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章 一桶餿酒
天很熱,右江河谷的夏天,更是熱不可耐。雖然不至於有後世那種動則40度的高溫,但是一絲風也沒有,江邊的柳樹也被曬得垂頭喪氣。
一碟花生米,一碟拇指般大小的泡蘿蔔,一碟紅得發黑的牛臘巴,在黃奕勳家的大廳裡,酸枝木的圓桌上擺着這幾個小菜。桌子上,還擺着兩個巨大的瓷盅,這個估計是用來喝洋酒的傢伙。兩個小夥計正在井裡打撈着什麼,黃奕勳站在一邊着急的喊叫。
不一會,從井裡吊上一個小木桶,溼淋淋的直淌水。
把桶放在一邊的小桌子上,一個小夥計拿來一堆木工傢俬,準備把桶撬開,陳維政走過去一看,桶上赫然寫着幾個英文字母:beer。連忙制止了小夥計的強力打開。問黃奕勳:“四老闆這桶啤酒是從什麼地方弄來的?”
黃奕勳說:“昨天我三哥從廣州給我運回來的,說這個酒比較少見,讓我見識見識。正權你怎麼知道這是啤酒?”
“這裡的英文寫着!”陳維政指着桶上的beer說:“這個酒英文叫做beer,翻譯成中文就是啤酒,不能這麼開。三老闆既然送了一個桶來,就應該有個龍頭。”
“有有有,有一個帶開關的龍頭,我都不知道用來幹什麼的。”黃奕勳三步並着兩步,跑到裡面拿出一個純銅的龍頭,很精緻。
這個時代的桶裝啤酒,沒有後世的那麼精緻,只在頂部有一個塞子,要把塞子往裡擰,擰到見鏍芽後,再用龍頭頂住往裡擰,最後龍頭擰緊了,裡面的塞子也被頂掉了,把桶橫過來,就能打開龍頭放出酒來。
看到陳維政很熟練的進行操作,黃奕勳問:“正權過去喝過這個酒。”
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在這個時候,別說那坡沒有啤酒,就是南寧也沒有啤酒,最近的啤酒,只有在香港才能喝到。
19世紀末,啤酒輸入中國。1900年俄國人在哈爾濱市首先建立了烏盧布列希夫斯基啤酒廠;1901年俄國人和德國人聯合建立了哈蓋邁耶爾-柳切爾曼啤酒廠;1903年捷克人在哈爾濱建立了東巴伐利亞啤酒廠;1903年德國人和英國人合營在青島建立了英德啤酒公司(青島啤酒廠前身);中國人最早自建的啤酒廠是1904年在哈爾濱建立的東北三省啤酒廠,其次是1914年建立的五洲啤酒汽水廠(哈爾濱),1915年建立的北京雙合盛啤酒廠,1920年建立的山東煙臺醴泉啤酒廠(煙臺啤酒廠前身)。直到1934年,廣州纔出現了五羊牌啤酒。
陳維政笑笑,搖搖頭,說:“在理論上知道。”
“什麼理論書籍,連開啤酒都會寫?”黃采薇好奇的問。
陳維政更沒法回答,總不能告訴她是百度吧!
好在黃奕勳打斷了他們的問話。只見黃奕勳打開龍頭,用瓷杯裝了半杯,聞了聞,眉頭緊鎖,再聞一聞,一臉苦愁,以一種一不做二不休的態度端起酒,恨恨的來了一口。“噗”的一聲,滿嘴的啤酒噴得一地都是,最遠的能噴出兩米多遠。“呸呸”了兩聲,說:“這酒餿了,一股怪味。”
陳維政拿着另一隻大瓷杯,也倒了一杯,聞了聞,很好的啤酒香味,有日子沒有聞到了,雖然前一世陳維政不愛喝啤酒,但是也並不排斥啤酒,在夏天,一口冰鎮啤酒,還是很享受的。在黃奕勳一干人的目光中,深深的喝了一大口,叫了一聲:“爽!”
黃奕勳們完全楞住了,難道是杯子的問題!在陳維政手裡拿過杯子,聞了聞,還是這個味,喝一口,還是有多遠噴多遠。
陳維政知道他們第一次喝這個酒,肯定不對頭,說:“這個洋酒叫做啤酒,是人類最古老的酒,是水和茶之後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飲料。已知最古老的酒類文獻,是公元前6000年左右巴比倫人用黏土板雕刻的獻祭用啤酒製作法。公元前4000年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已有用大麥、小麥、蜂蜜製作的16種啤酒。 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穆拉比頒佈的法典中,已有關於啤酒的詳細記載。現在,在哈爾濱、北京、煙臺都有啤酒生產。啤酒以大麥芽、大米爲原料、加入少量酒花、經糖化、低溫發酵製成、被稱爲“液體面包”,是一種低濃度酒精飲料。啤酒乙醇含量最少、所以喝啤酒不但不易醉人傷人、少量飲用反而對身體健康有益處。三老闆不會因爲好奇才運這桶啤酒來那坡的吧!”
