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bookmark

精舍內元空法師長鬚白眉,盤腿而坐,手中菩提珠緩緩流轉,嘴裡默誦着經文。幾人開門進來,卻沒有對他造成絲毫影響。時光在檀香飄渺中慢慢流逝,終於元空法師唸完最後一個字,緩緩睜開眼睛。

“阿彌陀佛,兩位施主,許久不見。”元空法師收起打坐的姿勢,朝着門口的顧沾卿和沈挽荷說道。

“法師。”沈挽荷雙手合十,對他行禮。

顧沾卿則是朝着他明朗一笑,走近了說道:“老和尚越發精神了,莫不是練成了金剛不壞之身吧?”

元空法師聽後,“哈哈”地笑着,他的笑聲若洪鐘般渾厚渺遠,直入人的五臟六腑。笑完,他用手撫了撫長鬚,反問道:“金剛不壞之身在顧施主眼裡,恐怕也抵不上半世功名,俗世紛擾吧?”

顧沾卿知老和尚又要說些勸他看破紅塵,放下執念之類的話,無奈道:“人各有志,若是天下人都去修煉,誰來種稻米蔬果,誰來織布裁衣?”

元空法師聽完他這番回答,只是微微一笑,不置可否,接着對着小沙彌說道:“法明,去煮壺茶來。”

“哎。”小沙彌應了一聲,推門而去。

元空法師雙眼又恢復默默低垂的樣子,眼觀鼻鼻觀心地說:“精舍簡陋,招待不週。兩位請隨便坐。”

“法師客氣。今日您讓小師傅導引了半日,又安排我們在大雄寶殿中跟着諸位師傅誦經超度,我替先父先母謝過了。”沈挽荷邊說邊誠摯地向元空法師做禮。

元空法師罷了罷手,道:“出家人本就該慈悲爲懷,與人方便,這是老衲應該做的,沈施主不必多禮。”

沈挽荷報以微微一笑,接着找了張椅子入座。

“老和尚,我們已有許久沒有對弈,今日來一局怎樣?”顧沾卿走到元空法師旁邊的榻上坐下,試探地問道。

元空法師轉過頭去用不屑的眼神望着他,冷哼一聲道:“每次下棋,你都要弄個彩頭,不知道這次又是看中了老衲這裡的哪個物件?”

顧沾卿被元空法師看穿心思,也不尷尬,坦然道:“我若贏了,就要你一罐雲霧茶。”

“若是輸了,又當如何?”元空法師不鹹不淡地問道,他曾多次和顧沾卿對弈,各有勝負,倒不見得顧沾卿這次就定然能贏他。

“老和尚四大皆空,倒是沒有什麼東西能夠吸引得了你,不過我前陣子得了一套前朝宋凜子大師的茶具,跟你那茶葉比起來也不算落了下乘。”

老和尚看着他神采飛揚的臉無奈地輕笑幾下,搖搖頭道:“罷了,你既然如此有雅興,老衲就陪你下一局。”

