送上斷頭臺那一刻劃分爲過去和現在的話。

過去他是激進的,要求改革、要求自由的資產階級革命者。

現在手握大權的他,主張王權,是個徹頭徹尾的保守主義者。

現在的他,一心想撇開英國議會,把更多的實權掌握在自己手上,做英國事實上的王。

對此,張浩然已經從收集來的情報中有足夠的認識。在他看來,克倫威爾就是一個卑劣的、打着什麼資產階級革命大旗的竊國者。

不管他打的是什麼旗號,本質上和三國時的曹操沒多大分別。

現在的克倫威爾有竊國之心,也正在行竊國之事,但英國議會還有很強大的實權,對他形成了非常大的制約。

張浩然覺得要讓這種小人讓出更多的利益,不會是什麼難事,所以他根本不急。

ps:更加奉上,雙倍月票開始了,兄弟姐妹們,最關鍵的決戰時刻到了,請助我一臂之力吧,求雙倍月票,拜上!()

第291章 滿清內部矛盾第1129章 圖謀馬鞍山第438章 回馬槍第35章 盜亦有道第836章 牛頓,看你往哪裡跑第391章 雪域傾城第59章 往死裡練第1089章 堵與疏第955章 五日一朝第869章 理工學院第288章 艱難的決擇第132章 紅娘子第770章 浮屍塞海戰未休第128章 大混戰(一)第984章 介入的理由第468章 開放包容的政策第575章 血色浮空雲飛揚第705章 寬以養民,嚴以治吏第270章 大別山會戰第1053章 沒有籌碼的談判第657章 先穩住西北第369章 官營還是私營第690章 哀兵必勝第1139章 伏兵四起第626章 愛新覺羅;雅第824章 有人攪事第585章 多鐸突圍第1100章 西苑裡的女天皇第910章 土崩瓦解第237章 血戰荊門第3章 侯方域的怒火第11章 侯方域裸奔第643章 心機第604章 多爾袞之死第1110章 啓航吧第472章 明亡帶給知識分子的反思第407章 龜殼裡坐個閻羅王第1130章 形勢大變第692章 一個條件第900章 殺雞給猴看第44章 初臨會昌第552章 親清的洛黨第1046章 莫愁湖上第590章 科爾沁部的選擇第460章 精減機構第1001章 拿下橫須賀第786章 雙管齊下第203章 請將不如激將第1021章 最長一夜(三)第131章 大混戰(四)第761章 民心第811章 夜襲積石關第803章 一念之差第886章 北海到南海第907章 暹羅殘兵第2章 家有悍妻第353章 雨花臺下賊成擒第780章 鼠輩夜襲第808章 焰火表演第505章 王夫之的唯物論第687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第225章 從善如流第786章 雙管齊下第1022章 最長一夜(四)第1042章 天牢星第105章 步步驚心(二)第1136章 黃塵漫漫第59章 往死裡練第947章 紐帶第181章 子嗣問題第311章 利益分配第901章 龍在田第254章 南明紀事第113章 奪取袁州第523章 東海大戰(四)第980章 日本生變第364章 雁奴第292章 血濃於水第336章 稅率.軍功授爵第36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470章 天地是一筐風景第686章 大炮打蚊子第706章 衆說紛紜第1140章 軍歌飛揚第287章 東下江南還是北上河洛第1132章 酬勞第985章 責任第92章 婚禮之變(3)第1156章 察裡津要塞第922章 打蛇打七寸第81章 繾綣月光下第857章 仁者愛人第402章 殿試第57章 快刀斬亂麻第426章 鵲橋難搭第294章 風起雲涌第216章 五雷轟頂第379章 幣與銳(三)第326章 八股之爭第1022章 最長一夜(四)
第291章 滿清內部矛盾第1129章 圖謀馬鞍山第438章 回馬槍第35章 盜亦有道第836章 牛頓,看你往哪裡跑第391章 雪域傾城第59章 往死裡練第1089章 堵與疏第955章 五日一朝第869章 理工學院第288章 艱難的決擇第132章 紅娘子第770章 浮屍塞海戰未休第128章 大混戰(一)第984章 介入的理由第468章 開放包容的政策第575章 血色浮空雲飛揚第705章 寬以養民,嚴以治吏第270章 大別山會戰第1053章 沒有籌碼的談判第657章 先穩住西北第369章 官營還是私營第690章 哀兵必勝第1139章 伏兵四起第626章 愛新覺羅;雅第824章 有人攪事第585章 多鐸突圍第1100章 西苑裡的女天皇第910章 土崩瓦解第237章 血戰荊門第3章 侯方域的怒火第11章 侯方域裸奔第643章 心機第604章 多爾袞之死第1110章 啓航吧第472章 明亡帶給知識分子的反思第407章 龜殼裡坐個閻羅王第1130章 形勢大變第692章 一個條件第900章 殺雞給猴看第44章 初臨會昌第552章 親清的洛黨第1046章 莫愁湖上第590章 科爾沁部的選擇第460章 精減機構第1001章 拿下橫須賀第786章 雙管齊下第203章 請將不如激將第1021章 最長一夜(三)第131章 大混戰(四)第761章 民心第811章 夜襲積石關第803章 一念之差第886章 北海到南海第907章 暹羅殘兵第2章 家有悍妻第353章 雨花臺下賊成擒第780章 鼠輩夜襲第808章 焰火表演第505章 王夫之的唯物論第687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第225章 從善如流第786章 雙管齊下第1022章 最長一夜(四)第1042章 天牢星第105章 步步驚心(二)第1136章 黃塵漫漫第59章 往死裡練第947章 紐帶第181章 子嗣問題第311章 利益分配第901章 龍在田第254章 南明紀事第113章 奪取袁州第523章 東海大戰(四)第980章 日本生變第364章 雁奴第292章 血濃於水第336章 稅率.軍功授爵第36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470章 天地是一筐風景第686章 大炮打蚊子第706章 衆說紛紜第1140章 軍歌飛揚第287章 東下江南還是北上河洛第1132章 酬勞第985章 責任第92章 婚禮之變(3)第1156章 察裡津要塞第922章 打蛇打七寸第81章 繾綣月光下第857章 仁者愛人第402章 殿試第57章 快刀斬亂麻第426章 鵲橋難搭第294章 風起雲涌第216章 五雷轟頂第379章 幣與銳(三)第326章 八股之爭第1022章 最長一夜(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