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銅符節(1)

暫不提清涼殿中秦王與王后共進晚膳如何恩愛,且說魏夫人等一行人在椒房殿中失了面子,一怒之下回了她所居的披香殿內,猶自恨恨。

魏少使是她從妹,便先開口道:“楚女實是無禮,阿姊可不能就這麼忍氣吞聲過去了?”

魏夫人卻故意地道:“我倒罷了,誰叫我主持後宮,新王后不拿我立威,還能拿誰立威呢?只是姐妹們好意和王后親近,卻叫人平白羞辱了一場。”

樊少使添油加醋地道:“可不是,若是王后也罷了,誰教她是後宮之主,可是一個連名份都沒有的媵女也敢騎在我們頭上,這日子以後沒辦過了。”

魏夫人長嘆一聲:“自我入宮以來,對各位妹妹素來關愛有加,一視同仁。只是以今日看來,只怕日後宮中楚女當道,我們姐妹們連站的地方也沒有了。”

虢美人氣恨恨地道:“夫人,我們可不能這麼算了,得讓她知道,這宮裡誰說得算。”

魏夫人只是笑笑,卻看着唐夫人與衛良人道:“唐姊姊,衛妹妹,你們兩位也說說話啊。”

那唐夫人卻是一臉的雲淡風輕,只皺了皺眉,道:“我素來多病,也不管這些事兒。一切由魏夫人作主便是。”

她本就不是魏國諸姬中的一員,原是先孝公所賜,是秦王駟爲太子時的舊人,在宮中資歷既深,又有臉面,又有兒子。昔年魏氏諸姬在宮中得寵,她也不管不問,只專心養着兒子。到後來魏夫人藉着諸妾爭列鬧出事來,秦王駟分了後宮位階,她又是頭一等。

她與魏夫人同階,若論資歷,原該站在魏夫人前頭。魏夫人藉着自己是主持後宮的名義,每每要搶在她前面,她也無所謂,退讓一步也無妨。就這麼個一拳打去半天不見她吱一聲,叫人疑心自己是不是打錯了的人,便是魏夫人再智計百出,再不能容人,竟也拿她無可奈何。

此番拜見新王后,她只不過是隨大流一起見一下,轉眼出了椒房殿就要分手,是魏夫人硬拖了她過來,她亦知道這是魏夫人逼她站隊。只是她依舊這麼一副半死不活的樣子,也實在叫魏夫人無可奈何。

魏夫人又轉向衛良人,衛良人素來多智,頗爲魏夫人倚重,此見魏夫人問她,只笑了笑道:“各位姊妹言重了,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人初到一處陌生的地方,不免要些強。如今王后初來宮中,便有什麼不到的地方,我們自然要多體諒,多幫助,如此纔不負大王對我等姐妹的期望。”

魏夫人聽也一不禁暗贊此人果然心思深沉,表面上看去這話四平八穩,毫無惡意,但細一品,卻是有無限陷阱,見諸姬還不解,素性挑明瞭道:“還是衛良人想得周到,你們也都聽到了,王后新到宮中,不熟悉宮務,若是在處理宮務之上出了什麼不周到的事情,大家都多多看着點,幫着留神點!”

虢美人頓時明白了,掩口輕笑道:“正是正是,我們知道了。”當下暗定了主意,要教人在宮務上設幾個套叫王后出幾個錯來,方顯得是她的本事。

衛良人暗歎一聲,說實話,她爲人自負,對虢姬之好勝無腦、樊姬之自私膽小,都沒有好感。諸姬之中,有愚有慧,能藏話的也有特別多嘴的,若依了她的性子,有些事少數幾個人心照不宣已經足夠,這等事如何能夠挑明瞭說。只是魏夫人卻喜愛將衆人拉在一起,行事都要同進同退,方顯得自己是後宮主持之人,她也無可奈何。

魏夫人計議已定,當下遣散了諸姬,卻留下了衛良人獨自商議,道:“衛妹妹向來是最聰明的,這以後何去何從,還指望衛妹妹拿個主意呢!”

衛良人笑道:“阿姊已經處於不敗之地,何須我來拿主意?”

魏夫人一怔:“妹妹這話怎麼說?”

