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西市婦(1)

羋月心如火焚,但卻知道,若是此時追上去問羋茵,必是什麼也問不出來的。只得按下怒火,轉身回了自己房中,便叫來女澆與女岐,佯裝不知地問她道:“傅姆,今日在殿中識得諸位阿姊,我欲與她們親近,又不知道她們之事,想請傅姆教我。”

女澆與女岐對視一眼,道:“但不知道公主欲打聽何事?”

羋月便道:“我知道大姊與八姊是母后所出,但不知其餘幾位阿姊,母族如何?”

女澆見她不問羋姮與羋姝情況,便也鬆了口氣,一一介紹。那幾位公主,母族皆是出身不甚高,不是媵女,便是被征服的小國獻女。那七公主羋茵之母,便是媵女出身。

羋茵回到自己房中,也忍不住得意,她出生之時,正是莒姬得寵之時,她的生母揚氏因出身不高,性子善於奉承,一直依附着楚威後,自羋茵出生以後不久,楚威後又懷上羋姝,因此羋茵也就得以與羋姝一起長大。

所以向氏之事,她的生母揚氏也是略知一二,見羋茵爲羋月入宮之時而打探,便失口說道:“你休以爲她是莒夫人之女便心生畏懼,須知她的生母,如今在西郭市井之中淪爲下賤之婦呢。”

羋茵大喜,纏着揚氏要問個究竟,揚氏知道自己失口了,任由羋茵糾纏,卻不敢再說什麼,反囑咐道:“你聽岔了,休要出去胡說,若是威後知道,便是禍事。”

羋茵亦知其中的厲害,便也不再問,只得意自己知道這一樁事,便可壓那小丫頭一頭罷了。

次日起來,羋月先去羋姝房中,與迴廊上卻又與羋茵相逢,羋月站住腳,警惕地看着羋茵,防着她又說傷人之言,不想羋茵卻親親熱熱地上前,挽着她的手道:“我因怕九妹初到,不識路徑,特來等你呢。”

說着,便挽着她的手往前走。

羋月忍不住低聲問道:“阿姊倒是心寬,昨日的話,竟似不是阿姊說的一般。”

羋茵卻故作詫異地道:“昨日的話,昨日我說了何話,我不過是送九妹妹回屋罷了,什麼話也不曾說。”

羋月看了看她,欲言又止,她既然說出這般話來,顯見從她這裡,只怕打聽不出什麼消息來。

兩人假作親熱,便到了羋姝房中,候着羋姝梳洗畢,一同用過晡食,方一起去了側殿之中,靜待片刻,便見女師到來。

卻原來諸公主也與公子們一樣,八到十歲的時候就開始有女師教導六藝六禮,除禮樂書數均是一樣,不過是寬嚴之分,公子們偏重射御外交,公主們則偏重衣食燕樂。

因諸公主年紀不同,前頭三、四、六三位公主即將要隨大公主羋姮出嫁,此時正在備嫁,便不再學習。如今便只有羋茵羋月跟着羋姝學習。

女師有三人,一人教禮,一人教樂,一人教婦學。

今日教的便是婦學之師,羋月心不在焉,聽得左耳進右耳出,但聽着女師佈置課業已畢,便想去追問莒姬此事,偏羋姝得了她,如同得了一個新玩具一般,一直要拉着她一起玩耍,羋月看着她天真無邪的臉,想着自己的生母若當真是在西郭淪落,必是她的生母所爲,那羋姝便是再天真再熱情十倍,也止不住心中厭惡和寒意交織上來。

她忍着不耐煩,好不容易等羋姝玩得累了,便回到自己房中,對女澆道:“我欲去離宮探望莒夫人,你可與我一起去否?”

