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木雕仙樹(上)

阿羅說的那棵樹,就在我們旁邊,按照正常的地理方位來看,這棵樹是大頭衝下長得,不過因爲我們也是大頭衝下,腳踩着這個倒置的宮殿的屋頂,所以此刻我們看這棵樹和我們在普通陸地上看到的樹一樣,沒有什麼分別。

這棵樹的樹冠並不大,現在正是夏天,這棵樹竟然沒有開花,而是滿樹的綠葉。我們靠到樹下,仔細一看,這竟然並不是一棵真的樹,而是一棵用木雕做成的假樹。

“我天,這個樹竟然是木頭雕刻出來的,竟然跟真的一樣。”大哲感慨道。果不其然,那樹幹,樹枝,樹葉,甚至樹上的含苞待放的花骨朵,都是木頭雕刻的,但是不管是遠看還是近看,都幾乎看不出破綻。要不是雲顯撿起了一片地上的落葉,發現是一塊木頭片,我們可能還意識不到這是一棵雕刻出來的樹。

“簡直就是栩栩如生。”雲希明說。

“真的是可以以假亂真。”我說。

“陰陰,你們家素來都是做木料和古木傢俱方面的生意的,可曾見過這樣的木雕?”陸大叔問。

“木雕是雕塑的一種,常常被稱爲民間工藝。木雕可以分爲立體圓雕、根雕、浮雕三大類。是從木工中分離出來的一個工種,是以雕刻材料分類的民間美術品種。一般選用質地細密堅韌,不易變形的樹種如楠木、紫檀、樟木、柏木、銀杏、沉香、紅木、龍眼等。採用自然形態的樹根雕刻藝術品則爲樹根雕刻。木雕有圓雕、浮雕、鏤雕或幾種技法並用。有的還塗色施彩用以保護木質和美化。不過看這棵樹的大小,實在是我所見到的所有的木雕之中最大的了,真是巧奪天工。”我說。

“不知道誰這麼無聊的,竟然想到要雕刻木頭,古代人就是這麼閒。”大哲說。

“中國的木雕藝術起源於新石器時期。但實際上,木雕藝術同其他雕塑藝術一樣,是伴隨着人類的產生而生;只是一開始是一種不自覺的行爲,直到人們有了審美,木雕才真正成爲一門藝術。木雕藝術起源於新石器時期的中國,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已出現木雕魚。秦漢兩代木雕工藝趨於成熟,繪畫、雕刻技術精緻完美。施彩木雕的出現,標誌着古代木雕工藝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唐代是中國工藝技術大放光彩的時期,木雕工藝也日趨完美。許多保存至今的木雕佛像,是中國古代藝術品中的傑作,具有造型凝練、刀法熟練流暢、線條清晰明快的工藝特點,成爲當今海內外藝術市場上的寵兒。明清時代的木雕品題材,多見爲生活風俗、神話故事,諸如吉慶有餘、五穀豐登、龍鳳呈祥、平安如意、松鶴延年等木雕作品,深受當時社會歡迎。木雕種類紛繁複雜,各大流派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形成各自獨特的工藝風格,享譽全國,東陽木雕誕生於宋代的浙江東陽,擅長雕刻,圖案優美、結構精巧。清代乾隆年間,被稱之雕花之鄉的東陽地區,有四百多名工藝師被召進京城,修繕宮殿;樂清黃楊木雕從清代中期起就成爲中國民間木雕工藝品之一,以雕小型黃楊木陳設品而聞名中外;廣東金漆木雕起源於唐代,它用樟木雕刻,再上漆貼金,金碧輝煌,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所以說木雕是一門藝術,絕非古人無聊所致。”我說。

