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蘇州工業區

蘇州是明代官府織造業的中心,連上貢的龍袍,都是出自蘇州。

不過與松江府不同,蘇州主要出產的是絲綢。

秦牧一行來到城東,被派到江南來的戶部侍郎許英傑,也匆匆趕來拜見,秦牧見他風塵僕僕的,便道了聲:“許卿辛苦了。”

許英傑也沒想到秦牧會在這個時候下江南,乍見之下,神情有些激動,深深一拜答道:“臣不敢,秦王日理萬機,還要親自到江南來巡察,纔是真的辛苦。”

“好了,本王沒有多少功夫在蘇州逗留,許卿帶本王去看看新創辦的紡織廠吧。”

“是,秦王。”

蘇州一帶水道縱橫,十分適合發展水力織布,這次創辦的紡織廠都集中在東門外,類似於一個工業區,有好幾條河道縱橫其間,貨運不但都可以通過舟楫往來,許多織機也是用水力帶動。水力織布在明代中期就出現了,這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

在廠區外頭,秦牧發現這裡有黃道婆的祠及塑像,便停下來看了看,問道:“吳知府,這是蘇州府立的嗎?”

吳佳成連忙解釋道:“啓奏秦王,這是百姓自發立的,在江南,有很黃道婆祠及塑像,都是當地百姓出於感激,自發給立的。”

秦牧點了點頭,感慨地說道:“黃道婆這個奇女子,用她的親身經歷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只有走出去與外界交流,取長補短,纔有進步啊。”

秦牧看問題的角度總讓許英傑感到新奇,一直以來,大家看到的都是黃道婆給江南紡織業帶來的巨大進步,但很少有人去強調這種進步是怎麼來的。

實際上,如果沒有黃道婆流落到海南島的經歷,她就學不到黎族的先進紡織技術。也就沒有整個明代紡織業的大發展。

但有朝一代,官方爲了限制民衆的流動,把人束縛在土地上。故意抹掉了黃道婆“走出去”這一點。

現在秦牧不強調黃道婆給紡織業帶了多少好處,只反而強調她的技術是怎麼樣的。這種看問題的角度,就連商人出身的許英傑也感覺到新鮮。

“秦王所言極是,臣等一定牢記在心。”

秦牧隨後進去參觀了“工業區”,裡面共有十來間廠,都是與紡織相關的,有些廠房還在建設當中,有些快當的則已經開工,有織棉布的,更多的是產絲綢的。

寬敞的廠房裡,織機響個不停。在秦牧聽來,這就是一部美妙的交響曲;

經許英傑介紹,秦牧才知道,這其中最大的一家絲織廠竟是焦夢龍開的。焦夢龍和徐永順他們,都是前明權貴。上次得秦牧授了個以正七品承事郎。

這次秦牧要大興紡織業,徐永順很敏銳地從中看到了機會,於是與焦夢龍、柳昌祚、湯國祚、方一元、徐文爵等人一商量,決定投秦牧所好,變賣了家中不少田產,將資金投到了紡織廠上。

除了焦夢龍外,其他人在蘇州府、松江府也都開了紡織廠。

聽了這個消息。秦牧只淡淡一笑,沒說什麼,賣田地辦廠,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資本轉移,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他破格召見了正好在蘇州的焦夢龍。焦夢龍可謂是歡欣鼓舞,激動得手都發抖了。秦牧甚至懷疑他這樣子是裝出來的。這廝在前朝好歹也是權貴,不至於得到一次召見就激動成這樣子吧。

撲嗵一下,焦夢龍一上來就跪下,連連磕頭道:“臣,拜見秦王。秦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來吧。”秦牧嘴角帶着一抹笑意說道,“這次召你來,主要是要告訴你,放心辦你的廠,只要如實納稅,其他的你們都不用擔心有人刁難。”

“謝秦王。”焦夢龍又是三叩九拜才起身。

秦牧隨口說道:“辦廠要想多賺錢,無非就是幾點,不斷提高產品的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不斷刺激工人的積極性,提高產量。還有就是降低成本,減少支出。而要降低成本最好的辦法不是剋扣工人的工資,而是提高生產技術,這纔是長遠之策,才能始終立於不敗之地。靠剋扣工人那幾個小錢而沒有技術創新,是十足的鼠目寸光的行爲,這一點你們要牢牢記住,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

“秦王金玉良言,臣等一定牢記不忘。”焦夢龍一再拍胸脯保證,最後他遲疑地問道,“秦王,請恕臣冒昧問一句,不知朝廷什麼時候才收復福建。”

