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血火_第五六二章 褒河對峙

bookmark



第五六二章 褒河對峙

所謂先到爲君後到爲臣,鄭作民先到半天,就掌握了作戰的主動。在一個三百米寬的峽谷中把一萬多人放下來是不科學的,鄭作民在戰線的前部,放下了一個團,準備採用輪戰的方式,與日軍在這裡糾纏36個小時以上,起碼要有足夠的時間讓李延年部在身後建立起象樣的埋伏陣地。

日軍行軍並不魯莽,偵察部隊,先頭部隊,然後纔是大部隊,很有章法。36師團在漢水的遭遇他們已經知道,不到四天就損失一個完整的師團,給平田健吉敲響了警鐘,漢中的中國軍隊遠不是他們之前預計的那樣軟弱可欺。最重要的是,西安的磯谷廉介給了他重要指示,不要冒進,要步步爲營,爭取在五天之後才走出褒河河谷,因爲38師團在藤井洋治師團長的率領下已經出發,從之前36師團走過的儻駱道再進漢中,這一次,一定要兩路配合,拿下漢中。

既然如此,平田健吉的進軍就變得從容得多,在馬道鎮,居然還讓士兵們洗了一個熱水澡,整理了一番。第二天,睡了個大覺,走了大半天才來到青橋驛,平田健吉決定今天就駐紮在這裡,讓偵察部隊南面偵察。

偵察部隊走了不到半個鐘頭,就聽到遠遠傳來隱隱約約的槍聲,因爲太遠,聽不清楚是中國軍隊的宗仁式步槍還是帝國三八步槍,但是,從槍聲中可以聽出,是小規模的交火。有中國軍隊嗎?平田健吉讓225聯隊長長野祐一郎派出一箇中隊去查看,半個小時後,傳來更加密集的子彈聲,長野祐一郎不用等報告就知道,這是進入中國軍隊的堵截陣地了,中國軍隊應該是在前面的山谷裡設下陣地,只要有敵人來到,無論多少,一率阻截。看來不需要走出褒河河谷,戰鬥就在這裡展開。

平田健吉立即把情況向磯谷廉介彙報,磯谷廉介指示他,在中國軍隊的前方設設置陣地,不要進攻,只要藤井洋治率領38師團殺出儻水河,漢中的中國軍隊一定會亂,到時,再以空軍轟炸漢中城,三路齊攻,漢中可一舉而下。

來了兩夥日軍之後,就不再見日軍進攻,鄭作民有點意外,這兩股日軍,吃得鄭作民爽快之極,第一夥日軍,一看就知道是一個偵察小隊,二十來人,沿着褒河河谷邊的驛道走得很小心,這條古驛道,路面不窄,能通行馬車,是自古以來漢中通往關中的重要通道。當偵察小隊全部進入陣地時,第2軍第9師第18旅54團團長陸克非手心直冒汗,這是送上門來的菜,不吃掉簡單對不起在許昌死掉的弟兄們。他讓突前的連隊用國臣式步槍打排槍,三個人負責一個鬼子,決不能放跑一個。

只聽得一陣密集的槍聲,偵察小隊就再也沒有一個活人,兩百米的距離,一個連隊打一個小隊,而且還用的是國臣式半自動步槍,如果還不能把這股鬼子消滅,不如直接跳進褒河裡淹死。陸克非讓戰士們去把五十個沒有開一槍的鬼子身上的裝備弄回來,三八步槍、子彈、刺刀、手雷一樣也不能少。戰士們不理解的問他們的團長,手裡就這麼好的國臣步槍,還要日本人的老三八幹什麼。陸克非告訴手下的連排長們,要有長期作戰的

思想準備,國內的補給越來越困難,這些物資都來自於四川,如果一旦四川無法補給,就只能繳獲日本鬼子的武器打日本人。所以不要小看這些繳獲的武器,也許到時候,就靠這些武器救得自己一條命。

剛剛把死掉的日本鬼子屍體拉走,鬼子的一箇中隊又來到了,看到兩百來人的中隊又一次進入到自己的攻擊範圍,陸克非緊張得第一次有了要拉尿的感覺。一營一連是自己團的尖刀連,剛纔那一陣齊射,打出了尖刀連的威風,將近一百枝國臣步槍連續射擊,火力比三十挺輕機槍還要強得多。看到遠遠過來的日軍中隊,陸克非認爲僅憑一個連力量有所不夠,又把團部直屬的手炮連偷偷派了過去。

看到手炮連的到來 ,尖刀連連長張長富立即明白了團長的意思,告訴戰士們,第一陣齊射,打掉槍匣裡的十發子彈後,立即縮進戰壕裡,把戰場交給手炮連,讓手炮把臥倒的鬼子炸起來之後,我們再選擇會動的日本鬼子打。

