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章 趁熱打鐵

一場浩大的儒法之爭的風波,在來自下層百姓強大的譴責聲中,以及皇帝真誠的溝通疏導下,逐漸平息下來。

這其中,夜不收散佈的陰謀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很多暗中煽風點火的官員,由於擔心被指爲心懷鬼胎,消停了下來。

沒有了他們的暗中鼓動,再見皇帝祭拜孔廟,首推儒家,加上皇帝在太學的那番推心置腹的言談很快傳開,讀書人也就心平氣和了。

畢竟歷朝歷代都有律法,吏治是否清明,與律法執行與監督是否到位有着直接的關係,這些大家都懂。

大家只是擔心皇帝拋棄儒家,甚至像始皇帝一樣再來一次焚書坑儒。這份擔心消除後,讀書人對改革司法的行爲也就可以理解了。

秦牧乘着這股春風,再次召開大朝會,宣佈司法改革的方案。

這是紫宸殿的大朝會,官員不但要行三跪九叩大禮,而且不像資政政殿舉行的常朝那樣從三品以上的官員有席可坐。這紫宸殿的大朝,所有官員都是沒有座位的,全按官位高低列班站立着。

秦牧在紫宸殿召開大朝會討論司法改革方案,不無藉助這莊嚴的儀式,宣示皇帝的權威的意思。

氣勢恢弘,莊嚴肅穆♂,..的金鑾大殿上,秦牧毓冕袞服,高坐于丹墀之上那盤踞着九條金龍的御座上,平目而視,殿內百官躬身垂立,殿外雲天蒼蒼皆在一望。

翰林學士王夫之執笏出班,朗聲宣讀:“這次司法改革的目的,是要讓司法更具中立性、獨立性、統一性、專業性、公開性、權威性。具體的改革思路都將沿這五個方向探索。

其中,中立性是要求主審官員要像天平一樣,做到兩邊平衡,不偏不倚;而獨立性是爲了保證主審官員不受到來自於各方的干擾和壓力,根本案件的實際情況。依法做出公正的審判;

而統一性,則是爲了避免司法混亂,各地各行其是,避免量刑輕重不一,以及地方保護主義影響審判,以致相似的案件得出不同的審判結果等。

專業性這一點,則不難理解,沒有專業的司法官員,再好的司法制度也難以得到落實。至於公開性,因爲司法審判往往會涉及人命。若不審慎,一旦出現冤假錯案,必是天怒人怨;

是以審案的過程,有必要公開化,允許民衆旁邊觀審,以此接受多方的監督,來避免主審的官員暗箱操作,貪贓枉法,以保持司法的公正。

最後的權威性。作爲最後的,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特點,是其前面幾個特點所決定的。這就是說,司法權的中立性、獨立性、統一性、專業性和公開性決定了它必然具有權威性。

立法機關具有立法權威。行政機關具有行政權威,司法機關作爲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的施行者和行政執法行爲的監督者更需要權威。換而言之,誰都不能夠刻意去破壞、去損害司法的權威性”

王夫之中氣十足,大聲宣讀着。把中立性、獨立性、統一性、專業性、公開性、權威性,這六個司法改革的主旨解釋一遍之後,便退回班列。

秦牧開聲說道:“諸位大臣對此有何補充。但請直言。另外,爲了能確保這六個司法特性,具體如何改革司法機構,完善其硬件和軟件,各位大臣都請詳加建言吧。”

司馬凱搶先出班奏道:“陛下,微臣以爲,爲了確保司法的公正性,必須規定,主持司法審判的官員,一律不得兼任他職,以免因職務牽扯,利害攸關,做出有違公正的判決。

縱觀官代刑法,其執法與判決權都掌握在地方官行政官員手上,這是導致司法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地方官員爲了政績,而枉顧律法的現象屢見不鮮。

目前大秦司法審判權雖然從地方主官手上剝離,交由副職主理,但副職仍未脫離行政體系,與主官之間仍爲從屬關係,可謂是換湯不換藥。

是以臣以爲,首先地方上主理司法的官員,立即完全從行政體系脫離出來,另設衙門,獨立審判。

另外,所有從事司法的官員,其自身的廉潔公正尤爲重要。禁止其家屬經商,上任前實行財產申報公開,卸任或升遷時要接受財產審查。”

