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百廢待興(六)

“幾位快請坐。”知道幾位是來借糧的,楊休忙請幾人進屋坐下,一旁的村民倒了幾碗清水,楊休有些尷尬的說道:“現在村裡實在是沒有什麼能招待幾位的,一些清水,潤潤喉吧。”

“楊大人,臨來時我們縣太爺也說了。府衙上發了公文要借糧,我們不得不借,可你也知道,我們府內幾縣都不富裕,我們縣這點餘量本是要留着賣到南方換些銀子,修善下縣裡破損的幾條道路,所以……”

楊休明白,說是借糧,可這沒有好處,誰能借?楊休笑眯眯的看着三人,直到把三人看的心裡發毛爲止,大手一揮非常乾脆的道:“只要貴縣可以借糧,等秋收之日,我可多還其三層。”

“三層?”楊休此話一出,幾人瞬間就傻掉了。三層,這可不是小數目了,這意味着自己借楊休十石糧食,等還時楊休要還十三石,要知道就算遇到豐年,這大同府的土地,每畝也只能產糧1石4、5左右。

幾人在來時,知縣就已經下過了命令,要把價格給擡到兩層,如果實在不行,哪怕是一層也好。兩縣的知縣都明白,別說一層,就算等到秋收,讓楊休原數還來,都未必可以一次還清。

可他們幾個哪能想到,這楊休竟然一開口就是三層……

楊休見幾人一副目瞪口呆的表情,心裡暗笑,經過幾日的瞭解,楊休對明朝每畝的年產量已經非常熟悉了。楊休之所以一下就開出三層的價格,不光是想感謝兩縣在這爲難時候的幫助,而且他也是想讓其他縣也可以富裕些。

“既然三位沒有異議,我們就這麼定了?”楊休見三人還沒有回過神來,問道。

“這……好、好,就這麼定了。”反應過來後,幾分紛紛點頭,生怕楊休反悔一般。他們不會藉着這三層,再往上擡價,他們出來時還擔心這差事不會好做,畢竟貓兒莊剛被韃子洗劫完,這個時候去落井下石,那也太不厚道了。

可楊休一下子給了三層的價,這足夠他們回去邀功了,所以並不再難爲楊休。

約定好兩縣送糧的日子,楊休直把三人給送出村子,這纔回頭。

“大人阿,你這價開的也太高了,我們村子現在雖然是地多人少,可、可也給不出那麼些個糧食阿。”張老漢聽說楊休竟然給借糧的人開出這麼高的價碼,忙跑來向楊休‘問罪’。

楊休當然知道張老漢在擔心什麼,笑着解釋道:“大爺,你就相信我吧,還記得那天蛙子幾人從商人那夠得的乾糧麼?”

張老漢點點頭,說道:“那些乾糧已經吃沒了,哦?大人是說……那些個圓的,黃了吧唧的東西?”

楊休笑着點點頭,一想到那東西,楊休心裡的激動之情就無法抑制。楊休甚至想,趕快到得豐收的時候,讓所有村民見識一下,什麼叫做高產。

其實張老漢所說的那個圓的、黃了吧唧的東西,正是土豆。在明朝,土豆已經被引入到了中國,只是從古自今流傳下來的農民習俗,他們不會願意冒險去種其他東西,所以纔不爲人知。

楊休也不知道土豆在明朝應該叫什麼,反正他告訴村民們,那就叫土豆。土豆可是高產的東西,而且耐旱。就拿種稻子來說,南方土壤肥沃,收成好的時候,每畝可產2.5石,遇到旱年,每畝能產2石,甚至不到。

可在北方,由於土壤乾枯,每畝稻子在豐年只能產1.5石左右,也正是這樣,大明朝才一直富裕不起來,因爲糧食產量少、而明朝又重農,輕商,因此收上的稅入當然不會多。

而土豆不同、它本就耐旱,而且它的畝產,最高可高達每畝40~50石。雖說土豆不比稻子,每頓都當主食吃對身體不太好,可在這種連飯都吃不到的年代,能天天有土豆吃,也至少不會餓死阿。

貓兒莊共有耕地700餘畝,以前種稻子,一年才能產900多石糧食。楊休估算了一下,蛙子買回的這些土豆,至少可以種200畝地,算作每畝能產40石,那等土豆成熟之時,也足足能產下8000石,這是多麼龐大的一筆數據。

“張大爺,你儘管放心,我楊休保證今年我們一定會大豐收的!”