果如張長富所預計的那樣,一陣齊射,鬼子中隊就再也沒有一個站立的人,有一部分是戰術臥倒,另外一部分是中了子彈,永遠也站不起來。戰術臥倒的鬼子素質不錯,立即組織起來,向中國方的陣地射擊,這個時候,他們發現,中國陣地上並沒有想象中的槍口和人頭,而是從天空中飛過來黑鴉式的手雷。

還能站起來的日本鬼子趴起來就跑,這個時候,他們之前尋找的人頭出現在戰壕的上方,跟人頭同時出現的是重新裝好子彈的國臣步槍和從槍口噴射出的子彈。

接下來就是打掃戰場,把還活着的鬼子殺死,一起埋掉。

鄭作民獲知前方大勝,親自來到前沿,得知殺死敵人200多,自己無一人傷亡時,更是十分興奮,對陸克非說,一定要學會保存自己,還能更多的殺死敵人。按照日本人的一慣做法,死不吃虧的鬼子一定會大舉進攻,要嚴密監視,不能讓鬼子摸上前沿還不知道。陸克非指着河對面山峁說,在那個地方有一個觀測哨,如果有敵人過來,白天搖旗幟,晚上打燈光,這回從四川弄來了幾個手電,正好派上用場。

只是這一回,鄭作民的判斷錯了,左等日本人沒有來,右等也沒有來,他壓根不知道,日本人已經在上游兩公里的地方,開始修築工事,不打算進攻,而是採用守勢了。

日本人的行爲把鄭作民搞糊塗了,也把王仲廉和李延年搞糊塗了,鄭作民送回來的日本繳獲品,大大的壯大了16集團軍的士氣,特別是王仲廉率領的第三層由新兵組成的部隊,認識到,原來日本鬼子也不是傳說中的那麼厲害,前方的弟兄們照樣能夠殺掉他們。

鄭作民向王仲廉請求,要不要去搞搞日本人,王仲廉搖搖頭,說:他們不進攻,正好,我還可以再練幾天兵,再有五天,我這些新丁應該就能派上用場了。

雙方在褒河上對峙。

孫蔚如看到敵情並非特別嚴重,把留在城固的傷兵統統搬到寧羌,城固一戰,傷兵過萬,醫療壓力很大,幸好馮達飛去成都跟黃中陽一說,黃中陽也動了惻隱之心,派出一支龐大的醫療隊來到寧羌,把

第4集團軍的傷員醫治承包了下來。作爲四川的代表,駐棋盤關的四十四軍149師師長王澤俊前來探視,讓孫蔚如頗爲感動,說:“潤泉將軍,幸得川軍援手,蔚如感謝莫名,如今第四集團軍已經身無長物,只有這幾萬條性命,誓死報答川軍。”王澤浚告訴孫蔚如,中央不讓四川插手漢中,四川就不打算再動漢中的腦筋,這個地方是十七路軍的發祥地,就應該交給孫蔚如打理。漢中,人傑地靈,自古就被稱爲“天府之國”和“魚米之鄉”,是漢王朝的發祥地,長江第一大支流漢江的源頭,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的美譽,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孫蔚如告訴王澤浚,老蔣鼠目寸光,只知死要地盤,卻不知,只有人才是土地之魂,漢中一地,第四集團軍一定要拿在手裡,與四川共同發展。

王澤浚把孫蔚如的話帶回成都,鄧小平笑道:“潤泉兄認爲孫蔚如的話是否可信,可信度有多大?是真誠的投靠我們還是借我們的力量,發展他自己的地盤。”

王澤浚想了想,說:“兩者都有,人是會變的。”

鄧小平大笑,對劉伯堅說:“恭喜主席大人,又得一員大將,潤泉完全成熟了,已經足可牧守一方,漢中一地,太過重要,不可落於旁人之手,孫蔚如,呵呵,人心隔肚皮!”

劉伯堅也笑着說:“我倒是認爲,不只是潤泉已經成長爲一方大將,最重要的是希賢越來越成熟了,這纔是四川之福。我個人認爲,漢中無論是掌握在誰的手裡,都必須跟四川同步發展,走中國農村改革之路,然後通過漢中,進一步沿漢水佔據安康、商洛地區,纔可能把這陣改革之風吹向河南、湖北,吹進黃河流域,吹進長江流域,進而影響全中國。”

鄧小平說:“我這點小算盤,看來早就被你看穿了!”

