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种師道

“列位!”說到這裡,种師道低咳了一聲,此時他已經是個年過七十的老人了,西北的風沙在他的臉上刻下了無數道溝壑,一雙有些渾濁的已經在兩條白眉下面,幾乎讓人看不清,他看了看兩廂的將佐,操着濃重的西北口音說道:“俺種某濫竽此軍,幾年來上託朝廷宏福,下賴諸將才武,倖免隕越,實無寸功.年來年邁多病,更是才疏力薄,但圖得個太平無事,一旦卸肩,把西陲的金甌和全軍交還朝廷,告休回鄉,私願已足.想不到朝廷竟然委以重任,讓鍾某好生慚愧,鍾某之能,何能當此大位,還請列位直言,也好提點種某一二!”

屋中的人們對視了幾眼,卻沒有人說話,過了約莫半響功夫,前軍統制楊可世低聲答道:“種帥,宣帥還沒在東京,我們還是過幾天等到宣撫司到了雄州再商議不遲吧!”

“正是!“

“還是等等宣帥到了再議不遲吧!”

屋中立刻有幾人表示贊同楊可世的意見,而种師道本人和其餘幾個將領則保持着沉默,顯然他們並不贊同楊可世的建議。過了約莫半響功夫,种師道又開口了:“楊統制,你說等到宣帥到了再議不遲,那我問你,若是宣帥到了就讓你立刻進兵,你當如何?”

“這個——”楊可世頓時啞然,他是西軍中著名的勇將,有“萬人敵”的美名,但他並不是那種一門心思往前衝的莽夫。來河北這段時間他對於宋軍的現狀也十分了解,原來的西軍要適應當地的環境,休整補足缺額;河北軍軍紀廢弛已久,要重新加強訓練整編;各軍的將吏都不熟悉。要重新調整;遼軍的兵力多少、強弱也不瞭解;這些都需要時間,按照他的估計,至少還有兩個月的時間纔是進攻的良機。而且從兩軍的特點來看,與其讓大軍主動越過白溝進攻,不如以少量精銳渡河佔據一個要點,吸引遼軍來攻。而大軍則在白溝南側待機,這樣大勝了固然好,前軍失利也只會損失少量部隊。但若是等到童貫到了,如果童貫直接開口要大軍北上渡河,那他們就只有服從命令的份了,不如這裡衆將就先形成一個共識。比較妥當。

“老夫是和西賊打了幾十年仗的,知道這戰場不怕敵兵強,就怕自己上下不一心,上面要進,下面卻要退,到頭來輸的個乾乾淨淨。不但自家丟了性命,還上對不起天子,下對不起兒郎們。”种師道的聲音不大,但咬字十分清楚。“俺今天要在宣帥來之前商議軍事,並不是爲了自家的權位。古人云年過七十古來稀,某家今年已經七十有一了,什麼功名利祿都是身後之事了。只是這一仗實在是,實在是放不下心來呀!”

聽到這裡,衆將臉色都露出幾分感動來,以种師道的年紀和資歷,屋中人不少的父兄都是在他手下任職,自己就更不用說了。种師道的將略雖然沒有同時代的完顏阿骨打、粘罕等人那麼天才橫溢,但老謀深算之處,卻別有一番厲害。打個比方,完顏阿骨打可以把只有一兩分勝算的仗打贏了,而种師道則根本不會打這種仗。而且只要七分勝算的仗,他就根本不會輸。對於北宋這樣的國家來說,也許种師道比完顏阿骨打更加適合。

“種帥您的心思,大夥都是明白的!”說話的是辛興宗,作爲童貫在軍中的頭號親信。他決定還是要首先表明自己的態度:“不過宣帥沒有到,咱們商議軍議之事還是有些不妥當,以眼下的形勢看,再拖個幾天也沒有什麼妨礙的!”

辛興宗的發言起到了最後的作用,衆人紛紛表示應當過幾日等童貫到了再說。种師道見狀,只得嘆了口氣道:“也罷,那便等宣帥到了後再說吧!“

衆將見种師道鬆了口,心中也都鬆了一口氣,將帥不和可不是鬧着玩的。种師道獨自走出門外,剛拐了彎身後傳來一個急促的聲音:“大哥!”回頭一看,卻是自己弟弟秦州知州、侍衛步軍馬軍副都指揮使种師中,他們兄弟兩人都在西軍之中,爲北宋末年的名將。

“大哥,你這又是何必呢?”种師中嘆了口氣道:“那辛興宗在這裡,又有哪個敢揹着童貫定下來?傳到宣撫司哪裡去,又是一番難看!”

