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射柳上

大宋使團正使,龍圖閣直學士趙良嗣用一種戒懼的目光觀察着他前面帶路的女直騎士們,這些渾身幾乎被鋼鐵和皮革包裹起來的戰士們熟練的騎在馬背上,他們幾乎用不着使用繮繩,用上半身和雙腿就能將自己的意思傳遞給戰馬,彷彿和胯下的坐騎連成了一體。在戰馬的兩側的背囊裡是各種各樣的武器:弓箭、刀劍、骨朵、長矛。趙良嗣和他們的距離是如此的接近,以至於他可以清晰的看清這些武器的沉重分量和上面一層層已經發黑了的血跡。用不着多麼優秀的想象力,趙良嗣就能知道這些武器上的血跡都是來自哪兒的。在這個時候,他不禁暗自慶幸自己多年前的那個正確決定,否則這個時候的自己恐怕就得站在這些可怕戰士的敵對一方了。

“趙龍圖!”一旁的使團副使王環低聲道:“爲何那阿骨打一直不肯見我們,卻讓我們來這上京臨潢府來?”

“我也不是很清楚!”趙良嗣搖了搖頭,自從一個月前他與使團在遼東蘇州(遼寧金縣)登陸一來,便在金人的護送下一路向西北日夜兼程而來,與完顏阿骨打與十餘天前匯合,但完顏阿骨打卻一直推說戰事緊急不與大宋使團會面。從這一系列情況中,趙良嗣已經猜出了幾分金人的意圖,應該是完顏阿骨打爲了在於宋人的談判中搶佔先手,故意在將遼之上京納入囊中後再同宋使見面,同時也可以用金軍的威風來震懾宋使,從中獲得利益。

這時,一陣風吹來,從女直騎士們的身上帶來了一股劇烈的惡臭,王環本能的舉袖掩住鼻子,低聲道:“好臭,這些‘索虜’(對金人的蔑稱)有多少日子未曾洗浴了!”

趙良嗣趕忙低聲道:“王兄小心了,莫要讓金人聽到,惹來麻煩!”

“怕甚,不過是些蠻子,難道還懂得我大宋之語!”王環不顧趙良嗣的勸阻,舉起香薰過的外袍掩住了自己的鼻子。看着同伴的表現,趙良嗣不由得輕嘆了一口氣,心中生出一股愁緒來。作爲一名直接導致“靖康之禍“的遼國逃臣,趙良嗣在後世史書上的名聲可以說是臭名昭著,在宋滅後由宋國亡國士人編撰的《宋史》裡是被打進了貳臣的行列。但如果認真的分析史料,應該說趙良嗣從遼國投奔宋國,建立宋金海上之盟這件事情的出發點上也許不無從個人利益投機,但在訂立宋金盟約和奪回幽燕後的整個過程中,趙良嗣都是竭力爲大宋一方爭取利益的。而且趙良嗣本人無論是對於燕地內部和金軍高層都有着清醒的認識,提出的各項策略都有相當的現實性和可行性。相比起趙良嗣後世被打入貳臣隊伍的這個遼國逃臣來,當時北宋皇帝到兩府執政大臣、安撫使、乃至諸多在後世被美譽爲忠臣、名臣的士大夫,在經略幽燕和宋金戰爭這場大舞臺上的表現就要拙劣的多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靖康之恥”這場彌天大禍完全就是被這些人自己製造出來的。

依照女直族的習慣,他們的統帥——也就是大金國第一任皇帝完顏阿骨打的帳篷是豎立在軍營中的一塊高地上,這樣他可以很清晰的看清自己軍隊的行動,並抵禦上京城內殘餘的遼國守軍的突襲。當然這種突襲出現的可能性並不大,因爲遼軍的主力已經在渾河流域的一系列與金軍的激戰中被消滅掉了,在上京城中裡的只剩下少量的部落軍殘部與五京鄉兵了,這些五京鄉兵的能起到的唯一作用就是在城牆上膽戰心驚的看着城外如雲的女直大軍。

在女直騎士的護送下,趙良嗣與王環來到了完顏阿骨打的帳前,在帳篷前的空地上,只見數百名騎士站在兩廂,彷彿是在夾道歡迎一般。王環低聲問道:“趙龍圖,這些蠻子倒也識得幾分禮數,知道上國天使怠慢不得!”

相比起王環,趙良嗣卻對金人的習俗瞭解的多得多,他看了看兩廂的女直騎士,低聲道:“王副使,恐怕這些人並非是來迎接你我的,倒有幾分像是向你我炫耀武功的!”

