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美人幽徑

靜靜的書房裡,薰香嫋嫋,茶香淡淡。

秦牧要將龍江寶船廠交給商人來重建。因爲剛聽到秦牧這個天馬行空的想法,司馬安一開始沒能反駁他,但思索一番後,仍是覺得把官船場交給商人經營,很是不妥。

他很直接地說道:“秦王,歷朝歷代,無不秉承重農抑商的國策,豈非無因?秦王卻要將官船場交給商人來經營,如此一來,就等於是朝廷將來得依靠商人,有求於商人,無形中提了商人的地位,再者,象龍江這樣的造船廠,需要成千上萬的工匠和勞力,我王臥榻之傍,豈能任由商賈聚集如此之多人力?”

司馬安作爲首輔,說出這樣的話來一點也不奇怪。一直以來帝王和官員就是靠政治特權,來維持自身的統治地位和切身利益。

但是商人通過做生意,互通有無,很快就聚集大量的財富,有些甚至富可敵國,他們同樣能夠過上帝王般奢侈的生活,這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威脅到了一直以來宣傳的傳統思想,威脅到了帝王和官員的身份和地位。

所以,歷朝歷代幾乎都實行“重農抑商”的政策,將商人歸於末流,在政治地位上有諸多的限制和打壓,若不如此,國家政治遲早要受到那些財閥的控制。

秦牧沉吟了一下說道:“重農抑商這一政策由來以久,至少可追溯到先秦時代。司馬先生想過沒有,先秦時代生產力低下,市場上商品供給短缺,重農抑商可以抑制商人的數量,使更多的勞力投入到農耕生產中去,因此,在那個時候重農抑商確實對國家是有利的;

但經過兩千年的發展,生產力已經有了巨大的提升。大量商品的出現必須要商人來流通,這是大勢所趨,再強行抑商只會讓整個社會步入倒退。因此本王覺得,我大秦的國策應順應社會的潮流,重農而不抑商........”

“秦王!”

“司馬先生放心,士農工商,商人仍歸於末流是一定的,本王不抑商並不等於放任自流,在政治地位上仍會作出限制,但這並不妨礙本王發展工商的想法。鹽鐵茶等一些重要的行業,仍會由朝廷來掌管;

但造船業交給商人來經營,這個問題不大,商船和戰船,今後差別會越來越大,水戰也不再是傳統的接弦戰爲主,已經是炮艦的天下;

朝廷只要掌握着鋼鐵行業,掌握着鑄炮技術,就始終能掌握制海權。至於城外聚集幾千勞力。這就能對朝廷造成重大威脅的話,那即便這幾千人不造反,我大秦離滅亡也爲時不遠了。”

聽了秦牧這番話,司馬安放心了。他在意的並不是一個龍江船廠,在意的是秦牧對商人的態度,擔心秦牧給商人過多的權力,和過高的社會地位。這將會引來士民階層強烈的反對,進而動搖秦國的統治。

現在看來,秦牧在重農抑商的政策上並沒有太大的改變。放開造船業可以當成個案來看待,這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了。

朱元璋也極力打壓商人的政治地位,但實際上他也是鼓勵工商的,五十稅一的低稅率就是最好的證明。

司馬安是個比較務實的人,只要在政治上重農抑商的政策不變,放開造船業他就不會再反對。

接下來就是實際操作的問題了,這方面許英傑更有發言權,只聽他說道:“秦王,江南家資多達數百萬的富戶不在少數,在財力上商人接手經營船廠絕對不成問題。但造船務交由私人經營,這在歷朝歷代前所未所,因此,想讓私人來接手經營,首先要解決的是朝廷的信譽問題。”

“嗯,許卿詳細說說。”

“第一,如何讓商人相信,朝廷真會將龍江船廠交給他們經營;第二,如何讓商人相信,朝廷真會在他們的船廠下造船訂單,並以公平合理的價格付款;第三,重建船廠投入巨大,如何讓商人相信朝廷的政策長久不變;如《大明律》明文規定,軍民擅造三桅以上違式大船者處斬,若是大秦將來也制定這樣的政策,商人肯定不願經營船廠。”

秦牧頷首道:“第一條,本王可親自下這道旨意,以取信於民。第二條,首次造船款項戶部可全額預付。至於第三條,明初不準民間製造三桅以上大船,主要是禁海政策所至;這是極其荒謬的政策,大禹治水,尚知堵不如疏,這萬里海疆,豈是想禁就禁得了的?此事無須朝議,本王現在就可以肯定地告訴你們,我大秦要的不止這萬里江山,還要富有四海,禁海之事在我大秦絕不容許出現。”