衛良人長嘆一聲,暗示道:“我笑阿姊捨本逐末,跟這些毛丫頭爭什麼閒氣,她能蓋過我們的不過是名份,阿姊若能在名份上爭回來,豈不是……”

魏夫人細細思忖了一下,忽然悟了:“妹妹的意思是……”

衛良人掩袖一笑,魏夫人已經明白,她指的是自己所生的兒子,公子華!

此時宮中諸婦雖然亦有數人有子,然而都不及公子華出身,且先王后無子,亦三番兩次說過要將公子華記在自己名下。若能夠趁孟羋初來之時,將公子華立爲太子,則魏夫人已處於不敗之地。

衛良人又暗悔自己剛纔的暗示叫魏夫人明着宣揚出去,若出了事,必會說是她的計謀,此時忙又找補道:“我若是阿姊,此時什麼也不出手最好。”魏夫人不解,衛良人忙解釋道:“大王是何等厲害之人,阿姊久掌宮務,如今王后初入宮中,她若是出了什麼差錯,大王豈不疑了阿姊,叫子華受累?”

魏夫人雖能夠接受,終究心有不甘,道:“難道我就這麼叫楚女得意了不成?”

衛良人勸道:“大王要的是一個清靜的後宮,誰叫大王不得清靜,大王心裡就會嫌棄了誰。更何況王后現在正防着阿姊,不管出了什麼事都會說是阿姊使的壞,阿姊真要對付她們,倒不如等她們鬆懈下來,自亂陣腳……”

魏夫人已經明白了她的意思,笑道:“妹妹不愧是出身衛國,當真有鬼谷子之才,得縱橫心術啊!”

衛良人嬌嗔道:“我爲阿姊出謀劃策,反倒被阿姊取笑了。”

兩人說笑一番,衛良人這才辭了出去,心中卻暗自嗟嘆。她自負才貌不在魏夫人之下,可魏夫人仗着出身,壓在她頭上多年,她不但不能反抗,反要處處討好於她,爲她出謀畫策,雖然得了魏夫人的看重,可自己的心中,終究是意難平啊!

七月成婚,從炎熱的夏季轉到黃葉飛舞的秋季,羋姝在宮中已經兩個多月了。

這一日,秦王下旨,令諸羋準備動聲,前往雍城。

雍城是秦人宗廟所在,接下來正是王后羋姝人生中最重大的儀式——“廟見”之禮。[注1]

這卻是一個新婦人生中最重要的時間,新婦三月,乃備奠菜,行“廟見”之禮,祭過先祖,這才能正式列爲夫家的一員。這三個月中,如同新婦的試用期一般,新婦要表現出自己最美好的品質,令得夫婿滿意;要表現出勝任一國之母的素質,令得宗族滿意。如此,才能夠在廟見之儀上,告之先祖,正式接納孟羋爲秦國嬴姓王族的成員。

這一日,無數車隊,前後簇擁,浩浩蕩蕩自城西而出,前往雍城。一路上走了十餘日,終於在三月期滿之前,到了雍城宗廟。

三月期滿,黃昏時分,秦王駟與新後俱着禮服,在祝者所引導下進了宗廟,祭告列祖列宗。羋姝從楚國帶來的陪嫁禮器悉數擺放在宗廟之內,如玉璜、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等六玉,如鼎、鬲、甗、簋、簠、盨、敦、豆、爵、觶、觥、尊、卣、壺、斝、罍、觚、盤、匜等諸般銅器俱刻有銘文,再加上全套青銅編鐘、青玉編磬等諸般樂器俱由樂師奏樂。這等豪華的陪嫁陣,也唯有國與國的聯姻之中,才能夠擺得出來。

新後羋姝親奉嘉菜,秦王駟與王后行禮如儀,王曰:“臣駟,娶新婦羋姓熊氏,今奠嘉菜於嬴氏列祖列宗,願列宗列宗惠我長樂無疆,子孫保之。”後曰:“羋姓熊氏來婦,敢奠嘉菜於我贏氏列祖列宗,願列祖列宗佑我百室盈止,婦子寧止。”

所謂嘉菜者,不過是五齏七菹,五齏即是將昌本、脾析、蜃、豚拍、深蒲這五樣葷素各異的菜餚細切爲齏,七菹便是將韭、菁、蓴、葵、芹、菭、筍七種菜蔬製成菹菜。[注2]

