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大秦回來了

因爲受小冰河時期的影響,明末西北連年災荒,再加上戰亂不休,讓關中變得十分殘破。

但說來奇怪,自從明亡之後,異常的氣候也在慢慢好轉,這兩年甚至還算得上是風調雨順。

爲了對抗大秦,滿清統治期間,對治下民生還是十分重視的,多爾袞出臺的一些有利於民生恢復的政策,現在大秦都還在沿用。

當初鎮守關中的何洛會驚聞勒克德渾大敗,匆匆棄守關中,大秦佔領關中的過程,沒有暴發大規模的戰爭。這樣關中實際上就經歷了一年半的小小恢復過程。

宋獻策巡撫關中後,很快招安那些大順軍餘部,讓關中迅速安穩下來。朝廷又從四川前後調撥了兩批糧食,加以賑濟。

秦牧一路上看到,百姓雖然還是衣衫襤褸,面有菜色。但至少已經沒有易子而食,到處餓死人的現象了。

社會也很安定。畢竟遭受了那麼多年災荒和戰亂,人心思定,加上大秦賑災力度比較大,自然不會再有多少願起來作亂。

前往西京長安的路上,秦牧問起陝西事務,宋獻策說到人口問題時,感慨萬端地道:“萬曆六年,不計大量的隱戶,陝西行省人口有4502067人,如果連隱戶一起估算,臣估計當時陝西人口至少有550萬以上。但經過這些年災荒戰亂,人口損失極爲嚴重。

臣巡撫關中,首先就是重新統計人口,制定戶籍,劃分田地。如今各縣基本統計完了,合共起來,整個陝西餘下的人口不足130萬。較萬曆年間,五去其四矣!”

秦牧聽了之後,心有慼慼焉!

這是一個讓人驚心動魄的數字。如果萬曆六年陝西就有550萬人,那麼連這幾十年出生的人口一起算,光是陝西一省,明末陝西一省死亡人數就有近500萬,實際等於六個人中死亡了五個。

要知道整個二次世界大戰,全世界死亡人數也不過四到五千萬,可見這組數字之下,包含着何等慘烈的景象。

秦牧由衷地發出一聲長嘆:“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秦王,由於人口稀少,百姓耕種不了那麼多,整個陝西行省現在大部份土地只能丟荒,這對控制西北其爲不利。臣建議從江南遷民,以實關中。”

現在南京人口兩百萬,蘇州那樣的城市也有百萬之衆。而陝西一省之地,現在才130萬人,確實是太稀薄了,有些地方只怕是數十里無人煙。

而西北的穩定,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關中,不光是人力兵員,還有糧草補給,關中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難怪宋獻策急着要遷民充實關中了。

“遷民之事,本王回南京之後再從長計議。”

人口銳減的何止是關中一地,整個北七省,人口死亡超過五成,中原許多地方同樣是數十里無人煙。與東漢末年,曹操所說的“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景象相差無幾。

秦牧想了想說道:“官府要鼓勵百姓多生育,每生一個孩子,可劃分若干土地予民戶,若是百姓無力撫養,官府要承擔起撫養的責任,按新生兒的數量發放口糧。”

“秦王,由地方官府發放新生兒口糧,這一點可行。給新生兒劃分土地則有些不妥,如今給各家各戶劃分的田地,已經是他們耕種的極限。再多劃分田地,他們也無力耕種,只會加重他們的稅賦負擔。”

秦牧說道:“這一點可變通一下,新劃分給新生兒的這部分田地,十年或十五年內免稅即可。”

這倒是可行,反正那些土地荒着也是荒着,早點劃分給百姓,或許還能讓他們拼命多耕種一些。想到此,宋獻策也沒有再反對。

秦牧向李定國問起河西戰況,李定國答道:“秦王,目前河西兵力太少,涼州以西,雖然已主動歸附大秦,但甘州等城,目前實際都只有兩三百人馬駐守,必須儘快增加兵力才行,否則河西一但有變,這點兵力實不足以掌控局勢。”

秦牧聽後點點頭,緊急與司馬安等人榷商調兵之事,調兵其實不難,關鍵是補給。

秦牧與宋獻策等人一邊商議,一邊前行,到達西京長安時,滿城軍民皆出城迎接,站於道路兩旁綿延數裡,氣氛頗爲熱烈。

遠遠望去,長安城牆高大巍峨,明初統一全國後,朱元璋命令各府縣普遍築城。朱元璋以爲“天下山川,唯秦中號爲險固”。還派太子朱標入秦,有意在關中建都。西安城就是在這個建城的熱潮中,由都督濮英主持,在唐皇城舊城基礎上擴建起來的。