顧沾卿看他答應得爽快,忙坐起身幫着去拿棋盤,在經過沈挽荷身邊的時候,對着她露出幾分暖若冬日朝陽般的淺笑。

沈挽荷知他這般費盡思量,無非爲了自己隨口而出的那句“甘香醇厚,難得好茶”,竟有些哭笑不得。

顧沾卿熟門熟路地從旁邊的櫥子裡摸出棋盤和棋子,置於兩人坐榻中間的案几上。沈挽荷也將椅子挪近坐榻,準備觀戰。

“老和尚是要黑子還是白子?”顧沾卿重新在原來的位子上坐下,悠悠問道。

“在老衲眼裡黑即是白,白既是黑。還是顧施主先選吧。”元空法師半斂着古井無波的雙眸,推搪道。

顧沾卿憋了眼對面之人,無奈道:“還是老者先來,我執白子,你執黑子吧。”說完,他將裝滿黑子的木質棋罐推到元空法師面前。

元空法師也不矯情,隨即掀開棋罐,右手二指架起一子定定落於東北角。

顧沾卿看了,臉上露出一絲苦笑。老和尚第一手已是佔盡先機,他萬萬不能掉以輕心。思忖片刻後,他也執起一枚白子,放入棋盤南面。

元空法師思維敏捷,立即又應下一子。

“老和尚,你還記不記得我們第一次下棋的光景?”顧沾卿看着棋局之上的黑白子,思緒無端被勾到了某個隆冬的夜晚。

那年,他剛任涼州蒼松縣縣令,正是翩翩少年,意氣風發之時。興之所至,竟不顧寒冬臘月約了好友岑仲儒結伴同遊祁連山,回來的路上突遇漫天大雪,兩人舉步維艱,不得已只好去附近的海藏寺躲避。而元空法師就是當時海藏寺的主持方丈,他見這二人飢寒交迫,本着一顆慈悲之心就留他們躲雪。顧岑兩人在海藏寺一困便是七日,七日內他們跟着僧衆參禪悟道慢慢地就和元空法師熟絡了起來。有一夜,元空法師得知廂房裡的被子薄,怕客人受不住寒氣,於是領了一個弟子帶着兩牀厚被子去看望。寒暄間幾人不知不覺就天南地北地聊了起來,元空法師乃得道高僧,大智大仁,談吐不凡,兩位少年則是滿腹詩書,才高八斗,這一聊便越聊越投緣,最終相互引以爲知己。

元空法師似乎也憶起了往事,哈哈地笑了起來,開懷道:“那局棋你輸得丟盔卸甲,慘不忍睹。”

顧沾卿閒敲棋子,搖了搖頭苦笑道:“那日聊開後,我突然棋性大發,想要下棋。我看大和尚你見多識廣雅趣不少,就貿然開口邀你下一局。怪只怪我當時年少無知,學藝不精,還不懂得天高地厚。纔不到半炷香的時間,就被你攻城略地,殺得片甲不留。”說完他擡手在棋盤上落下一子,又長嘆一聲,似還在感慨當年那局棋。

元空法師看着顧沾卿暗自嗟嘆的樣子,腦中彷彿又浮現那日那時那個滿腔熱忱,意氣奔放的少年郎。自那次大敗於他後,顧沾卿隔三差五就會去找他切磋棋藝。起初還是下不到幾刻鐘就繳械投降敗下陣來,後來隨着他的棋藝不斷精進兩人對弈的時間愈來愈久,而那時也會有一個人這樣坐着靜默地看他們下棋。元空大師想到此處,眼神不由自主地飄向沈挽荷的位置。

顧沾卿原是看元空大師若有所思的樣子,以爲他在想下一步棋的走法。突見他望向自己身側,腦中不由自主地劃過幾個片段,原本鎮定自若的心再也無法平靜,轉而涌現酸澀抑鬱。他一慌神,握棋子的右手不由跟着微微一顫,棋子“噠”地一聲滾落坐榻。

“老和尚想起仲儒了嗎?”顧沾卿利索地將掉落的棋子撿起來,放回棋罐中,聲音卻已有些顫抖。

元空大師執起一枚棋子放入棋盤中央,眼中依舊波瀾不驚看不出情緒,只是對他的問題卻避而不答。

沈挽荷見元空大師突然望向她,緊接着又見顧沾卿的背部猛然緊繃,有些不明所以。直到後來聽得顧沾卿說道仲儒二字,才知他是想起了舊友。顧沾卿曾經向她提起過,他在涼州爲官的時候有一個知己良朋,只是多餘的他沒再說,她見他說話時神情有些恍然也就沒多問。所以這個仲儒到底是誰,她不得而知。

“仲儒以前最愛坐在我右後方的位置觀棋。”顧沾卿的聲音中有着難以排遣的落寞與傷感,似冰凌上的水珠在冷月下滴落塵土。

“六道輪迴,有生必有死。因緣果報,種下怎樣的因,業力就會結出怎樣的果。有些事情是不可拒的,你也無需太過介懷。”元空法師用看破世事的口吻說道。

顧沾卿自嘲地冷笑一聲,嘆道:“老和尚,你以佛眼觀世界,自然什麼都通透。只是我身爲凡夫俗子,卻免不了只能用俗世的角度看待事情。”顧沾卿說完,目光垂到眼手中瑩潤光潔的白子上。良久,他纔將白子執於半空,再定定落下。棋子擊在棋盤上,發出響亮的“啪嗒”生,他落子的時候竟是用了十足的力氣。

