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霸業興(1)

時間如同飛輪轉過,秦國平定義渠之後不久,趙國亦迎來動盪。

趙主父忽然宣佈,欲將趙國一分爲二,將劃出來的一半定爲代國,賜予長子趙章,封爲代君。

消息一出,列國皆驚。

羋月在章臺宮苑,與庸芮對弈。

羋月問:“趙主父之意,你可明白?”

庸芮道:“列國皆言,趙主父因早年寵愛韓王后,封其子章爲太子。後來又寵愛吳娃,不惜提早傳位於吳娃之子何。如今韓王后、吳娃俱死,臣聽說趙主父雖然已經傳位趙王何,但又對公子章起了憐愛之心,不忍其身爲兄長,要終身向弟弟屈膝,於是纔要將趙國分爲兩半,分一半給公子章,封爲代君。臣以爲,此事絕非這麼簡單。”

羋月緩緩點頭,道:“正是,世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趙雍此人心懷大志,又豈是個兒女情長、優柔寡斷之人。”

庸芮拱手,問道:“太后可知他的目的何在呢?”

羋月道:“列國都知道變法的好處,卻都扛不住變法的代價。趙雍早有心變法,只是趙國上承晉制,古老頑固。趙國想要改革,比我們秦國更困難百倍。他費盡心機,讓位於次子趙何,全力投入兵制改革,才弄出個胡服騎射,雖然與列國相比,優勝不少,可是與我們秦國全面變法相比,卻只是隔靴搔癢,擊不中要害。所以他想要二次變法,利用扶植趙章之際,劃出趙國一半土地,進行全面革新。”

庸芮一驚:“他若成功,那於我秦國纔是真正的威脅。”

羋月冷冷道:“那就讓他這個計劃胎死腹中。”

庸芮道:“太后的意思是……”

羋月冷笑:“趙雍未免想得太美。哼哼,他兩入咸陽,興風作浪,若是讓他就這麼得意,豈不讓趙人笑話我們秦國無人?來而不往非禮也,庸芮,這件事交給你去辦。”

庸芮肅然拱手:“是。”

羋月的聲音冰冷,似從齒縫中透出:“要讓那趙章以爲趙雍支持他去爭整個趙國,讓那趙何害怕會失去王位;更要讓趙國的卿大夫們知道如果趙雍繼續變法,他們將會失去什麼……”

看着庸芮領命而去的背影,羋月冷冷道:“趙雍,我等着你的死期。”

或許,趙雍是個太過聰明也太過自負的君王,這樣的人在列國馳騁自如,自然認爲在自己君權之下,兒子和臣子更是他指間掌控之物。他卻不知道,有時候一個人最輕視的地方,反而是最容易失控的。

趙王何可不管他父親趙雍的宏圖大志,對他來說,本來已經是一國之君了,卻硬生生要被奪走一半,贈給曾經跪伏在自己腳下的敗將,他實在是萬般不甘。

一時之間,趙王何拉攏宰相肥義、王叔公子成、大將李兌,公子章收羅重臣田不禮,趙國上下,劍拔弩張。

趙雍眼看着“棋子”要掙脫自己的手掌,一怒之下,決定採取行動。他以在沙丘選看墓地爲名,下旨讓公子章與趙王何隨行。趙王何無奈,只得在重臣肥義和信期的陪同下隨行。到沙丘後,趙王何居一宮,趙雍與公子章另居一宮。

而此時,秦人細作通過對田不禮施加影響,煽動他向公子章進言,借用趙雍令符請趙王何到主父宮議事,一舉拿下趙何,奪取政權。

趙王何早有準備,豈肯自投羅網,便由宰相肥義代他前去。肥義進了沙丘宮,即被田不禮下令殺死。趙王何又驚又怒,以王令指揮軍隊圍剿公子章,公子章無奈,逃入趙雍宮中。

趙王何知道自己與公子章已經不死不休,但公子章逃入沙丘宮,必受趙雍庇護,而自己擅動兵馬,亦不敢去見趙雍。索性聽了公子成的話,將沙丘宮全部封死,令兵馬團團圍住,只圍不戰,斷水斷糧。自己卻遠遠躲開,不敢走近。公子成本就因爲胡服騎射之事,與趙雍早成政敵,他對趙雍知之甚深,防之極嚴。

可嘆趙雍英雄一世,卻被圍在這沙丘宮中,米糧斷絕,縱有驚世之才,無所施展,只能活活餓死。

及至三個月之後,公子成料定趙雍必死,這纔打開被封死的沙丘宮。此時宮中諸人,皆成白骨。只能夠從屍骨身上的衣飾中,辨認出趙雍之屍來。

趙王何自始至終,不敢進來,只遙遙對着沙丘宮三拜,才下令厚葬趙雍,追思其平生功業,諡其爲“武靈”二字。諡法曰:“克定禍亂曰武,死而志成曰靈。”