“炫耀武功?”王環的臉色立即變得慘白起來,連說話也結巴了起來:“那完顏阿骨打竟然如此無禮,對盟邦都如此——”

“王副使,你有所不知,這草原之上與中原不同,壯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餘。貴壯健,賤老弱。強者居於上,弱者凌於下,並無什麼禮義綱常。便是兩族結盟,也往往張弓布矢,披甲持兵,炫耀一番,否則兩邊實力懸殊,如何結盟?”

“果然是一羣不識禮義的蠻夷!”王環恨恨的低聲道:“竟然要與這等夷狄結盟——”他剛剛說到這裡,突然帳門口的兩名衛士突然舉起手中的號角猛吹起來,響亮的號角聲打斷了王環的抱怨。王環和趙良嗣還沒有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便聽到一名衛兵高聲用契丹語喊道:“宋國使臣覲見大金國皇帝!”

趙良嗣趕忙拜舞進帳,王環略微一愣才趕忙跟了上去。兩人進得帳來,只見上首坐的一人,身形魁梧,神色威嚴,想必便是金國皇帝完顏阿骨打,兩廂坐着十餘人,應該就是女直貴胄。阿骨打看到趙良嗣與王環進來,大聲笑道:“請起,請起!今日得見南朝使臣實在是難得的很。”

趙良嗣行罷了禮,躬身道:“外臣趙良嗣拜見大皇帝,我主有御筆書信傳來,聯盟攻遼之事,盡在其上!”說罷他便要從懷中取出書信交遞。

“且慢!”完顏阿骨打卻擺了擺手:“兩國盟約之事,何等要緊,豈能就在這帳篷裡,待某家拿下這上京城中,便在那契丹老賊的宮室之中訂盟豈不更好?”

趙良嗣聞言一愣,心中更加肯定了方纔的揣測,但自己此時在人家的地盤上,完顏阿骨打所說的也有他的道理,也只得笑道:“大皇帝所命,外臣唯有是從!”

“呵呵!”完顏阿骨打笑道:“我也聽說你們南人東京城中繁華無比,幾爲天上。我這軍中苦寒的很,也沒有什麼消遣的,這幾日傳來消息,遼東大旱,軍中射柳祈雨,正好請二位使臣觀賞一番,只當是打發些時日!”他說到這裡,不由趙、王二人分說,大聲道:“吹號擊鼓,準備開始!”

侍衛應了一聲,很快外間便傳來號角和鼓聲,完顏阿骨打站起身來,在一羣女直貴胄的簇擁下向外間走去,趙、王兩人沒奈何也只得跟了出來,在早已設置好的胡牀上坐下。這射柳的風俗其實當時宋、遼、金三國都有,其源流衆說紛紜,有的說是古代射禮的遺傳,也有說是一種古代鮮卑人祭祀儀式的一部分;還有人說是薩滿教中黑巫術的一種;其大體形式倒也差不多,都是將柳枝插在場中,然後射手騎馬疾馳而過,以柳枝爲目標射擊,中者爲上,不中着爲下,細節略有不同。趙、王兩人一位遼國世族,一爲宋國顯宦,自然對射柳這個活動也不陌生。他們也清楚,要想在疾馳的馬背上射中插在地上的柳條可絕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對騎士的馬術和射術都有着極爲嚴苛的要求,在古代社會,擁有大量善於騎射的勇士就意味着強大的軍事力量,阿骨打要在兩人面前表演騎射絕非是要祈雨,而是爲了向己方炫耀武力。

很快鼓聲和號角聲結束了,剛纔在外間空地上準備參加射柳的女直騎士們排成隊,等待着出發的號令,從他們的戰馬和服飾的來看,他們排隊的秩序應該是由地位的尊卑決定的。十幾名奴僕將實現準備好的柳條插進土堆裡,趙良嗣注意到在柳條的中間部位剝去了外皮,露出白色的枝幹來,這個高度正好是一個步兵的胸口或者頭部,顯然這種射柳活動是非常貼近實戰的。

一名侍衛走到完顏阿骨打身旁耳語了兩句,趙良嗣看到對方點了點頭,那名侍衛向鼓手出揮了揮手。隨着鼓聲響起,第一個騎士猛的踢了兩下馬肚子,戰馬疾馳而出,他張開弓,瞄準第一個土堆上的柳條放開了弓弦,鏟形的箭頭將柳條截成兩段,隨即那騎士俯下身伸臂去接那斷開的柳條,可惜沒有接住,圍觀的人羣中傳來一陣惋惜的嘆息聲。

“趙龍圖,是不但要射中還要接住纔是算贏吧?”王環低聲問道。

“嗯!”趙良嗣點了點頭:“金人身披重甲,用得也是大稍重箭,看來這些都是衝陣的精兵呀!”