“不是看穿了,是在你的影響下,我們終於覺悟了,這幾年,整個四川,通過農村經濟改革,達到的效果之好,遠遠超出我們的預期。這是中國幾千年農耕文化的大跨步前進,我們每一個參與者都認識到這場改革的偉大之處,這是劃時代的,跨時代的,作爲參與者,我們很自豪。”劉伯堅說。

“主席這話說得對,希賢老弟,如今在四川,老一輩看到農村的變化,無不爽心的笑。就以我家而言,我家有良田千畝,可創造效益從來沒有今天這樣大,更主要是每個租種者都明確自己的權力和義務,知道貢獻與獲取之間的關係,大家都安居樂業,共同構築一個完美的家園。我老爹說再過四年他就六十,一到六十歲規定退休年齡他就退休,卸甲歸田,做一個新時代的四川地主,過完下輩子的神仙生活。”王澤浚說。

王澤浚的老爹王瓚緒從徐州歸來後,擔任四川預備役總司令,一個村一個連、一個鄉一個營、一個縣一個團、一個專區一個師,川康的預備役師高達十七個,是常規軍的兩倍,開會的時候,經常聽到王瓚緒開黃中陽的玩笑:我這個司令比你大,比你人多!黃中陽明知是玩笑,卻也不得不承認,這招寓兵於民的做法,相當強大,平時不用養,一旦用兵,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本章完)