司馬凱說完,御使張孝臣立即出來大聲道:“陛下,臣以爲如此尚有不足。陛下,臣建議所有司法官員要實行終身負責制,也就是說,他必須對自己辦理的每一件案子負責到底。將來不管他是卸任了還是升遷了,只要他辦理過的案子有冤錯假案,都要加以追責。而且作爲執法的官員,若執法犯法,理應罪加一等,從嚴懲處。”

“不錯,人若貪財好利,經商去,莫爲官。陛下要改革司法,使其具備中立性、獨立性、統一性、專業性、公開性、權威性,對從事司法的官員,就必須嚴格要求,即便苛刻一些,爲了天下蒼生計,也在所不惜。”

殿中的御使言官們,紛紛出來,挖陰角,堵漏洞,似乎把未來的法官弄成聖人一般,什麼私心雜念你都別想有。

這其中有些人大概真是爲了杜絕私法腐敗,但也不乏對司法改革不滿,而把氣撒在“法官”身上的人。

老子將來指不定要被你審判呢,好,老子先把你弄成毛都別想沾的“聖人”,我倒要看看誰願去做這個法官。

官員們對官場上的道道清楚得很,真把“法官”當成公敵之後,防微堵漏做得那叫一個絕。什麼離職和升官要實行財產審查,這怎麼夠?必須每年一查。審理案件的過程中,不得私下接見雙方當事人,辦案時要接受地方議員監督

紫宸殿上這一幕,讓秦牧都有些哭笑不得,這是防火防盜防法官,蠅頭小利你都別想沾

不過話說回來,這樣也好,不管怎麼樣,對法官防微杜漸總是好的,秦牧相信還是有人願意幹的。不求利而求名的人不少呢,這活估計這種人會搶着幹。

司法改革是重中之重,但越是這樣,越得一步一步的來。首先是改革刑部,另成立一個法院系統,將審判權劃歸法院;刑部則只保留執法權,垂直管轄各地的巡僉司,實際上相當於警察系統。

各地方上的同知和縣丞,也分拆出來,成立獨立的地方法院,並規定上下級法院之間是監督和指導關係,而非領導與被領導關係,維持審判獨立。

換而言之就是絕對禁止上級法院在任何時候干預下級法院的審判活動,只有當事人提出上訴時,上級法院才能對下級法院的裁判做出改判或維持的決定。

至於其他行政部門,更是嚴禁干涉各級法院的審判過程。

對法官的培養選拔、擢升等,更是做出了十分詳細的規定,以防微杜漸。

各部門的官員對此討論十分熱烈,那些御使言官更是不放過任何漏洞。秦牧對此樂見其成,其實這只是司法改革的第一步。

司法體系,實際上包括立法,監察,執法、審判等幾個部門,而御史言官,負責的就是監察這一塊。

事實上,審判的公正性固然重要,但監察是否到位,更加重要。一旦刑部改革完畢,秦牧是一定要對都察院加以肅整,完善監察體系的,到時,要接受手術的就是現在叫得最歡的御史言官了。

pS:今天斷網,所以這更新晚了,等下還會有一章,各位親多多支持,訂閱正版吧。(……)

