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天賜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皺起王字擡頭紋,良久,擡起頭,對着趙爾巽說道:“這日俄戰爭在今年應該就會結束,因爲雙方皆已經沒有發動大規模會戰的能力,只是強弩之末,將戰爭堅持下去,獲取最終的勝利。”
此時的何天賜顯得有些躊躇,半響,繼續說道:“至於戰爭的結果,無論日俄雙方哪個取得戰爭勝利,都沒有好果子,最好就是雙方兩敗俱傷。”
趙爾巽一邊扶着山羊鬍子,一邊點着頭,然後提高聲音道:“好,虎臣,正和老夫心意,日俄雙方,哪個贏了,對於中國沒有任何好處,所以朝廷也讓我們嚴守中立,此時迫於俄軍的壓力,本官不得不派人前往吉林,當然我想你也應該懂的,那些”東亞義軍“背後的是日軍,我們也得罪不起,只能做個樣子。”
何天賜當然知道這個道理,趙爾巽估計此次就是準備派自己前往遼北、吉林,在那裡裝裝樣子而已,就是麻痹一下俄軍。
然後微笑着道:“這個道理,下官是懂的,國家積貧積弱,列強我們是惹不起的,只能暫時順着列強來。”
說罷,又叫自己的副官傻狍子進來,只見這傻狍子小心翼翼的拿着兩個鼻菸壺,傻狍子將這兩個鼻菸壺交給何天賜後,便知趣的走了出去。這兩個鼻菸壺壺各長三寸,口徑半寸,質瑪瑙,色甚鮮明,中現龍鳳花紋。這物件的來歷還得從俄軍在故宮搶走的珍寶,何天賜將這兩個鼻菸壺跳出來之後,就是留着以後送人的。
這趙爾巽對於文物可是喜歡的很,要不然也不能後來去寫清史,這見到了這這一對鼻菸壺,兩眼是直冒光啊,盯着何天賜手中的鼻菸壺一動不動。
這當然都在何天賜預料之中,這兩個鼻菸壺就是爲他準備的,這以後可是東北的最高掌權者,就是爲了賄賂趙爾巽的。
何天賜兩手捧着這對鼻菸壺,小心的走到趙爾巽身旁,然後一邊遞給趙爾巽,一邊說道:“下官的一點心意,不成敬意,還望將軍大人笑納。”
趙爾巽一聽這話,頓時露出得意的笑容,高興的將這對鼻菸壺接了過去,然後一邊仔細的欣賞着,一邊對着何天賜說道:“虎臣啊,多謝你有這份苦心啊,老夫我一生是獨愛這些文物啊!”
見趙爾巽對着這個鼻菸壺如此喜歡,也是自己應該走的時候了,何天賜就知趣的告別了趙爾巽,回去等待着趙爾巽的任命。
“茲奉天巡防營統帶何天賜奉命討剿遼北、及吉林一帶土匪、馬賊,即刻啓程不得有誤。”1905年4月23日,盛京將軍趙爾巽的調令終於到來。
這次何天賜出征可沒有前幾次那麼擔心了,因爲畢竟這劉家堡現在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常住居民已經達到了五萬人,而且加上油坊和麪粉廠的建立,容納的人高越來越多,而且這短時間李元芳實行的民兵計劃也是順利的進行着,加上遼西“東亞義軍”嚴重受挫,此時的劉家堡也沒有什麼危險,何天賜也就放心了。
臨行前,何天賜又吩咐着李恩義多和這美國商人約翰遜打些交道,有什麼新的生意,就自己做主,在劉家堡辦起來。
至於今年這麼多土地種什麼,毫無疑問那就是東北軟黃金大豆,這個時代東北大豆一度佔據了世界市場的百分之八十到九十,只是可以被日本人給壟斷了油坊行業,所以自己這次一定要加大力度,多多引進油坊設備,在日俄戰爭中無暇大豆利益,自己徹底的將東北大豆利益壟斷。一旦自己壟斷了大豆行業,也有能力去跟外國人談條件,因爲畢竟此時的東北大豆佔據了市場的百分之八十到九十啊,那就是軟黃金。
當然坐鎮劉家堡的只能是李元芳,因爲李元芳真的是難得的帥才,自己不在李元芳自己的這個五弟也能獨當一面,自己的劉家堡這些青年漢子也算的上自己的預備役了,雖然戰鬥力不強,但是對付那些關東土匪還是綽綽有餘的。就連得到日本援助的田義本部,面對自己的這些預備役民兵,不也是被打的四散而逃嗎?
不過自己最擔心的還是馮德麟,畢竟這東北**大哥,老巢可是就在廣寧(今遼寧錦州北鎮),手下這一百零八幫也不是鬧着玩的,畢竟是老牌土匪,還是有一定戰鬥力的。
何天賜看着再次穿上,巡防營服裝的士兵與以前的俄軍軍裝比起來,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滑稽的很,也許這就是腐朽吧。此時額整個天朝大清都充斥這一股腐朽的思想,就大清這巡防營的服裝,再拖着個大辮子,能打什麼仗啊,自己是真想立刻就推翻慈溪這個老妖婆子。
但是眼下自己的能力畢竟有限,在奉天這小快地方,可以說自己的確是站住了腳,通過張錫鑾以及在日俄戰爭中的機遇,已經撈到了大筆的好處,早就將張作霖、馮德麟等人不知道甩開了幾條街了,但是放眼整個中國,袁世凱就是一座大山,不要說自己,就是革命黨與清廷都難以越過袁世凱的北洋六鎮,畢竟這可是此時天朝最強悍的部隊。
所以自己還要等待機會,牢牢抓住奉天,成爲東北王,就如同日本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摺》所說的一樣,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整個東北充滿着各種各樣的資源、而且土地肥沃、又人煙稀少,存在這很大的發展空間,而且此時東北的面積可不是一般的大,今天的內蒙古東部可都是東北的範圍,現在連呼倫貝爾、赤峰、通遼、興安盟都屬於東北的範圍。人家也說東北話,只是後來被劃到了內蒙古。
整個東蒙可是有數不盡的馬廠,以及草原,比之已經被開發的奉天,土地可是更多,畢竟此時滿洲人在東北還有大量的特權,霸佔了大量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