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關東聯盟(三)

跟着劉爲一路出了海州衛,朝南走了大約四十里左右,終於到了海邊的鹽場。此時在鹽場中,一艘海船正在岸邊裝貨。

民夫正在往船上扛鹽包,不過當那些民夫見到楊休一行人後,立刻扔下包四散跑了,這到讓楊休一行人很是詫異。不過此時劉爲臉上的表情到是很不自然,楊休若有所思的問道:“劉將軍,這是怎麼回事?”

劉爲訕訕的笑了笑,其實自從上次倭寇來襲,宋高大把成鹽都運到城裡後,這鹽場就處於是關閉狀態了。被他扔在城外的很多百姓都被倭寇抓走了,其中大部分都是鹽場的勞工。

這些勞工一被抓走,整個鹽場都近乎陷入了癱瘓,所以也就一直沒開張。不過劉爲跟在宋高大身邊這麼長時間,在下面也沒少給自己劃拉好處。這次趁着鹽場關‘門’,他到是‘私’下里招募了些人,偷偷到鹽場來曬鹽。

其實劉爲想的‘挺’好,楊休也不知道這鹽場是個什麼狀況,就算他看到有勞工在裝船之類的也不會想什麼。可這些勞工見到楊休竟然一股煙的都跑了,這其中的意味就很明顯了。

“回……將軍,末將知罪,這些勞工都是末將找來,瞞着宋高大在‘私’下里曬鹽的。”

聽劉爲這麼一說,楊休掃了他一眼道:“走,帶我去看看。”

劉爲有些忐忑的點點頭,帶着楊休朝那貨船走去。

食鹽專賣是明朝除了田賦之外對大的一筆收入,到了十六世紀開始每年都能給朝廷帶來四百萬兩銀子的收入。但這個買賣在明朝又是一件超級麻煩的工程,圍繞食鹽專賣發生的故事貫穿明朝全部歷史。

雖然楊休現在不用去擔心明朝的製鹽制度,可如果要是銷售,還是很麻煩的。這鹽造了出來,總不能自己人賣給自己人吧?得去賺明朝廷的錢阿,可是他不能光明正大的賣,只能通過商家,‘私’下賣給東南。

一路來到海邊,一艘不大的海船停在岸邊,幾名士兵手持兵刃看守着民夫和船工。楊休見幾名民夫衣衫襤褸,相貌可憐,就讓士兵把他們放了,這些人有什麼錯,不過是想賣個苦力‘混’口飯吃呢。

楊休走上船,只見幾個人被綁在一起,其他人都面容沮喪沉默低頭。只有一個青衣人皮膚黝黑,眯縫着一雙小眼珠盯着楊休上下打量。看管的兵士見他如此無禮,已經一腳踹了過去道:“看什麼看,見到大將軍還不趕快行禮!”

青衣人被一腳踹翻在地,狼狽不堪。不過當他擡頭見到楊休身後的劉爲,臉上神情馬上‘激’動的撲了上去,好淘道:“將軍,將軍救我、將軍救我阿。”

劉爲站在楊休身後,這個時候他還擔心自己的小命呢,哪有心情去管他?乾脆閉着眼睛,裝做看不到也聽不到。

看着眼前這人,楊休問道:“你是他們的頭?”

青衣人本來很害怕,見楊休問自己話,不敢不回答,忙點頭道:“小民二保,將軍饒命、小民也是受人之命阿。”

楊休眉頭微皺,厭惡的看着眼前這個男人,不在去理他,而是邁前一步。不過他這一步可嚇壞了後面那些苦力,其中一箇中年漢子搶了出來,滿臉正氣的道:“這些人都是我叫來的,你要殺就殺我,放了他們!”

“哦?”楊休微微有些驚訝,他們只是些在普通不過的小民了,來此偷鹽可是死罪,竟然還敢爲這些勞力出頭,倒還有點義氣。

楊休道:“放過他們,你一個人扛?你可知道,這裡是哪嗎?你可知道,偷鹽賣鹽是什麼罪過嗎?你一個人扛得起嗎?”

中年漢子眼睛黯淡,跪在地下,慢慢低下頭道:“要殺要剮全憑將軍,只是他們大多上有老下有小,只是受小民的‘誘’‘惑’才鋌而走險。小民自知罪責難逃,只是,只是……”

這樣一個講義氣的漢子,引起了楊休的好感,吩咐士兵把捆着他的繩子解開,帶其他人出去,艙內就剩下楊休、劉爲、元彪還有中年漢子三人。

“你叫什麼?”楊休問那漢子道。

“小的江勇。”

楊休道:“起來吧,我問你,你這鹽裝上船後往那運?”