女澆吃了一驚,勸道:“公主,您遷入高唐臺方纔兩日,縱然思念莒夫人,又何必親自回去,自派一個奴婢過去問候便是。”

羋月看了女澆一眼,道:“我自遷入高唐臺,諸事未明,又不敢打擾母后,所以只得向母親請教。傅姆阻我,若是我不知輕重,惹出事來,豈不是傅姆誤我。”

女澆見了她的神色,心中一寒,低下了頭。她在宮中時久,羋月這般年紀的孩子,便是再驕縱的性子,終究是個孩子,被大人操縱着做什麼事,或哄勸或阻嚇,都是極容易的,但卻從未見過象她這般自己有主意且不受人哄勸阻嚇的孩子。

想了一想,女澆只得陪笑道:“既如此,我終究是奴婢,豈敢阻擋公主。只是公主若要行事,好歹也要請示過威後纔是,以免失了禮儀。”

羋月看女澆的樣子,也知若是自己前腳去了莒姬去,她後腳便要去向楚威後稟報了。心中一動,忽然起了試探之心,道:“傅姆說得正是,傅姆也不是外人,我便告訴傅姆,昨日七姊罵我是西市賤婦所出,我竟是不明白她所指爲何,所以要去問問母親。”

女澆的臉色也變了,她雖然不解其意,但也知道羋茵及其生母在楚威後面前極是奉承得力,若是叫羋月鬧出這一場來,羋茵母女必要受楚威後之責,但自己卻也可能被羋茵母女所遷怒。想到這裡,便着了慌,道:“公主休要聽人胡說,七公主年紀小,想是不知道哪裡聽了些不中聽的話,隨口亂學罷了。您且先安坐,奴婢幫您去問問。”

羋月素性要任性一回的樣子,道:“我不聽,我這就去問母親去。”

說罷,推開女澆,飛也似地跑了。

女澆站在那裡,只是頓足,無奈之下,匆匆和女岐交代一聲,便去尋了玳瑁,一五一十,將此言說了。

玳瑁大驚,恰好宮中又生事端,卻說楚國二寶,素來是王佩和氏璧,後系隨侯珠,不料楚威王去世之後,楚威後雖然讓出漸臺,卻不曾將隨侯珠再給南後,南後倒也賢惠,不動聲色地把宮中權柄先拿到手,並不爭這個,反正楚威後又不能把隨侯珠帶到墳墓裡頭去,她對於一顆珠子倒也沒這麼強烈的執念。

不料這些日子,夫人鄭袖得寵,卻糾纏着楚王槐,以自己睡眠不安爲由,要求借她和氏璧。她的理由也是充分,說既然先王曾經將此璧借與公主,那如今借與她又有何妨。

南後得知此事心中大怒,卻不動聲色,將此事傳至楚威後宮中,楚威後大怒,親自召了鄭袖來大罵一頓,鄭袖卻也狡猾,表面上看似溫良,卻字字句句透着不馴,直把楚威後氣倒,叫了四五個御醫正在看着呢。

玳瑁得知此事,亦不敢驚動楚威後,讓她添氣,忙親自到了高唐臺,尋了揚氏來質問。揚氏慌了,一口咬定自己不曾說過,只推了身邊一個侍女頂罪,說是兩個侍女閒聊,方讓羋茵無意中聽到。

玳瑁自己卻也有些心虛,楊氏素來甚是奉承楚威後,對玳瑁這等心腹也是刻意交好,向氏之事,原也是自己與楊氏聊天無意中說出,這等事情若是泄露出去教楚威後知道,在楚威後心情不好的情況下,不免人人都要被遷怒出氣。只得教訓了幾句楊氏,又警告性地將楊氏所指侍女皆責打一頓逐出宮去,自己卻候在高唐臺中,等羋月回來,卻看她是何等情況。

羋月無奈之下,禍移羋茵,這才藉着“忽聞噩耗”而跑了出去。這情緒固然一半僞裝,一半也是真情,她忍耐了一天一夜,再也忍不得,縱然是回頭楚威後會生各種是非,但她也顧不得了。

她一口氣跑到離宮,莒姬也嚇了一跳,忙問道:“出了什麼事了,你如何自己跑來了?”又往她身後看,見她身後無人,詫異道:“跟你的人呢?”

羋月小臉繃得緊緊地,直盯着莒姬,道:“母親,我有事,要單獨與你說話。”

莒姬一怔,忙揮手令身邊的侍女退下,這才道:“你怎麼了,可是因爲女葵捱打的事……”

她在宮中亦有人手,前日楚威後拿女葵施威的事,她早已經知道,因也怕羋月小小年紀,不能經事,會因此出事,正自擔心,沒想到不過兩日,她居然自己跑了回來。

不想羋月走到她面前,直直地跪下,道:“母親,我的生母去了哪裡?”