“他因我而死,你讓我如何能夠不介懷?”顧沾卿聲音低沉,像是對着元空法師說,又像是在喃喃自語。元空法師在一旁聽着並不做答,唯獨眼中卻帶上了幾分慈悲憐憫。

顧沾卿傷懷了片刻又道:“仲儒才情橫溢,滿腔抱負,卻弄得個壯志未酬身先死的下場,這都是我的過錯。”

“阿彌陀佛,事後涼州刺史被查處,連着一應大小官員,家屬僕役被斬首者上千人,岑施主也算沉冤得雪。”元空大師似是安慰,但顧沾卿偏生聽出了弦外之音。

“老和尚是怨我掀起了滔天巨浪,只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最後變成那樣也非我本願。陛下恨他擁兵自重,結黨營私,早已有誅殺之心,只是苦於沒有把柄,藉着那次千載難逢的機會他當然要連根拔起。我也曾上書希望赦免無辜者,奏摺卻被原封不動地駁了回來。”顧沾卿扼腕道。

老和尚神情淡然地搖了搖頭,鄭重地說道:“我並非是在責怪你,只是自古功臣名將哪個身後不是累累白骨,血流成河,我是怕你殺孽太重,業障越積越深,難有回頭之路.......”

顧沾卿看着窗外的藍天,神情越發地蕭索起來。良久,他方收回視線,正待要開口說話,恰巧剛纔出去的小沙彌端着一壺茶進來打消了他的念頭。

小沙彌將煮好的茶小心地放到桌子上,又從櫥子裡拿出一套乾淨的茶具擺好。

沈挽荷見狀走過去幫他:“我來吧。”

她接過茶壺,在各人的杯中倒入八分,再將茶杯送到顧沾卿和元空法師面前。小沙彌見到屋內有人在對弈,眼前一亮,掩不住興奮與好奇,開口道:“師父,我能觀戰嗎?”

元空法師斜了他一眼,微微點頭。小沙彌得了師父的允,趕緊跑過去手忙腳亂地脫掉鞋子,又迅速爬上坐榻,在元空法師旁邊坐好。他的動作中透着十足的孩子氣,偏臉上裝得正兒八經,讓人瞧着十分好笑。元空法師見此對着他無奈地嘆了口氣,悠悠說道:“法明,你做功課之時若是有這般認真,倒也不枉費爲師的一番苦心。”

小沙彌見師傅這樣說,又見兩位施主面帶微笑地看他,頓時窘迫地漲紅了臉,右手一伸尷尬地摸了摸自己的光頭。

被小沙彌如此一鬧,室內原本瀰漫着的沉鬱壓抑之氣盡掃,平添了些輕鬆明快。

顧沾卿輕抿一口茶,讚道:“茶香馥郁,茶味甘甜之中帶着一絲清涼與爽滑。煮茶的時候可是加了陳皮,薄荷與紅棗?”

小沙彌聽了,不可置信地點點頭,嘆道:“施主好本事,這都能吃出來。”

顧沾卿望着他明朗一笑,讚許道:“我吃的本事再好,也及不上你煮茶的本事。這種茶加入這三樣東西,當真是將茶的色香味全調了出來,且比例還拿捏得那麼精準,老和尚這下可得了個好徒弟。”

小沙彌聽到有人這般贊他,不好意思地笑笑,臉上露出靦腆與純真。

元空法師則是看着他但笑不語,兩人的目光交接了一會兒,接着又不約而同地落到棋盤上,開始全情投入地對弈。

室內茶煙輕揚,棋子淺落。室外鳥鳴幽幽,落英繽紛。

終於一局戰罷,開始數目。

不多時,顧沾卿輕笑一聲打破了一室的靜默,然後他邊將棋盤上的黑白子分開裝入棋罐中邊說道:“老和尚,我贏你半目,真是險象環生啊。”

