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呼風喚雨(三)

鄢懋卿、羅龍文等人,藉着移民之事,強行霸佔移民着祖產,只給了那些移民者少數的安家費,然後就給趕出了原住地。

這事兒每年的移民都會發生,但這一次很多百姓終於忍不住了,開始了大規模的暴動,江浙爲魚米之鄉,是整個大明朝的賦稅重地,這要是事情鬧大了可了不得。

直浙總督胡宗憲在得知此事後,頓時快馬加鞭從前線抗擊倭寇的戰場返回浙江,處理暴動之事。

不過就算如此,這世界上也沒有不透風的牆,江南百姓暴亂之事,還是傳到了裕王等人的耳中。

此時在裕王府,衆人正在爲此事商討對策。

“哼!這一次,一定要藉着這次機會扳倒他嚴世蕃!”高拱臉色一片通紅,也不知道是被氣的還是怎麼着。

裕王臉色也非常難看,移民、這本是一件對百姓有利的事情阿。中原腹地人多、地少,把一些人移到北邊來,讓他們有地種,這是在幫着百姓阿。可這好好的事情,到了這些貪官手中,怎麼就變成了對百姓的克難呢?

“王爺,下官以爲,此時的關鍵應該是安撫暴亂的百姓。”張居正開口道。

“現在下官最怕的,就是官兵會對這些暴亂的百姓下狠手,那樣的話會有很多無辜百姓慘死阿!”

裕王搖搖頭,遲疑道:“應該不會,胡宗憲管着南邊抗擊倭寇,手下戚繼光、俞大猷等將軍都不是責難百姓的將領。”

“哼、那可不見得,他胡宗憲可是嚴嵩的人!”高拱在一旁冷哼道。

張居正點點頭,說道:“王爺,胡宗憲這些年在南邊確實做了不少事,但也不得不防阿,他畢竟是嚴嵩的門生。浙江暴亂幾縣的縣令現在都被奪了職,下官以爲不如派些信得過的人去補上這幾個空缺,至少可以讓百姓少受些苦頭。”

張居正這主意正何裕王的意,想了想問道:“張師父以爲要派誰去好?”

“下官到是有一位合適的人選。”

“哦?是哪位?”

“海瑞!”

——————————————

京城中的兩大派系,正在爲江南移民之事明爭暗鬥,而楊休卻是在忙乎着給嘉靖帝表演法術。

值得慶幸的事情是,楊休讓陳洪找的兩樣東西竟是都找到了,這到是讓楊休對自己這個法術生出很大的希望。

天時、地利,楊休所說的天時,指的就是雨天,雖然不知道哪天會下雨,不過楊休這幾日感覺天氣很悶,而且也觀察到有些螞蟻在‘搬家’,想必離下雨天不遠了。地利就好辦多了,找一個空曠一些的地方就是了,楊休把這地點選在了景山。

楊休要呼風喚雨招引天雷一事,已經在京師傳開了,所有王公大臣們都日日夜夜的盼着,想見見他是如何招引天雷的。嘉靖帝也很是期待,爲此他還發了一個‘召集令’,把一些有名望的方士都請到了宮裡來,讓他們見識見識什麼是真正的法術。

見事情鬧的這麼大,楊休心裡壓力肯定是有的,事情大了有好處也有壞處,好出就是如果成功了,楊休的名望就會頓時大增,加上給嘉靖帝露了臉,賞賜必定少不了。壞處嗎……就不用說了,法術失敗、讓嘉靖帝在衆多道教同仁前丟了臉,嘉靖帝不把他拖出午門狂砍五分鐘,就算是仁慈了。

兩天後、大明家境四十年,六月二十六,北京城下起傾盆大雨。

這是一場讓衆人苦盼了多日的大雨,農民們希望大雨可以澆灌莊稼,而京師裡的這些官員、道士們,則是希望見到楊休的法術。

一大早,東廠的小太監們就幫着楊休把該準備的東西都準備了齊全,然後‘護送’着楊休入宮。

說是護送,楊休特別注意了一下,因爲他發現這次‘護送’他的這些個小太監全都是陌生的面孔。除此外,官驛門口的角落裡還站着很多個錦衣衛,楊休相信、他這個時候要是想跑的話,估計不用一分鐘,就得被這些個錦衣衛給剁成肉餡。