第88章 解酒的方子第527章 第一次,爆!第520章 東海大戰(一)第511章 讓領導先走第838章 天子在民間第639章 攻守同盟第341章 回金陵吃煎餅第425章 四面合圍第115章 坐山觀虎鬥第156章 長沙會議第328章 招兵買馬第1126章 開始圍剿第1162章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第498章 又見螯拜第722章 莫愁糊上第122章 檢舉大會第639章 攻守同盟第625章 科爾沁內亂第343章 勸降顧三麻子第264章 包二的戰爭第704章 陛下可是要用法家治國第227章 花徑不曾緣客掃第436章 秦王旌旗遮天來第715章 核心利益第204章 一致向我開炮第65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二)第885章 帝王效應第501章 “暗”通款曲第1137章 閃擊第306章 前方後方第392章 逆遊的魚第238章 追秦牧第362章 誰知女兒心第700章 馬尼拉海戰(二)第368章 龍江寶船廠第435章 殺氣摧山撼塵寰第989章 劉佬佬進大觀園第638章 狼圖騰第862章 吹風第209章 別贛南,論時事第605章 滿清最後一位親王第188章 搶銀子嘍第871章 臣服第717章 突然多了一個省第314章 淪亡之因第1127章 幕後者第1160章 莫斯科沒有眼淚第952章 試探第156章 長沙會議第379章 幣與銳(三)第553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832章 沙州大撤退第919章 舒心的日子第572章 留辮不留頭第477章 聲東擊西第739章 風暴在醞釀(一)第707章 自有主張第2章 家有悍妻第946章 奴家顧橫波第355章 一帳秋光第7章 妾家住洞庭第280章 兵者,詭道也第248章 尋找外援第117章 紛至沓來第387章 張家口、福州城第477章 聲東擊西第854章 修路計劃第936章 航行第516章 朝鮮王子第531章 仙霞關第539章 久別情濃第571章 絕地求生第835章 靜夜思第816章 工科第104章 步步驚心(一)第803章 一念之差第221章 東方紅第348章 帶血的吶喊第762章 龍吟第827章 再三斟酌第846章 堂審(下)第92章 婚禮之變(3)第1169章 大結局第875章 快速推進第127章 瞬息萬變第630章 帝都風水第144章 有刺客第149章 重返瀏陽第457章 我的伍長第766章 攻守異位第1051章 嫁妝第117章 紛至沓來第727章 內閣第925章 哈薩克汗國第433章 生死追隨到九霄第253章 弘光議和第593章 南北之憂第246章 勝似閒庭信步第662章 西班牙人偷襲第378章 幣與稅(二)
第88章 解酒的方子第527章 第一次,爆!第520章 東海大戰(一)第511章 讓領導先走第838章 天子在民間第639章 攻守同盟第341章 回金陵吃煎餅第425章 四面合圍第115章 坐山觀虎鬥第156章 長沙會議第328章 招兵買馬第1126章 開始圍剿第1162章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第498章 又見螯拜第722章 莫愁糊上第122章 檢舉大會第639章 攻守同盟第625章 科爾沁內亂第343章 勸降顧三麻子第264章 包二的戰爭第704章 陛下可是要用法家治國第227章 花徑不曾緣客掃第436章 秦王旌旗遮天來第715章 核心利益第204章 一致向我開炮第65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二)第885章 帝王效應第501章 “暗”通款曲第1137章 閃擊第306章 前方後方第392章 逆遊的魚第238章 追秦牧第362章 誰知女兒心第700章 馬尼拉海戰(二)第368章 龍江寶船廠第435章 殺氣摧山撼塵寰第989章 劉佬佬進大觀園第638章 狼圖騰第862章 吹風第209章 別贛南,論時事第605章 滿清最後一位親王第188章 搶銀子嘍第871章 臣服第717章 突然多了一個省第314章 淪亡之因第1127章 幕後者第1160章 莫斯科沒有眼淚第952章 試探第156章 長沙會議第379章 幣與銳(三)第553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832章 沙州大撤退第919章 舒心的日子第572章 留辮不留頭第477章 聲東擊西第739章 風暴在醞釀(一)第707章 自有主張第2章 家有悍妻第946章 奴家顧橫波第355章 一帳秋光第7章 妾家住洞庭第280章 兵者,詭道也第248章 尋找外援第117章 紛至沓來第387章 張家口、福州城第477章 聲東擊西第854章 修路計劃第936章 航行第516章 朝鮮王子第531章 仙霞關第539章 久別情濃第571章 絕地求生第835章 靜夜思第816章 工科第104章 步步驚心(一)第803章 一念之差第221章 東方紅第348章 帶血的吶喊第762章 龍吟第827章 再三斟酌第846章 堂審(下)第92章 婚禮之變(3)第1169章 大結局第875章 快速推進第127章 瞬息萬變第630章 帝都風水第144章 有刺客第149章 重返瀏陽第457章 我的伍長第766章 攻守異位第1051章 嫁妝第117章 紛至沓來第727章 內閣第925章 哈薩克汗國第433章 生死追隨到九霄第253章 弘光議和第593章 南北之憂第246章 勝似閒庭信步第662章 西班牙人偷襲第378章 幣與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