“若能如此,臣確信會有很多商家富戶願意經營船廠。”

“那就好,此事就由你去辦理吧。”

一通商談下來,天已至寅時,秦牧要留二人在王府用餐膳,二人倒也識趣,聲稱還有要務處理,一齊辭別出府去了。

明朝立國之初,朱元璋禁止功臣貴戚造園,徐達爲人一向‘在帝前恭謹如不能言‘,王府很簡潔。到嘉靖初年,朝廷禁令鬆弛,造園之風開始盛行。徐達七世孫徐鵬舉纔將淪爲瓦礫場的西部修成園圃。

萬曆中葉,九世孫徐維志更是大興土木,因山築基,引流爲沼,建堂造亭,挖池疊山,購四方奇石集於園中,自此,園以石勝,曲徑通幽,四季花草長開不綴;

行於園中,但見倚雲峰形似朵朵白雲相互偎倚,又似一仙女懷抱嬰兒,亭亭玉立,斜倚在雲彩上,令人產生無窮遐想。

另有仙人峰、觀音峰、友鬆峰、雪浪石等奇峰異石,無不曼妙多姿,與園中的鴛瓦鱗翠,曲橋疊影、雕甍繡閣相映成趣,如詩如畫。

幔城入澗橙花發,玉輦登山桂葉稠,園美,人更美,董小宛早立於拱門內的桂花樹下,等候秦牧回園。

美人鬢上纏絲點翠金步搖,身着松花色百蝶穿花八幅湘裙,麗色天成,融融如月,盈盈一福間,如微風拂柳,雪壓紅梅。

“晚飯準備好了嗎?”秦牧含笑問一聲,牽起董小宛的手,從園中小徑步向花廳。

“都準備好了,秦王........”楊芷她們都在花廳等着,被秦牧牽着玉手的董小宛不勝嬌羞。

秦牧回頭看她,見她落後半步,低着螓首,細膩的粉頸下鎖骨清冽,肌膚如雪,引人無限遐思。秦牧忍不住逗她道:“小宛,這段時間有沒有想本王啊?”

“秦王........”要說不想那是假話,但她性格比較恬淡,想念的話又如何說得出口。

“咳咳....本王卻是想你了,本來今晚想宿在你房中的,既然你不想本王,那本王只好改宿香君房中了。”

秦牧的聲音很輕,卻讓董小宛心頭一陣酥麻。

“秦王,妾身不是.........不是......”

“不是什麼?”

董小宛羞態愈濃,擡頭悠地盼了他一眼,又垂下螓首去,細若蚊囈地說道:“奴.....奴也想秦王,只是.....只是秦王與王后分別數月,今夜重聚,還是宿在王后房中爲是,奴與香君妹妹來日........再侍奉秦王不遲。”

“哦?是不是王后對你們.........”

“不是,不是,秦王千萬不要誤會,王后待奴家與香君妹妹情如姐妹,絕對沒有半點委屈奴家二人,王后賢良淑德,奴與香君又豈能不守本份,方纔所言奴家都是發自內心,絕非口是心非,秦王!”

董小宛急了,憑心而論楊芷待她們真不錯,她本性善良豈怎能昧着良心污衊楊芷。

更何況她非常清楚,以她們的出身,根本沒能力和楊芷爭什麼,哪怕楊芷失寵了,王后的位置也落不到她們身上,大臣們不會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楊芷待她們好,是以維護楊芷的王后之位對她們同樣有利。

見後院和諧,秦牧心中高興,擁過她嬌柔的身邊,將她抵在假山上擁吻起來。

ps:今天26號了,越接近月底,書越冷清,對於我來說,五月是一個黑色的,正在苦苦熬着,希望兄弟們多給點支持,鼓勵一下吧。

.。)