“快了,這個你不用操心,管好你的廠子就行了。”

焦夢龍見秦牧口氣一冷,不禁驚道:“秦王誤會了,臣問這個,主要是臣還開了個印染廠,秦王有所不知,印染離不開靛青料,此染料用於印染顏色經久不退,而且色彩鮮豔亮麗,有‘金樑缸’之稱,一匹白坯布經染色之後,其價格可以增加一倍;而江南所用的靛青染料,主要來自福建;

如今鄭家割據福建,隔斷了分水關和仙霞關,海路也不甚通暢,如今靛青料極爲稀缺,價格昂貴,對江南的印染業已經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臣問這個沒有別的意思,就是希望朝廷能儘快收復福建,好讓商路暢通起來。”

一匹白坯布用靛青料印染之後,價格可番一倍乃至幾倍,這讓秦牧很吃驚,也難怪焦夢龍對此這般上心了,這可是能讓產值迅速番一倍的事情啊。

這事秦牧記在心上了,但沒有直接回答焦夢龍的問題,這關係的軍事機密,福建肯定是要儘快解決的,但在沒解決之前,這日程表不可能事先向焦夢龍這樣的人透露。

他這次南下,紡織廠只是順路看了看,這方面他對許英傑是有信心的,其實不用他操心。他的主要目標其實就是福建。

從廠區出來後,蘇州知府設宴款待秦牧,在席間,吳佳成說道:“秦王,蘇州大建紡織廠,這自然是好,可是這也會給當地百姓造成不小的衝擊。”

秦牧端起茶來呷了一口問道:“吳知府詳細說說。”

“啓奏秦王,江南各地少人稠,因此家家織布,農閒之時,連男子也會一起織布,以補貼家用,江南各地幾乎家家都有織機,紡紗織布是普通百姓一年中主要的營生之一。如今大辦紡織廠之後,勢必會對普通百姓之家造成不小的衝擊,這事,朝廷還須預先有個對應措施才行。”

吳佳成能想到這一點,說明他還不錯,至少不是那種昏昏鈍鈍的官員,集約式企業化生產,能減少成本,提高效率,促進技術創新。對那些家庭式作坊肯定會造成很大的衝擊。

江南地窄人稠,如果百姓的紡織收入遇到衝擊後,日子只怕會變得很困難。

“吳知府不必擔心,本王自有對策。”

秦牧有什麼對策?

其實也沒有什麼對策,但江南原來這種散戶的生產方式不利於整個產業的發展,改變是必須的,在改變的過程中,難免要承受些陣痛,這種陣痛未必是壞事,他可能被逼得江南百姓改變原來的生活方式,逼着他們不得不走出去,這正是秦牧希望達到的效果。

自古以來,中國人都太戀家了,沒有人願意走出去,這對社會發展是極爲不利的。

實在不行,到時還有一策,那就是移民。

其實歷朝歷代開國之時,常常會大批移民。比如明初,就從江南大量移民實邊。光是從金陵一帶遷往雲南的就多達二三十萬人。

現在北方因二十多年的戰亂的饑荒,人口銳減,可謂是千里無雞聞,收復之後,要想北方的民生儘快恢復,移民是非常必要的。這樣還以同時解決江南人多地少的問題。

ps:第三更奉上,說實話,俺快無力呼叫了,月票啊月票.....還是月票.........還有四個小時,等待了四年的小小心願,近在眼前,卻又隨時會成爲鏡花水月一場空。

小希已經快追到後臀了,菊花就要破了,兄弟們,看看你們的票夾,有木有,再來一票,急求月票護菊啊!