嘉菜雖然名義上須得新婦親手所制,奉與舅姑,以示嫁爲人婦,主持中饋之意。但羋姝既爲王后,自也不能親處廚下洗手烹製,不過提早叫侍人早些時候準備好醃製七種菹菜的食材,烹煮好五齏之餚,然後在廟見之禮前,切好擺入祭器,她只是在每個流程進行中站在那裡沾一下手便是。

如此諸般禮儀成了,羋姝再受冊寶,更笄釵,纔算正式爲宗廟所接受,此後才能夠行主持祭祀之儀。

廟見之後,就是行返馬之儀。所謂返馬,就是成婦之後,新婦將從孃家帶來嫁入夫家所乘坐的馬車留下,自謙戰戰兢兢,若不能得歡於夫家,當乘原車而返。而夫家則行“反馬”之禮,就是把新婦從孃家來所駕乘車子的馬匹退回,表示對新婦十分滿足,一定不會有出婦之事。

如此,方算完成了整個婚禮。

廟見之後,秦王駟方纔對羋姝說,先王后病逝,羣臣欲爲王求新婦,亦至宗廟問卜,卜得諸國皆不堪爲正,數次之後,才卜得荊楚爲貞,能興秦國霸業。因此他親去楚國,以誠其心。

羋姝聽得自是心花怒放,本來有些不安的心,頓時也安定了下來,既是宗廟卜得荊楚爲貞,能興秦業,那麼她又何憂之有。

自雍城回來,羋月便開始思量着下一步的行動。這些日子,她居於蕙院,與魏冉同住,身邊亦只有薜荔女蘿與侍候,與楚國身爲公主的待遇自然是相差甚遠,只是她也不以爲意,反覺得蕙院狹小不惹嫌疑,侍女人少避免嘴雜,方是正好。

這些日子以來她一直想辦法,試圖將她在義渠王那裡所見到的銅符節重新做出來,這是她目前唯一的線索,很明顯,這東西擺明了是過秦人關卡所用。義渠王掠劫完畢,星夜奔馳回義渠,縱有阻攔,也是一衝而過。但若義渠人潛行數個郡縣來伏擊送嫁隊伍時,卻必是通過這東西來過關卡的。

只是畢竟她只是對那銅符節只看了匆匆一眼,雖然大致的形狀已經可以恢復了,但許多細節卻是怎麼也想不起來了,她看着手中的泥制符節,泄氣地放了下來。

蝸居小院,實不是她的性格所在,她在楚宮之時,經常是會跑出去騎馬射獵習武,只是到了秦宮,不免要小心三分。她想起當日秦王帶諸羋去馬場,便讓薜荔去打聽一下,薜荔來報說,那馬場素日只有秦王罷朝之後,會過去騎射半個時辰,平時卻是無人。之前亦有宮中妃嬪去射獵遊玩,並無禁忌。

她聽了之後,便不禁心動,想着今日煩悶,素性將那泥制符節袖了,就要去馬場。

走到院中,魏冉又上前來纏着她要玩,她亦無心理會,只問了他已經背會了“大雅”“小雅”之後,便叫他先背“秦風”,魏冉不解,原來羋月同他說,習雅之後,諸國風當從“周南”開始,爲何跳過來先習“秦風”,羋月只得道,既然到了秦國,當入境隨俗,更快的融入秦國。

魏冉聽了她的話,沉默良久,才問道:“阿姊,我們不去齊國了嗎?”

羋月心中一酸,想到當日也黃歇共約一起入齊的計劃,如今已經不再可能實現了,抹了把淚,匆匆跑出了蕙院。她一股怨怒無處發泄,跑到射場,叫寺人擺開靶子,

眼前的靶子時而變成義渠王,時而變成魏夫人,時而變成楚威後,時而變成楚王槐。讓她只將一腔怨恨之情,化爲手下的利箭,一箭箭地向前射去,射至終場,忽然傳來一陣鼓掌聲。

羋月猛然驚醒,眼前箭靶仍然是箭靶,她輕嘆一聲,抹了抹額頭的汗,心中詫異,她是明明打聽了此時是秦王在前朝議政的時間,諸姬近年來亦不愛騎射,此時又是誰來了呢?她轉頭看去,卻是一個不認識的少女,那少女邊笑邊向她走來,臉上卻帶着善意:“好箭法,真沒想到宮中還有人箭法比我還好,你是誰,我怎麼從來沒見過你?”