“正權真是知識淵博!”黃奕勳說:“現在廣州有幾個生意人,也想開一家啤酒廠,找到我三哥,希望我們黃恆棧能夠參一股。我三哥才發了一桶酒過來,讓我嚐嚐,確定是否值得投資。正權,你給我個主意,這個生意值不值得。”
陳維政再到啤酒桶裡倒出滿滿一杯啤酒,盡情的喝了一口,嘴脣上留下白色的泡沫,黃采薇拿了一條小毛巾遞給陳維政,讓他擦去嘴脣上的白沫。陳維政拿起筷子,夾了一塊牛臘巴,這個東西送啤酒,絕配!
陳維政幫黃奕勳也倒出一大杯,遞過去,說:“四老闆試試努力把它嚥下去,就會知道這個酒的好處。初次喝不好喝,喝多兩次就會發現,在夏天,它不僅能解暑,補充水分,利尿,還能讓人找到酒的感覺。”
黃奕勳視死如歸的把杯裡的啤酒吞了下去,感覺還不錯。不象之前那麼難喝,有點爽爽的味道。
“這個東西,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種全新的東西,開發起來不難,生產起來也不難,難的是推廣,讓廣大中國人接受,如果在太平年間,推廣起來也不難,難就難在現在兵荒馬亂的。如果其它人做,我還是願意
的,因爲隔三岔五能夠上一杯,也是樂事。這個東西在西方,已經很普遍,技術也很成熟,上項目很容易,我認爲,對於這個項目,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未必就是成功者或者得利者。如果有閒錢,投一點股放着,放上三五十年,也許會有點回報。”很明顯,陳維政對這個項目並不看好。
黃奕勳聽着陳維政的話,不知不覺喝了兩大杯,才發現,這個東西不象之前那麼難喝,的確有點爽口。聽到陳維政的話告一段落,說:“你說得對,我三哥也說,這個東西現在只能在上流社會流行,下里巴人根本沒有條件喝上這個酒,也沒有能力消費這個酒,產品效益肯定好不到哪裡去。培養市場還需要大量的時間,如果把太多心思放在這個上面,肯定得不償失。我決定投一點錢,佔一點股,反正有點閒錢。什麼時候得益,將來再說,也許再過幾十年,到我們家德武的兒子那一輩能夠受益也不一定。”
陳維政聽他說這玩意很高檔時,差點沒把口裡的啤酒噴了出來,這玩意就是一夜市攤上送燒烤的飲料,是個人都能喝得起,巴馬的一些長壽水還賣得比它貴。但是對於黃奕勳最後的結論卻大爲支持,五羊啤酒後後改成廣州飲料廠,直到陳維政穿越,還生產啤酒和其它飲料,在嶺南仍小有名氣。如果佔有原始股,真的可以吃幾輩子。
黃采薇看陳維政喝得來勁,大口大口,一杯又一杯,也用一個小杯子接了一點,喝了一口,杯子一扔,捂着嘴衝了出去,過了一會回來,紅着眼睛看着陳維政,對他能夠把這個難喝的東西喝得這麼有滋有味,佩服之極,認爲這是一個能吃苦的人。
黃奕勳看着侄女的醜態,跟陳維政不約而同,哈哈大笑起來。黃采薇被笑得小臉通紅,操起拳頭對嘲笑中的陳維政打去,拳頭剛及陳維政的肩膀,突然反應出這種行爲不是特別合適,收回手,雙手一蒙臉,鼠竄而去。身後傳來陳維政和黃奕勳更爲響亮的笑聲。
“正權看我這個侄女如何?”黃奕勳看出了侄女的心思,也看出陳維政對待她不是青年人的愛意,而是一種成年人的愛憐。以陳維政這種年齡,出現這種神態,只能是兩種情況,家裡有髮妻,沒有位置安置黃采薇,又不能把她放在二房的位置,因此敬而遠之,或者就是一夫一妻的遵循者,爲人自重,不願意在外面沾花惹草,因此才以一種長者的形象出現在自家侄女面前。
“很優秀的女孩,開朗、大方,沒有小家子氣,進退有度,處事有節,有文化,有見識,還相當的漂亮。”陳維政對她的評價很高。
“正權可有家室?”黃奕勳問。
陳維政搖搖頭。黃奕勳暗想這倒是奇怪了,沒有家室的小年輕,爲什麼要在自家侄女面前扮大尾巴狼,裝出一副老氣橫秋的樣子,難道是有什麼隱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