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殿試

秦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紅日初升,光芒萬道,秦牧一身黑色王袍,腰配寶劍站在高階上,內閣輔及六部尚書等大臣列於兩側。

衣着鮮明的殿前武士撐旗執鋮,雄壯而威武,讓場面顯得更加莊嚴肅穆。

三百六十二名貢士由禮部官員引領,魚貫而入,向着高階上的秦牧大禮參拜,高呼:“吾王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秦牧擡擡手讓大家起身後,朗聲說道:“爾等都是萬里挑一的英才,是大秦的希望所在,今日殿試,本王期待你們能以一身所學,作出更精彩的論述,爲國獻計獻策,開始吧!”

殿試只考一場策論,是以有秦牧有“論述”一說,幾百名貢士再拜,然後不分名次,各據一幾,就坐在庭院明明的冬陽下開考。

這次殿試的題目是秦牧親自出的,題目爲:賈誼五餌三表之說,班固譏其疏。然秦穆嘗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說亦以戒單于,其說未嘗不效論;諸葛亮無申商之心而用其術,王安石用申商之實而諱其名論;西洋人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實,中國往往求天朝上國之名而失利益之實論。

這道題目其實是三合一,要貢士們就三個方面的問題進行論述。

第一個方面是平戎方面的學問:“賈誼五餌三表之說,班固譏其疏。然秦穆嘗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說亦以戒單于。其說未嘗不效。”

賈誼是漢代名士,寫過《過秦論》。還給漢文帝上過奏表提出防禦匈奴的策略。他的策略中的“五餌三表”大致意思是:

是給匈奴點美食、美女、高堂華屋、財物、奴婢,用些先進的東西爲誘餌,誘匈奴來投降,等他們來投降後,皇帝本人再跟他們打成一片,親自酌酒給他們喝,讓他們感動得稀里嘩啦的,然後就就會納頭會拜了。三表是要求漢文帝應爲天下表率。以德服人。

《漢書》的作者班固譏笑賈誼這些策略是書生意氣,不切實際,空談誤國。

但事實是,秦穆公確實靠財物美女誘得西戎歸附過;越王勾踐也曾憑藉美女西施讓吳國亡國過;中行說投靠匈奴後,也勸誡匈奴單于不要喜歡漢人絲綢和華屋美女,那隻會讓匈奴人變得軟弱,說明中行說也認爲賈誼那一套對匈奴有很大的威脅。

秦牧的題目中的第一條就是讓貢士們論術。到底是賈誼說得對,還是班固說得對。

第二個方面是有關變法治國方面的問題:“諸葛亮無申商之心而用其術,王安石用申商之實而諱其名”

申商指的是戰國時期的申不害和商鞅,以變法著名,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意思是諸葛亮不是法家,但使用了法家的治國方略。王安石也是使用法家的理論來實行變法,但他只做不說,諱莫如深。

秦牧要讓貢士們論述諸葛亮和王安石爲什麼這麼樣,並縱論各家學說在治國方面的長短。

第三個方面可歸爲外交策略方面的問題:“西洋人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實,中國往往求天朝上國之名而失利益之實。”

大意是西洋人對外注重實利。而中國對外重名輕利,兩者之間屬優屬劣。讓貢士們在這方面也展開論述。

這三合一的問題涉及到了軍事、政治、經濟、外交等方方面面的問題,是秦牧挖空了心思纔想出來的;

尤其是最後一道題看似很簡單,但相信自古以來的科舉都沒考過這樣的題目,秦牧希望通過這道題目,讓讀書人睜眼看世界,把中國的文化與西方的文化對比一下,不要總是盯着自己的腳尖看。

貢士們有一天時間來寫策論,秦牧很期待從中得到一些真知酌見來。

包括會試主考傅山、內閣輔臣、六部尚書,以及翰林學士顧炎武等人見了秦牧出的這道題目,也都不禁對他刮目相看。

這題目出得有分量啊,古今中外、軍事政治經濟變法都囊括在其中了,應試者若是隻會背些八股範文的傢伙,見了這樣的題目肯定是兩眼一摸黑。

開考之後,秦牧負着手,在各個考生之間慢步徐行,希望能看到一些獨到的見解,一般而言,殿試通常只是走個過場,大多數皇帝出場只是做做樣子,讓貢生們歸爲“天子門生”而已。

但秦牧不但出題出經過深思熟慮,而且打算認真看完每一位考生的答卷,他經過會試第一的韓靖桌邊時,見他正在埋頭疾書。

秦牧停下來看了看,見他的答卷上有言:

“夫天子主中夏控制百夷、自有強國芘民之道。善治國者、不能必敵之可勝而能爲必不可勝、使強鄰黠敵聞風奪氣、凜然而不敢犯、則天下安矣。若導人於淫靡之事、以乘其敝而取之、此所謂穿窬之智也、豈王者自強之大計乎。及吾讀漢書賈誼傳、則於五餌三表之說削而不書、猶復深譏其疏、以垂戒後世。於是乃嘆班氏之書、其去取爲至精、而其識爲至遠也。”

韓靖這番論述大意可以這麼理解,打鐵還得自身硬,靠點歪門邪道去引誘他國糜爛,豈是自強之道?