“我豈不知道會這樣,只是抱了萬一的希望罷了!”种師道下巴微擡起,現出矜傲的神色來:“大戰在即,可上下卻皆嬉嬉然以爲必勝,有必敗之徵,我種家三代受天子厚恩,豈能坐視不理?”

“大哥!宣帥也是打過仗的,眼下我有大軍十五萬,遼人不過五萬——”种師中說到這裡,看到兄長的目光直視了過來,下意識的閉住了嘴。

“打過仗的?他童貫那也算是打仗?”在自己的兄弟面前,种師道終於露出了他對童貫的鄙視:“濫施封賞,壞我西軍軍紀,這也叫會打仗?天下事就是這等人壞的!”他兩鬢的白髮在風中飄蕩着,彷彿一棵枯樹。

“大哥,你就別說了!”种師中看看四下無人,趕忙苦勸道,雖說以他兄長的年紀和官位,倒也不怕人傳到童貫那邊去,可種家下面還有幾十個子侄在軍中效命呢,童貫可是能夠找這些人麻煩的。

在兄弟的苦勸下,种師道終於閉上了嘴,目光中流露出哀傷之意。

“哎,希望這次可以多帶幾個兒郎們生還故里吧!”

應州。位於今天山西省北部,戰國時趙地。秦屬雁門郡,兩漢因之。後魏爲神武郡地。隋屬朔州。唐爲雲州地。五代唐置應州。天成初,又爲彰國軍。遼以後因之。由於龍首、雁門二山南北相應,故名應州。對於古代的中原王朝來說,大同盆地是北方防禦的核心;當他們實力強盛的時候,就會將邊防線推到陰山一線,而大同盆地即雲中地區就成了屯軍所在,既可以屏障陝西、山西、華北,也可以越過陰山,進攻漠北的敵人;而當實力衰弱的時候,大同盆地就往往被遊牧民族政權所佔領,成爲威脅華北、陝西、山西的進攻基地。而從大同盆地通往華北平原最重要的一條道路便是沿着桑乾河谷南下,而應州便位於這條河谷之中,乃是扼守這條道路的重鎮。

宣和四年的應州已經處於一種無政府狀態,從去年中旬開始,東來的金兵已經攻破了遼的西京,在這些彪悍勇猛的戰士們來到之前,天祚帝已經將能夠蒐羅到的精兵盡數帶走,應州的守臣也在一場突然的遭遇戰中中箭身亡,他的繼任者還沒把知州的椅子坐熱就被州中的一個豪強一刀殺了。在接下來短短的幾個月時間裡,州城中的知州便如同走馬燈般的換着,如此一來,城外的那些豪強們也自然沒把州城裡的那位知州老爺當回事,各自在自己的地盤上當土皇帝。然後應州真正的統治者應該是眼下正在西京城裡的女真皇帝完顏阿骨打,不過他此時的注意力還在夾山之中的遼國天祚帝身上,對於像應州這種依照協定要交還給北宋的州郡,金軍只是將其當做劫掠和提供糧食奴隸的對象而已。

宣和四年五月二十五日,應州安邊鎮。這座位於州城以東二十里的小鎮其實是一個小城寨,逐漸發展成一個小市鎮。金兵到後,不少逃難的百姓都聚集到了這裡,反倒給這個小鎮帶來了一種畸形的繁榮。

“有人來了!”鎮口瞭望哨上的獨眼老劉大聲叫喊起來。他的叫喊聲立即引起了一陣騷動,幾十個穿着破爛皮裘的漢子跑上土牆,張弓布矢,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也難得怪他們如此,被打散的潰兵、成羣的馬賊,哪天沒來個三五遭。

“人呢?”姜大頭一邊搖搖晃晃的爬上牆,一邊提着褲子,一副剛從女人肚皮上爬起來沒有好聲氣的模樣。獨眼老劉見狀,小心的朝東北方向指了指:“您看,就是那邊,那幾個騎馬的,興許是馬賊!”

姜大頭眯起眼睛朝獨眼老劉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不遠處山丘的脊線上果然出現了六七個騎馬的漢子,揹着弓矢,身上的鐵甲反射出金屬特有的冷光。

“馬賊?不像呀,倒有幾分像是潰兵,不過潰兵也沒這麼好的甲呀?”姜大頭皺起了眉頭,吃過幾年兵糧的他比放哨的獨眼老劉見識可廣博多了,光是那副鐵甲就值兩三匹好馬,還換不到。他撓了撓腦門,對手下喊道:“你們都看緊了,俺去把當家的叫來!”