羋月細看那少女英氣勃勃,帶着幾分男兒之氣,她自己的天性本也有幾分男兒之氣,卻從未曾遇見過能夠與她氣味相投的女子,此時見了這人,竟有幾分親切,正欲開口道:“我是……”

那少女卻頑皮的以手指脣,笑道:“且等一下,容我猜猜……嗯,你是從楚國來的季羋,是也不是?”

羋月詫異:“你如何知道?”

那少女歪着頭,歷數道:“看你的打扮,自然不會是宮女。那最近宮裡新來的就只有王后和她的五個媵女,我聽說屈氏和景氏形影不離,孟昭氏和季昭氏更是姐妹同行。我聽父……聽人說季羋擅騎射那麼獨自一人在這裡練習弓箭的,自然就只有季羋了。”

羋月也笑了:“既然你猜着了,那麼讓我來猜猜閣下是誰呢?宮中妃嬪昨日拜會王后的時候我都已經見過,你的打扮也不象是宮人,那你不是王妹,便是王女……你方纔脫口說出‘父’字,想來是要說‘父王’二字,你莫不是公主?”

那少女拍手道:“果然真如父王所言,季羋是個聰明女子,你就喚我孟嬴好了。”

孟嬴者,嬴氏長女也,羋月便明白了,笑道:“原來是大公主。”

兩人相互爲禮,羋月看着孟嬴,卻與自己一般高矮,想來也是年歲想仿,忽然想起一事,實是忍俊不禁。

孟嬴詫異道:“你笑什麼?”

羋月掩嘴笑道:“還記得在楚國與大王第一次見面,他長着一把大鬍子,我管他叫長者,他還不高興。後來就剃了鬍子讓我看,說他不是長者。可如今看來,他都有你這麼大的女兒了。”

孟嬴笑得前仰後合道:“你真的管他叫長者,那父王不是要氣壞了,怪不得回來的時候他把鬍子剃了,我還以爲是爲了在新王后面前顯年輕呢,原來是被你叫惱了。”她性子直爽,想到素來高高在上的父親竟也有此狼狽之時,不由地對羋月好感大增:“你這人好玩兒,我喜歡你。”

羋月亦是喜歡她的直爽,兩人雖是初見,竟是不到半日,便成了知交,便素性拋開身份,互以“季羋”“孟嬴”相稱。

羋月聽得孟嬴不住口地誇自己的父王如何英武,亦是不服氣,歷數楚威王當年事蹟,兩人竟如孩童似的擡起槓來。

孟嬴道:“我父王是世間最英偉的君王。”

羋月便道:“我父王也是。”

孟嬴道:“我父王會成爲秦國擴張疆域最廣的君王。”