第742章 風暴在醞釀(四)第142章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第65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二)第324章 一瀉之威第637章 草原鷹揚第498章 又見螯拜第965章 遇上奧斯曼第30章 受傷的小鳥第688章 白霧茫茫第175章 科學實驗第111章 驅狼吞虎第631章 趕鴨子上架第1074章 坐困愁城第574章 兵臨盛京第611章 定邊策第626章 禍水第22章 人質事件第125章 呂督師也想歸附大西王第472章 明亡帶給知識分子的反思第738章 蘇祿蘇丹國王子第849章 抓真兇第914章 對外援助第888章 滅國功臣第688章 白霧茫茫第712章 破城第955章 五日一朝第1044章 年終茶話會(下)第978章 西南的變化第776章 一團亂麻第853章 審計司第661章 秦風篇第861章 帝王之心第114章 三十萬大軍一座城第827章 再三斟酌第79章 戲裡戲外第110章 剩餘價值第392章 逆遊的魚第241章 弘光即位第913章 倒戈第257章 亂雲飛渡仍從容第525章 東海大戰(六)第1058章 雙刃劍第221章 東方紅第329章 傳國玉璽第559章 碭山烽火蹄聲亂第1097章 殺兄逼父第532章 葡萄牙使者第530章 千年鱉精第951章 瑪麗卡·莎曼紗第133章 戰略轉移第576章 崩坍的大清門第1158章 兵臨莫斯科第1158章 兵臨莫斯科第25章 玉漱公主第974章 發現之旅第1087章 被動主動第488章 詭異之事第315章 脈脈雙含水蜜桃第715章 核心利益第408章 俯看江淮第293章 雲巧兒值六千萬兩第90章 婚禮之變(1)第260章 仗劍渡長江第314章 壯士一去不復還第23章 贛州危局第393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424章 血戰與論戰第31章 大秦鐵騎第526章 東海大戰(七)第900章 殺雞給猴看第498章 又見螯拜第105章 步步驚心(二)第939章 威名中亞第338章 洛陽大撤退第498章 又見螯拜第1153章 引蛇出洞第1119章 大順皇后第639章 攻守同盟第1019章 最長一夜(一)第147章 “吟”詩一首殺一將第223章 重設軍事體制第122章 檢舉大會第475章 正旦大禮第119章 路不拾遺第115章 坐山觀虎鬥第119章 路不拾遺第297章 上國衣冠第58章 一個香囊一封信第631章 趕鴨子上架第387章 張家口、福州城第684章 全州血戰第822章 不甘認命第527章 東海大戰(八)第989章 劉佬佬進大觀園第196章 千古奇女子秦良玉第595章 朱由榔趁火打劫第572章 留辮不留頭第765章 即將到來的海上決戰第300章 四川大亂第844章 有罪假定應該推翻了
第742章 風暴在醞釀(四)第142章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第65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二)第324章 一瀉之威第637章 草原鷹揚第498章 又見螯拜第965章 遇上奧斯曼第30章 受傷的小鳥第688章 白霧茫茫第175章 科學實驗第111章 驅狼吞虎第631章 趕鴨子上架第1074章 坐困愁城第574章 兵臨盛京第611章 定邊策第626章 禍水第22章 人質事件第125章 呂督師也想歸附大西王第472章 明亡帶給知識分子的反思第738章 蘇祿蘇丹國王子第849章 抓真兇第914章 對外援助第888章 滅國功臣第688章 白霧茫茫第712章 破城第955章 五日一朝第1044章 年終茶話會(下)第978章 西南的變化第776章 一團亂麻第853章 審計司第661章 秦風篇第861章 帝王之心第114章 三十萬大軍一座城第827章 再三斟酌第79章 戲裡戲外第110章 剩餘價值第392章 逆遊的魚第241章 弘光即位第913章 倒戈第257章 亂雲飛渡仍從容第525章 東海大戰(六)第1058章 雙刃劍第221章 東方紅第329章 傳國玉璽第559章 碭山烽火蹄聲亂第1097章 殺兄逼父第532章 葡萄牙使者第530章 千年鱉精第951章 瑪麗卡·莎曼紗第133章 戰略轉移第576章 崩坍的大清門第1158章 兵臨莫斯科第1158章 兵臨莫斯科第25章 玉漱公主第974章 發現之旅第1087章 被動主動第488章 詭異之事第315章 脈脈雙含水蜜桃第715章 核心利益第408章 俯看江淮第293章 雲巧兒值六千萬兩第90章 婚禮之變(1)第260章 仗劍渡長江第314章 壯士一去不復還第23章 贛州危局第393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424章 血戰與論戰第31章 大秦鐵騎第526章 東海大戰(七)第900章 殺雞給猴看第498章 又見螯拜第105章 步步驚心(二)第939章 威名中亞第338章 洛陽大撤退第498章 又見螯拜第1153章 引蛇出洞第1119章 大順皇后第639章 攻守同盟第1019章 最長一夜(一)第147章 “吟”詩一首殺一將第223章 重設軍事體制第122章 檢舉大會第475章 正旦大禮第119章 路不拾遺第115章 坐山觀虎鬥第119章 路不拾遺第297章 上國衣冠第58章 一個香囊一封信第631章 趕鴨子上架第387章 張家口、福州城第684章 全州血戰第822章 不甘認命第527章 東海大戰(八)第989章 劉佬佬進大觀園第196章 千古奇女子秦良玉第595章 朱由榔趁火打劫第572章 留辮不留頭第765章 即將到來的海上決戰第300章 四川大亂第844章 有罪假定應該推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