等到姜大頭將當值的將佐請來,那支隊伍已經相距安邊鎮只有半里多路了,可以清楚的看到這支隊伍的全貌:二十多個騎馬的,二十多輛大車,另外還有大約一百個步行的,所有人都拿着兵器,有弓弩、長矛等——這在應州並不稀奇,而且幾乎有三分之二的人有披甲,這在應州就很少見了。

第40章 怨軍第6章 中伏第62章 火併上第132章 毛遂自薦下第68章 賜字第91章 童貫第101章 返鄉上第136章 白溝下第90章 殺俘下第111章 狡兔八十五章 初戰四第70章 射柳中第79章 運籌下第83章 初戰二第98章 招安下第68章 賜字第2章 英雄第135章 白溝上第4章 擊賊楔子第12章 練兵第37章 兇殺第90章 殺俘下第46章 軍器上第114章 叵測第17章 激戰第19章 收攬第27章 意外第43章 射獵下第76章 融金第53章 吳發成第136章 白溝下第28章 誤殺第26章 摔角第68章 賜字第57章 招安上第72章 太平斧第108章 火攻(下)第73章 練兵第130章 飲宴第80章 立寨第108章 火攻(下)第137章 突襲第70章 射柳中第34章 遇賊下第104章 從善第68章 賜字第30章 出使第3章 縣尉第78章 運籌上第32章 索賄第36章 分金第42章 射獵上第58章 招安中第13章 矛盾第69章 射柳上第83章 初戰二第24章 密使上第106章 斬蛇第37章 兇殺第66章 大腿第135章 白溝上八十五章 初戰四第44章 打斷第79章 運籌下第53章 吳發成楔子第139章 馬賊上第1章 夜襲第18章 分別第56章 上梁山第94章 魔王第82章 初戰一第108章 火攻(下)第75章 情趣第95章 轉機第115章 商議第86章 褒獎第8章 賞賜第14章 平賊上第131章 毛遂自薦上第19章 收攬第105章 世忠第42章 射獵上第49章 沙門島下第38章 刺探第11章 芸娘第135章 白溝上第126章 鹽與兵器下第2章 英雄第123章 蕭普賢上第117章 郭藥師上第99章 收穫第36章 分金第137章 突襲第45章 轉機第6章 中伏第68章 賜字第19章 收攬
第40章 怨軍第6章 中伏第62章 火併上第132章 毛遂自薦下第68章 賜字第91章 童貫第101章 返鄉上第136章 白溝下第90章 殺俘下第111章 狡兔八十五章 初戰四第70章 射柳中第79章 運籌下第83章 初戰二第98章 招安下第68章 賜字第2章 英雄第135章 白溝上第4章 擊賊楔子第12章 練兵第37章 兇殺第90章 殺俘下第46章 軍器上第114章 叵測第17章 激戰第19章 收攬第27章 意外第43章 射獵下第76章 融金第53章 吳發成第136章 白溝下第28章 誤殺第26章 摔角第68章 賜字第57章 招安上第72章 太平斧第108章 火攻(下)第73章 練兵第130章 飲宴第80章 立寨第108章 火攻(下)第137章 突襲第70章 射柳中第34章 遇賊下第104章 從善第68章 賜字第30章 出使第3章 縣尉第78章 運籌上第32章 索賄第36章 分金第42章 射獵上第58章 招安中第13章 矛盾第69章 射柳上第83章 初戰二第24章 密使上第106章 斬蛇第37章 兇殺第66章 大腿第135章 白溝上八十五章 初戰四第44章 打斷第79章 運籌下第53章 吳發成楔子第139章 馬賊上第1章 夜襲第18章 分別第56章 上梁山第94章 魔王第82章 初戰一第108章 火攻(下)第75章 情趣第95章 轉機第115章 商議第86章 褒獎第8章 賞賜第14章 平賊上第131章 毛遂自薦上第19章 收攬第105章 世忠第42章 射獵上第49章 沙門島下第38章 刺探第11章 芸娘第135章 白溝上第126章 鹽與兵器下第2章 英雄第123章 蕭普賢上第117章 郭藥師上第99章 收穫第36章 分金第137章 突襲第45章 轉機第6章 中伏第68章 賜字第19章 收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