莒姬一驚,連忙左右一看,見侍女皆已經退出,這才伸手相扶道:“你爲何忽然問起此事……”她忽然想到一事,連忙握住羋月的手道:“你纔回宮兩天,可是有人同你說起此事?須防這是個陷阱……”

羋月卻甩開她的手,不肯起來,道:“是揚氏之女,七公主茵,昨日不忿我不肯謙讓與她,對我說,我是‘西市賤婦’之女!她說的‘西市賤婦’是不是我的生母?你說我的生母被威後逐出宮去,下落不明。既然下落不明,七公主如何知道她在‘西市’?連她都知道,你在宮中舊人甚多,如何竟是回答我‘下落不明’?我生母究竟在哪兒,你是找不到,還是不肯找?”

她說到最後,聲音不禁激昂起來。

“啪”地一聲,莒姬已經是給了她一個耳光,壓低了聲音斥道:“你這個樣子,是要自己作死嗎?你要死,自己去死,休要連累我和你阿弟。”

羋月捂着臉,一時不敢置信,這是莒姬生平第一次打她,然而這一掌,卻也讓她冷靜了下來,她沒有說話,胸口起伏漸漸平息,忽然站了起來,轉身就要出去。

“你要去何處?”莒姬叫住了她。

羋月背對着莒姬,冷冷地道:“既然夫人不肯替我尋我生母,那我便自己去尋。有‘西市’二字,我便不怕尋不到人。”

“你——”莒姬氣得說不出話來,撫胸平心靜氣好一會兒才道:“你如何能自己尋?你是能出宮尋她,還是能有人手替你尋她?市井陋巷是何等卑污的地方,你以爲是宮中?你能從那地方尋到人?那裡頭活的都不人,是牛馬牲畜,你知道?”

羋月轉身怒吼道:“可我生母在哪兒!是她生了我,不是你——”

莒姬被這兩句話刺得眼前一黑,整個人只能捂住心口喘氣,竟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羋月看着莒姬的樣子,也有些慌了,撲上來道:“你、你怎麼了……”

莒姬看着小姑娘的臉上露出的驚慌之色,雖然心頭滴血,卻是不得不道:“你縱疑我,我卻不能不管你。當日你生母的事,不管你信不信,我是真的打聽過,也是真的不曾打聽到信息。你既聽了沒來由的‘西市’兩個字就要鬧騰着尋你生母,我也只能幫着你來尋。我卻先與你說好,我幫着你來尋,你且安心等人消息,不可擅自生事,惹下事來。你便不曾把我當作你的母親,可我畢竟養你姐弟一場,不能由着你自己胡鬧,教我這十幾年的心血,沒個收梢!”

眼前的小姑娘,如小獸般懷疑的目光看着莒姬,好一會兒才道:“那,你要我等多久?”

莒姬苦笑,扭過頭去,拭去眼角的一滴淚水,才轉頭道:“便是三月爲期,如何?”

羋月驚呼道:“三月?要這麼久?”

莒姬扭頭道:“三月我也是盡力了,若你不願意,便離了我這裡,再休要問我。”

羋月猶豫片刻,才道:“好,我便等您三月。”

說着,向着莒姬恭敬地行了一禮,就要退出。

“慢着,”莒姬叫住了她道:“你是如何過來的,回去之後,又要如何回話?”

羋月沉默片刻道:“我知母親的意思,我自會有辦法應付。”

莒姬苦笑一聲,揮了揮手,扭頭再不看她。

羋月默然而出,走出離宮。

她整個人剛纔來的時候,就似要爆炸開一般,可是此時出去的時候,卻是茫然不知向何處而去。有時候她甚至覺得,寧可把莒姬想象成阻止她與生母見面的惡人,這樣倒好些,可是看到莒姬的樣子,她忽然覺得惶恐起來,若是莒姬不是一個壞人,若是羋茵根本是在胡說八道,那又怎麼辦呢?