楊休嘴角帶着收不住的得意笑容,8000石糧食,這只是一個基礎,他一定會讓貓兒莊,比以前更加繁榮!

————————————

大同府的春天,總是要晚上很多時日纔會到來,經過連續來幾日的大風席捲,春天氣息終於到了。貓兒莊的地理位置可以說非常好,西南面是一大片平原,村中的大批耕地都在那裡,一條一仗多寬的小河從中插過。

東面、是一條大河,常年水質豐腴,也正是因爲這樣,那條從耕地中穿插而過的小河,才從來沒有乾枯過,讓貓兒莊的土地比其他村莊好上許多。

北面、是連綿一片的大山,經過幾日春風的輕撫,此時已經是一片綠意盎然。

春暖花開,這不光是一個季節,也是一年的開始。不過這對於楊休來說,更意味着他的新生。

春風不光吹來了春意、吹來了溫暖,同樣還吹來了分離已久的兄弟——元彪!

元彪終於匯合了漁家莊的弟兄歸來,這一下、楊休手中又多了二十幾名得力的助手,做起事情更加的方便了。

先是派了蛙子帶兩個弟兄回磨兒山,讓山上的弟兄陸續往貓兒莊轉移,除此外、磨兒山上還有很多這些年來流寇繳獲的金銀。以前對楊休來說,當流寇要的是糧食,金銀沒什麼用,可現在不同了,他要把這些金銀拿來,做些其他用處。

隨後又讓黑牛領着人,到大同城去採買些村中缺少的物品。而剩下的衆人,則是跟着村中那幾個學過手藝的木匠,製作起兩架龐然大物!

春耕的時日早就到了,各縣運來的糧食,已經挑出好的作爲種子,和那些土豆一同被種了下去。接下來照顧這些莊稼,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澆水。

不過雖然貓兒莊耕地內有條小河流過,可也只能方便了河岸兩旁的幾畝地,遠處的土地要澆水,還是得靠人力,一桶一桶的挑。照着這個挑法,現在的人手根本就照顧不過來這麼大一片土地。

於是,楊休想到了一個主意,那就是打造一幢水車。這樣一來,在耕地內只要挖幾條渠道,就可以讓水車把河裡的水輸送到遠處的耕地中,村民只要在耕地內直接打水澆地就可以了。

楊休在部隊時,跟着部隊下鄉幫農民種地,對這些簡單的農用物件還是很熟悉的。可他畢竟不是工程師,所以畫圖紙並不在行,只能天天跟着這些木匠,把自己心裡的構造說出來。可溝通總是不能太好的表達出自己的意思,這樣一來,那些木匠總會做出一些不合適的零件,浪費了大把的時日。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經過十多天的艱苦奮鬥下,大明朝的第一撞水車,終於誕生!