“又是建築,又是雕刻,這個左慈簡直就是個能人啊,不過這樣的用木頭做一棵樹的法子,有什麼說道?”雲顯問。

“這樣的技法有很多種,木雕其實也是大有門道的,首先就是要選材。木頭的選擇很重要,木頭有的鬆軟、有的粗硬,一般木頭鬆軟的易雕,粗硬沉重的難雕。木質堅韌、紋理細密、色澤光亮的稱之爲硬木,如紅木、黃楊木、花梨木、扁桃木、榔木等,具有雕刻的全部優點,是雕刻的上等材料,適合雕刻結構複雜的、造型細密的作品,而且在製作過程中和保存時不易斷裂受損,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只是雕起來比較費工夫、容易損傷刀具。比較疏鬆的木質適合初學者用,如椴木、銀杏木、樟木、松木等。這類木材適合雕刻造型結構簡單、形象比較概括的作品,雕鑿起來也比較容易,但因其木質軟、色澤弱,有的需要着色處理,以加強量感。有些木紋比較明顯而且變化多端,如:水曲柳、松木、冷杉木等,就可以巧用木紋的流暢、木紋的肌理,作一些較抒情的作品。一般說來,造型起伏越大,木紋的變化越豐富,也就越有味;造型的形狀動態越婉轉、流暢,木紋走向的效果也就越是理想,以至出乎意料的好看,極富裝飾性。當然,這種木材的造型設計應是以高度概括爲主,過於複雜和過於小的體積,不僅會破壞木紋,還會造成視覺上的反差。所以在創作一件作品之前,首先要對木材有所認識,選擇適合於所表現的材料十分重要。你看這棵樹的雕工,還有木料的文理,這是一棵硬木,準確的說是黃花梨木,也是非常稀罕的木料。”我說。

“單是選好了木料還不行,還要對木料進行處理,主要就是乾燥。一種是人工乾燥:將木材密封在蒸氣乾燥室內,借蒸氣促進水分蒸發,使木材幹燥,乾燥的程度最高可使木材含水量僅達3%。但經過高溫蒸發後的木質發脆失去韌性容易受到損壞而不利於雕刻。通常講原木乾燥的程度應保持在含水量30%左右。再就是自然乾燥:將木材分類放置通風處,擱置成垛,垛底離地60釐米左右,中間留有空隙,使空氣流通,帶走水分,木材逐漸乾燥。自然乾燥一般要經過數年或數月,才能達到一定的乾燥要求。還有簡易人工乾燥:一是用火烤乾木料內部水分。二是用水煮去木料中的樹脂成分,然後放在空氣中乾燥或烘乾。這兩種方法乾燥時間可能縮短,但侵水後的木材容易變色,有損木質。”我說。

“然後纔是你提到的,技法。所謂技法,就是木雕創作中作者對於形象和空間的處理手法。這種手法主要體現在削減意義上的雕與刻,確切地說,就是由外向內,一步步通過減去廢料,循序漸進地將形體挖掘顯現出來。在一次次的減法造型中,我們不僅體會到作品在脫殼而出的快感。甚至因木質的特性或用力過猛會減去不該減去的地方,而感到驚心動魄,但如處理得當,也可能因險象環生而喜悅。同時還能感受到各種刀法運用過程中產生的特殊韻味,有些偶然的效果,能使作品產生新的意韻。因此,在木雕藝術創作中,是心理多變而複雜有意義的過程。優美的刀法之所以形成,是技術達到純熟的表現。時常有人在臨摹一張好畫時,感到最難的莫過與筆觸,因爲筆觸是作者心靈與技巧的產物,刀法也如此,是任何模仿都難以體現的東西。所以只有掌握技巧並不斷地積累經驗,才能達到理想的真正屬於自己的刀法。那種木紋與雕痕、光滑與粗糙、凹面與凸面、圓刀排列、平刀切削,它們所表現的藝術語言,其魅力是其他材質的雕塑無法達到的。所以說木雕是一門藝術,絕不是閒來無聊的隨心之作。”我解釋說。

“還要經過若干的步驟,通常要先畫創意稿,再用墨線勾畫放大到木材上;粗坯是整個作品的基礎,它以簡練的幾何形體概括全部構思的造型,要求做到有層次、有動勢,比例協調、重心穩定整體感強,初步形成作品的外輪廓與內輪廓;鑿粗坯:可從下到下,從前到後,由表及裡,由淺入深,一層層地推進。然後是修光、打磨、着色上光,這些步驟,纔算完成。當我們雕完了一件作品,從緊張的工作中解放出來,看到自己親手製作的作品,有如孕育生命的誕生,會有一種成功和收穫的快感,細細品味似經歷一次死與生的過程,這便是創造的魅力,但是真正感受到它的這種無窮魅力,但要真正感受到它的這種無窮魅力,需多雕多練,多琢磨,熟能生巧,才能形成自己的藝術語言和風格。”

“陰陰,這東西這麼來之不易,是不是特別值錢?”不用說這一定是大哲問的。

“你呀,就知道值錢值錢,你上輩子是不是窮死的,所以這輩子纔會這麼財迷。”閔瀾說。

“上輩子不重要,這輩子不要受窮纔是正理。陰陰,你倒是趕緊研究研究,這棵樹到底值多少錢啊?”大哲問。

我擡頭看看那棵樹,雕刻的精緻完整,生動影響,竟然並不想是出自現世,真有點此物只應天上有的感覺,“這東西的價值,不可估量。”