元空法師輸了棋,低頌一聲佛號,然後對着小沙彌說道:“法明,去將上個月你元智師叔送來的那罐高山雲霧茶拿來。”

小沙彌似乎依舊沉浸於方纔棋局之上的廝殺中,對於自己師父的吩咐一隻耳朵進一隻耳朵出,全然沒有半分動作。

元空法師見此,伸出一手在他眼前晃了晃,讓他回神。

“嗯,還不去拿?”元空法師音調上揚,冷聲問道。

“哦,哦。”小沙彌這才反應過來,趕緊連聲應道。接着迅速穿了鞋,開門出去。

小沙彌跑出又跑進,回來的時候手裡揣着一個樣式古樸的烏木罐頭。

“給顧施主吧。”元空法師淡然道。

“哎。”小沙彌心中一盤算,知道肯定是師父輸了棋纔要把如此珍貴的茶葉送出去,趕緊三緘其口以免惹得師父不高興。他將茶葉交到顧沾卿手上後,退到元空法師身邊恭敬站好。

“多謝。”顧沾卿對着元空法師謝道,接着他看了眼手中的茶葉罐頭,嘆道:“老和尚,這種雲霧茶葉當真是絕世無匹,我以前可從未嘗過。”

元空法師撫了撫白鬚,答道:“此茶生長在嶺南的高山中,乃我師弟修行之時無意間發現。它產量稀少,又難於採摘,故而你沒有在別處嘗過。”

“原來如此,我就想這雲霧茶怎會如此怪異,不過我家妹子倒是很喜歡這個味道。”

“哦,原來是沈施主愛吃這種茶?”元空法師奇道。

沈挽荷笑言:“是,不過不是用來煮着吃。開始我們也是按着老法子將這茶拿來煮,結果茶味完全壓過其它的調料,味道可謂千奇百怪。接着我們單單隻把茶葉磨碎,試着不放其它東西,味道又變得苦澀難當,且入腹後寒氣頗重。最後,家兄說要試試這茶葉原來的味道,我便拿了些熱水將茶葉放在碗中沖泡,這第一泡依然是苦澀寒涼,只得倒了再加水。誰知這第二泡卻是清香四溢,入口甘甜醇厚,回味悠長,非一般茶葉所能比擬。”

“哈哈。”元空法師聽後開懷大笑,道,“這茶正該如此吃法。”

顧沾卿氣道:“好你個老和尚,明知道這茶不能碾碎了用來煮,只能用開水泡,爲何不早告訴我。”

元空法師道:“誒,品茶如參禪,茶道亦似人生。佛曰,說不得。”

顧沾卿看他一臉諱莫如深的樣子,忽又想起他從前也是這般引導開示自己,感慨道:“說到茗茶,真是懷念當年與你孤燈夜話,圍爐煮茶的日子。可惜後來我調任到了別處,你也換了寺廟。”

“再後來,老衲輾轉到了白馬寺,你高升至御史臺,又於京中相會。顧施主,你我是有緣之人。”元空法師語調悠悠。

顧沾卿點點頭,用一種寥落的口吻說道:“何止是有緣,老和尚你可是我的良師益友,仲儒去後,你是唯一一個能夠與我交心的朋友。”

“能成爲顧施主的知己,是老衲的榮幸。”元空法師對着他微笑道。

顧沾卿報以爽朗一笑,道:“能有你這樣的摯友,更是我顧沾卿的福分。”

說完他們又天南地北地聊了一通顧沾卿才從坐榻上起來,理了理素袍的衣襟,告辭道:“老和尚,等我得空了再找你秉燭夜談。今日叨擾多時,我們也是時候走了,多謝你的款待。”

說完,他又轉頭支會身側的沈挽荷: “挽荷,我們走吧。”

“好。”

沈挽荷就要做道別禮,卻見元空法師從榻上下來,走至她面前制止道:“且慢。”