生母的失蹤和生父的去世,發生在同一個時刻,讓人不免把這二者聯繫到了一起,在羋月的心底,其實深深的懷疑過,是不是生母已經在父王去世的時候死了,而莒姬不願意她姐弟二人傷心,所以才說“去了很遠很遠的地方”,不知道在哪兒,也不知道何時回來。

對於生母,這是她的隱痛,不敢去觸碰,埋在了心底最深處。她不是不曾想過,“待我長大了一定會去尋找到她的下落”,但是卻不曾想過是這個時候,忽然之間,有人這麼惡狠狠地將她心底的傷口被撕裂開來,指着她說,你的生母沒有死,她一直活着,而且滿宮的人都知道,她象螻蟻一樣地活着,在“西市”這種卑賤的地方,象個笑話似地活着。

她和她的弟弟,成爲這個宮裡的笑話有多久了,是不是滿宮裡的人都在對着她指指點點,說道:“看啊,那個人的生母在市井之地淪落,她還滿宮昂着頭呢……”甚至不免想,是不是屈子也知道,是不是黃歇也知道呢……

一想到此,心裡頭更是如百蟻齧咬一般,恨不得立刻就能夠知道生母的下落,什麼三個月,誰知道是真是假,三個月以後,若是她再同自己說一聲“不知下落”,那自己豈不白白又失去了三個月的時間。

思來想去,心裡越發不定,素性趁着自己還是獨自一人在外,乾脆不回高唐臺,徑直又跑去了南薰臺。

雖然屈原出使齊國,然而黃歇陪伴太子橫讀書,還是經常會去南薰臺中。因爲她素日在南薰臺中常來常往,雖然身着男裝,幾個小侍童又經莒姬早就打點過,也知道她是公主身份,她便悄悄候在外頭,見到一個相熟的小侍童經過,便叫他喚了黃歇出來。

她呆在南薰臺右邊的梅林之中,等着黃歇出來。過不得多久,黃歇便獨自匆匆而來,見了她喜道:“我正思忖着你回了宮,必是沒有辦法時常出來,沒想到這麼快就可以見着你了。”

說着正要拉她,羋月轉身避過,卻道:“子歇,你可願意相助於我?”

黃歇不假思索地道:“自然願意!”

羋月直視他的雙眼,道:“哪怕是得罪大王,得罪威後,你也不懼?”

黃歇心中微一咯噔,然此時卻不容猶豫,立刻道:“是。”

羋月的眼淚忽然流下,黃歇慌了神,連忙拉着她的手不停地勸她道:“你怎麼了,你說話啊,你到底要我怎麼做,你只管說,我一定幫你做到……”

羋月忽然撲到黃歇的懷中放聲大哭,黃歇更加手足無措了,又不敢抱,又不敢鬆手,只扎煞着兩隻手不敢有任何動作。只覺得胸前一陣溫熱,一陣溼潤,又一點點滲入層層衣襟之內,滲入肌膚。