江勇本來已經站起了身,不過一聽這話,馬上又跪了下去,道:“小人知罪,這些鹽是要販賣給浙江一代的鹽販子的。”

楊休一聽這話頓時樂了,他正愁該如何把鹽販賣給南邊的明朝廷呢,這不是現成的路子嗎?

在明朝,想要販鹽賣鹽非常不容易,朱元璋當初是借鑑宋朝的經驗建立的食鹽專賣開中制異常煩瑣。首先它並不是直接將鹽販賣給商人,第一步商人需要置辦糧草送到邊塞指定的地點接濟軍需。

第二步邊塞的官員接收糧草後給商人開出“倉鈔”。

第三步商人憑倉鈔到鹽運司換去鹽引(引爲食鹽的重量單位,每引在不同地點,不同時代有所差異,大概在二百到五百斤之間)。

第四步憑着這些鹽引下鹽場支鹽,鹽場把鹽引撕下一角。

第五步鹽商把鹽運到批驗所報到,等待鹽司檢查,此時鹽運司再撕下鹽引第二角。但此時並不會立刻檢查,一般要等到食鹽達到規定數量纔開始批驗,數量是八萬五千引。‘交’驗貨物,繳納稅款後,檢驗所會撕下第三角。

第六步,鹽商按規定把鹽運到指定的碼頭向地方官員報告,完成銷售後再撕去第四個角,然後再把鹽引上繳戶部與原來撕下的三個角拼合。

這麼多步驟,想想就夠頭疼的了,而且關鍵的是這其中弊病太大,這個弊病是由於國家掌管的鹽場生產能力低下,無法即使以食鹽兌現拿在商人手中的鹽引,積壓個十年是輕輕鬆鬆的事,有的商人甚至到死也提不了貨。

其次,這種每一個步驟都有官員管理的制度,爲無數帝國官員提供了“尋租”的條件,商人想快點獲得官鈔嗎,邊塞官員說:你得意思意思!商人想快點獲得鹽引嗎?鹽運司說:你得打點打點!商人想在鹽場獲得質量好點鹽嗎?鹽場官員說:你得給點好處!商人想快點通過檢驗所嗎?檢驗官員說:那就看你會不會做了。

任何一點都會卡你,想快想好必須賄賂,不給賄賂可以啊,時間上的拖沓會‘逼’得壓着本金的商人只想上吊。這層層盤剝下來,除非商人有雄厚的實力經營大規模的食鹽,否則只能做虧本買賣。

最後,反過來必然造成‘私’鹽橫行,導致食鹽專賣制度無利可圖。

食鹽專賣就是一個專制政權下效率低下,官員尋租,扼殺經濟活力的典型黑‘洞’。帝國政fǔ在處理鹽商事務時,從來沒有宣佈過一項普遍‘性’政策和指導‘性’方針。具體的辦法全部由各個官員單獨制定。