王環有些茫然的點了點頭,趙良嗣見王環沒有看出其中的要害,便低聲解釋起來。原來當時的軍隊爲了應付不同的戰鬥需要,有準備不同的弓與箭。比如爲了對付披甲的敵軍,就一般採用錐形箭矢,以提供穿透力;對付無甲的目標,則可以使用寬刃箭近距離射擊;輕箭可以及遠,而重箭可以近射披甲目標等等。一般來說,騎兵的弓箭肯定是沒有步弓的射程遠、威力大,所以如果騎兵和步兵單純的對射肯定是划不來的。

第125章 鹽與兵器上第65章 翻臉第23章 雪地下第103章 途中第17章 激戰第15章 平賊中第114章 叵測第87章 再興第114章 叵測第88章 矛盾第108章 火攻(下)第11章 芸娘第43章 射獵下第54章 張嘉禾第61章 使者第126章 鹽與兵器下第114章 叵測第117章 郭藥師上第126章 鹽與兵器下第1章 夜襲第49章 沙門島下第3章 縣尉第116章 偶然第124章 蕭普賢下第128 章急轉直下(下)第121章 不服老第104章 從善第25章 密使下第19章 收攬第82章 初戰一第104章 從善第22章 雪地上楔子第131章 毛遂自薦上第42章 射獵上第108章 夫妻第129章 藉機第124章 蕭普賢下第119章 祭禮第75章 情趣第45章 轉機第78章 運籌上第53章 吳發成第61章 使者第56章 上梁山第2章 英雄第70章 射柳中第95章 轉機第14章 平賊上第70章 射柳中第76章 調動第35章 幽州第76章 融金第25章 密使下第137章 突襲第123章 蕭普賢上第48章 軍器下第98章 招安下第5章 周平第1章 夜襲第37章 兇殺第7章 救人第58章 招安中第52章 壯士第91章 童貫第124章 蕭普賢下第11章 芸娘第56章 上梁山第132章 毛遂自薦下第112章 出師有名第72章 太平斧第16章 平賊下第54章 張嘉禾第40章 怨軍第65章 翻臉第23章 雪地下第48章 軍器下第31章 使團第81章 給錢第134章 劉韐下第32章 索賄第22章 雪地上第121章 不服老第62章 火併上第26章 摔角第25章 密使下第126章 鹽與兵器下第48章 軍器下第11章 芸娘第40章 怨軍第88章 矛盾第53章 吳發成第11章 芸娘第125章 鹽與兵器上第72章 太平斧第25章 密使下第59章 招安下第132章 毛遂自薦下第8章 賞賜第121章 不服老
第125章 鹽與兵器上第65章 翻臉第23章 雪地下第103章 途中第17章 激戰第15章 平賊中第114章 叵測第87章 再興第114章 叵測第88章 矛盾第108章 火攻(下)第11章 芸娘第43章 射獵下第54章 張嘉禾第61章 使者第126章 鹽與兵器下第114章 叵測第117章 郭藥師上第126章 鹽與兵器下第1章 夜襲第49章 沙門島下第3章 縣尉第116章 偶然第124章 蕭普賢下第128 章急轉直下(下)第121章 不服老第104章 從善第25章 密使下第19章 收攬第82章 初戰一第104章 從善第22章 雪地上楔子第131章 毛遂自薦上第42章 射獵上第108章 夫妻第129章 藉機第124章 蕭普賢下第119章 祭禮第75章 情趣第45章 轉機第78章 運籌上第53章 吳發成第61章 使者第56章 上梁山第2章 英雄第70章 射柳中第95章 轉機第14章 平賊上第70章 射柳中第76章 調動第35章 幽州第76章 融金第25章 密使下第137章 突襲第123章 蕭普賢上第48章 軍器下第98章 招安下第5章 周平第1章 夜襲第37章 兇殺第7章 救人第58章 招安中第52章 壯士第91章 童貫第124章 蕭普賢下第11章 芸娘第56章 上梁山第132章 毛遂自薦下第112章 出師有名第72章 太平斧第16章 平賊下第54章 張嘉禾第40章 怨軍第65章 翻臉第23章 雪地下第48章 軍器下第31章 使團第81章 給錢第134章 劉韐下第32章 索賄第22章 雪地上第121章 不服老第62章 火併上第26章 摔角第25章 密使下第126章 鹽與兵器下第48章 軍器下第11章 芸娘第40章 怨軍第88章 矛盾第53章 吳發成第11章 芸娘第125章 鹽與兵器上第72章 太平斧第25章 密使下第59章 招安下第132章 毛遂自薦下第8章 賞賜第121章 不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