後世即稱趙雍爲趙武靈王。

消息傳到咸陽,羋月素服,來到麗山腳下義渠王陵墓前爲他祭奠。

她站在墓前,默默道:“阿驪,今天是你的祭日,我來看你了。害你的人,我已經讓他付出代價了。我把你葬在麗山腳下,如今這座山,會改名叫驪山,我想你會知道我的意思。我開始在山腳下興修陵寢,從我開始,秦國的歷代君王,都將葬在這驪山之下。百年之後,我跟你會在一起,很久,很久。”

趙武靈王死後,趙國政壇震盪,自趙武靈王而起的擴張之勢,一時停歇。

次年,魏韓兩國畏秦國勢大,聯兵伐秦。羋月起用白起爲帥,在伊闕之地,大敗兩國聯兵,擄聯軍統帥公孫喜,佔垣城、新城等五座城池,斬首二十四萬人,舉世震驚。

這一戰之下,韓魏遭受重創,白起繼續進攻,又佔宛城、鄧城。韓魏兩國被迫求和,魏割河東四百里地,韓割武遂兩百里地與秦國。

然而秦人並未因此停下進軍的腳步,白起與司馬錯等繼續率軍攻魏,攻陷魏國大小六十一座城邑。三年後,魏國再割舊都安邑求和。秦軍入城,驅盡魏人,只佔城池。

次年,蒙驁之子蒙武率兵,攻陷齊國九城,以報當年齊國毀諾之仇。

卻說那年秦國攻楚之時,本是楚人煽動五國攻秦,以解楚人之圍,不料關鍵時候,羋月派人遊說齊國拋開五國,與秦國一起稱帝,又有蘇秦慫恿,齊王地貪圖秦國之利,竟中途撤軍,自己回國去了。此等背盟的行爲,卻是大大得罪了諸侯。

此後,秦國與齊國一齊稱帝,秦稱西帝,齊稱東帝。

這是繼五國相王之後,諸侯進一步給自己提高規格,讓周天子蒙受屈辱,周天子身份再一次被踩低。

但齊國很快發現自己上了秦國的當,秦國伐楚本已處於諸侯的集體輿論攻擊之中,這次與秦國一齊稱帝,竟是把自己也變成了諸侯輿論靶心。齊王地醒悟過來,急切之下又接受了策士的勸說,忽然宣佈去帝號,又率先跳出來指責秦國不應該稱帝。

他卻不知,這種自以爲是首鼠兩端的行爲,教他失盡了人心。起先接受合縱之議,與諸侯攻打秦國,就已失了一部分連橫派臣子的心;及至到了函谷關前,又毀約先行撤退,再失合縱派與諸侯之心;且勞師遠征耗費巨大,匆忙後退,軍功上未見獲利,國內已經有了怨聲;後與秦國一齊稱帝,秦國的利益未到,他自己先變卦撤了稱帝之議,令得國中僅剩的擁護他的爭霸派也對他充滿怨言。

他這主張變來變去,實是爲君大忌。因衆臣每一派政策都會有其謀劃甚深的策士安排計劃,都有忠貞不貳的臣子相輔推行。他每變動一次,就丟掉一批謀士和忠臣,而他又永遠認爲自己最聰明,所做的決定正確無誤,不聽勸諫。到了最後,除了一批阿諛奉承的馬屁精外,誰也不願意再對他這樣的人推心置腹了。

蒙武攻齊,只是秦國出擊的第一步。

次年,燕國上將樂毅集秦、趙、韓、魏五國聯兵,大舉攻齊,陷齊國七十餘城,將齊國打得險些全境覆滅,只餘即墨、莒兩個城池。

若說三晉之國,此時正被秦國打得落花流水,何以又願意與秦聯兵攻齊?一則是畏秦人之強橫;二則也是因爲自己城池失得太多,於是想趁火打劫,藉着秦燕兩國之勢,從齊國撈些城池來填補虧損;三則齊王田地與他們合縱之時,多次見利毀約,早讓諸國記恨在心。

齊王田地倉皇逃奔衛國,衛君避舍稱臣,但田地死性不改,仍然驕狂無禮,結果遭衛國人的驅逐。後又前往鄒、魯等地,鄒人和魯人也拒絕接納。最後只好投奔至莒地,正遇上楚王橫派來救齊的大將淖齒,本以爲可以獲救,不想田地出言不遜,又激怒淖齒,被淖齒下令挑斷腳筋,亂箭射死。一代暴君,死得悽慘,死後亦被追了一個惡諡曰“愍”。諡法曰:“禍亂方作曰愍。”言其爲政無方,致令國亂。此即後世所稱的齊愍王。