說完他從左臂上卸下一串細長的念珠,說道:“這串菩提珠雖不值錢,但老衲自受戒那日起便用它來誦經禮佛,上有一萬部《楞嚴經》,兩萬三千部《普門品》,以及其它諸多經文佛偈,能消業障、破摩耶、解無明苦。希望這一年內,能幫施主你趨吉避凶,消災解厄。”

元空法師說着將手中的念珠舉到沈挽荷面前,示意她收下。

沈挽荷和顧沾卿不明所以,面面相覷。半響,顧沾卿開口示意道:“挽荷,老和尚一片赤誠,你便收下了吧。”

沈挽荷猶豫片刻,終於還是伸手接了過去。

“你說一年內幫舍妹消災解厄,這一年她會多災多難嗎?”顧沾卿似是聽出了元空法師話中的玄機,忐忑地問道。

元空法師半斂雙眸,神情倦怠,思慮多時後口中卻只誦出一句佛號。

沈挽荷聽後心中也泛起些許惶恐不安,卻見元空法師倒退了幾步,然後在榻上盤腿而坐,閉目對小沙彌吩咐道:“法明,送兩位施主。”

小沙彌乖巧地走到門邊,左手對着門口一伸,禮貌地說道:“二位施主,請吧。”

沈挽荷與顧沾卿二人見此,知元空法師不願再多言,只好跟着法明出去。

回程的路上,沈挽荷坐於車內的副座上低頭默默不語,下午的陽光透過車窗時不時地泄露進來,將她半個人照得明明暗暗,越發得迷離起來。

顧沾卿坐在旁邊的位置看她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又想起方纔元空法師的一番話,猜她心中必有些忐忑,故而開口安慰道:“挽荷,老和尚就愛故弄玄虛,你切莫掛懷。佛曰,命由己造,境由心轉。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都是可控的,就算真有什麼爲難的事,還有我在,我也決不會讓你遇到不測。”

沈挽荷聽後,抿了抿嘴,柳眉微皺,卻不做聲。

顧沾卿看着愈加地不忍,情急之下執起她的手,緊緊地握住。沈挽荷本在胡思亂想,突覺左手一緊,忙回神望向顧沾卿,見對方明明眼中寫滿擔憂與恐慌卻偏要擠出那一絲難看的笑容,想到他肯定是一邊在爲自己傷神憂心一邊又要勸慰自己,心中不免五味雜陳。

“我沒事的,你也不必爲我擔心。我剛纔確實是在想元空大師的話,不過是關於你的。”沈挽荷低下頭,凝視兩人交握的手,終於說出她近來一直想說而不知該不該說的話,“他說功名利祿不過過眼雲煙,得權勢者往往造無數殺孽。此話一點也沒錯,官做越大,得罪的人只會越多,自古功臣名將能做到全身而退的又有幾人。”

沈挽荷說到一半,停下來擡頭看了眼顧沾卿,見他眉頭緊鎖面露難色,依舊說道:“今日聽聞你當年之事,方知其中兇險比我想象得更甚。遠的先且不說,光是近日裡就經歷了九死一生。我知你並非貪慕權位之人,而是渴望過瀟灑快意無拘無束的生活。”沈挽荷說到此又停了下來,斟酌片刻,終於開口說出那句在她心頭縈繞過無數遍的話:“何不......何不辭官。”

顧沾卿並不回話,而是細細地摩挲着沈挽荷的手背。這雙手,瑩白纖細,柔美中透着堅韌剛毅,手心還有常年練劍所磨出的老繭。這雙手,他有多麼地想緊握不放,就這麼抓住,永世不棄。只是,他可以嗎?不歸路,並不是走着走着才變成不歸的,而是從選擇那個方向,踏上第一步開始就已經註定了的。

他輕輕舒出一口氣,繼而對着沈挽荷迎風一笑,說道:“挽荷,有些話我現在不知該如何跟你講。很多事,從前的也許還包括將來的,都並非出於我的本願。我上次對你說的話,句句屬實。你說的不錯,我確實不渴望功名,也厭倦了官場的爾虞我詐爭權奪利。但我沒辦法現在一走了之,這就如同建一座宏偉的宮殿,還差最後一塊至關重要的琉璃瓦。在這個節骨眼上,讓我造這座宮殿的人豈會同意?”