第635章 突如其來第643章 琉璃橋第648章 天譴第423章 就在這裡第477章 左慈墳塋(下)第365章 對話第377章 萬鬼宅第425章 陰陽禁術第298章 釋惑(上)第422章 據實相告第357章 神秘來客第635章 突如其來第144章 初戀情節第104章 關於造訪第29章 關於拜訪第183章 姒氏一族第503章 至陰至陽(下)第588章 大膽的猜測(下)第390章 古宅深深(上)第460章 半仙左慈(上)第341章 棄嬰之謎第328章 心亂如麻第365章 對話第447章 旅行計劃(下)第620章 奇怪異獸第177章 夜探古陵第81章 關於蠟牆第525章 木雕仙樹(下)第138章 葬禮第390章 古宅深深(上)第204章 就在這兒第32章 關於族譜第169章 痛苦回憶第202章 獨戶荒村第634章 暗戀第302章 清修的開始第545章 後果第559章 任穎(上)第216章 有鬼名釉第647章 葬禮婚禮第622章 朏朏之意第442章 阿爾茨海默第306章 絕情秘術第140章 雙重身份第594章 下水第475章 座標第264章 神秘墓室第293章 進展第524章 木雕仙樹(上)第317章 再相見第217章 生靈已進第238章 條條死路第341章 棄嬰之謎第303章 修煉第317章 再相見第428章 一點紅第186章 陰謀家第14章 關於整裝第200章 匿名的消息第429章 奇珍集第220章 正殿第190章 空地之下第380章 斯人已叛第375章 宅之氣第307章 信物第329章 研究所第186章 陰謀家第77章 關於舌頭第129章 不可說第500章 與天一戰第606章 死門第499章 戰天刺(下)第644章 孤獨第195章 古銅鏡第414章 死楔第102章 關於匠人第77章 關於舌頭第253章 五個問題第300章 靈山第285章 逃出第101章 關於刮眼第420章 殘像(上)第192章 鮫人第37章 關於屍骸第647章 葬禮婚禮第645章 我是誰(上)第28章 關於失火第17章 關於傳說第339章 孤兒院第497章 大千世界(下)第44章 關於血門第462章 三重人格第225章 怪魚傳說第635章 突如其來第352章 又見結界第33章 關於無題第238章 條條死路第158章 女魔頭第260章 探路
第635章 突如其來第643章 琉璃橋第648章 天譴第423章 就在這裡第477章 左慈墳塋(下)第365章 對話第377章 萬鬼宅第425章 陰陽禁術第298章 釋惑(上)第422章 據實相告第357章 神秘來客第635章 突如其來第144章 初戀情節第104章 關於造訪第29章 關於拜訪第183章 姒氏一族第503章 至陰至陽(下)第588章 大膽的猜測(下)第390章 古宅深深(上)第460章 半仙左慈(上)第341章 棄嬰之謎第328章 心亂如麻第365章 對話第447章 旅行計劃(下)第620章 奇怪異獸第177章 夜探古陵第81章 關於蠟牆第525章 木雕仙樹(下)第138章 葬禮第390章 古宅深深(上)第204章 就在這兒第32章 關於族譜第169章 痛苦回憶第202章 獨戶荒村第634章 暗戀第302章 清修的開始第545章 後果第559章 任穎(上)第216章 有鬼名釉第647章 葬禮婚禮第622章 朏朏之意第442章 阿爾茨海默第306章 絕情秘術第140章 雙重身份第594章 下水第475章 座標第264章 神秘墓室第293章 進展第524章 木雕仙樹(上)第317章 再相見第217章 生靈已進第238章 條條死路第341章 棄嬰之謎第303章 修煉第317章 再相見第428章 一點紅第186章 陰謀家第14章 關於整裝第200章 匿名的消息第429章 奇珍集第220章 正殿第190章 空地之下第380章 斯人已叛第375章 宅之氣第307章 信物第329章 研究所第186章 陰謀家第77章 關於舌頭第129章 不可說第500章 與天一戰第606章 死門第499章 戰天刺(下)第644章 孤獨第195章 古銅鏡第414章 死楔第102章 關於匠人第77章 關於舌頭第253章 五個問題第300章 靈山第285章 逃出第101章 關於刮眼第420章 殘像(上)第192章 鮫人第37章 關於屍骸第647章 葬禮婚禮第645章 我是誰(上)第28章 關於失火第17章 關於傳說第339章 孤兒院第497章 大千世界(下)第44章 關於血門第462章 三重人格第225章 怪魚傳說第635章 突如其來第352章 又見結界第33章 關於無題第238章 條條死路第158章 女魔頭第260章 探路