時至正午,天空陰沉的嚇人,彷彿是到了傍晚一般,雨水落在地上敲打起一個個泡泡,震耳的冷聲滾滾襲來。

“咔嚓!”一道紫的有些發白的巨大閃電劃破天空,照亮了有些昏暗的永壽宮。

“楊愛卿,你看這雨勢如何?”嘉靖帝神色平靜,好不出絲毫的情緒。

“回皇上,天時以有,臣可以開始了!”

嘉靖帝仔細觀察了下楊休,此時的楊休雖然有些緊張,但好像並不慌張。這就讓嘉靖帝有些摸不準了,難道他真的可以招引天雷?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嘉靖帝率領文武百官、數百名方士前往景山,在景山早有事先爲嘉靖帝搭好的遮雨棚。不過那些官員和道士可就遭殃了,外面的雨下的這麼大,他們沒有遮雨棚,只是一瞬間就被澆了個透心涼。

在景山上一處平坦開闊的地帶,楊休指揮着小太監將那巨型鐵棍平着擡了上來,千叮嚀萬囑咐,千萬不能把鐵棍給豎起來。

將鐵棍平放到地上後,開始讓那些小太監們把銅絲的一端都系與其上。

“皇上,您可以選擇一棵樹木。”楊休跑到嘉靖帝身前,讓他選一棵目標。

嘉靖帝一指山上一棵巨大的松樹,說道:“就是那棵吧。”

楊休應了一聲,又跑回了鐵棍旁,讓那些小太監將銅絲另外的一端都系在那顆松樹的樹幹上。

等一切都準備就緒,在楊休的命令下,這些小太監將斤七仗長的鐵棍緩緩豎起,固定在地上。

嘉靖帝好奇的問楊休道:“愛卿不需要法劍麼?”

在以往很多的典故中,呼風喚雨的法師在做法時,都要手持法劍一頓揮舞的。嘉靖帝到是也知道,所以見楊休準備的這些東西中並沒有法劍,感覺有點好奇。

楊休臉上扶起一道黑線,法劍?自己站在山上舞劍?那不是找雷劈呢麼。

一旁龍虎山的張天師也站了出來,一指自己的法劍道:“楊大人是忘了準備?不如用我這把吧。”

楊休忙忙擺手,一副非常謙卑的模樣道:“下官法力卑微還用不上法劍,這法劍還是大師自己留着用吧,哎?不如大師上去舞上一段?”

張永緒搖搖頭,退到嘉靖身後,這麼多人都是來看他楊休熱鬧的,在這個時候他可不想上去搶風頭。

等小太監將鐵棍豎起,楊休懷着忐忑的心情走上前,站在鐵棍四仗開外,深深的吸了口氣,招引天雷即將開始!