第81章 上庸城(3)第125章 四方館(1)第182章 蘇秦策(2)第264章 瘋婦人(3)第285章 劫西獄(2)第67章 王后璽(2)第345章 骨肉逢(2)第199章 韓與蜀(1)第290章 山中夜(3)第367章 不能留(2)第250章 魑魅行(1)第421章 歸去來(3)第283章 陰謀施(3)第183章 蘇秦策(3)第94章 魏夫人(2)第134章 商君墓(2)第254章 國相妾(1)第241章 追遺詔(4)第228章 賭國運(4)第225章 賭國運(1)第218章 女醫摯(1)第420章 歸去來(2)第70章 大朝日(2)第11章 鷹之惑(3)第197章 儲位爭(3)第52章 思君子(2)第396章 殺機現(3)第395章 殺機現(2)第231章 去復歸(3)第162章 龍回丹(1)第280章 蘇秦至(3)第282章 陰謀施(2)第130章 翻雲手(2)第19章 楚王殤(2)第369章 趙主父(1)第261章 燕王母(4)第370章 趙主父(2)第31章 西市婦(2)第100章 不素餐(3)第262章 瘋婦人(1)第320章 窮盡處(3)第122章 庸夫人(2)第109章 君王心(2)第1章 前言第101章 謀士策(1)第31章 西市婦(2)第288章 山中夜(1)第39章 慕少艾(2)第413章 霸業興(1)第166章 真與僞(1)第73章 公主嫁(2)第83章 生死劫(2)第304章 歸去來(2)第313章 歸秦路(5)第188章 燕公子(1)第194章 巡四畿(4)第395章 殺機現(2)第102章 謀士策(2)第363章 骨肉情(1)第199章 韓與蜀(1)第323章 窮盡處(6)第173章 昭氏女(1)第200章 韓與蜀(2)第64章 流言起(2)第272章 莒姬死(3)第263章 瘋婦人(2)第243章 別咸陽(2)第239章 追遺詔(2)第209章 諸子封4第166章 真與僞(1)第14章 金丸禍(3)第96章 銅符節(1)第234章 秦王薨(1)第108章 君王心(1)第231章 去復歸(3)第49章 不相識(2)第46章 司命祭(2)第121章 庸夫人(1)第27章 放鷹臺(2)第387章 邊城險(3)第397章 殺機現(4)第56章 張儀舌(1)第347章 骨肉逢(4)第115章 羋八子(1)第195章 儲位爭(1)第271章 莒姬死(2)第259章 燕王母(2)第247章 薊城寒(2)第23章 逍遙遊(1)第114章 山鬼舞(3)第337章 訓三軍(2)第95章 魏夫人(3)第334章 退五國(3)第334章 退五國(3)第117章 公子蕩(1)第294章 破樊籬(3)第172章 連環計(4)第405章 情腸斷(1)第146章 重相逢(1)第152章 情與妒(2)
第81章 上庸城(3)第125章 四方館(1)第182章 蘇秦策(2)第264章 瘋婦人(3)第285章 劫西獄(2)第67章 王后璽(2)第345章 骨肉逢(2)第199章 韓與蜀(1)第290章 山中夜(3)第367章 不能留(2)第250章 魑魅行(1)第421章 歸去來(3)第283章 陰謀施(3)第183章 蘇秦策(3)第94章 魏夫人(2)第134章 商君墓(2)第254章 國相妾(1)第241章 追遺詔(4)第228章 賭國運(4)第225章 賭國運(1)第218章 女醫摯(1)第420章 歸去來(2)第70章 大朝日(2)第11章 鷹之惑(3)第197章 儲位爭(3)第52章 思君子(2)第396章 殺機現(3)第395章 殺機現(2)第231章 去復歸(3)第162章 龍回丹(1)第280章 蘇秦至(3)第282章 陰謀施(2)第130章 翻雲手(2)第19章 楚王殤(2)第369章 趙主父(1)第261章 燕王母(4)第370章 趙主父(2)第31章 西市婦(2)第100章 不素餐(3)第262章 瘋婦人(1)第320章 窮盡處(3)第122章 庸夫人(2)第109章 君王心(2)第1章 前言第101章 謀士策(1)第31章 西市婦(2)第288章 山中夜(1)第39章 慕少艾(2)第413章 霸業興(1)第166章 真與僞(1)第73章 公主嫁(2)第83章 生死劫(2)第304章 歸去來(2)第313章 歸秦路(5)第188章 燕公子(1)第194章 巡四畿(4)第395章 殺機現(2)第102章 謀士策(2)第363章 骨肉情(1)第199章 韓與蜀(1)第323章 窮盡處(6)第173章 昭氏女(1)第200章 韓與蜀(2)第64章 流言起(2)第272章 莒姬死(3)第263章 瘋婦人(2)第243章 別咸陽(2)第239章 追遺詔(2)第209章 諸子封4第166章 真與僞(1)第14章 金丸禍(3)第96章 銅符節(1)第234章 秦王薨(1)第108章 君王心(1)第231章 去復歸(3)第49章 不相識(2)第46章 司命祭(2)第121章 庸夫人(1)第27章 放鷹臺(2)第387章 邊城險(3)第397章 殺機現(4)第56章 張儀舌(1)第347章 骨肉逢(4)第115章 羋八子(1)第195章 儲位爭(1)第271章 莒姬死(2)第259章 燕王母(2)第247章 薊城寒(2)第23章 逍遙遊(1)第114章 山鬼舞(3)第337章 訓三軍(2)第95章 魏夫人(3)第334章 退五國(3)第334章 退五國(3)第117章 公子蕩(1)第294章 破樊籬(3)第172章 連環計(4)第405章 情腸斷(1)第146章 重相逢(1)第152章 情與妒(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