最後四小時,

第315章 不屈之魂第1104章 尋找蟻穴第496章 計退羣綸第192章 鶯歌唱罷軍鼓響第66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三)第432章 狐奸似鬼爲狼謀第365章 我讓你飛第785章 白起城第810章 殺人盈野復盈城第668章 負荊請罪第90章 婚禮之變(1)第609章 乾清宮裡初見大玉兒第350章 天怒人怨第1093章 好望角第720章 淘金之路第926章 海如風要挺進印度第504章 鶯啼猶着雨第193章 橫掃六合,天命歸秦第711章 可憐的阿基諾第746章 梅子黃時雨(二)第707章 自有主張第770章 浮屍塞海戰未休第856章 內因第27章 哭泣的信豐城第838章 天子在民間第457章 我的伍長第510章 前車可鑑第1105章 突破口第230章 火箭溜第1107章 用意第318章 大戰泗州第994章 外使覲見第1048章 里斯本第235章 暗箱操作第596章 兵馬未動,大義先行第1012章 英勇的阿三第550章 雷霆震怒第1134章 薩法維帝國的命門第435章 殺氣摧山撼塵寰第867章 不會忘記第900章 殺雞給猴看第523章 東海大戰(四)第1105章 突破口第111章 驅狼吞虎第766章 攻守異位第1002章 有線電報機第957章 通訊第184章 水師問題第1088章 快刀斬亂麻第494章 月光下的暗影第578章 感謝安達送上門來第669章 午門外的悲喜劇第1048章 里斯本第721章 銀圓第1024章 雷霆雨露第1103章 如履薄冰第746章 梅子黃時雨(二)第547章 釜底抽薪第772章 告捷第1154章 內憂外患的奧斯曼帝國第772章 告捷第275章 氣壯山河第505章 王夫之的唯物論一封致謝信第347章 赳赳老秦,復我河山第864章 埋伏第787章 馬永貞的計策第120章 要挾第636章 逢林莫入第1111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第1019章 最長一夜(一)第110章 剩餘價值第928章 橄欖枝第1037章 過猶不及第584章 雲遮商丘城第330章 始皇帝託夢第829章 玄奘和鑑真第328章 招兵買馬第803章 一念之差第1014章 懦弱者的怒火第1155章 逐鹿者不見山第108章 意氣飛揚擒敵首第820章 將計就計第655章 大秦回來了第832章 沙州大撤退第1134章 薩法維帝國的命門第133章 戰略轉移第994章 外使覲見第144章 有刺客第1168章 盡收各部第509章 寧波印象第216章 五雷轟頂第1140章 軍歌飛揚第311章 利益分配第827章 再三斟酌第950章 戰爭藝術第308章 兵圍安慶第110章 剩餘價值第364章 雁奴第981章 應變
第315章 不屈之魂第1104章 尋找蟻穴第496章 計退羣綸第192章 鶯歌唱罷軍鼓響第66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三)第432章 狐奸似鬼爲狼謀第365章 我讓你飛第785章 白起城第810章 殺人盈野復盈城第668章 負荊請罪第90章 婚禮之變(1)第609章 乾清宮裡初見大玉兒第350章 天怒人怨第1093章 好望角第720章 淘金之路第926章 海如風要挺進印度第504章 鶯啼猶着雨第193章 橫掃六合,天命歸秦第711章 可憐的阿基諾第746章 梅子黃時雨(二)第707章 自有主張第770章 浮屍塞海戰未休第856章 內因第27章 哭泣的信豐城第838章 天子在民間第457章 我的伍長第510章 前車可鑑第1105章 突破口第230章 火箭溜第1107章 用意第318章 大戰泗州第994章 外使覲見第1048章 里斯本第235章 暗箱操作第596章 兵馬未動,大義先行第1012章 英勇的阿三第550章 雷霆震怒第1134章 薩法維帝國的命門第435章 殺氣摧山撼塵寰第867章 不會忘記第900章 殺雞給猴看第523章 東海大戰(四)第1105章 突破口第111章 驅狼吞虎第766章 攻守異位第1002章 有線電報機第957章 通訊第184章 水師問題第1088章 快刀斬亂麻第494章 月光下的暗影第578章 感謝安達送上門來第669章 午門外的悲喜劇第1048章 里斯本第721章 銀圓第1024章 雷霆雨露第1103章 如履薄冰第746章 梅子黃時雨(二)第547章 釜底抽薪第772章 告捷第1154章 內憂外患的奧斯曼帝國第772章 告捷第275章 氣壯山河第505章 王夫之的唯物論一封致謝信第347章 赳赳老秦,復我河山第864章 埋伏第787章 馬永貞的計策第120章 要挾第636章 逢林莫入第1111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第1019章 最長一夜(一)第110章 剩餘價值第928章 橄欖枝第1037章 過猶不及第584章 雲遮商丘城第330章 始皇帝託夢第829章 玄奘和鑑真第328章 招兵買馬第803章 一念之差第1014章 懦弱者的怒火第1155章 逐鹿者不見山第108章 意氣飛揚擒敵首第820章 將計就計第655章 大秦回來了第832章 沙州大撤退第1134章 薩法維帝國的命門第133章 戰略轉移第994章 外使覲見第144章 有刺客第1168章 盡收各部第509章 寧波印象第216章 五雷轟頂第1140章 軍歌飛揚第311章 利益分配第827章 再三斟酌第950章 戰爭藝術第308章 兵圍安慶第110章 剩餘價值第364章 雁奴第981章 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