擴建後的城牆高四丈,頂寬四丈到五丈,底寬五丈到六米,城牆每隔四十丈修敵臺一座,突出在城牆之外,共有敵臺98座。

全城還建有馬道11處。城牆四角都有突出城外的角臺。角臺上修有較敵臺更爲高大的角樓。 城牆上外側築有雉堞,又稱垛牆,共5984個垛口。

最初的城牆完全用黃土分層夯打而成,最底層用土、石灰和糯米汁混合夯打, 異常堅硬。後來又將整個城牆內外壁及頂部砌上青磚。

歷經兩百多年的風雨和明末的戰火洗禮,整座城仍舊巍峨聳立,與雄渾的西北大地渾然一體。秦牧車駕的到來,給多災多難的關中大地,屏添了一抹亮色。

這些年來,關中飽受災荒和戰爭摧殘,民間普遍瀰漫着一股抑鬱、悲傷的情緒。

秦牧率六部大臣而來,車駕轆轆,旌旗獵獵,護駕兵馬黑衣玄甲,刀槍如雪,鐵蹄錚錚,震動了八百里秦川,那股凜冽之風,撲面而來;

這讓關中百姓恍惚間,彷彿看到了曾經那支橫掃六合的大秦鐵軍,穿越千年歲月重回到了雄渾的關中大地。

這一景象,讓關中悲情的民氣爲之一振,那凜冽的大秦雄風,讓那些白髮蒼蒼的老者不禁淌下了熱淚。

這三秦故地,所有與大秦相關的印記,突然間都被喚醒過來。巍峨的秦嶺,風飛雲涌。八百里秦川,細浪翻騰;

驪山之巔,那個無比高大,足以讓千年伏首仰望的身影,彷彿又在仗劍遙指東方,那黑色的大袖一展,遮天蔽日,橫掃宇內。

那是秦王,是平定天下,促成宇內一家,讓書同文,車同軌,造就了華夏兩千年大一統局面的秦王。

前來迎駕的百姓中,不知道是誰喃喃自語了一聲:“大秦.......大秦回來了!”這一聲自語,瞬間激活了人們血脈中那股絲絲傳承不息的秦人因子,聽,赳赳老秦在西風中怒吼!

“大秦回來了!”

“大秦回來了!”

“秦王!”

“秦王!”

一浪又一浪的呼喊聲,從迎駕的百姓口出發出,聲浪越來越大,直上九霄,迴盪四野。

西風獵獵,戰馬驚嘶,秦牧一身黑色繡金龍的王袍,腰懸着寶劍,站到車轅華蓋下;

轆轆車聲中,秦牧對伏倒滿地的百姓疾聲大呼道:“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關中的鄉親們,本王知道,你們經歷了太多的苦難,心裡在太多的酸楚和血淚;

但是,大家萬不可忘記,咱們腳下站着的是三秦故地;咱們的先祖曾從這裡出發,席捲天下,鑄就了兩千年華夏一統的局面,這是後來者無數豐功偉績都難以比擬的。

咱們應該懷着一顆榮耀之心,堅定地從苦難中站起來,挺直腰幹,讓剛烈的大秦雄風重新吹遍三秦故地,讓祖先的英靈欣然看到,我們沒有被苦難擊倒,鄉親們,站起來吧!從苦難中,站起來吧!”

PS:兄弟們,月票投下來吧!投下來吧!