第393章 郢都滅(4)第277章 西市居(4)第211章 探真心2第59章 鄭袖計(2)第166章 真與僞(1)第66章 王后璽(1)第380章 伐楚國(4)第128章 風雲變(2)第22章 南薰臺(2)第273章 莒姬死(4)第108章 君王心(1)第384章 申包胥(4)第92章 新婚日(2)第1章 前言第352章 亂局平(5)第77章 秦關道(1)第273章 莒姬死(4)第227章 賭國運(3)第87章 狼之子(2)第172章 連環計(4)第253章 魑魅行(4)第128章 風雲變(2)第43章 摽有梅(2)第254章 國相妾(1)第232章 去復歸(4)第135章 故人來(1)第307章 遠客至(2)第160章 無名毒(3)第199章 韓與蜀(1)第237章 秦王薨(4)第245章 別咸陽(4)第371章 趙主父(3)第116章 羋八子(2)第182章 蘇秦策(2)第412章 人獨行(3)第404章 至絕境(3)第252章 魑魅行(3)第45章 司命祭(1)第305章 歸去來(3)第389章 邊城險(5)第221章 風雲變(1)第402章 至絕境(1)第176章 昭氏女(4)第368章 不能留(3)第255章 國相妾(2)第174章 昭氏女(2)第2章 霸星現(1)第179章 破心籬(3)第7章 垂髫年(1)第163章 龍回丹(2)第352章 亂局平(5)第214章 慕少艾1第284章 劫西獄(1)第273章 莒姬死(4)第127章 風雲變(1)第96章 銅符節(1)第84章 義渠王(1)第14章 金丸禍(3)第75章 公主嫁(4)第71章 大朝日(3)第81章 上庸城(3)第157章 和璧現(3)第85章 義渠王(2)第256章 國相妾(3)第56章 張儀舌(1)第191章 巡四畿(1)第283章 陰謀施(3)第255章 國相妾(2)第416章 安國君(1)第32章 西市婦(3)第407章 情腸斷(3)第155章 和璧現(1)第270章 莒姬死(1)第85章 義渠王(2)第2章 霸星現(1)第92章 新婚日(2)第29章 高唐臺(2)第382章 申包胥(2)第42章 摽有梅(1)第222章 風雲變(2)第5章 少司命(2)第206章 諸子封(1)第368章 不能留(3)第324章 太后始(1)第355章 唐八子(3)第53章 秦王謀(1)第167章 真與僞(2)第265章 瘋婦人(4)第192章 巡四畿(2)第189章 燕公子(2)第387章 邊城險(3)第251章 魑魅行(2)第98章 不素餐(1)第40章 繞樑琴(1)第141章 生與死(2)第37章 死與生(2)第97章 銅符節(2)第219章 女醫摯(2)第6章 少司命(3)第86章 狼之子(1)
第393章 郢都滅(4)第277章 西市居(4)第211章 探真心2第59章 鄭袖計(2)第166章 真與僞(1)第66章 王后璽(1)第380章 伐楚國(4)第128章 風雲變(2)第22章 南薰臺(2)第273章 莒姬死(4)第108章 君王心(1)第384章 申包胥(4)第92章 新婚日(2)第1章 前言第352章 亂局平(5)第77章 秦關道(1)第273章 莒姬死(4)第227章 賭國運(3)第87章 狼之子(2)第172章 連環計(4)第253章 魑魅行(4)第128章 風雲變(2)第43章 摽有梅(2)第254章 國相妾(1)第232章 去復歸(4)第135章 故人來(1)第307章 遠客至(2)第160章 無名毒(3)第199章 韓與蜀(1)第237章 秦王薨(4)第245章 別咸陽(4)第371章 趙主父(3)第116章 羋八子(2)第182章 蘇秦策(2)第412章 人獨行(3)第404章 至絕境(3)第252章 魑魅行(3)第45章 司命祭(1)第305章 歸去來(3)第389章 邊城險(5)第221章 風雲變(1)第402章 至絕境(1)第176章 昭氏女(4)第368章 不能留(3)第255章 國相妾(2)第174章 昭氏女(2)第2章 霸星現(1)第179章 破心籬(3)第7章 垂髫年(1)第163章 龍回丹(2)第352章 亂局平(5)第214章 慕少艾1第284章 劫西獄(1)第273章 莒姬死(4)第127章 風雲變(1)第96章 銅符節(1)第84章 義渠王(1)第14章 金丸禍(3)第75章 公主嫁(4)第71章 大朝日(3)第81章 上庸城(3)第157章 和璧現(3)第85章 義渠王(2)第256章 國相妾(3)第56章 張儀舌(1)第191章 巡四畿(1)第283章 陰謀施(3)第255章 國相妾(2)第416章 安國君(1)第32章 西市婦(3)第407章 情腸斷(3)第155章 和璧現(1)第270章 莒姬死(1)第85章 義渠王(2)第2章 霸星現(1)第92章 新婚日(2)第29章 高唐臺(2)第382章 申包胥(2)第42章 摽有梅(1)第222章 風雲變(2)第5章 少司命(2)第206章 諸子封(1)第368章 不能留(3)第324章 太后始(1)第355章 唐八子(3)第53章 秦王謀(1)第167章 真與僞(2)第265章 瘋婦人(4)第192章 巡四畿(2)第189章 燕公子(2)第387章 邊城險(3)第251章 魑魅行(2)第98章 不素餐(1)第40章 繞樑琴(1)第141章 生與死(2)第37章 死與生(2)第97章 銅符節(2)第219章 女醫摯(2)第6章 少司命(3)第86章 狼之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