第288章 報捷報災(上)第120章 芝麻官第369章 濟南之戰第102章 擔憂第28章 新首領第221章 戰劉漢(上)第129章 百廢待興(五)第3章 私密幽會第260章 萬壽帝君(二)第421章 南北明(一)第317章 不可活(三)第191章 解圍第174章 呼風喚雨(三)第39章 奪城——進城第257章 命中註定第86章 改革(中)第395章 隆慶駕崩第3522章 雙楊之戰(三)第134章 國策(四)第366章 俞大猷與戚繼光(二)第54章 衝突第224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262章 萬壽帝君(四)第88章 是她?第169章 東緝事廠(下)第136章 欽差(上)第261章 萬壽帝君(三)第266章 爲人終爲己(一)第5章 參軍第201章 婚事下第213章 措手不及(一)第69章 此雪坑非彼雪坑第240章 血戰第180章 混亂第179章 移民第200章 婚事(上)第415章 遼東之戰(一)第395章 隆慶駕崩第351章 雙楊之戰(二)第370章 詐降第217章 入關第343章 奪宣府(四)第263章 景王獻寶第30章 冤家路窄第368章 王崇古第149章 一吻第129章 百廢待興(五)第22章 圍困(上)第270章 爲人終爲己(五)第60章 遭遇戰(四)第236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420章 遼東之戰(六)第224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227章 送新郎官一份厚禮(上)第411章 關東聯盟(二)第369章 濟南之戰第5章 參軍第253章 揮軍東進(上)第194章 重回朔州第280章 杭州第393章 南京之危(五)第47章 回馬槍第117章 撲了個空第8章 新兵的慣例第34章 奪城——誘殺第171章 面聖(下)第144章 漁利(一)第418章 遼東之戰(四)第93章 設計第260章 萬壽帝君(二)第150章 旖旎第7章 小人(下)第366章 俞大猷與戚繼光(二)第77章 獲救第67章 圍追堵截第289章 報捷報災(中)第227章 送新郎官一份厚禮(上)第122章 謊言(下)第216章 措手不及(四)第127章 百廢待興(三)第363章 張溶再逃(上)第140章 攤牌第34章 奪城——誘殺第62章 宴卿第144章 漁利(一)第383章 貓兒莊之戰(四)第257章 命中註定第225章 設伏十里河第270章 爲人終爲己(五)第390章 南京之危(二)第330章 圍攻京師(三)第376章 激戰御河口(三)第419章 遼東之戰(五)第416章 遼東之戰(二)第232章 董胖子識時務第16章 風雨欲來第353章 雙楊之戰(四)第181章 再遇管仲尼第396章 兩個難題第195章 提親(上)
第288章 報捷報災(上)第120章 芝麻官第369章 濟南之戰第102章 擔憂第28章 新首領第221章 戰劉漢(上)第129章 百廢待興(五)第3章 私密幽會第260章 萬壽帝君(二)第421章 南北明(一)第317章 不可活(三)第191章 解圍第174章 呼風喚雨(三)第39章 奪城——進城第257章 命中註定第86章 改革(中)第395章 隆慶駕崩第3522章 雙楊之戰(三)第134章 國策(四)第366章 俞大猷與戚繼光(二)第54章 衝突第224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262章 萬壽帝君(四)第88章 是她?第169章 東緝事廠(下)第136章 欽差(上)第261章 萬壽帝君(三)第266章 爲人終爲己(一)第5章 參軍第201章 婚事下第213章 措手不及(一)第69章 此雪坑非彼雪坑第240章 血戰第180章 混亂第179章 移民第200章 婚事(上)第415章 遼東之戰(一)第395章 隆慶駕崩第351章 雙楊之戰(二)第370章 詐降第217章 入關第343章 奪宣府(四)第263章 景王獻寶第30章 冤家路窄第368章 王崇古第149章 一吻第129章 百廢待興(五)第22章 圍困(上)第270章 爲人終爲己(五)第60章 遭遇戰(四)第236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420章 遼東之戰(六)第224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227章 送新郎官一份厚禮(上)第411章 關東聯盟(二)第369章 濟南之戰第5章 參軍第253章 揮軍東進(上)第194章 重回朔州第280章 杭州第393章 南京之危(五)第47章 回馬槍第117章 撲了個空第8章 新兵的慣例第34章 奪城——誘殺第171章 面聖(下)第144章 漁利(一)第418章 遼東之戰(四)第93章 設計第260章 萬壽帝君(二)第150章 旖旎第7章 小人(下)第366章 俞大猷與戚繼光(二)第77章 獲救第67章 圍追堵截第289章 報捷報災(中)第227章 送新郎官一份厚禮(上)第122章 謊言(下)第216章 措手不及(四)第127章 百廢待興(三)第363章 張溶再逃(上)第140章 攤牌第34章 奪城——誘殺第62章 宴卿第144章 漁利(一)第383章 貓兒莊之戰(四)第257章 命中註定第225章 設伏十里河第270章 爲人終爲己(五)第390章 南京之危(二)第330章 圍攻京師(三)第376章 激戰御河口(三)第419章 遼東之戰(五)第416章 遼東之戰(二)第232章 董胖子識時務第16章 風雨欲來第353章 雙楊之戰(四)第181章 再遇管仲尼第396章 兩個難題第195章 提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