秦牧又復行去,到了司馬凱桌邊,見他寫下的其中一段是:

“吾以謂穆公之霸在增修國政、國勢既固則外交之術無往而不宜、且其時天下方以詐力相高、而秦又介居戎狄、行其狡黠之計以取利一時可也。若匈奴之在漢、竊謂雖好漢物亦不至遽即於靡弱。何也、匈奴界處北陲、剛猛忿鷙出於天性、豈獨其習俗使然哉。設漢不自謀所以禦侮之方、而專務出美善之物以疲人之國、吾恐財產耗竭而邊郡之寇掠自若也。”

從司馬凱的觀點看來,他也認爲如果漢朝不謀自強,尋求禦敵的辦法,而是專以財物美人糜人之國,恐怕把短褲都送出去完了,邊疆的敵人還搶掠如故。這和韓靖的看法基本相同。

秦牧看了還算滿意,其實賈誼的做法沒有錯,關鍵就看你在什麼情況下施行這樣的策略,秦穆公如果自身不強大,靠送幾個美人就想讓西戎歸附是不可能的,同理,越王勾踐如果不是用范蠡文種將越國治理得強大起來,送出西施也是白送。

修政以強自身,這是道。出美善之物以疲人之國,這是術。道與術並用,相輔相成纔是正理。

秦牧遊步徐行,不時停下來觀看貢士們的答卷,有些人緊張得直冒汗,但有些人即恨不得秦牧停在自己桌邊不走了,百人有百態,不一是足。

秦牧經過一個叫陳鎮遠的貢士身邊時,發現他已經答到第二個問題,只見他寫道:

“天下之患莫甚於不權時勢、而務博寬大之名。雖申商之術、儒者弗道、然時勢所值、激於不得不然、善爲國者必不敢因循顧忌、而貽天下以不測之患........”

他這觀點,在秦牧看來,還算可以,於便停下來細看,陳鎮遠一發不可收拾,筆下洋洋灑灑近千言;

他不光論述了諸葛亮和王公石變法的苦衷,秦牧總結下來,他的思想竟是以儒爲皮,以道爲肉,以法爲骨。雖然這層意思表達得很含蓄,但內裡就是這麼個意思。

這在當下來說,他絕對稱得上是個異類了,而秦牧個人,也更趨向道家和法家,法家就不必說了,老子的《道德經》足以稱爲夏華最高智慧的結晶,至少秦牧是這麼認爲的。

漢唐兩代國家最強盛之時,都是以道家方略治國。道家提倡的“無爲而治”,絕非真的是無所作爲。

秦牧寧願把“無爲而治”膚淺地理解成官方對民衆的思想少了管束,讓各種思想和學說自由碰撞,少劃分些什麼是高尚的,什麼是奇技淫巧之類的加以貶斥。

另一方面就是放權,少對各行各業指手畫腳........

PS:感謝大頭魚12的厚賞,謝謝。

.