第五卷 征途_第二○五章 滿目瘡痍第十卷 血火_第五八五章 連橫合縱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一四章 遠程搖控第八卷 熔爐_第四五四章 小李飛刀第四部 縱橫_第一六八章 批鬥國王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一○章 各取所需第八卷 熔爐_第四九四章 一枝獨秀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一章 國際國內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一九章 一軍化三第六卷 風雲_第二九二章 蒙滿邊境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二三章 無主之地第六卷 風雲_第二五二章 虎落平陽第十卷 血火_第五九二章 仲甫退休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三三章 戰爭良藥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八章 人不同人第○二一章 小富則歡第五卷 征途_第二四三章 製造爭端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一章 何爲規矩第○六六章 天作之合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八章 人不同人第八卷 熔爐_第四九六章 東方教父第一二八章 滿室皆春第五卷 征途_第二○五章 滿目瘡痍第四部 縱橫_第一*章 密集轟炸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二○章 息事寧人第○○一章 再見天日第十卷 血火_第五五八章 混戰一場第一一四章 滿載而歸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五三章 勞軍活動第三卷 折騰_第一五○章 敗寇成王第四部 縱橫_第一九八章 名將張翼第○四三章 戰果輝煌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七章 機械農具第六卷 風雲_第二九二章 蒙滿邊境第六卷 風雲_第三○○章 戰爭爆發第七卷 淞滬_第三八五章 死地後生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三五章 兵分三路第四部 縱橫_第一五七章 厲兵秣馬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七九章 戰時經濟第一二八章 滿室皆春第七卷 淞滬_第三四○章 東施效顰第○二七章 上兵伐謀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一六章 最後一擊第八卷 熔爐_第五○○章 驅逐紅番第九卷 能源_第五○八章 走南闖北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一五章 何去何從第○五八章 右江水流第十一卷 涅磐_第*二章 如意算盤第十卷 血火_第五八八章 米格現身第八卷 熔爐_第四九五章 德國模式第一四一章 相擁永恆第○四○章 火燒連營第一○六章 炮火煉獄第○○九章 一羣小弟第○九八章 新聞火暴第○六六章 天作之合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七二章 先有盛名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七七章 撒豆成兵第四部 縱橫_第一八一章 英文原版第四部 縱橫_第一九九章 蕩蕩雄魄第四部 縱橫_第一五二章 分省管理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一五章 折機沉沙第四部 縱橫_第一九四章 獨秀黃昏第八卷 熔爐_第四八○章 淮海行營第四部 縱橫_第一五二章 分省管理第九卷 能源_第五二七章 迪化失控第○七五章 組織談話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七五章 挑戰極限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一八章 比翼筧橋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三五章 鋼鐵碰撞第八卷 熔爐_第四四四章 鐵軍血將第○七九章 馮殷之喜第九卷 能源_第五○六章 撩起戰端第五卷 征途_第二四一章 走私銅錠第○一○章 守財之人第七卷 淞滬_第三六0章 血火淞滬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三九章 武士窮途第○二七章 上兵伐謀第七卷 淞滬_第三六八章 談笑破敵第○六九章 人民軍隊第一二九章 金牌免死第十卷 血火_第五六三章 熱察春心第七卷 淞滬_第三九八章 士兵炮灰第○五○章 開開洋犖第四部 縱橫_第一五八章 磨刀擦槍第五卷 征途_第二二○章 兩路分兵第四部 縱橫_第一六二章 容克五二第○五五章 不死夢祥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七七章 大令小令第十卷 血火_第五六七章 血如鐵鏽第七卷 淞滬_第三六九章 退守吳福第八卷 熔爐_第四八九章 強渡黃河第六卷 風雲_第二九九章 軍事演習第八卷 熔爐_第四八五章 隨機應變第一○○章 人人可用第四部 縱橫_第一九八章 名將張翼第六卷 風雲_第三○○章 戰爭爆發第五卷 征途_第二四五章 知行合一第七卷 淞滬_第三八五章 死地後生
第五卷 征途_第二○五章 滿目瘡痍第十卷 血火_第五八五章 連橫合縱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一四章 遠程搖控第八卷 熔爐_第四五四章 小李飛刀第四部 縱橫_第一六八章 批鬥國王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一○章 各取所需第八卷 熔爐_第四九四章 一枝獨秀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一章 國際國內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一九章 一軍化三第六卷 風雲_第二九二章 蒙滿邊境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二三章 無主之地第六卷 風雲_第二五二章 虎落平陽第十卷 血火_第五九二章 仲甫退休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三三章 戰爭良藥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八章 人不同人第○二一章 小富則歡第五卷 征途_第二四三章 製造爭端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一章 何爲規矩第○六六章 天作之合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八章 人不同人第八卷 熔爐_第四九六章 東方教父第一二八章 滿室皆春第五卷 征途_第二○五章 滿目瘡痍第四部 縱橫_第一*章 密集轟炸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二○章 息事寧人第○○一章 再見天日第十卷 血火_第五五八章 混戰一場第一一四章 滿載而歸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五三章 勞軍活動第三卷 折騰_第一五○章 敗寇成王第四部 縱橫_第一九八章 名將張翼第○四三章 戰果輝煌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七章 機械農具第六卷 風雲_第二九二章 蒙滿邊境第六卷 風雲_第三○○章 戰爭爆發第七卷 淞滬_第三八五章 死地後生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三五章 兵分三路第四部 縱橫_第一五七章 厲兵秣馬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七九章 戰時經濟第一二八章 滿室皆春第七卷 淞滬_第三四○章 東施效顰第○二七章 上兵伐謀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一六章 最後一擊第八卷 熔爐_第五○○章 驅逐紅番第九卷 能源_第五○八章 走南闖北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一五章 何去何從第○五八章 右江水流第十一卷 涅磐_第*二章 如意算盤第十卷 血火_第五八八章 米格現身第八卷 熔爐_第四九五章 德國模式第一四一章 相擁永恆第○四○章 火燒連營第一○六章 炮火煉獄第○○九章 一羣小弟第○九八章 新聞火暴第○六六章 天作之合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七二章 先有盛名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七七章 撒豆成兵第四部 縱橫_第一八一章 英文原版第四部 縱橫_第一九九章 蕩蕩雄魄第四部 縱橫_第一五二章 分省管理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一五章 折機沉沙第四部 縱橫_第一九四章 獨秀黃昏第八卷 熔爐_第四八○章 淮海行營第四部 縱橫_第一五二章 分省管理第九卷 能源_第五二七章 迪化失控第○七五章 組織談話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七五章 挑戰極限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一八章 比翼筧橋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三五章 鋼鐵碰撞第八卷 熔爐_第四四四章 鐵軍血將第○七九章 馮殷之喜第九卷 能源_第五○六章 撩起戰端第五卷 征途_第二四一章 走私銅錠第○一○章 守財之人第七卷 淞滬_第三六0章 血火淞滬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三九章 武士窮途第○二七章 上兵伐謀第七卷 淞滬_第三六八章 談笑破敵第○六九章 人民軍隊第一二九章 金牌免死第十卷 血火_第五六三章 熱察春心第七卷 淞滬_第三九八章 士兵炮灰第○五○章 開開洋犖第四部 縱橫_第一五八章 磨刀擦槍第五卷 征途_第二二○章 兩路分兵第四部 縱橫_第一六二章 容克五二第○五五章 不死夢祥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七七章 大令小令第十卷 血火_第五六七章 血如鐵鏽第七卷 淞滬_第三六九章 退守吳福第八卷 熔爐_第四八九章 強渡黃河第六卷 風雲_第二九九章 軍事演習第八卷 熔爐_第四八五章 隨機應變第一○○章 人人可用第四部 縱橫_第一九八章 名將張翼第六卷 風雲_第三○○章 戰爭爆發第五卷 征途_第二四五章 知行合一第七卷 淞滬_第三八五章 死地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