第331章 老帥出馬第181章 子嗣問題第1039章 趁熱打鐵第106章 煙花之惑第231章 絕色雙嬌第551章 漢城風雨聲第856章 內因第278章 千家慟哭逢國殤第754章 血戰突圍第1029章 儒法之爭第692章 一個條件第1041章 白龜池第560章 商丘戰雲掠地飛第323章 洪承疇的陰謀第367章 同仇敵愾第482章 玉京有喜第946章 奴家顧橫波第931章 頑強的哈薩克騎兵第378章 幣與稅(二)第369章 官營還是私營第1124章 皇帝有危險第423章 百戰沙場碎鐵衣第338章 洛陽大撤退第1077章 歐洲心臟第1115章 陰霾籠罩第451章 伍應福的寂寞第553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338章 洛陽大撤退第993章 軟實力無處不在第464章 先下手爲強第543章 殿上納降第785章 白起城第49章 老馬識途第257章 亂雲飛渡仍從容第11章 侯方域裸奔第1003章 千里傳音第832章 沙州大撤退第525章 東海大戰(六)第135章 紅娘子有些不對勁第1033章 底線第406章 捲土重來第588章 勺湖鶯歌啼晚風第1051章 嫁妝第631章 趕鴨子上架第677章 金鑾殿上全武行第370章 美人幽徑第46章 招吏第609章 乾清宮裡初見大玉兒第623章 牧羊姑娘第1153章 引蛇出洞第975章 爭執第667章 時也勢也第231章 絕色雙嬌第362章 誰知女兒心第318章 三天兩夜第425章 四面合圍第347章 赳赳老秦,復我河山第1117章 太子遇刺第1127章 幕後者第728章 烏衣巷第778章 昏君第1030章 舉國泱泱第654章 蒙古衛拉特法典第559章 碭山烽火蹄聲亂第453章 不解風情第51章 巨闕無鋒自浩然第112章 烈火焚城第317章 長夜戰未休第565章 擒龍搏虎各出招第1057章 證券交易第952章 試探第297章 上國衣冠第507章 蘇州工業區第652章 入陝祭陵第571章 絕地求生第998章 漿聲燈影第1153章 引蛇出洞第407章 龜殼裡坐個閻羅王第1章 初到秦淮第153章 飲鴆止渴第412章 久別重逢第150章 田忌賽馬第384章 月下燈前第1158章 兵臨莫斯科第1041章 白龜池第298章 政治訛詐第282章 亂局第906章 狼行千里吃肉第791章 兩難境地第992章 你願嫁給我嗎第154章 一夜嗷嗷叫第381章 三司會審第648章 太僕寺卿第801章 蘭州失守第1111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第511章 讓領導先走第342章 浙江亂局第863章 寒夜凝冰第505章 王夫之的唯物論第560章 商丘戰雲掠地飛
第331章 老帥出馬第181章 子嗣問題第1039章 趁熱打鐵第106章 煙花之惑第231章 絕色雙嬌第551章 漢城風雨聲第856章 內因第278章 千家慟哭逢國殤第754章 血戰突圍第1029章 儒法之爭第692章 一個條件第1041章 白龜池第560章 商丘戰雲掠地飛第323章 洪承疇的陰謀第367章 同仇敵愾第482章 玉京有喜第946章 奴家顧橫波第931章 頑強的哈薩克騎兵第378章 幣與稅(二)第369章 官營還是私營第1124章 皇帝有危險第423章 百戰沙場碎鐵衣第338章 洛陽大撤退第1077章 歐洲心臟第1115章 陰霾籠罩第451章 伍應福的寂寞第553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338章 洛陽大撤退第993章 軟實力無處不在第464章 先下手爲強第543章 殿上納降第785章 白起城第49章 老馬識途第257章 亂雲飛渡仍從容第11章 侯方域裸奔第1003章 千里傳音第832章 沙州大撤退第525章 東海大戰(六)第135章 紅娘子有些不對勁第1033章 底線第406章 捲土重來第588章 勺湖鶯歌啼晚風第1051章 嫁妝第631章 趕鴨子上架第677章 金鑾殿上全武行第370章 美人幽徑第46章 招吏第609章 乾清宮裡初見大玉兒第623章 牧羊姑娘第1153章 引蛇出洞第975章 爭執第667章 時也勢也第231章 絕色雙嬌第362章 誰知女兒心第318章 三天兩夜第425章 四面合圍第347章 赳赳老秦,復我河山第1117章 太子遇刺第1127章 幕後者第728章 烏衣巷第778章 昏君第1030章 舉國泱泱第654章 蒙古衛拉特法典第559章 碭山烽火蹄聲亂第453章 不解風情第51章 巨闕無鋒自浩然第112章 烈火焚城第317章 長夜戰未休第565章 擒龍搏虎各出招第1057章 證券交易第952章 試探第297章 上國衣冠第507章 蘇州工業區第652章 入陝祭陵第571章 絕地求生第998章 漿聲燈影第1153章 引蛇出洞第407章 龜殼裡坐個閻羅王第1章 初到秦淮第153章 飲鴆止渴第412章 久別重逢第150章 田忌賽馬第384章 月下燈前第1158章 兵臨莫斯科第1041章 白龜池第298章 政治訛詐第282章 亂局第906章 狼行千里吃肉第791章 兩難境地第992章 你願嫁給我嗎第154章 一夜嗷嗷叫第381章 三司會審第648章 太僕寺卿第801章 蘭州失守第1111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第511章 讓領導先走第342章 浙江亂局第863章 寒夜凝冰第505章 王夫之的唯物論第560章 商丘戰雲掠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