第390章 顧含煙第78章 流言蜚語第165章 攜美遊嶽麓山第236章 襄陽之變第605章 滿清最後一位親王第131章 大混戰(四)第1084章 亂戰第940章 速度第366章 紅娘子守清流關第626章 禍水第723章 碩果累累第491章 軟玉溫香第1136章 黃塵漫漫第1005章 梅花初雪第1004章 驛路新政第20章 一路剿匪第1061章 歐洲的文藝第575章 血色浮空雲飛揚第540章 標點符號第1章 初到秦淮第491章 軟玉溫香第42章 一個希望第552章 親清的洛黨第767章 沒有退路第917章 橫財第396章 能飲一杯無第395章 建個皇家書院吧第870章 護駕第631章 趕鴨子上架第116章 四省總督呂大器第1132章 酬勞第405章 馬六兩與湯秀才第942章 皇家足球隊第645章 我想成立個外交部第528章 慶功宴第671章 燕子磯頭第781章 君子報仇第947章 紐帶第1110章 啓航吧第471章 皇家海軍第168章 去江南圈錢第199章 光看架子不行第15章 香君侍酒第1091章 合縱連橫第421章 紅顏之舞第1041章 白龜池第60章 尊嚴不是靠別人施捨第760章 幕後財團第1153章 引蛇出洞第104章 步步驚心(一)第885章 帝王效應第605章 滿清最後一位親王第1127章 幕後者第735章 接下來打哪裡第426章 鵲橋難搭第89章 會昌千戶所第683章 神兵天降第491章 軟玉溫香第709章 心悸的T字橫頭第172章 又起戰雲第853章 審計司第535章 簡在帝心第445章 試探第430章 孤城一片催戰雲第1007章 詭異事件第857章 仁者愛人第196章 千古奇女子秦良玉第115章 坐山觀虎鬥第504章 鶯啼猶着雨第849章 抓真兇第519章 浪花淘盡英雄第498章 又見螯拜第1102章 深遠的影響第523章 東海大戰(四)第552章 親清的洛黨第48章 社稷壇前天共語第330章 始皇帝託夢第280章 兵者,詭道也第755章 紅毛鬼子來了第1127章 幕後者第542章 呂宋排華事件第677章 金鑾殿上全武行第1022章 最長一夜(四)第612章 蒙古攻略第566章 萬馬坪中萬馬騰一封致謝信第510章 前車可鑑第1126章 開始圍剿第256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第241章 弘光即位第168章 去江南圈錢第702章 馬尼拉海戰(四)第982章 謀求駐軍第105章 步步驚心(二)第59章 往死裡練第842章 賑災預案第711章 可憐的阿基諾第150章 田忌賽馬第227章 花徑不曾緣客掃第1114章 帝有恙?
第390章 顧含煙第78章 流言蜚語第165章 攜美遊嶽麓山第236章 襄陽之變第605章 滿清最後一位親王第131章 大混戰(四)第1084章 亂戰第940章 速度第366章 紅娘子守清流關第626章 禍水第723章 碩果累累第491章 軟玉溫香第1136章 黃塵漫漫第1005章 梅花初雪第1004章 驛路新政第20章 一路剿匪第1061章 歐洲的文藝第575章 血色浮空雲飛揚第540章 標點符號第1章 初到秦淮第491章 軟玉溫香第42章 一個希望第552章 親清的洛黨第767章 沒有退路第917章 橫財第396章 能飲一杯無第395章 建個皇家書院吧第870章 護駕第631章 趕鴨子上架第116章 四省總督呂大器第1132章 酬勞第405章 馬六兩與湯秀才第942章 皇家足球隊第645章 我想成立個外交部第528章 慶功宴第671章 燕子磯頭第781章 君子報仇第947章 紐帶第1110章 啓航吧第471章 皇家海軍第168章 去江南圈錢第199章 光看架子不行第15章 香君侍酒第1091章 合縱連橫第421章 紅顏之舞第1041章 白龜池第60章 尊嚴不是靠別人施捨第760章 幕後財團第1153章 引蛇出洞第104章 步步驚心(一)第885章 帝王效應第605章 滿清最後一位親王第1127章 幕後者第735章 接下來打哪裡第426章 鵲橋難搭第89章 會昌千戶所第683章 神兵天降第491章 軟玉溫香第709章 心悸的T字橫頭第172章 又起戰雲第853章 審計司第535章 簡在帝心第445章 試探第430章 孤城一片催戰雲第1007章 詭異事件第857章 仁者愛人第196章 千古奇女子秦良玉第115章 坐山觀虎鬥第504章 鶯啼猶着雨第849章 抓真兇第519章 浪花淘盡英雄第498章 又見螯拜第1102章 深遠的影響第523章 東海大戰(四)第552章 親清的洛黨第48章 社稷壇前天共語第330章 始皇帝託夢第280章 兵者,詭道也第755章 紅毛鬼子來了第1127章 幕後者第542章 呂宋排華事件第677章 金鑾殿上全武行第1022章 最長一夜(四)第612章 蒙古攻略第566章 萬馬坪中萬馬騰一封致謝信第510章 前車可鑑第1126章 開始圍剿第256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第241章 弘光即位第168章 去江南圈錢第702章 馬尼拉海戰(四)第982章 謀求駐軍第105章 步步驚心(二)第59章 往死裡練第842章 賑災預案第711章 可憐的阿基諾第150章 田忌賽馬第227章 花徑不曾緣客掃第1114章 帝有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