沈挽荷聽完他的答案,心中不免有些悵然。這段話她聽得雖然有些似是而非,但關鍵的地方依舊還是聽出來了。那就是,他不願或者也不能拋下身上的擔子和自己去過平凡的日子,而是寧可選擇提心吊膽地度日。爲什麼,到底是爲了什麼,宏圖大業,江山社稷真有那麼重要嗎?沈挽荷失落無比地看向窗外匆匆而過的風景,不再言語。

顧沾卿看她神情黯然,目光憂愁地望向別處,知道定是自己的回答傷了她的心,心中不由痛楚萬分。此時,他多麼想伸手將對方擁入懷中,多麼想把肺腑之言和盤托出。然而這個念頭在他腦海中徘徊過無數遍後,終只化成一聲低嘆。他什麼也不能做,除了繼續握緊這雙手,只是這雙手時間一到也是要鬆開的吧。就連現在的這點時光,也是偷來的,他哪裡敢許諾將來。

馬車緩緩地駛過林間,又駛入繁華的都城,最後在家門口停住。沈挽荷先從馬車上下來,自顧自地往府內走去。顧沾卿見此也不再多做解釋,而是對着牽馬的泊周說道:“泊周,你什麼時候得了空,記得把家裡那套宋凜子的白釉茶具送到白馬寺。”

“好的,我記下了,大人。”泊周認真地回答道。顧沾卿聽後“嗯”了一聲,寂然地往家裡走去。

第七十八章第十三章第十六章第九十六章第八十九章第十三章第一百零三十三章第九十四章第五十七章第六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六十八章第一百零二十三章第五十二章第一百零十四章第八十五章第十八章第八十三章第九十九章第八十五章第一百零三章第六十八章第六十三章第一百零十一章第三十一章第一百零二十七章第四十九章第一百零十四章第五十一章第一百零三十九章第十五章第三十章第八十八章第二十一章楔子第三十三章第七章第五十章第四十七章第十一章第九十三章第一百零三十二章第三十三章第一百零十七章第一章第六十章第一百零十四章第一百零三十五章第八十七章第七十七章第九十四章第一百零三十五章第十九章第三十七章第五十二章第九十八章第一百零八章第十九章第五十四章第九十四章第十九章第一百零二十一章第二十四章第四十章第一百零二十五章第一百零三十九章第九十二章第九十九章第七十三章第六十六章第六十八章第一百零二十七章第一百零二十五章第一百零二十六章第二十八章第五十七章第五十四章第七十四章第七十九章第十二章第七十七章第十六章第三十章第一百章第七十七章第一百零十九章第六十二章第九十九章第五十五章第十六章第一百零十七章第六十章第一百零三十七章第四十二章第三十九章第二十九章第三十三章第五十三章
第七十八章第十三章第十六章第九十六章第八十九章第十三章第一百零三十三章第九十四章第五十七章第六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六十八章第一百零二十三章第五十二章第一百零十四章第八十五章第十八章第八十三章第九十九章第八十五章第一百零三章第六十八章第六十三章第一百零十一章第三十一章第一百零二十七章第四十九章第一百零十四章第五十一章第一百零三十九章第十五章第三十章第八十八章第二十一章楔子第三十三章第七章第五十章第四十七章第十一章第九十三章第一百零三十二章第三十三章第一百零十七章第一章第六十章第一百零十四章第一百零三十五章第八十七章第七十七章第九十四章第一百零三十五章第十九章第三十七章第五十二章第九十八章第一百零八章第十九章第五十四章第九十四章第十九章第一百零二十一章第二十四章第四十章第一百零二十五章第一百零三十九章第九十二章第九十九章第七十三章第六十六章第六十八章第一百零二十七章第一百零二十五章第一百零二十六章第二十八章第五十七章第五十四章第七十四章第七十九章第十二章第七十七章第十六章第三十章第一百章第七十七章第一百零十九章第六十二章第九十九章第五十五章第十六章第一百零十七章第六十章第一百零三十七章第四十二章第三十九章第二十九章第三十三章第五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