那一刻他面紅耳赤,心跳得飛快,卻是連氣息都要屏住,生怕喘氣大了,也是玷污了佳人。

第356章 故人意(1)第180章 破心籬(4)第60章 魏女恨(1)第105章 亂象起(3)第337章 訓三軍(2)第321章 窮盡處(4)第112章 山鬼舞(1)第323章 窮盡處(6)第322章 窮盡處(5)第161章 無名毒(4)第37章 死與生(2)第10章 鷹之惑(2)第22章 南薰臺(2)第175章 昭氏女(3)第58章 鄭袖計(1)第93章 魏夫人(1)第303章 歸去來(1)第205章 風雲起(3)第132章 聰明誤(2)第339章 訓三軍(4)第229章 去復歸(1)第230章 去復歸(2)第325章 太后始(2)第414章 霸業興(2)第217章 慕少艾(4)第251章 魑魅行(2)第76章 公主嫁(5)第205章 風雲起(3)第413章 霸業興(1)第176章 昭氏女(4)第64章 流言起(2)第229章 去復歸(1)第110章 絕處謀(1)第381章 申包胥(1)第240章 追遺詔(3)第86章 狼之子(1)第145章 公子稷(3)第133章 商君墓(1)第359章 故人意(4)第359章 故人意(4)第294章 破樊籬(3)第10章 鷹之惑(2)第51章 思君子(1)第31章 西市婦(2)第204章 風雲起(2)第86章 狼之子(1)第235章 秦王薨(2)第400章 夫與子(3)第64章 流言起(2)第82章 生死劫(1)第346章 骨肉逢(3)第402章 至絕境(1)第248章 薊城寒(3)第96章 銅符節(1)第131章 聰明誤(1)第66章 王后璽(1)第280章 蘇秦至(3)第118章 公子蕩(2)第324章 太后始(1)第93章 魏夫人(1)第175章 昭氏女(3)第290章 山中夜(3)第138章 舊事提(1)第406章 情腸斷(2)第149章 心未平(1)第320章 窮盡處(3)第392章 郢都滅(3)第407章 情腸斷(3)第392章 郢都滅(3)第130章 翻雲手(2)第308章 遠客至(3)第66章 王后璽(1)第98章 不素餐(1)第400章 夫與子(3)第403章 至絕境(2)第8章 垂髫年(2)第72章 公主嫁(1)第356章 故人意(1)第407章 情腸斷(3)第179章 破心籬(3)第316章 入咸陽(3)第72章 公主嫁(1)第77章 秦關道(1)第22章 南薰臺(2)第5章 少司命(2)第392章 郢都滅(3)第239章 追遺詔(2)第68章 王后璽(3)第340章 季君亂(1)第165章 龍回丹(4)第338章 訓三軍(3)第195章 儲位爭(1)第22章 南薰臺(2)第231章 去復歸(3)第365章 骨肉情(3)第79章 上庸城(1)第274章 西市居(1)第194章 巡四畿(4)第414章 霸業興(2)第234章 秦王薨(1)
第356章 故人意(1)第180章 破心籬(4)第60章 魏女恨(1)第105章 亂象起(3)第337章 訓三軍(2)第321章 窮盡處(4)第112章 山鬼舞(1)第323章 窮盡處(6)第322章 窮盡處(5)第161章 無名毒(4)第37章 死與生(2)第10章 鷹之惑(2)第22章 南薰臺(2)第175章 昭氏女(3)第58章 鄭袖計(1)第93章 魏夫人(1)第303章 歸去來(1)第205章 風雲起(3)第132章 聰明誤(2)第339章 訓三軍(4)第229章 去復歸(1)第230章 去復歸(2)第325章 太后始(2)第414章 霸業興(2)第217章 慕少艾(4)第251章 魑魅行(2)第76章 公主嫁(5)第205章 風雲起(3)第413章 霸業興(1)第176章 昭氏女(4)第64章 流言起(2)第229章 去復歸(1)第110章 絕處謀(1)第381章 申包胥(1)第240章 追遺詔(3)第86章 狼之子(1)第145章 公子稷(3)第133章 商君墓(1)第359章 故人意(4)第359章 故人意(4)第294章 破樊籬(3)第10章 鷹之惑(2)第51章 思君子(1)第31章 西市婦(2)第204章 風雲起(2)第86章 狼之子(1)第235章 秦王薨(2)第400章 夫與子(3)第64章 流言起(2)第82章 生死劫(1)第346章 骨肉逢(3)第402章 至絕境(1)第248章 薊城寒(3)第96章 銅符節(1)第131章 聰明誤(1)第66章 王后璽(1)第280章 蘇秦至(3)第118章 公子蕩(2)第324章 太后始(1)第93章 魏夫人(1)第175章 昭氏女(3)第290章 山中夜(3)第138章 舊事提(1)第406章 情腸斷(2)第149章 心未平(1)第320章 窮盡處(3)第392章 郢都滅(3)第407章 情腸斷(3)第392章 郢都滅(3)第130章 翻雲手(2)第308章 遠客至(3)第66章 王后璽(1)第98章 不素餐(1)第400章 夫與子(3)第403章 至絕境(2)第8章 垂髫年(2)第72章 公主嫁(1)第356章 故人意(1)第407章 情腸斷(3)第179章 破心籬(3)第316章 入咸陽(3)第72章 公主嫁(1)第77章 秦關道(1)第22章 南薰臺(2)第5章 少司命(2)第392章 郢都滅(3)第239章 追遺詔(2)第68章 王后璽(3)第340章 季君亂(1)第165章 龍回丹(4)第338章 訓三軍(3)第195章 儲位爭(1)第22章 南薰臺(2)第231章 去復歸(3)第365章 骨肉情(3)第79章 上庸城(1)第274章 西市居(1)第194章 巡四畿(4)第414章 霸業興(2)第234章 秦王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