看着水車那龐大的扇葉,被河水衝擊後開始轉動起來,舀起一波波的河水進到挖好的溝渠中,村民們頓時大呼神奇,對他們來說、這種簡單的機械原理,簡直就是不可思議。

第372章 決戰(二)第196章 提親(中)第337章 直隸之戰(三)第193章 素平村慘案第222章 戰劉漢(中)第398章 離間計(上)第150章 旖旎第122章 謊言(下)第293章 血洗草原第47章 回馬槍第306章 崢嶸第48章 撒豆成兵(上)第367章 天註定第140章 攤牌第133章 國策(三)第349章 北伐(四)第31章 心生歹念第109章 認乾親第248章 震動(中)第368章 王崇古第136章 欽差(上)第196章 提親(中)第121章 謊言(上)第210章 大同風雲第365章 俞大猷與戚繼光(一)第116章 賓朋滿座第321章 絕殺(一)第119章 不共戴天第306章 崢嶸第80章 小郡主(下)第234章 震天雷再次發威第242章 半路殺出兩個程咬金(上)第29章 反伏擊第250章 大豐收第275章 賑災欽差(下)第343章 奪宣府(四)第364章 張溶再逃(下)第293章 血洗草原第64章 誘敵第392章 南京之危(四)第308章 扶乩(上)第42章 我也挖陷阱第159章 衆姥姥進大觀園(上)第121章 謊言(上)第411章 關東聯盟(二)第178章 義與利第404章 遼東女真(一)第134章 國策(四)第145章 漁利(二)第141章 伯玉知非第374章 激戰御河口(一)第231章 誘而殺之第155章 流寇也敢劫?第41章 異動第220章 ‘毒’眼龍(下)第395章 隆慶駕崩第173章 呼風喚雨(二)第154章 經商就要奸(四)第374章 激戰御河口(一)第283章 紈絝第335章 直隸之戰(一)第306章 崢嶸第328章 圍攻京師(一)第92章 佔據主動第147章 漁利(四)第356章 血戰京師(上)第337章 直隸之戰(三)第245章 將計就計(下)第357章 血戰京師(中)第234章 震天雷再次發威第219章 ‘毒’眼龍(中)第273章 鄢懋卿巡鹽(下)第287章 戰倭寇第81章 參見郡主第128章 百廢待興(四)第402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三)第94章 乞丐第96章 碰瓷?第107章 酒樓逞兇(中)第318章 反攻(一)第118章 抓刺客第22章 圍困(上)第30章 冤家路窄第355章 雙楊之戰(六)第48章 撒豆成兵(上)第417章 遼東之戰(三)第275章 賑災欽差(下)第48章 撒豆成兵(上)第202章 攤牌(一)第148章 滿園春色第290章 報捷報災(下)第184章 爾等可敢應戰(上)第388章 鳳陽府之戰(四)第249章 震動(下)第315章 不可活(一)第65章 搜山第186章 戰張衡第392章 南京之危(四)302章 拖都之戰下第191章 解圍
第372章 決戰(二)第196章 提親(中)第337章 直隸之戰(三)第193章 素平村慘案第222章 戰劉漢(中)第398章 離間計(上)第150章 旖旎第122章 謊言(下)第293章 血洗草原第47章 回馬槍第306章 崢嶸第48章 撒豆成兵(上)第367章 天註定第140章 攤牌第133章 國策(三)第349章 北伐(四)第31章 心生歹念第109章 認乾親第248章 震動(中)第368章 王崇古第136章 欽差(上)第196章 提親(中)第121章 謊言(上)第210章 大同風雲第365章 俞大猷與戚繼光(一)第116章 賓朋滿座第321章 絕殺(一)第119章 不共戴天第306章 崢嶸第80章 小郡主(下)第234章 震天雷再次發威第242章 半路殺出兩個程咬金(上)第29章 反伏擊第250章 大豐收第275章 賑災欽差(下)第343章 奪宣府(四)第364章 張溶再逃(下)第293章 血洗草原第64章 誘敵第392章 南京之危(四)第308章 扶乩(上)第42章 我也挖陷阱第159章 衆姥姥進大觀園(上)第121章 謊言(上)第411章 關東聯盟(二)第178章 義與利第404章 遼東女真(一)第134章 國策(四)第145章 漁利(二)第141章 伯玉知非第374章 激戰御河口(一)第231章 誘而殺之第155章 流寇也敢劫?第41章 異動第220章 ‘毒’眼龍(下)第395章 隆慶駕崩第173章 呼風喚雨(二)第154章 經商就要奸(四)第374章 激戰御河口(一)第283章 紈絝第335章 直隸之戰(一)第306章 崢嶸第328章 圍攻京師(一)第92章 佔據主動第147章 漁利(四)第356章 血戰京師(上)第337章 直隸之戰(三)第245章 將計就計(下)第357章 血戰京師(中)第234章 震天雷再次發威第219章 ‘毒’眼龍(中)第273章 鄢懋卿巡鹽(下)第287章 戰倭寇第81章 參見郡主第128章 百廢待興(四)第402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三)第94章 乞丐第96章 碰瓷?第107章 酒樓逞兇(中)第318章 反攻(一)第118章 抓刺客第22章 圍困(上)第30章 冤家路窄第355章 雙楊之戰(六)第48章 撒豆成兵(上)第417章 遼東之戰(三)第275章 賑災欽差(下)第48章 撒豆成兵(上)第202章 攤牌(一)第148章 滿園春色第290章 報捷報災(下)第184章 爾等可敢應戰(上)第388章 鳳陽府之戰(四)第249章 震動(下)第315章 不可活(一)第65章 搜山第186章 戰張衡第392章 南京之危(四)302章 拖都之戰下第191章 解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