雖然官員要同商人進行各種貿易,但他們從來不認爲官府和商人之間是一種契約關係。在他們看來,國家高高在上,凌駕於契約關係之上,每個國民都有爲其服務的義務。

所以鹽雖然很賺錢,不過楊休不想把的這麼緊。他想把這批鹽先讓江勇賣掉換些錢糧,至於以後、直接把這個鹽場承包給貓兒莊內的商賈即可,有他們打理自己也省心。

第170章 面聖(上)第371章 決戰(一)第318章 反攻(一)第154章 經商就要奸(四)第72章 生死一線第211章 噩耗第266章 爲人終爲己(一)第272章 鄢懋卿巡鹽(上)第376章 激戰御河口(三)第383章 貓兒莊之戰(四)358章 血戰京師下第371章 決戰(一)第332章 出關(二)第315章 不可活(一)第377章 激戰御河口(四)第45章 忽悠死你(下)第95章 小偷?第230章 圍而不攻第233章 趙炳多疑第204章 攤牌(三)第235章 董成的心思第325章 嘉靖駕崩(一)第33章 燒殺劫掠第190章 反包圍(下)第19章 色心大起(下)第32章 晉北流寇第410章 關東聯盟(一)第239章 錦囊一支(下)第40章 有人哭來有人笑第175章 呼風喚雨(四)第387章 鳳陽府之戰(三)第284章 錢從天降第320章 反攻(三)第415章 遼東之戰(一)第158章 繁榮(下)第355章 雙楊之戰(六)第38章 奪城——詐城第355章 雙楊之戰(六)第420章 遼東之戰(六)第168章 東緝事廠(上)第293章 血洗草原第167章 入京(下)第234章 震天雷再次發威第247章 震動(上)第76 曙光第184章 爾等可敢應戰(上)第378章 激戰御河口(五)第139章 準備就緒第167章 入京(下)第304章 關外之亂(下)第19章 色心大起(下)第188章 反包圍(上)303章 關外之亂上第145章 漁利(二)第131章 國策(一)第376章 激戰御河口(三)第14章 晚宴第260章 萬壽帝君(二)第211章 噩耗第204章 攤牌(三)第48章 撒豆成兵(上)第81章 參見郡主第213章 措手不及(一)第338章 直隸之戰(四)第365章 俞大猷與戚繼光(一)第24章 無路可逃第371章 決戰(一)第248章 震動(中)第382章 貓兒莊之戰(三)第82章 暗涌第199章 分外眼紅第340章 奪宣府(一)第54章 衝突第21章 逃亡第1章 追殺第99章 夜色刀光第364章 張溶再逃(下)第286章 一網打盡第155章 流寇也敢劫?第230章 圍而不攻第179章 移民第67章 圍追堵截第213章 措手不及(一)第210章 大同風雲第289章 報捷報災(中)第387章 鳳陽府之戰(三)第237章 計定聚落城第421章 南北明(一)第28章 新首領第43章 忽悠死你(上)303章 關外之亂上第379章 激戰御河口(六)第300章 拖都之戰(上)第269章 爲人終爲己(四)第6章 小人(上)第261章 萬壽帝君(三)第46章 殺的就是你第23章 圍困(下)第171章 面聖(下)第53章 蓮兒轉醒
第170章 面聖(上)第371章 決戰(一)第318章 反攻(一)第154章 經商就要奸(四)第72章 生死一線第211章 噩耗第266章 爲人終爲己(一)第272章 鄢懋卿巡鹽(上)第376章 激戰御河口(三)第383章 貓兒莊之戰(四)358章 血戰京師下第371章 決戰(一)第332章 出關(二)第315章 不可活(一)第377章 激戰御河口(四)第45章 忽悠死你(下)第95章 小偷?第230章 圍而不攻第233章 趙炳多疑第204章 攤牌(三)第235章 董成的心思第325章 嘉靖駕崩(一)第33章 燒殺劫掠第190章 反包圍(下)第19章 色心大起(下)第32章 晉北流寇第410章 關東聯盟(一)第239章 錦囊一支(下)第40章 有人哭來有人笑第175章 呼風喚雨(四)第387章 鳳陽府之戰(三)第284章 錢從天降第320章 反攻(三)第415章 遼東之戰(一)第158章 繁榮(下)第355章 雙楊之戰(六)第38章 奪城——詐城第355章 雙楊之戰(六)第420章 遼東之戰(六)第168章 東緝事廠(上)第293章 血洗草原第167章 入京(下)第234章 震天雷再次發威第247章 震動(上)第76 曙光第184章 爾等可敢應戰(上)第378章 激戰御河口(五)第139章 準備就緒第167章 入京(下)第304章 關外之亂(下)第19章 色心大起(下)第188章 反包圍(上)303章 關外之亂上第145章 漁利(二)第131章 國策(一)第376章 激戰御河口(三)第14章 晚宴第260章 萬壽帝君(二)第211章 噩耗第204章 攤牌(三)第48章 撒豆成兵(上)第81章 參見郡主第213章 措手不及(一)第338章 直隸之戰(四)第365章 俞大猷與戚繼光(一)第24章 無路可逃第371章 決戰(一)第248章 震動(中)第382章 貓兒莊之戰(三)第82章 暗涌第199章 分外眼紅第340章 奪宣府(一)第54章 衝突第21章 逃亡第1章 追殺第99章 夜色刀光第364章 張溶再逃(下)第286章 一網打盡第155章 流寇也敢劫?第230章 圍而不攻第179章 移民第67章 圍追堵截第213章 措手不及(一)第210章 大同風雲第289章 報捷報災(中)第387章 鳳陽府之戰(三)第237章 計定聚落城第421章 南北明(一)第28章 新首領第43章 忽悠死你(上)303章 關外之亂上第379章 激戰御河口(六)第300章 拖都之戰(上)第269章 爲人終爲己(四)第6章 小人(上)第261章 萬壽帝君(三)第46章 殺的就是你第23章 圍困(下)第171章 面聖(下)第53章 蓮兒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